回覆列表
  • 1 # 我愛卿卿520

    這是我自己從小喜愛到今天的北川民歌

    天蒼蒼夜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古詩畫面感很強又讓人思緒直接跳躍到三千年前

  • 2 # 喜樂的視界

    《敕勒歌》在佈局、結構、風格和表現手法上都有許多杰特之處。但是,這首詩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文學方面,它也是民族文化間互相影響、南北詩風互相融合的例項;也是中華境內各族從征戰對抗走向和解交融的歷史見證。其史學和文化學乃至民族學上價值絕不低於文學創作。我們從以下幾點解析:

    一、詩歌的總體杰特之處

    1、《敕勒歌》中多處採用虛實映照、動靜相承、對偶比襯、疊字對句、情景交融等結構方式和表現手法,都是漢詩詩論和詩評中反覆強調和加以申說的,也是同時代北朝樂府中鮮有的。

    2、僅以佈局為例,漢詩強調區域性與全域性的和諧配合,既能化實為虛,又能以虛襯實;既能以動寫靜,又能動靜相承,這在《敕勒歌》中都可找到實證。

    3、從空間佈局來看:構圖之中有上部的“陰山”、“天似穹廬”、“天蒼蒼”,下部的“敕勒川”、“野茫茫”和草地上的牛羊。上下部既有分隔,又渾融成一個整體,這是形成此詩蒼莽壯闊風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4、在動靜關係上:山、川、穹廬是靜物;風吹、草低、牛羊則是動態,做到動靜相承,使畫面既具有穩定感,以象徵生活的和平安定;又富有生命的活力,象徵著這個遊牧民族的開朗和豪邁。

    5、在虛實處理上:天、川、穹廬、草、牛羊等都是實景,是在畫面之中;生活在其間並創造瞭如此富裕安定生活的敕勒人則是虛像,是在畫面之外,需要我們去體悟、想象。作品以實寫虛,寫實是為了寫虛。就是畫面中的草和牛羊也有明暗虛實:草比牛羊高——明寫這裡水肥草茂;風在這裡是動因:風吹草伏,牛羊盡現——這是暗寫牛羊肥壯、和平富庶。明寫是手段,暗寫是目的,是主旨所在,寫明是為了顯暗。單就構圖、佈局這點來說,《敕勒歌》也明顯受了漢詩、漢詩理論和批評的影響。

    6、在語言方面,《敕勒歌》的成功在於吸收了漢詩的優長,又保持了少數族詩歌語言的節奏和風格,它是民族文化間互相影響、南北詩風互相融合的實證。據日人小川環樹考證,《敕勒歌》的“六、八、六、七”結構方式與突厥民歌的形式非常相似,而突厥語“是丁零語族的後裔”。《敕勒歌》的成功恰恰在於吸收漢詩優長的同時,採用“六、八、六、七”結構方式,就是保持了突厥民歌的語言節奏,保持了少數族詩歌語言的節奏和風格。

    二、二十七個字帶來的感染力

    這首北朝民歌,雖然僅有二十七個字,卻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它歌詠了北國草原的富饒、壯麗,抒發了敕勒人對養育他們的水土,對遊牧生活無限熱愛之情。

    1、 “敕勒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從中我們也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讚美之情。

    2、“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

    3、“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徵,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歎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宏。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一句時,境界便頓然改觀。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裡。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

    敕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讚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絡。穹廬是遊牧異議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讚美家鄉,讚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裡。

    這首民歌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敕勒人的豪情。

    三、它是中華境內各族從征戰對抗走向和解交融的歷史見證。

    《敕勒歌》雖然是一篇文學作品,卻有著巨大的史學價值,它是中國境內民族之間由爭鬥到交融的歷史見證,也為上層統治者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正面的借鑑。《敕勒歌》中所詠歌的和平富庶的邊陲景象,首先是羈縻制度的產物。

    所謂“羈縻”,是相對征伐而言,它是中國古代中央政權對周邊少數族政權所採取的以安撫、懷柔為主要手段的統治方略,即透過封官爵、賜尊號,認可其統治的合法性,以及下嫁公主、輸賜金帛、保留其制度、習俗等來換取對方對中央政權的尊從和依附,朝賀並納入中國版圖。在“羈縻”諸法中,“內徙安置”來“以夷制夷”,是其中影響最大、爭議反覆最多、實績也最顯著的一種手段。

    敕勒在先秦時代是北方一個強大的民族,史籍稱之為“赤狄”、“丁零”或“丁靈”,當時居住在北海(又稱巳尼陂,即今俄羅斯貝爾加湖)一帶。

    兩漢時期,趁匈奴、鮮卑的遷移或勢弱而逐漸南下至燕然山和頞根河一帶(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色楞格河流域)。西晉以後改稱敕勒或鐵勒,因他們造的車“車輪高大,輻數至多”,所以又叫“高車族”。

    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已強大起來的敕勒族乘機南侵,首先是攻擊介於它和中原政權之間的老對手“蠕蠕”,然後越過“蠕蠕”直接與中原政權對抗。

    前燕光壽元年(公元357),慕容儁“遣其撫軍慕容垂、中軍慕容虔和護軍平熙率步騎八萬討丁零敕勒於塞北,大破之,俘斬十萬餘級,獲馬十三萬匹,牛羊億萬餘”。其子慕容暐繼位後,亦遣傅嚴“北襲敕勒,大獲而還”。

    公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鮮卑族的拓跋氏逐漸統一了北方,強大起來的北魏從道武帝拓拔珪天興二年(公元399)到太武帝拓拔燾神笳二年(公元429),對敕勒人前後發動了四次較大的戰役,天興二年道武帝拓拔珪親帥大軍西出洛水,直搗敕勒族的生息地鹿渾海,“獲馬牛羊二十餘萬”,然後分兵三路追擊其殘部,道武帝親帥中路,“合破其高車雜種三十餘部,獲七萬餘口,馬三十餘萬匹,牛羊百四十餘萬。驃騎大將軍衛王儀別督將從西北絕漠千餘里,復破其遺並七部”。高車之族有十二姓,稱為十二部,今主力和七部並破,“於是,高車大懼,諸部震恐”。

    在這個背景下,拓拔珪又祭起歷代帝王羈縻方略中常用的法寶:進一步炫耀武力,迫使對方懾服,在高車周圍“大校獵,列周七百餘里”。

    在這個強大的軍事態勢下,戰敗的敕勒開始分裂:其中一部分向中原政權臣服,如單于之侄利曷莫弗奈力健“帥其九百餘落內附”,“高車解批莫弗幡豆健復帥其部三十餘落內附”。北魏則加以封賞:“拜奈力健為揚威將軍,賜谷二萬斛”, “亦拜(解批莫弗幡豆健)為威遠將軍置司馬參軍,賜谷二萬斛”。但以其單于為首的主體部分則收拾殘部,退回原來的生息地巳尼陂一帶,繼續與中原政權抗衡。對北魏政權來說,敕勒族南侵的威脅並未從根本上解除。

    所以,太武帝神笳二年(公元429),拓拔燾在廷爭中拒絕司徒長孫翰和尚書令劉潔的諫阻而聽從漢人崔浩的建議,“遣左僕射安原等併發新附高車合萬騎至於巳尼陂,高車諸部望軍而降者數十萬落,獲馬牛羊亦有百萬餘”。

    在如何安置這些歸降的敕勒部落同樣充滿爭論,北魏上層貴族以敕勒部鎮撫使劉潔為首,主張嚴懲,並要把俘虜“籍沒為奴”;魏主拓跋燾則主“安撫”,秉承傳統的“以夷制夷”方略,把他們遷徙安置在從隴西秦涼諸州到陰山代郡沿邊一帶,並 “賜谷”、“賜衣服”、“歲給廩食”,使之成為北魏北部邊塞的屏障,甚至把少量的敕勒人遷徙到被劉潔等人稱為將導致“腹心之禍”的河北、河南商洛一帶,促成敕勒的“漢化”和民族間的融合。

    當時拓跋燾將歸降的敕勒人分置於漠南三處:一是隴西的秦川、涼州一帶;二是河套地區,經陰山直到代郡;三是河北、山西及河南商洛地區。

    《敕勒歌》所詠歌“敕勒川,陰山下”,正是安置他們第二塊遷徙處。中央政權在其羈縻政策的執行過程中,不但會遭到執政集團內部某些人的反對,對被遷徙內附的敕勒人來說,要離開世代居住生息之地,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也有一個艱難的過程。一開始敕勒人也不習慣內地生活,不斷地發生暴亂反抗。神笳四年(公元431)即遷徙後的第二年,“敕勒數千騎叛,北走,潔(即劉潔,引者注)追討之,走者無食,相枕而死”。一年後的延和元年(公元432)四月,“敕勒萬餘落復叛走,魏王使尚書封鐵追討滅之”。正是在魏主安撫與追討的雙重手段下,安置於遷徙地的敕勒人才漸漸賓服下來。由於他們的辛勤開發,陰山腳下才變成水肥草美的好牧場。到了孝文帝、宣武帝時代,居住在陰山腳下的敕勒人不但不再需要“賜谷”、“賜衣服”,“歲給廩食”,而且每年向朝廷大量“獻貢”,到處“氈皮委積”,以至北魏民間“馬及牛羊遂至於賤”。據《北史·高車傳》載:文成帝拓拔睿(公元452-465)時,五部高車合聚祭天,“眾至數萬,大會走馬,殺牲遊繞,歌吟忻忻。其俗稱自前世以來,無盛於此”。

    《敕勒歌》也許就產生在這“歌吟忻忻”之中。儘管可以從文學風格、表達方式、語言特色或民族交融等不同角度進行詮釋和界定,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它的基點是對和平、安定、富庶的居住地的詠歌和肯定。具體說來,詩的前四句“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是詠歌遷居地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在敕勒族移居的陰山腳下,草原的遼闊更顯得天幕低垂,這裡不再有徵戰,不再有殺戮,所見到的唯有牧草,還有牧草下的牛羊。這種和平、安定的感受,只有經過上述的攻伐搏殺的一段慘痛經歷後,才會體會更深,才彌足珍貴,我以為這是《敕勒歌》前四句內在的歷史含蘊和詩歌作者“歌吟忻忻”的主要原因之一。至於詩的最後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則是在詠歌富庶:“草”對於中原地區,也許只是一種風景、一種點綴,但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則是一種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草肥則牛羊壯,現在牧草長得比牛羊還高,要“風吹草低”才會“現牛羊”,牧草的豐茂,牛羊的肥壯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活的富足皆是題中應有之意了。

  • 3 # 雪裡紅4326

    也許,我孤陋寡聞吧,沒看過幾首<敕勒歌>,在我上小學時,讀過一首記憶猶新,最馳名的民歌,奉上給各位文朋詩友興賞。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鑑析:

    在那遼闊敕勒川啊!陰山腳下,連綿闊展。

    天空好似一頂巨大無比的鍋蓋,籠罩著那四季如春的原野。

    一陣陣輕風而過,在那牧草晃動低下頭的時候,草叢裡看見了一群群潔白如玉的牛羊!

  • 4 #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是《小學生必備古詩詞》之一。全文如下: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南北朝時期敕勒族的一首民歌。敕勒,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住隨時可以搬動的“蒙古包”。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一帶。又名鐵勒。《敕勒歌》,相傳是東魏丞相高歡被西魏軍擊敗時,為了鼓舞士氣所唱。這首歌的歌詞是從鮮卑語翻譯成漢語的。

    這首詩運用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大草原的壯麗景色和敕勒族的遊牧生活。

    先看靜態描寫:

    “敕勒川,陰山下。”敕勒大草原位於高聳入雲的陰山腳下。以雄偉的陰山做背景,襯托出草原的遼闊。

    “天色穹廬,籠蓋四野。”天空就像一頂巨大的“蒙古包”,籠罩著廣闊的原野。敕勒族人用與自己相伴的最為親近的“蒙古包”作比,寫出了草原與天邊相接,遼闊無邊。

    “天蒼蒼,野茫茫。”青色的天空空曠高遠,廣闊的草原沒有邊際看不清楚。

    這首詩的靜態描寫,抓住草原、天空、大山三種景物,全方位上下四方進行描寫。給人以草原無限遼闊的感受!

    詩的點睛之筆在於下面的動態描寫:

    “風吹草低見牛羊”,“見”,同“現”,露出的意思。風兒把草吹低了頭,露出了一群群奔跑歡鬧的牛羊。寫出了牧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壯。和前面的靜態景物描寫,構成了一幅遊牧民族和美的生活畫面!

  • 5 # 蒼胡頡

    《敕勒歌》前六句全是靜態描寫,只有最後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動態刻畫。

    逐句賞析:

    ①“敕勒川,陰山下”,開篇六字聲調高亢、鏗鏘有力,平鋪直述不廢周折,巨筆如椽地描繪出北方草原的無遮無攔,高遠遼闊的自然風貌。簡潔六字,格調雄渾古樸,豪放蒼勁,還凸現出敕勒民族剛健有力、豪邁不羈的少數民族性格。

    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啟下,極言頭上蒼天之宏偉壯美,腳下草原之遼闊恢宏。與此同時,抓拍了敕勒川四面環山,天如蒙古包垂蓋這一遊牧民族生活典型的特寫鏡頭,如椽之筆下,好一幅北國風貌!

    承上句之“天”、“野”,描繪手法屬於“重頌”,反覆吟詠中,抒發的情感自然流露。作者還運用“蒼蒼”、“茫茫”疊詞疊韻的形式,極有感染力地再次詠歎天空的蒼闊遼遠,原野之一望無際,使之與前句呼應自如。這兩句借物擬人,借“蒼蒼之天、茫茫之野”,彰顯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懷、豪邁的性格。

    ④“風吹草低見牛羊”

    尾句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一掃前面的空闊無邊、蒼茫寂靜,由遠及近,由靜轉動。“微風拂來,草原上豐肥的水草好象麥浪韻律般低頭,突然發現一群群牛羊正在安祥地放牧吃草”。描繪出一幅少數民族和諧安寧、豐衣足食、其樂融融的遊牧場景。

    ⑤總評:

    敕勒歌具有鮮明的少數民族遊牧色彩,飽含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不假雕琢。它語言淺近明快、酣暢淋漓,格調質直樸素,意韻淳真無飾,是歷代民歌寶庫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蹬一下蛙泳腿最長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