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孔乙己亂彈

    現代噴氣式戰鬥機,出現時期就是安裝的航空機槍和機炮。

    現代戰鬥機裝備空對地、空空彈也是60年代初期開始的。那麼噴氣式戰鬥機能安裝多少挺機槍或者機炮?前蘇聯米格15、米格19算起來應該是安裝機槍機炮最多的機型了。

    米格15配置3門23豪米機槍,米格19安裝一門37豪米機炮兩門23豪米機槍,中國的Q5強擊機在兩測翼根處各安裝一門23豪米機槍,美國的A10攻擊機在機首下安裝了一門七管30豪米機炮。

    23豪米和30豪米是世界上大多數作戰飛機的標配機槍/機炮,時至今日“美國的F16/甚至於F35,中國的“J10”,俄羅斯的蘇27/蘇30/蘇35”機槍/機炮仍然是標配武器。

    機槍/機炮是現代戰鬥機近距離空戰的首選武器裝備,空空導彈,近距彈,中距彈,遠端彈載彈量有限,空中單打獨鬥“貓抓老鼠”式空戰幾公里、一、二百米糾纏在一起機槍/機炮還真離不開!

  • 2 # 樹165323956

    感謝邀請。現在噴氣式戰鬥機不裝導彈,裝機炮的話,我覺得單管最多裝兩門。多管的只需裝一門就夠了。現在空戰武器中航空機關炮的效率最低。近距離自衛用還有價值。就如地面部隊作戰時主要使用的是自動步槍或機槍,帶一支手槍就是自衛用的多帶兩支手槍,完全沒必要一支就夠了。噴氣式戰鬥機裝機關炮,基本就是近距離自衛。

  • 3 # 生逝如花雪

    以前二戰的飛機都是機炮的。像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日本零式戰機,用的就是20mm機炮,而且很多影視作品你都可以看到,很多飛機機炮是裝在雙翼上的。

    而現代的戰機也有機炮,就像第一個四代機F22猛禽,他就安裝著一門機炮。

  • 4 # 吾評武願

    另外,我認為機頭部位至少可以裝三門機炮,正面一門,兩側各一門。一門負責打F—22“猛禽”,一門負責打F—35“閃電II”,一門負責打未來的六代機、七代機、巡航導彈、宇宙飛船、外星人啥的。

    機尾部位,可以像二戰時期的轟炸機那樣,安裝一至三門機炮,跟《沙龍曼蛇》似的往後打,一代機到五代機全打。

    如果覺得不過癮,可以在機身蒙皮所有空餘位置安裝手槍、自動步槍、火箭筒、56式衝鋒槍,以球狀輻射的方式往外投送子彈,口徑不用太大,5.8毫米了,這樣戰鬥機可以多拉點子彈,打得也更過癮。

    最後,我就想問問,提問的人腦洞大開也就算了,這問題也能透過?反正是你捨得透過我就捨得回答,玩唄。

  • 5 # 客矢解

    如果都用得上的話應當不超過四門。機炮的體積和使用的彈藥決定了機炮的位置和數量。現代噴氣式戰鬥機擁有一定的防護如果用小口徑彈藥可能在致命位置的殺傷能力不及大口徑彈藥。我們今天就腦洞大開設想一下到底可以安裝多少門機炮。

    A-10對地攻擊機的機炮這種只能裝一門,不能再多了

    從最早的Mig-15和F-86大多型號使用的都是超過20mm口徑的機炮,而現在的三代戰鬥機使用的也均是20mm、23mm、25mm甚至30mm和35mm機炮。 不是二戰時期那種有專門的對地攻擊機攜帶反坦克炮,而是對空使用的機炮射速是比較高的。

    機炮可以對稱佈局在機體進氣道兩側可有兩門傳統機炮,但是往往只有一門

    通常機炮會置於戰鬥機翼根靠近機體的位置。早期的戰鬥機進氣函道或者活塞式戰鬥機不需考慮這個問題,機炮可安裝比較集中。自二代機以後噴氣式戰鬥機機炮的地位降低因此在數量上相比減少了不少,但是威力卻沒有減弱。大口徑機炮威力十足即便現代戰鬥機已經有了一定的防護,一樣被命中是很危險的。

    F-22機炮內建體積更小,但不是固定軸機炮具有一定多向攻擊能力

    今天我門不考慮導彈萬能,單從噴氣式戰鬥機能裝多少實用機炮來考慮。機炮有注重彈藥密度(口徑限於25mm以內,以20mm為主)的機炮主要是美國等國家裝備,我們仍然可以稱這種機炮叫做“加特林”。而俄羅斯等國的現代戰鬥機裝有的機炮最高可以達到35mm,也就是說威力十足,但是彈藥密集度不高,需要武器操控人員打得很準,且彈藥攜帶量更少。

    機炮吊倉體積稍大,但可以對稱佈局,F-35尚能增加一部吊倉

    一般來說戰鬥機機炮彈藥只能在機場補給,在機體內是沒有後備彈藥重新裝填的。包括儲存空間,顯然更大口徑的機炮彈藥更難在有限的機體內無規則存放。所以在戰鬥機翼根進氣道附近只能裝備兩門機炮。四代隱身戰鬥機多將機炮內建具有一定的火力跟蹤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使用不規則的空間且能保證戰鬥機近空格鬥的命中率。無需正面應敵。這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機炮安裝的數量,和更改了傳統機炮佈局。

    事實上大規模三代機是難以改裝使用內建機炮有專門火控系統的。大都是與機頭指向同軸的機炮。拆了導彈安裝機炮在機體外部也只能多增加兩門機炮。可以稱為機炮吊倉。多了不僅無用還會影響現代戰鬥機的效能。

    機炮吊倉可以具備多個方向軸打擊能力

    多管加特林機炮體積較大但是也可以安裝一門在機腹或者安裝兩門加特林機炮吊倉用來配平。也就是說出了機身兩側兩門固定同軸機炮,還可以增加兩門重量較大在機腹,既可以是同軸,也可以具備方向向量打擊能力。

  • 6 # 阿杰亞克西

    航空機炮也稱航空機關炮,是指口徑大於20mm、採用連續擊發機制的武器。雖然定義上沒有指出該型別武器口徑上限,但連續擊發機制的高速使得該型別火炮的口徑都比較小,因為現代高速射擊時必須考慮炮管冷卻問題。所以現代機炮口徑通常都小於30mm,作為輕型炮種,主要是給直升機、對地攻擊機做防空自衛和對地覆蓋火力。

    航空機炮具有射速高、操作簡單、結構緊湊等特點。中國各型作戰飛機裝備使用的航空機炮機炮主要包括23-1、23-2、23-2H、23-2K型,裝備中國陸、海、空三軍的武裝直升機、殲擊機、強擊機和轟炸機。

    越戰前,世界上所有的新型戰機幾乎都放棄機炮武裝;但越戰後,世界各國的新戰機又不約而同地,全部把機炮給裝回去。主要原因是越戰中,美軍發現當敵機處於2000尺以下、距離2500尺內,航空機炮的有效命中率遠遠高於

    空對空飛彈。

    1964年美國決定在F-4上嘗試恢復加裝航空機炮,其利用SUU-16型機炮吊艙、提供M-61 20MM機炮的火力,然而這並不是沒有代價。機炮吊艙會增加相當多的阻力與重量,而且必須掛在機腹與機翼內側3個掛架的其中之一,最好是在機腹;而機腹掛架一般用來掛600加侖副油箱,於是加裝機炮吊艙的F-4不只是要增加阻力、還得減少一個600加侖副油箱。另外機炮吊艙的機炮軸線相當難校正,故需在航艦上操作的海軍完全放棄這個構想;即使校正正常,外掛機炮也比內載機炮要承受更多的晃動,故其炮彈彈道不可能像內載機炮那樣精確。不過有趣的是,許多F-105飛行員抱怨其內載機炮的彈道太直,使其在快速運動的空戰中的命中機率不高;相反地,許多F4的飛行員認為機炮吊艙的晃動可以增加命中敵機的機率。於是,美國空軍的F-4四機編隊中,除了在兩翼外側各掛一個375加侖副油箱、右機翼內側掛載對抗地面防空火力用的電戰吊艙之外,兩架二機領隊1號與3號機)在機腹掛機炮吊艙,而兩架僚機(2號與4號機)則在機腹掛600加侖副油箱。雖然僚機多掛了一個副油箱,不過編隊飛行時僚機需要不斷改變油門以緊跟著長機,故需消耗更多的油料,經過實驗發現,如此搭配的長機與僚機的續航距離約略相等。這種編隊戰術成果相當成功,相對於空對空飛彈一出擊就出錯,外掛機炮的F-4在一開始的8次射擊機會就擊落4架。比較起空對空飛彈可靠性不佳的電子零件,炮彈完全沒有類似的故障可能,而且一出炮口也沒有任何外界力量可以引誘它遠離目標,故這種低科技的武器反而有極高的可靠性。

    但機炮空戰也不是完美的。當戰機以高G運動時,射出去的炮彈卻不受向心力控制,故在瞄準時應該往航線內側修正,同樣地速度、重力、角度都影響機炮射控,當時F-105上的光學瞄準器會藉由陀螺儀的校正與雷達測距來補償所需的提前量;但當時F-105的光學瞄準器也同時負責俯衝轟炸時的瞄準,切換到空對空模式的作業非常複雜,使其完全不可能在飛行中實行。既然F-105的最重要任務是對地轟炸,絕大部分F-105的光學瞄準器便均設在對地模式而不能提供對空射控。而為飛彈設計的F-4更是完全沒有可計算前置量的機炮射控系統,故美軍飛行員的射擊方法可說是完全遵循古老的空戰教條:“等敵機佔滿座艙視野才開火。”然而美軍對滾雷行動的檢討報告指出,F-105的140次機炮攻擊中擊落了20架敵機,擊墜率為13%,和飛彈差不多。但若思及這是F-105無法使用對空機炮射控系統的情況,則其成就仍值得欣慰;再考慮到部分不需掛炸彈的F-105戰機(例如防空壓制的鐵手機只掛反輻射飛彈),會將瞄準器調整在機炮射控模式以協助空優任務,其在40次有射控的機炮攻擊中,擊落了10架敵機,命中率為25%,這高於任何一種飛彈。

    空軍發展空軍型的F-4D時也加人了機炮射控能力,而滾雷行動中F-4D、加上固定式機炮瞄準器(fixed gunsight)的F-4C以及設定為對空機炮瞄準模式的F-105共發動了148次機炮攻擊,擊落24架敵機,擊墜率達16%,高於麻雀飛彈、略等於響尾蛇飛彈。滾雷行動後,空軍總結之前的慘痛教訓,改良F-4到E型,其中最大的改進便是加裝內載機炮,並有整合的機炮射控系統。而北越的MiG-17的主要武裝便一直只有1門37公釐以及2門23公釐機炮,不過其機炮也不太適合纏鬥作戰,雖然單發命中的破壞力驚人、可以重創大型飛機,但其射速過低使其在快速纏鬥中的命中機率相當小,故其原始設計仍是對付戰略轟炸機的核戰思想,此外更糟的是其機炮射控系統並不精確,故綜合而言仍不是空戰中可依賴的武器。例如在1972年5月10日,一場可能是噴射機時代中最激烈的空戰,由TopGun出身的美軍飛行員Cunningham駕駛的F-4對決北越傳說中最強飛行員Tomb所駕駛的MiG-17(據傳其死前擊落13架敵機,為越戰最高紀錄,但北越官方記錄中完全沒有此人資料,因此有人推測這是因為他不是北越人)。在激烈的垂直剪形動作中,低速效能優異的MiG-17加上Tomb的超人技藝,使其至少有三次機會開火射擊、然而卻無一命中,終究反而被Cunningham以響尾蛇飛彈擊落。

    如此優秀飛行員的機炮命中率還如此低,則一般飛行員更不用說。但MiG-17機炮全部開火的景象還是非常嚇人,炮口火光之大甚至可以遮住機身,而且其炮彈飛至5000尺外仍相當具有殺傷力;所以就算沒有命中,心理上的威脅還是足以迫使美軍飛行員拋棄彈藥逃跑。MiG-19的武裝可能較為適當,3門30毫米機炮的射速高於MiG-17(2秒鐘射出90發,相對於MiG-17的69發),而且還有空對空飛彈。MiG-21也有1門30毫米機炮, 不過其武裝仍以空對空飛彈為主,機炮主要用在彌補飛彈的最小射程限制;但其機炮射控系統仍然只適合射擊直線飛行的目標,而且戰機本身運動超過3G時,機炮射擊造成的劇烈震動使前置量的計算完全失常(F-8也有類似的問題)。

    但具體談到噴氣飛機的到底要安裝幾臺航空機炮,就要根據飛機的機型和航空機炮的結構形式來綜合考慮,並不是越多越好。

    機炮基本結構形式分為轉膛式和轉管式。西歐一些國家主要發展轉膛炮,英國主要發展轉管炮。

    轉膛式

    轉膛炮的結構來源於左輪手槍。它是二次大戰末期由於戰爭要求提高射速而產生的一種結構,西施的毛瑟MG 213型航炮就是最早使用的轉膛結構的機炮。所謂轉膛炮就是彈膛旋轉的火炮,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將武器的供彈、裝填、擊發、拋殼等動作分開,平行進行,即在射擊過程中炮管不轉,只是幾個彈膛在轉輪帶動下依次轉到對準炮管的發射位置。在一個彈膛發射的同時,其餘彈膛退殼和裝填,這樣由於動作自動重疊進行,所以縮短了迴圈時間,提高了射速。而其他型別的自動武器,上述動作過程是按順序相繼進行的。

    轉膛炮

    就現役裝備的轉膛炮而言,一般為單管和雙管,多數為單管,而彈膛有四個、五個有的多至八個,以四、五個彈膛較普遍。雙管轉膛炮的動作原理與單管轉膛炮完全相同,只是同時發射兩發炮彈,同時丟擲兩個藥筒,同時裝填兩發新彈。

    轉管式

    轉管炮的工作原理即所謂“加特林”原理,這種火炮與轉膛炮的區別是:在射擊過程中轉膛炮是炮管不轉只是彈膛旋轉;而轉管炮則相反,是彈膛不動而炮管連續不斷地旋轉。這種火炮的工作特點是每個炮管都有自己的炮閂,分別依次完成進彈、閉鎖、擊發、開閂及拋殼等動作,這種火炮一般是採用電發火的。

    轉膛炮的射速較高,單管轉膛炮射速可達1200、1800發/分;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和轉管炮相比,重量較輕,體積較小。但身管和轉輪之間容易漏氣;長時間射擊轉輪會吸收大量的熱能,易引起膛內彈藥燃燒,發生危險;要求彈膛定位機構有很高的準確性,以保證彈膛精確地對準炮管。

    轉管炮

    轉管炮的射速更高,並可透過改變馬達的轉數來調節射速;炮管高速旋轉可改變冷卻條件,另外由於火炮是由能源帶動,所以有較高的可靠性,不會因不發火而影響連續射擊,但這種火炮的主要缺點是體積、重量都大,消耗能源多。

    此外,機炮和機槍按能否活動可分為活動式和固定式兩類。

    固定式

    通常安裝在殲擊機或強擊機的機頭或機翼。現代高速飛機的機翼很薄,安裝大口徑機炮比較困難。而且在空氣動力的作用下,機翼易於變形,會使射擊不夠準確,因此多將機炮(槍)裝於翼根或機身上方。

    舊式單發螺旋槳飛機,裝於機身前部的機炮(因為發射的子彈要穿過螺旋槳的旋轉面,有必要安裝射擊協調器,它能使炮(槍)彈從閃過的槳葉縫隙問穿過)。

    裝在機翼上的機炮(槍)不需要射擊協調器。但由於機翼與機身相較稍“軟”,固定情況沒有機身好,射擊情況因而較差。為了提高射擊效果,有時把射擊火力點分佈機翼上,必須以金屬的彈鏈供彈。彈鏈放在彈箱中,沿輸彈導管送入機炮(徹中。20毫米以上口徑較大的機炮,多用彈夾供給炮彈,彈夾則裝在炮上。

    有的飛機把機炮裝在可拆卸的炮艙內,用時可掛在機翼或機身下面。“鷂”式垂直起落殲擊機在機身下就掛有這樣機炮吊艙,內裝一門30毫米口徑的機炮和131發炮彈,重201千克。

    活動式

    通常裝在轟炸機的活動槍架或炮塔上,可以轉動,向不同的方向射擊來犯的敵機。有些強擊機的後座也裝有活動的機炮(槍)。炮塔外罩有流線型的有機玻璃蓋,既可改善外形,減少阻力;又可使射擊員不受強烈的氣流吹襲。

    活塞發動機螺旋槳式的重型轟炸機,由於目標大,速度低,易於受到敵方殲擊機的攻擊,往往裝有好幾個炮塔,分佈在機頭,機身上、下,以及機尾等處,以迎擊從不同方向來襲的敵機,擴大防禦面。現代裝有渦輪噴氣發動機的高亞音速或超音速轟炸機,速度比殲擊機低得不多,一般只要在機尾安裝活動炮塔就行了。

    裝在機身上部和下部的炮塔,可以連同射擊員一道轉動,以改變水平面內的射擊方向。有的炮塔上有垂直縫,以便機炮(槍)沿縫上下轉動,改變在垂直平面內的射擊方向。

  • 7 # 老何157501439

    這問題問的,現代噴氣式飛機能裝幾門機炮,這是什麼問題?是裝載還是裝備?如果是裝載的話,安-225最大載重能夠達到250噸,如果要裝20mm的小炮你說能裝多少門?裝大口徑的自行榴彈炮又能裝多少門?如果是裝備的話,美軍到現在還裝備有多種型號的炮艇機,上就搭載有幾種口徑的火炮,其中就包一門105mm 的榴彈炮,專門用來反游擊戰,可以這麼說:只要有需求並且機體結構能夠承受,任何飛機都可以安裝,安裝的數量跟飛機的大小與需求有關。

  • 8 # 法度之家

    一切的改裝都只是戰略!一切的戰爭都源於無智!一切鬥爭都會產生傷害!一切的矛盾都是對立!最終的和平只有相互包容統一!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叫最正的智慧!一一一引航者!

  • 9 # 薺菜糰子

    這個問題沒啥實際意義,我也就姑妄言之了。題主說的是機炮,不含機槍,那麼從現實出發,就不能安排在機翼上(吊艙另說),只能放在機身或者翼根。導彈出現之前,裝三門機炮就算多的了。考慮到自重和彈藥空間,我覺得四門炮就是極限了。如果是六管或七管加特林炮,一門足矣,兩門極限。總之,機炮不是越多越好,火力和機動還有航程是需要平衡考慮的。機炮狗鬥是要拼機動性的,機炮太多會導致死重增加,得不償失。不過拋開實戰不談,以現代戰機的載重量,在所有過載掛架上掛上機炮吊艙,加上內建的,扛個七八門機炮也能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晁錯、商鞅、吳起、張居正四位歷史名臣改革家如何排名,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