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J靜談教育
-
2 # 優質教育者
眼看八月十五就要來臨了,對這樣一個傳統節日,我一向是沒有什麼新鮮感的,早已習慣了“傳統”的平靜。
但是,剛剛來到城區中學的我,今年的八月十五卻遭逢了一點意外——
當時我正在辦公室裡備課,一陣手機鈴聲響起,來電顯示的手機號並非熟人,會是誰呢?我接了電話,只聽對方說道:“孫老師你好,我是╳╳的父親,你能不能上校門口一趟,我有點事情找你。”
“什麼事情?你就跟電話裡說吧。”我當時有些納悶。我估計這位家長不大可能是來找茬的,因為我對學生從沒有過有違師德的顯性失範行為,至於說教學效果不夠滿意、個人工作表現還不夠好不夠努力,隨時可能讓別人挑出瑕疵,這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聽對方口氣,似乎也不是來提意見、挑毛病的。
我正在遲疑,只聽見對方說道:“我這裡準備了一點禮物,就是一小張購物卡,這不八月十五了過節了麼,你們老師也很辛苦,我聊表一下心意。你下來拿好不好,我進去也不方便。”
“你的心意我領了,但是你的禮品我是絕對不能收的。”我當即表態,“我從來沒有這個習慣。不要為難我好吧?”
“這不是八月十五麼,過節了,我的一點意思。孫老師,你不要多想,我就在外面等著你,一會兒就好。”對方急切地說著,意思是讓我趕快下去。
我緊接著回覆道:“是要八月十五過節了,但是你沒有給我送禮的道理和義務,我也從來沒有這個習慣——過年過節就要收家長點禮,你覺得有意思麼?”
對方似乎不知道怎麼應答,我又懇切地說道:“老哥,你回去吧,你不要在門口等我了,等也沒有用,我也不是表面回絕裝個樣子給你看,我是不會收你的卡的,這個違規不說,還玷汙師生之間的感情,我收了這個錢也會於心不安,你說呢?我不會因為收了你的禮而對你的孩子另眼相看、格外優待,我也不會因為你沒有給我送禮而對你的孩子不聞不問,你說是吧,你有這個錢,不如給你的孩子買點學習用品買點書,這比什麼都好。就這樣了,不要多說了,好麼?”
“行,你放心吧,我盡力。我應該感謝你,這麼理解和支援我們的工作,以後針對孩子的情況,咱們隨時聯絡、溝通,好吧?”
“好,好,老師,那樣 你忙吧,再見!”
“再見!”我終於鬆了一口氣。
事後,我把這個事情說給外校一位同事聽,他說,現在要拒絕家長送禮有時候也不容易,與此同時,他對我的做法表示了認可。我向他解釋道,為什麼我斷然不收家長的禮物,原因不外乎這麼幾條——
一是有違師德。這個大家都知道,現在把這條擺出來,有人會覺得酸唧唧假惺惺。因為有的人嘴上擺出這個姿態,到時候該收還收,反正神不知鬼不覺,家長也不會出來聲張我給誰誰、哪個老師送禮了。社會風氣的敗壞也影響到家長,有的家長為了孩子,千方百計拉近和老師的關係,除了吃請送禮之外,如果老師有所需求,也總是不遺餘力。
二是要體察家長的辛苦,他們也不容易。大多數家長都是從事一般的服務性職業,都是很辛苦的,即使有的家庭產業豐厚、家境富裕,也不是垂手而得。不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孩子費盡心力,在不良社會風氣的蔓延之下,採取給老師送禮的辦法——以此希冀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更好一些,這種心情、苦衷應該理解,但其舉措並不得當。
三是必須維護正常、正當的師生關係。時不時收了家長的禮,實際上直接影響到師生關係,有的家長可能暗示自己的孩子,我給老師送了,你如何如何,這勢必多少影響教師和相應學生的關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針對對應的教育範圍,應該努力建設和維護相對的教育公平,但是因為收了禮,往往方向有所偏重,開始較多注意某些受家長之託的孩子的表現,給他們一些特殊照顧,造成事實上可能存在的偏愛和不公,有了家長“打招呼”和送財物做鋪墊,個別學生在這種優越感支配下可能不太在乎教師的要求,不利於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是教師應該與家長理智地保持一定距離。教師與家長雙方應該加強互動和溝通,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教師不宜與家長有過多的接觸,更不需要超越雙方正常關係的“禮尚往來”,因為“我們的工作物件是學生,只要能在教學上、品格教育上與學生溝通就行了,除此之外,不宜和家長往來”(吳非)。家長送禮給老師,表面上說是感恩,實際上多是有求於你,縱然有時確有對教師教育孩子、工作辛苦的“感恩”成分,也是一種落後庸俗的形式,從根本說來也沒有這個必要(這裡和個別家長目無教師、輕視教師的觀念行為不是一回事)。作為教師,應該經常提醒自己:家長為什麼平白無故地送禮給你?如果你是家長,你就那麼心甘情願心安理得地送禮給老師麼?我收受學生家長財物,甚而找學生家長辦事,多少年以後,學生提起我會怎麼說?我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是個什麼形象?
說到沒有必要,我想起了在二十中工作時一位老教師講過的事——
他的叔叔從臺灣回鄉探親,他恰好要到鎮政府辦點事,需要辦個手續,為此專門給主事的行政人員準備了禮品,臺灣的叔叔很不解地問道:“你去鎮政府找他們辦理公務,這是公務人員應該做的事情,怎麼還要給他們送禮?”這位老教師對叔叔說道:“叔啊,你可能不知道,這是我們這邊現在流行的規矩,你要真照章辦事,事情往往很難辦。送上禮往往更好辦。”
從叔侄之間的對話我們可以從中管窺到什麼,可謂眾所周知。
必須明確的是:在崗位職責和義務範圍之內要做的事情理所應當,私下透過正當渠道採取正當方式求人幫忙又是另一回事,現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突出的不健康徵象是潛規則代替了正規則——理所應當做的事情成了拿人錢財替人辦事,導致的結果是公權私用濫用權力,以扭曲的人情代替法理,破壞公平和正義,名義上“按程式辦事”,實則完全是另一回事。還有人把這一點看成“交易”,認為是市場經濟、金錢社會的使然。其實,即使現代市場經濟所講求的“交易”,也是基於社會契約、個人誠信等要素,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所進行的一種正當的互動互利行為,其主要指向在於經濟生活領域,而不是更廣闊範圍的社會公共活動。送禮辦事的“交易”與此背道而馳,不能相提並論。這種價值觀念和行為取向的泛濫,必將導致人際關係的異化,反映到教育領域就是師生關係、教師與家長關係的異化。與此同時,還有一種傾向,就是把別人對自己的關切和幫助,把基於感情等因素的私下求人辦事當作理所應當,缺乏感恩意識,翻臉不認人。這兩種意識在華人身上均有折射,包括教師本身,自然或多或少影響到師德師風。
其實,在公共崗位上,相關人員能盡職盡責、把理所應當的事情做好(譬如老師教好學生、公務員在崗為民服務)也是對社會的貢獻,對此我們也應表示感謝。在私人交往領域別人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正當的合理合法的幫助,我們更應表示感謝。這兩種形態下表達感謝的側重和方式當然是有區別的,但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對兩者往往混為一談界限不清,在體制滯後、監管不力、道德滑坡的情態下,就很容易出現另一種狀態,它既不屬於理所應當的崗位職責又不是正當渠道的私人求助(諸如家長送禮要求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而是一種變異的“人情”的泛濫。
我前些年曾在一個公交站點等車,遇上了本區某職業學院的一位教師,閒聊之中,這位教師問道:“你們那兒沒有家長送禮麼?”我說:“可能有,但很少,我沒有遇到,我們也不會去收。”不想這位教師反駁道:“收,幹什麼不收,收點禮算什麼?這個社會送禮收錢的多了,我們老師收那點又算什麼?”他說的話也算“直白”,反映了當下不良社會風氣的蔓延。下面他說的一句話更令我難忘:“有的老農民的孩子,送了一張500塊錢的卡,還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動不動還露出我給你送了的意思。嗨,算什麼?”言外之意,500塊不過是“小打小鬧”,這位老師可能已經習慣了“送大碼”的。我在閒聊中得知他是從棲霞農村走出來的,不知道這位仁兄算不算“老農民的孩子”,換位思考,那個給老師送500塊錢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而自己就是職業學院的學生,會對老師怎麼看?家長為什麼會“動不動還露出我給你送了的意思”,你考慮過沒有?每每回味這一幕,令我感到作嘔的同時更令我深思。
有人會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中確實道出了某些時候置身特定環境情態的難處,轉而主張對此區分物件、“靈活”處理。(有些人可能受當下官場習氣薰染合傳導,他們可能不像有的人那樣來者不拒,而是見機行事,表現得“很活泛”,表面給人一種平易親和的印象,實際內裡完全是另一套,說白了多是“道貌岸然”,對於這樣的領導和教師我見到的也不少)。至於那些善於靈活處理此類關係、自己毫無損害的教師——在我看來,我們不需要有多麼羨慕,這畢竟不是“為師之道”。我在鄉下鄰居那兒聽過一件事,說自己的孩子在城裡小學讀書,他們給老師送了禮,老師對待孩子確實比以前更好,這個老師也挺會處事,有時還買件衣裳買點東西給孩子。鄰居在話語中滲透和流露出兩個意思:一是給老師送禮以後老師對孩子更好,送禮很有效果;二是老師拿了我們家長的東西,既改善了對孩子的態度,還適當回報,懂得禮尚往來。至於這位家長對老師收禮究竟如何評價,很值得咂摸。對於這位老師這樣的“善於處事”我真不知道說什麼好,我最想說的就是這類行為看似聰明,實際上很不明智甚至完全可以說是“利令智昏”。在一個小學,一位老師因為管教學生不當,稍微體罰了學生,結果被學生家長找上門,家長到學校大鬧,並聲稱此前給老師送過禮,還對當時情景秘密做了錄影和錄音,現在要上告老師。老師呢,可能因為家長當時告訴他要對孩子嚴格要求,打兩下罵幾句都可以,天真地把家長的話當真了,為了不負重託,覺得家長這麼重視,這個孩子還不好好表現,結果在氣頭上採取了不當的教育舉措,不想招致了更大的麻煩。這位老師體罰學生顯然不對,更不應該幼稚地把學生家長說的可以打罵孩子、保證不加追究的言語當成“尚方寶劍”。(有些家長確實這麼對老師許諾,在老師打罵孩子以後也不責怪老師,而有的老師在家長會上聲稱要教育好孩子,免不了有時的打罵,否則學習別想搞好,也取得了家長的預設甚至支援。這種“默契”、“約定”,固然有家校配合、家長和老師雙方為教育好孩子達成一致、排除憂慮的濃厚色彩,雖然這種方式有時對管教孩子、取得好成績比較奏效,但是,實際上它是教育法治不健全、教育形態不成熟、教育觀念和方式滯後的一種反映,在這種約守下,學生在師長眼裡幾乎成了工具,與此同時,教師覺得心裡有底,有來自家長的認可和保障,接受甚至推崇這種方式的存在,儘管有時“成績突出”也多有付出,但是,他們行為的背後,更能說明其在專業理性上的欠缺。有些學校覺得“只要不出事別的都好說”,在滿足追求和取得高成績的掩飾下,對此不加強調、不作介入、不予告誡,甚至有意識地把能夠採取土辦法整治學生“成績優異”的教師樹為典型,類似教師及其行為在校內逐漸得到相當程度預設,如此導向對教師的內涵發展和專業成長是不利的。)這一事件中的家長更可謂心思縝密、別有用意、品性惡劣,儘管可能只是極端的個例,但從中卻給了老師們很好的教訓:家長給老師送禮,出於怎樣的動機,我們不是不明白,既然明白,那麼就不要為得到眼前的一點好處而忘記根本。看似眼前得到了一點好處,實際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沒有什麼好處甚至還有害處。老師一心一意盡職盡責有時還被家長挑刺,更不用說你拿了家長錢財、相應學生工作上出現問題時的後果了。有人可能會說,不少家長還是能夠理解老師的辛苦的,在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情況下,他們為了孩子給老師送點東西有時也確實發自內心,對此不必小題大做,把家長想得都那麼俗氣。我的觀點是——既然這是違反規則的事情,對於來者的意圖不管你是無法揣摩抑或是有所把握,你首先要想到的不應該是我不收這份禮可能駁了家長的面子、收了也沒什麼,而要更多想到的是這種行為的負面影響、可能存在的不良後果,對一線教師來說,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當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一種異化的利益需求而不是健康的情感互動的基礎之上時,這種關係註定是畸形、不牢靠、不長遠的,況且,教師本來與家長可以沒有教育以外的交往。學校本應是一個人際關係更為簡單純樸的地方,教師最重要、最核心的人際關係就是在教書育人中建設好師生關係,如果精力、才情用錯了地方,註定了他不會真正成長,真正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即使他獲取了一定的職位和地位,取得了一些榮譽和光環,他的靈魂世界已經和世俗打成一片,職業尊嚴日益淪喪,他怎麼可能守望和追尋教育的本真呢?個別教師、領導特別喜歡和有頭有臉、與教育系統官員政要有瓜葛、甚至本身就是官員的家長打交道,箇中目的不言而喻,吳非老師對此一陣見血地指出,這是典型的缺乏師德、敗壞教風的行為。有些官員子女在學校,原本還挺正常,但是校長主任格外關切,有的班主任、老師記性並不太好,但對這類學生的情況卻記得一清二楚,很快就成了“特殊學生”。學生們會怎麼看這些事情?很簡單,他們在耳聞目睹中對這種不良風氣必定會漸有體察,進而只會越來越看不起學校的這些領導和老師。
以前在“鄉下”教學時曾聽同事說城裡家長給老師送禮的很多,不像“鄉下”家長基本是“一毛不拔”,言談舉止之間,有老師的口氣很有些“羨慕感”。其實,我覺得這是誇大之詞,在教育觀念逐漸改進的今天,大多數家長對此還是有所認識的,注意教育自己的孩子透過正當的努力取得進步、贏得老師的賞識和關切,揚言家長給老師送禮是普遍現象的說法既有以偏概全之嫌,也是對家長、教師的一種貶損。雖然今年的八月十五我“感受”來自一位家長的送禮,但這是極個別。2018年的春節,又有一位從外地轉學過來的學生的母親打電話給我(這位母親也是一位老師,從外地調到本區),說是要登門拜訪,我說家長沒有給老師送禮的義務,毫無必要,本人也沒有這個習慣,孩子的事情我自然盡心盡力。最後家長很高興地接受了我的建議和勸誡。
在有些事情見怪不怪的今天,我們對此自然沒有必要滿懷激憤,擺出一番正人君子的模樣,但也不應隨波逐流,走向自我心靈的墮落和蛻變,而應始終保持清醒的理智和頭腦,建立和維護屬於自己的精神操守:沒有家長給我們送禮,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在教書育人之中如履薄冰盡心盡力;有家長給我們送禮時,我們在體察家長良苦用心、表示感謝的同時,更應學會拒絕,以此鞭策和激勵自己把學生工作做得更好。活得坦然,保持尊嚴,最大程度恪守做人的良知和道義,才是為師之本。不知道我的理解和做法,會有多少人贊同?
回覆列表
我是不會接受的,一是原則問題;二是一旦接受了,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我經歷過好幾次呢,有兩次經歷讓我特別無語。
有一次,家長在微信上給我轉賬,意思就是讓我多照顧他的孩子,我立馬就委婉的拒絕了,我說:“您的心意我已領了,同時非常感謝你對我工作的認可,至於禮金您就收回去吧,一是個人原則問題,二是學校有名為規定的。”後來他還是沒聽,見我沒收,就直接給我充了500元的話費,當時就無語了,我給他現金也不要,後來我也給他充了500元的話費,這事兒就這樣告一段落。
還有一次,家長也聰明,錢不收,就給你買物品,送我一瓶品牌香水,還直接送到家裡來了,送了就跑了,沒辦法,第二天孩子們放學了,我就悄悄地把香水放在孩子書包裡,然後給家長打電話說明情況,這事兒就這樣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