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有三把非常有名的半自動步槍,即美軍裝備的7.62毫米8發漏夾彈倉供彈的M-1加蘭得、德軍裝備的7.92毫米10發彈匣供彈的G-43,以及蘇軍裝備的7.62毫米10發彈匣供彈的SVT-40。由於SVT半自動步槍,導氣結構非常複雜,且發射藥汙染大,對沒有多少文化程度的蘇軍農村兵來說,平常疏於有效保養時,導致故障率比較高,因此,遭到蘇軍步兵詬病。SVT自動步槍受到了蘇聯海軍陸戰隊員的歡迎,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海軍陸戰隊成員受教育程度普遍高於陸軍步兵中的農村兵,對SVT半自動步槍的操控要強於步兵。

    至於說SVT-40半自動步槍為蘇軍海軍陸戰隊員的“忠愛”,作為軍迷真的不是十分清楚,似乎更喜歡71發彈鼓供彈火力兇猛的波波沙-41衝鋒槍。但有一點能夠說明SVT半自動步槍深受德軍士兵歡迎,其受歡迎程度僅次於二戰時蘇軍那把非常有名的步兵槍械波波沙-41衝鋒槍。

    戰時德軍裝備有G-41半自動步槍,貌似有一隻彈匣,其實,裝彈卻非常複雜,需要從開啟的上機匣將10發橋夾內的子彈,壓入機匣下方的彈匣內。G-41半自動步槍裝彈不便,因此前線德軍士官包括士兵都不願使用,生產量也不高,不足10萬把。

    蘇德戰場上,德軍對繳獲的波波沙-41衝鋒槍和SVT-40半自動步槍卻讚不絕口,引起了德國軍工的高度重視,將大量波波沙-41衝鋒槍的7.62毫米槍管改造成了9毫米,使其能發射德軍的9毫米手槍子彈。另外,德軍工參考SVT-40半自動步槍的供彈具,研發製造了10發可拆卸彈匣,改進供彈具的G-41被重新命名為G-43半自動步槍,且生產數量較高,成了一把和M-1加蘭得、SVT-40齊名的二戰著名半自動步槍。

  • 2 # 戰略論

    蘇軍SVT-40半自動步槍確實不怎麼受蘇聯陸軍步兵的歡迎,主要理由便是結構複雜、維護困難和故障率高,但是該型步槍卻深受蘇聯海軍步兵的喜愛,認為其效能遠優於莫辛納甘栓式步槍,一名裝備SVT-40半自動步槍的步兵發射火力相當於10名裝備莫辛納甘步槍的步兵,SVT-40給蘇軍步兵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火力優勢,對裝備98K栓式步槍的德軍步兵形成了絕對的優勢。事實上,德軍步兵也對這款步槍深愛不已,一旦在作戰中繳獲這種武器,他們會立刻轉為己用,而不是上交它們,直到這些SVT-40損壞為止,許多德軍步兵單位都向上級要求配發像SVT-40這樣的半自動步槍。

    連蘇軍的對手都喜歡的武器,為什麼蘇軍步兵卻對其評價不高呢?根本原因就是在於蘇聯陸軍士兵基本素質的低下,戰前訓練有素的步兵在初期的一系列慘敗中基本已經損耗殆盡,蘇軍步兵單位中新兵的佔比越來越高,而這些新兵大部分都是農民,他們在機械方面的知識本就匱乏,加上訓練時間嚴重不足(前線損失太大,急需補充),學會最基本的射擊後便馬上被派往前線了,對於槍支維護的能力和意識很不足,而SVT-40半自動步槍的維護工作遠比莫辛納甘步槍要繁瑣,情況也就更加嚴重了,這些複雜的半自動步槍在蘇聯陸軍步兵手中很快就因為維護不足而經常出現機械故障,而在戰場上自己手裡的槍支出現故障便意味著死亡,所以他們更喜歡簡單耐用的莫辛納甘栓動步槍。

    而蘇聯海軍步兵就不一樣了,這些海軍步兵就是原來的海軍水兵,他們對於機械知識非常熟悉,維護一支半自動步槍對於這些水兵來說並非難事,SVT-40步槍在這些海軍步兵手裡並不會出現頻繁的機械故障,其火力上的優勢便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海軍步兵非常喜歡大量裝備這種半自動步槍,從而在和德軍步兵的作戰中佔據全面的壓制效果。由這些蘇聯海軍水兵組成的海軍步兵旅成為蘇軍最精銳的步兵單位之一,他們猛烈的火力和頑強的作戰意志給德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3 # 九品侍衛

    蘇軍的SVT40之所以會被陸軍嫌棄被海軍鍾愛,其核心原因還是因為兩個兵種作戰的領域不同,還有對武器的使用環境不同所導致的。

    首先我們先要知道蘇聯陸軍當時的作戰環境,一般情況下二戰時期的蘇聯陸軍士兵,他們的作戰任務一般都是攻城拔寨,利用大兵團強硬攻堅,在與敵人正面交戰時,半自動步槍的火力密度,明顯不如全自動武器,再加上蘇德之間一般都是巷戰,所以小口徑能夠連續射擊波波沙更受蘇聯陸軍青睞,再加上波波沙攜帶的大彈鼓更是突擊利器。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陸軍士兵的文化程度,由於蘇聯陸軍都是動員兵,大多數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對於這類年輕人而言,結構複雜保養困難的SVT40半自動步槍,自然會被嫌棄,相反結構簡單易於保養的波波沙與莫辛納甘則更受陸軍士兵喜愛。

    相反海軍陸戰隊卻截然不同,由於海軍陸戰隊成員普遍都受過教育,所以對於SVT40半自動步槍的保養自然不在話下,而長期負責突然襲擊作戰的海軍陸戰隊成員,既有射速又有火力的SVT40半自動步槍,自然是海軍陸戰隊士兵的首選武器。另外還有一點就是SVT40半自動步槍的精準性與操控性非常不錯,對於需要在船上作戰的海軍陸戰隊士兵,這也是一個考慮原因之一。

  • 4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大多數人都知道艾森豪威爾是二戰中美軍著名的將領,是盟軍的最高指揮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幾乎沒有像巴頓將軍那樣的實戰經驗,稱得上的也就是參謀工作十分優秀。人們不禁會問,一個小小參謀如何能夠統領三軍呢?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很涼”。就算你是金子,也需要有人把你從泥土中挖出來,艾森豪威爾自然也離不開有人“點撥”他。他跟過康納、潘興、麥克阿瑟和馬歇爾,這些美軍中赫赫有名的將軍對他的幫助,讓他受益匪淺、官運亨通。

    結識康納將軍,人生轉折。

    說起康納,就不得不提及巴頓。這還要從1920年,艾森豪威爾和巴頓兩家在米德軍營做鄰居說起,由於都是坦克戰的倡導者,倆人性格大不相同的人,同在一支部隊共事了一年,併成為要好的朋友。又是鄰居,串門的事經常有。

    巴頓在那個時期可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跟著潘興出征墨西哥立下戰功,又受命在法國組建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並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軍界公認的“猛將”。而康納將軍被公認為潘興的“智囊”,倆人可以說是老相識。

    一戰結束後不久,善於交際的巴頓組織了一次宴會,康納夫婦應邀前來。艾森豪威爾有幸與這位儒雅的將軍結識,更讓他受寵若驚的是,宴會後他要參觀軍營的坦克,艾森豪威爾的中肯看法,得到了康納的認可和鼓勵。

    戰後的“無聊”生活,在漸漸吞噬著艾森豪威爾的激情,尤其是他的好朋友巴頓也離開了米德軍營,再加上3歲的兒子不幸夭折,艾森豪威爾有了退出軍界從商的想法。就在這時,康納調他做自己的主任參謀,前往巴拿馬任職。

    儘管巴拿馬的生活條件極差,但是成為鄰居的兩家人相處得十分融洽,艾森豪威爾與康納經常一起騎馬、釣魚,成為了“忘年交”或者說是師生關係。康納對他的要求很高,不僅要閱讀大量的軍事文獻,而且要寫讀後感。

    正是這個時期,艾森豪威爾開始系統地學習戰爭與經濟、政治和軍事的關係,尤其是參謀的協調工作尤為感興趣。康納也對勤快、好學的艾森豪威爾十分賞識,是個可造之材。在康納的安排下,艾森豪威爾開始“系統地”進行深造。

    再進學校,重塑自我。

    3年的海外生活,雖然清苦,但艾森豪威爾找到了繼續在軍隊工作的理由——做一個優秀的參謀。當然,在康納的“幫助”下,他對自己的軍人生涯充滿了憧憬。但是,當他前往利文沃斯堡參謀學院時,西點軍校的經歷還是讓他心有餘悸。

    首先,西點軍校的教學風格嚴厲而呆板。這讓從小“野”慣的艾森豪威爾很不適應,但是日耳曼血統的堅毅和免費上大學的福利讓他留了下來。除了成為足球教練可以拿出來誇耀一番外,剩下的就是307張記過處分。他擔心自己不適合去深造。

    其次,時間太久,對學習既渴望又擔心。去參謀學院深造意味著要麼前途無量,要麼失去任何希望,在“高手如林”的新生中,都是來自部隊各個單位的佼佼者,艾森豪威爾依然沒有走出自卑的心態,他擔心讓“老師”康納失望。

    更為重要的是,周圍的人對這所學校的“競爭厲害”唏噓不已,甚至他的好友也寫信相勸,讓他不要去。因為在他們看來“一旦失敗,將徹底退出軍界,只能去當一個蹩腳的足球教練”。就在艾森豪威爾糾結的時候,康納的鼓勵信來了。

    “你可能自己的都不知道,3年的參謀工作,從起草作戰計劃到下達作戰命令,你已是一個優秀的參謀軍官,學業會順利的”。艾森豪威爾還是不放心,找好友巴頓借來筆記,潛心研究了一番,發現並不難。難得的是,他發現自己很喜歡參謀工作。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儘管參謀學院的學習緊張、壓力大,但艾森豪威爾似乎“如魚得水”,一改過去在西點軍校“不思進取”的狀態,在宿舍裡排滿了地圖和書籍,儼然就是一個“作戰指揮室”。畢業時,他在275名學員中成績第一。

    然而,好事多磨,越不想幹什麼越來什麼。

    艾森豪威爾取得的成績讓家人和朋友們都為他感到高興。尤其是好友巴頓的信讓他印象深刻,“參謀學院教會你手段,但不是目的;戰爭很快就會到,你應該多思考軍事準備”。從而,他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明確了以後工作的方向。

    不過,讓他不擔心的是,優秀的畢業成績以及陸軍參謀部對自己的高度評價,一定會安排一個很好的職位,從此將開啟一個輝煌的事業。但嚴酷的現實是,美國一戰後,陸軍只保留了13萬人,在他上面擠滿了高階軍官,根本輪不到他。

    擺在他面前,要麼到軍校當教官並且繼續當足球教練,要麼下基層指揮一個營。缺乏實戰經驗的艾森豪威爾當即決定下基層,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到了部隊,上級依然讓他擔任部隊的足球教練,這讓他哭笑不得。

    又是康納將軍,再一次幫助了他。他被推薦給剛剛卸任陸軍參謀長,擔任歐洲作戰紀念委員會主任的潘興將軍。他可是美華人家喻戶曉的英雄,他的手下許多都成為著名的將領,像馬歇爾、巴頓、麥克阿瑟等等,都是軍界炙手可熱的人物。

    潘興是個極具戰略眼光的人,艾森豪威爾跟著他學到了許多軍事以外的東西,尤其是政治,如何正確處理戰爭與政治的關係?對他以後擔任盟軍總司令有很大的幫助。此時,作為一個37歲的少校,在部隊並沒有什麼優勢,但他遇到了潘興。

    艾森豪威爾的勤快、好學、嚴謹的作風,深得潘興的賞識,不久他再一次到軍校深造,儘管他知道進入麥克奈爾陸軍大學深造與參謀學院比起來,是更高一層的學習和提拔,但對“學夠了”的艾森豪威爾來說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其實,部隊有這個傳統,拿中國軍校來說,一般院校培養連排級軍官,到了師、軍級都要到國防大學深造是一個道理。艾森豪威爾就是這樣一步步成長為一名高階將領,儘管他沒有太多的實戰經驗,但不妨礙他在事業上青雲直上。

    反觀艾森豪威爾的人生軌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道理,成功與一個的實力和人脈有很大關係,並且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艾森豪威爾的“求學”之路,就是晉升之路,當然,這與巴頓、康納等人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參考文獻:《艾森豪威爾》、《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 5 # 紅色手電筒

    這個情況的確是存在的,其實這個也是反映出當時蘇軍的一個狀態,就是由於處於極速的擴編中,缺乏訓練有素計程車官隊伍,導致在諸如武器保養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柳德米拉就用一支SVT。

    應該說,SVT-40這一款半自動步槍還是一款效能不錯的半自動步槍。它的威力精度都不錯,這一點到了後來,繳獲它的德軍發言權最充分,而且蘇聯的女狙擊手柳德米拉使用的就是一支經過挑選的SVT。這些都是說明,SVT的效能不俗。蘇軍的普通士兵,尤其是陸軍普遍就是小學生水平,對於複雜一點的機械裝置掌握起來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蘇軍本來是打算淘汰老式手動步槍,而全面換裝半自動步槍的。半自動步槍在簡單也要比手動步槍複雜,況且本身莫辛納幹就是手動步槍中比較簡單的那種找了一張莫辛納乾的分解圖,沒有找到SVT的

    但是,在SVT出現的年代,半自動步槍對於普通計程車兵和軍官來說,都屬於新鮮事物。應該說,任何一支半自動步槍相對於手動步槍都是結構複雜,使慣了手動的莫辛納幹,現在換了一支半自動肯定是覺得不習慣,在扣扳機的時候方便了,但是到了保養武器的時候事情就多了,而且結構肯定也就複雜多了,你不用拉大栓了,拉大栓的活讓機器幹了,那肯定就得有相應的部件吧,怎麼得有個活塞吧,還得有幾個彈簧吧,還都有一系列的機構,半自動步槍肯定要比手動步槍要複雜。在練習使用莫辛納乾的蘇聯士兵,連軍服都還沒有還穿上。

    而蘇軍方面在裝備SVT的時候,正處於極速擴編中,本身蘇軍中軍官老兵的比例就低,而且蘇聯軍人的素質在歐洲國家裡邊並不算高的,蘇軍可沒有按照列兵按照下士訓練,上士按照中尉訓練,尉官按照校官訓練,校官按照將軍訓練,在擴編的過程中蘇軍的戰鬥力實際上是下降的,而且雪上加霜的是蘇軍又來了一個大清洗,相當多的軍官被整掉了,這樣子整個部隊的素質自然是大大降低。

    如果是士兵入伍以前,受到的教育比較好,這個問題也相對來說好解決一些,但是蘇聯是在1934年剛剛普及4年制義務教育,也就是說當時普通的蘇聯士兵只有小學4年級的水平,這種情況下,對於各種複雜一點的機械都是會感到十分困惑。當時日軍的普通士兵也基本上是這種水平,但是日軍當年一個是三八大蓋用了40年,沒有新的事物,而且日軍是不好好保養武器就是一頓胖揍的辦法,使士兵迅速的記住要經常保證武器的清潔,這樣日軍的武器使用起來除了歪把子,其他的武器倒是沒有什麼太多的可靠性的問題。而顯然,普通蘇聯士兵用的SVT可要比三八大蓋複雜多了。

    如果是能夠有時間好好的訓練士兵,就算是小學生也是能夠透過勤學苦練來掌握半自動步槍的使用以及保養的,但是蘇軍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加上蘇軍當時使用的發射藥腐蝕性比較強,使用這種發射藥就是要經常擦拭武器,而只有小學4年級水平的蘇軍普通士兵做不到這一點。

    SVT在蘇芬戰爭中表現不佳,而面對著極速擴大的軍隊規模,顯然不能說等著士兵學會使用半自動步槍,這個時候蘇軍上層明白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士兵暫時無法適應武器,那就讓武器適應士兵,所以蘇軍開始重新裝備使用莫辛納幹。紅海軍的成員普遍受到的教育更多,對於複雜一點的機械能夠更快一點的掌握。順便說一句,二戰時期的蘇聯水兵上陸作戰這些士兵應該叫做海軍步兵,而不是海軍陸戰隊,這些海軍步兵並沒有受過系統的兩棲作戰訓練。這些水兵都是被當作普通步兵使用的。

    不過,在紅海軍的情況有所不同,首先紅海軍計程車兵受教育程度要比陸軍高,紅海軍的普通士兵一般是從7年制學校畢業的學生中招收,好歹也是初中生,而且,紅海軍對於軍艦的保養是非常嚴格的。在蘇聯解體以後,紅海軍的那種破敗景象不是紅海軍的正常情況。習慣了經常維護保養軍艦的水兵對於嚴格保養步槍很快就形成了習慣,在有良好保養的條件下,SVT在蘇聯海軍步兵中的聲譽不錯,對於另一方,德軍對於SVT的口碑也不錯,這個就是德國普通士兵受到的教育更加充分,德華人在1919年就普及了8年義務教育,而職業教育更是普及到了18歲,所以德軍士兵很快就學會了如何保養SVT。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阿森納主帥埃梅里一定要趕走厄齊爾,絕不用他,就怕他給阿森納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