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晴天看彩虹
-
2 # 使用者4393282255978744
其實做任何一種投資都要注意一個“能力圈”。一項投資是否高風險,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是你是否具備相關的專業能力!影視投資是眾多投資品類中比較小眾的一種,可以這麼說,它不適合絕大多數人投資,只適合那些懂這個領域的人且具有較強風險承受能力的人。
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電影票房很高,重新整理記錄。沒錯,這樣的電影也許投資方賺的盆滿缽滿!但你沒看到的是很多電影因為政策、因為演員等等各種因素無法上映或者票房非常差等情況。這種情況下,該影片的投資方可謂損失慘重!
所以電影投資一定是一項非常專業的事情,需要慧眼識珠!對於跨界投資人來講,要考察影視公司、專案本身、操盤團隊、劇本演員、行業資源、時間程序等等,需要一個全方面立體的考察。
-
3 # 趣投吧外匯社群app
投資說白了就是兩個東西,風險和收益。
從行業來說,電影的風險相對小,因為現在電影出品都是多家聯合,風險共擔;收益這個不好講,投到了好專案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回報率都是有的,比如《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
投錯了專案,關係也不大,影片賣給影片網站、電視也能回回本,不至於大虧投資電影是可以透過認購影視公司出讓的電影版權來投資電影,參與到電影紅利中,成為電影投資人,電影出品人,與影視公司製片方可以享受同等的票房分紅利益,就像是公司入股一樣,享受電影帶來的紅利分紅。
投資電影的三大優勢:
1、投資門檻小:幾千幾萬都可以投資影視,投資多少就拿多少份額佔比,很公平公正!
2、投資風險小:相比股票 期貨 貴金屬 銀行理財等都具備高風險高回報率,但是您在身邊打聽下,哪個掙錢了,影視選好作品基本都是大賣,收益頗豐!
3、安全省心:投資影視和出品方簽訂合同付尾款,合同就是安全和省心,收益的有效約束力!
教你如何快速分辨出電影投資的騙局縱觀影視投資行業興起至今影投人邱浩遇到的一些影視騙局今天給大家做一個總結。希望想要做影視投資的朋友能夠方便快捷的分辨出當下自己遇到的影視投資專案是否正規合法。
1.app電影投資騙局
小廣告推送下載app進行電影投資騙局,承若日返利、周返利等各種返利方式進行分紅的全部都是騙人的。投資者千萬不要透過app進行投資,有去無回,最後血本無歸!這種返利模式其實就是拿後人的錢返利給前人,最後平臺100%跑路。典型的依影視投資為幌子進行非法集資。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是app承認可以投資電影的一律不要相信!可能分紅方式不一樣或者套路不盡相同。但是一部影片一個出品公司,一個小小app怎麼能統籌所以出品公司電影版權進行出讓?仔細想來就知道這是不現實的一件事情。
2、刻意捏造投資專案和公司資訊影視投資的火熱引來了各行各業的“精英”。
他們不是正規的影視公司,但他們透過捏造虛假專案和虛假 的公司來誘騙投資人來投資!這種就是所謂的影視行業中的非法集資!!!所以請大家投資時,一定要擦亮眼睛,核對好專案和公司的真實性!一定要保證投資的安全才參與進來!
3.聯合出品方出讓影片收益權騙局
這種欺騙模式是對於有一定經驗的投資人來說也是不可防範的。他們證件齊全,對公賬戶,紙質合同也都有。對於電影投資不夠熟悉的朋友可能看不出任何問題。很容易降低投資人的防備心理,投資人和聯合出品方簽訂投資合同後。其實貓膩盡在合同中,非專業人士很容易中招!目前投資人進行影視投資正規的做法就是和出品方直接進行對接,第三方是沒有出讓影片版權權利的(非出品方都可以定義為第三方)。
總結:對於大眾投資者遇到這六項問題堅決不投
一、電影沒有廣電備案記錄,堅決不投。
二、平臺設有直接充值購買,堅決不投。
三、週期性返利類商城模式,堅決不投。
四、上映過的電影投資專案,堅決不投。
五、打款公司非對公賬戶的,堅決不投。
六、沒有提供紙質投資合同,堅決不投。
提醒大家一下:正規的電影投資流程應當是直接將資金打款到製片公司的對公賬戶,當面簽訂合同的(紙質合同),所有線上要求轉賬90%的不靠譜!
注意到這幾種,基本就沒什麼事。
-
4 # 口水雜談
什麼是影視投資:
政策條例明確提出了,要鼓勵支援企事業單位及個人,以資金投入的方式參與到影片的攝製中。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麼叫電影投資?相信只要我們搞清楚了這點,對我們在參與電影投資的選擇上也會大有裨益。《電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幾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製電影片。具體辦法有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
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經常都可以看到片頭或者片尾處所顯示的“出品人”甚至有多個“聯合出品人”。而“出品人”指的就是影片出品公司的代表人,“聯合出品人”就是聯合出品公司的代表人,或者個人投資者了。
可能有的朋友會想,那我們怎麼判斷是不是直接出品公司?這裡大家還要謹記,我們想要投資一部影片的前提“影片必須是在廣電總局有備案的”,這個直接出品公司也就是影片在廣電局備案上所顯示的,這個都是可以在廣電總局官網查詢的。
電影投資屬於什麼性質的投資:
不是眾籌,是一種聯合投資。因為眾籌專案不能以股權或資金作為回報,專案發起人更不能向支持者許諾任何資金上的收益。那麼影視投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簡單通俗的來說就是投資人透過認購電影的股權,等電影發行上映後透過股權佔比來分享電影所帶來的收益。
每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都能為投資人帶來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分紅利潤。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好賺錢 , 為什麼還要找人投資?電影大賣不光依靠好的劇本、演員和導演,同時也依賴良好的宣發造勢。傳統的電影宣發只在上映前一兩個月走過場,邀請專業媒體入場,效果大都不理想。因此,現在選擇在開機之際就聯合廣大投資人宣傳造勢,營造口碑,讓影片能在籌備的全程都保持一定的話題量,充分發揮到宣傳環節對於票房的助力效果,這對於投資人和影視公司都是雙贏的結果。
關於分紅:
第一期院線分紅。在影片下映後3個月左右,出品方會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來計算票房,將在3-7個工作日內把盈利分紅打向每一位投資者預留銀行賬戶中;
票房會不會造假?
(1)票房是以中影公佈的為準,隨時可以在網路上查到並且是實時公開實時更新的,所以票房的真實性這一方面是不用懷疑的。
(2)票房造假的目的在於利用電影高熱度的假象製造營銷事件,吸引更多觀眾進入影院觀看電影,擠壓同期上映的電影。
但這種票房不是憑空出現的,同樣需要製片方或發行方自掏腰包購買,無論票房有無作假,對於投資人來說不存在任何影響。
-
5 # w20516
如果募資物件是個人 那就是騙錢 你們不用想那種成功案例 因為那些劇你連投的機會都沒有 都被機構早早投了 出來問個人募資的基本上沒什麼希望收回成本
-
6 # Biggerhh
我感覺影視投資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因為當今是超級火的網際網路時代,加上手機移動端的便利,致使許多人在空閒的時候看看電影,電視劇等等之類的。
-
7 # 曹大新1
在政治經濟環境穩定上升時期,影視是綿上添花。當外部環境緊張時,影視需要圍繞團結奮鬥,一般時期影視不起大作用。
回覆列表
電影投資也屬於投資方式的一種,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朋友想要參與的時間一定要仔細瞭解,學會辨別風險。
電影投資作為新興的一個行業,目前對於大眾來說還是非常陌生的。追溯時間要從2017年3月國家頒佈《電影產業促進法》開始。這個時間才確認了電影投資可以面向大眾,也標誌了大眾參與電影的時代到來。
想要做影視投資,只有兩種途徑,這個是重點!
一種是尋找影視宣發,大多數影片公司都沒有自己的宣發。想要投資電影瞭解電影需要找到宣發進行對接。
另一種,看好哪個影片,直接去影片公司談投資合作。這個弊端就是沒有人幫你對接。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東西,你只能和影視公司去了解。比較麻煩。
作為宣發行業人員的忠告:不要相信網上任何陌生好友推薦的影視投資專案,因為他們給你推薦的電影多數都不是第一齣品方出讓份額,聯合出品方居多,這裡面存在眾多風險。
1、電影分紅後是有第一齣品方進行分配的,透過聯合出品方參與,分紅這一塊得不到保障
3、聯合出品方其實就屬於投資人,你透過第一齣品方參與投資後,如果以公司名義參與,你就是聯合出品方,如果以個人名義參與,你就是聯合出品方人。所以如果有第一齣品方作為對接,千萬不要選聯合出品方。
透過聯合出品方參與還有一個原因是溢價參與。溢價參與會大大提高我們的投資風險。電影特別好,已經定檔可以上映的電影。透過聯合出品方參與還是可以考慮的。那些電影沒有定檔,上映無期的電影千萬不要透過聯合出品方參與。當心做了接盤俠!
1.現在普通人也可以投資電影了?是真的麼?
《電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製電影片。具體辦法有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門制定。
國家對電影行業的支援,2016年11月7日釋出了《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對電影的支援、保障都給出了明確的資訊。從2017年3月1號開始實施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時間了,喜愛電影關注電影的朋友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一年多電影行業的發展是多麼的讓人震驚,各大電影也是讓我們欣賞的驚歎不已。
為了推動影視行業的發展,國家出臺了七大類150餘條政策推動影視行業的發展,鼓勵企業、事業單位與個人參與影視投資。電影投資就是影視版權申購。電影製作出品方是按照成本將電影版權一部分對外轉讓。每一部電影的成本不一樣,所以每一部電影份額的認購價也不一樣,認購多少份額就佔多少的投資比。可以倍投份額。你的投資額除以電影成本就是你的份額佔比,這個是公開公正的。
國家對電影行業的支援,2016年11月7日釋出了《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對電影的支援、保障都給出了明確的資訊。從2017年3月1號開始實施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時間了,喜愛電影關注電影的朋友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一年多電影行業的發展是多麼的讓人震驚,各大電影也是讓我們欣賞的驚歎不已。
1,選擇影視作品。
2,向影視作品出品方對公賬戶預付訂金。(對公帳戶受公安,銀行,銀監三方監管,可放心轉款)
3,影視出品公司郵寄紙質版合同給投資人(一式兩份)。
4,1-3天內投資人收到合同填寫完畢,回郵一份到影視出品公司,然後補齊尾款。
5,合同簽訂方應該是誰?錢應該打給誰?
影視的製作出品方是一部影片的版權方,只有製作出品方有權利轉讓版權份額,投資人要想認購版權份額,肯定只能跟版權方進行,所以籤合同只能跟製作出品方來籤(跟任何第三方簽署合同都帶來較大風險),同樣的道理你的訂金和尾款也同樣是轉給製作出品方,一般製作出品方公司在銀行開設的有企業對公銀行賬戶,那麼你既然要跟版權方申購版權份額,那麼你的錢自然是打給版權方,也就是製作出品方(資金打給任何第三方都帶來較高的投資風險)
聯合出品方出讓的份額,說白了其實就是加價轉讓,這裡面有一個溢價風險。作為普通人如果想要透過聯合出品方參與,還是儘量多分析下這部電影值不值得溢價參與,將來票房空間如何。
6,怎樣甄別該賬戶屬於出品方的對公帳戶?
第一帳戶名稱肯定是出品方的公司名稱第二齣具該賬戶在銀行的開戶許可第三你可以直接撥打對公賬戶所在銀行的客服電話,可以直接查詢餘額第四登入對公賬戶所在銀行的官方網站,去官網裡面查詢(以上辦法任選其一都可以,對公賬戶受公安,銀行,銀監三方監管,證實屬實後可以放心轉賬)
7,中國票房分賬的基本原則?
首先,需要在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剩下的錢當中,作為放映場所的影院拿走52%左右,製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8%。然後,製片方會根據事先的約定支付發行方一筆費用。剩下的錢扣除成本了之後,製作方和投資方再按約定分成.基本上投資方的收益就佔總票房的33%-37% , 算上其他的版權收益, 廣告收益海外收益 , 我們可以粗略計算票房的40%就是投資方能分得的利潤。
8、票房分賬什麼時間到賬?
票房分紅利潤是電影上映後3個月左右,才會進入你簽訂合同上預留的銀行賬號裡,分紅收益都是有專業的律師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來核對的,票房分賬後,財務會跟你對賬,每筆錢都做了什麼,票房多少,廣告植入多少和版權收益多少,沒問題了,給你打款,票房統計各大網站每天都在更新您隨時在淘票票和貓眼都可以看到的。
9,怎樣查詢影視作品是否有攝影許可證?
一部電影開拍前首先要取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的攝影許可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備案,只有取得了備案才能進行拍攝。
可以百度搜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電子政務平臺
10,電影哪幾種情況不能參與投資?
電影沒有廣電備案不參與。
平臺充值電影專案不參與。
週期返利類商城模式不參與。
上映過的電影不參與。
已經攝製完成不參與。(聯合出品方出讓份額可以考慮參與)
打款非對公賬戶不參與。
沒有紙質合同不參與。
11、出品公司為什麼會讓大眾來投資?是因為缺錢嗎?
公司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與影響,以投資帶動宣傳的模式,對影片達到人人宣傳的效應,擴大影片知名度達到預期收益,帶領投資人共同富裕,出品公司也有多餘的資金去出品下一步影片,一個影視公司可能同時出品幾部影視作品都是正常現象!
12、電影不能如期上映怎麼辦?
電影拍攝前都是要提前在國家廣電局備案的,電影定檔時間只是一個預期,也關係到票房高低(避開國外大片就者同類型電影的檔期),因此時間是有可能提前或者延期上映的,如果出現某些因素(如主演出醜聞、吸毒等被封殺)導致影片上映不了,公司會按照合同條例給予投資人賠償並退還認購本金,詳見合同。
13,電影業發展趨勢?
前的電影市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去年一年內地票房已經突破600億。在去年第一季度就已經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到2020年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熒幕達到8萬塊,10年內突破2000億票房,每個縣城必須有一座影院,每個影院給與200萬以上國家補貼!新的財富商機,分享千億票房!
14.影視投資為什麼說風險小,收益可觀?
由於電影作品是聯合出品,風險共擔,而主要承擔風險的顯然是製作出品單位,即便你投得不好,關係也不大,影片賣給影片網站、電視也能回回本,不至於大虧;也可以所以說風險小!正常情況下投的好,幾倍,幾十倍很正常,比如《西虹柿首付》5.75倍,《前任3 》23.43倍;《戰狼2》10.42倍;《夏洛特煩惱》55.9倍等等.
一般出品公司沒有自己的宣發公司, 需要很多的終端來幫助宣傳做廣告,所以都是終端服務公司來做這一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