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講故事的小朋友

    還沒有考試,所以談不上提高,

    只是確定之前的知識積累和當前的學習狀態。

    這麼早您就開始焦慮,對於孩子那可不是好事。

    要想提高得有幾個關鍵

    1.孩子提高成績是不是自主意願。

    2.有沒有習慣上的改變。

    學習的是孩子,幫不上忙的是家長,

    家長越幫越忙。

  • 2 # 楊冉老師工作室

    您說小學一年級嗎?

    首先關注孩子身心健康多多陪伴。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想提高,堅持讓孩子每天讀書15分鐘,增加孩子理解能力,提高表達以及拼音的熟悉度

    另外,重課本,該寫的字會寫了,詞語多讀多理解。語文基本A➕就沒問題了

    數學:一年級一定要每天堅持做口算,給孩子計時,每天20道!

    放學以後,家長幫助複習學過知識,預習第二天要學的知識!就沒問題了!

    體育:拍球,跳繩。家長陪伴練習!

  • 3 # 萍聚遠方的家

    這幾年國家教育部門一直在整治教育亂象,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要求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尤其今年嚴上加嚴,語文啟用了新教材。

    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讓孩子上了幼小銜接班,怕孩子開學跟不上。很多家長面臨孩子升入小學都無比緊張,怕孩子適應不好,怕孩子成績不好。這種心情非常理解。

    但是,孩子剛上一年級,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並不是如何提高成績,而是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育部已經發文明令禁止中小學公佈成績和排名,很多學校已經採取等級化的成績評價方式,而不是具體的分數。就是為了不讓老師、家長、學生的目光只緊盯著具體分數,而忽略了綜合素質教育。

    家長配合學校、老師,先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督促、引導孩子養成這一階段的生活習慣,每天陪孩子閱讀20分鐘,完成複習和預習任務。

    多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能不能課上注意聽講,課上能不能把知識都消化吸收,如果能,那課下就省勁多了,如果不能,家長和老師要找原因,如何幫孩子提高課上聽講學習效率。

    等孩子能夠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成績自然不會差。

  • 4 # A自由清風

    從幼兒園到踏入一年級的課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階段,家長們也格外重視。今天的問題是直指“學習成績”,可以看得出家長對成績的一個關注。但我要說的是比成績更重要的,還有提到很多事情。比如說身體的成長、正常的心理、學習生活的習慣、時間的安排等。下面就幾件問題來談一談,希望從中受到啟發。家長怎麼和孩子談入學這事兒?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怎麼辦?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內容?

    1家長怎麼和孩子談入學這件事?

    無論對大人還是孩子來說,興趣和愉快的情緒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家長在關注孩子入學準備是否充足時,也要關注自己的言語和態度,千萬不要用“上了小學讓老師管你”之類的話嚇唬孩子。

    對很多孩子來說,小學陌生的環境本已讓他們緊張和焦慮,恐嚇無疑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使孩子抗拒上學。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入學適應,嚴重時還會刺激孩子的神經中樞,影響孩子的內分泌,甚至誘發夜間驚夢、發燒、胃疼等各種生理和心理疾病。

    因此請家長務必多動腦筋,疏導孩子的入學緊張,激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為孩子入學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比如,可以對孩子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還可以給孩子聊聊您上學時的趣事和遇到的老師,帶孩子到小學參觀等,讓孩子儘可能多地瞭解小學。這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喚起孩子對新生活的嚮往之情。

    在孩子入學後,也請家長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成績和分數上,這會給孩子帶緊張和壓力。可以多和孩子聊聊新學校、新老師和新朋友,聽聽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表現出對孩子新環境的興趣和讚賞,這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引導他儘快適應和喜歡新的小學生活。

    02家長怎麼幫助孩子適應小學作息?

    小學和幼兒園在作息時間安排方面有較大差別,作息時間調整是孩子最先應該瞭解和適應的。入學準備期間,幼兒園會對大班孩子的作息做一定調整,而家庭則應有相應配合。

    比如為了保證孩子們在升入小學後,白天有充足的精力,能夠較快適應小學學習,家長一方面應當適當地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比如晚上儘可能按時入睡,以保證幼兒的充分睡眠,做到早睡早起;

    另一方面,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議並製作一個作息時間表,標出平時和週末的作息,在暑假裡,還可以製作暑期時間表,把時間表掛在牆上,讓孩子時刻可以看到,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不要輕易打亂時間表,讓孩子逐漸養成一種時間觀念和按時作息的習慣。

    根據時間表,孩子會逐步調整其生活和生物鐘。開始執行的時候,孩子可能會不習慣,家長要有耐心和恆心,不能操之過急,一兩週後就可以見到效果。

    03家長怎麼正確看待孩子入學這件事?

    飯桌上、茶餘間,還經常說起小學學習如何嚴酷,說別人家的孩子進了幼小銜接班,學識字、拼音,做算術。對佳佳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該收收心了,光知道玩,上小學就該吃苦頭了”,“看人家小孩都已經認識很多字了,你怎麼辦呀”……

    佳佳媽媽的焦慮情緒無形中會影響孩子的心理,使他產生一種不安全感,當他過高估計小學學習的難度而產生學習壓力時,就會對即將到來的上學憂心忡忡,甚至會導致入學適應障礙,一旦遇到一點挫折就會喪失信心。

    所以,家長一定要放鬆心情,淡定地面對孩子的入學,讓孩子感到入小學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成長階段,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迎接入學。

    04孩子的握筆姿勢需要糾正嗎?

    幼兒握筆姿勢處於發展變化階段,有效的外部支援有助於促進握筆姿勢的發展,不可刻意糾正和盲目求成,而要遵循適時適度的原則進行培養。

    首先,握筆姿勢在生理上受制於小肌肉和精細動作的發展,只有幼兒的生理發育成熟,才有可能形成正確的執筆方式。5歲左右是幼兒開始握筆的最佳時期。如果過早讓幼兒握筆寫字,其小肌肉群尚未發育完全,很容易讓幼兒採用近距離握筆和不正確的手指配合方式,來確保執筆的穩定性,這種不正確的習慣一旦養成將很難糾正。簡單粗暴的教訓和呆板枯燥的說理,都可能導致幼兒對書寫產生排斥感。

    其次,可以根據孩子握筆方式的年齡發展趨勢,提供相應的書寫工具。對小年齡兒童應提供短、粗、容易控制的工具,如蠟筆、油畫棒等;逐漸地,可以提供像記號筆這類較粗的工具;隨著幼兒手部肌肉的發育、對書寫的興趣和握筆姿勢的發展,逐步提供鉛筆等較為成熟的書寫工具。

    第三, 多種鍛鍊小肌肉發展的方式都可以對正確的握筆姿勢產生積極影響。比如,在為幼兒提供書寫材料之前及練習書寫的過程中,應該提供繪畫、剪紙、搭積木、摺紙、串珠等各種活動的材料和使用機會,為正確握筆打好基礎。

    05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一問題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也成為家長關心的問題。首先應該明確,孩子不可能像成人一樣維持注意較長時間。孩子在不同時期,其注意力一次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盲目對孩子提出高要求,而應該根據孩子的發展特徵確定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那麼該如何適當地促進並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一,發現兒童感興趣的事物,利用兒童感興趣的事物與要學習物件建立關聯,進行合理引導;

    二,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讓他學會在一定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注意的時間;

    三,不干擾孩子,當孩子正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時,家長不要出於好意打擾孩子;

    四,營造有利於注意力集中的環境,比如為孩子創設一個不受干擾的遊戲角落或學習區,將環境收拾得有條不紊;

    五,給孩子一定時間範圍內完成的任務,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學會自己掌控時間,感受到自己是時間的主人,讓他知道如果集中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做好一件事情時,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

    六,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時間計劃並嚴格執行,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和目的感。

    切記,孩子做事分心的時候,千萬不能嘮叨和訓斥,那樣反而更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了。

    06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怎麼辦?

    提起孩子的磨蹭,每位父母都有訴不完的苦。事實上,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建議可以透過如下方式改變:

    形成時間觀念。很多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在他們心裡可能感覺五分鐘還有很長。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看鐘表,還可以買來沙漏,讓孩子更瞭解時間的長短。這樣能讓孩子產生對時間更直觀的印象,然後自己去把握時間。

    制定合理計劃。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給孩子列一個合理的時間表,要求孩子按時完成。孩子每完成一項,讓他自己在任務後面打一個勾。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因為心急就包攬孩子的任務,養成他們的依賴心,以為拖拉也沒關係,反正有人會幫自己完成。需要設定合理的獎懲制度,讓孩子慢慢養成習慣,以後孩子的生活就會有規律了。

    用清晰的指令代替催促。以出門穿鞋為例,與其兇狠訓斥,不如換個視角跟孩子說:“先去鞋架拿那雙紅色的涼鞋,再坐在小凳子上自己穿。”幫助孩子梳理頭緒,孩會更容易做到。

    告訴孩子遲到的後果。快一點和慢一點有什麼區別,孩子並不知道。告訴孩子如果不能儘快完成,遲到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他要承擔什麼結果。只有讓孩子真正體會到磨蹭給他帶來的煩惱,他才能會重視。

    激發孩子的興趣。家長可以採取措施激發孩子興趣的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例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讓孩子有取勝的可能,他便會覺得自己能做得很快。

    07電子產品中的學習軟體,能替代孩子真實情景中的學習嗎?

    現在兒童的學習軟體層出不窮,成為許多家長進行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學習軟體不能夠替代孩子在真實生活情景中的學習。

    兒童主要透過親身體驗和探索感知了解世界,他們積極調動自己的感官,在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形成經驗、獲取知識。

    軟體或許有多彩、動態的影象,或許有設定好的層層遞進的精美程式,但在將實物抽象成符號的同時,也抽離了立體且豐富的感官體驗——那些無法用言語、用影象來描繪的知識,那些只能在遊戲和生活中傳遞的獨特人類經驗,是孩子無法透過學習軟體來獲取的。而這些知識和經驗對於年幼兒童的成長十分關鍵,他們由此理解物理世界,掌握語言,體察人類的交往並形成自我。

    當與軟體的互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陪伴時,兒童在真實關係中成長的機會被剝奪、適應未來社會人際交往的敏感時機被錯過。

    今天我們越來越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但這些學習軟體大多是在推著孩子向前,孩子成為被動地接受大量資訊卻無暇形成主動的思考,無暇成為積極的行動者。

    學習軟體以“學習”為噱頭,卻並未真正理解何為兒童有意義的學習。不假思索、不知節制地將它們帶給兒童,只會讓孩子遠離自然生長的軌跡,割裂他們與賴以生存的地球之間的親密聯絡。從文化傳承以及人與自然共生的角度看,學習軟體從來都不是、將來也不會成為孩子真實體驗的替代品。

    08為什麼小孩子需要“玩”?

    人與動物相比,有著更長的童年期。這意味著人具有比動物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得以應對更加複雜的生存環境。而適應未來發展的各種能力需要較長的童年期進行學習與奠基。如果人為縮短童年期,跳過幼年大量的感性經驗積累,提前進入更高年齡階段的概念符號學習,就會形成一種機械記憶式的學習,喪失變通和理解的靈活性,進而難以適應不確定的未來生存環境。

    我們知道,幼年期的孩子是從生活、遊戲等活動中學習,以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感性經驗為基礎的。這樣的學習一定會過渡到書本學習、理性思考,過渡到基於間接經驗的學習。但這樣的過渡不能太急。拔苗助長產生的早熟的果實並不甜美,這些道理我們都懂。

    如果我們去看一看小學的語文、數學,尤其是小學中、高年級,會發現其中很多學習需要生活經驗。相當多的小學生不會做題,不是因為不識字、不會運算,而是因為生活經驗不豐富,讀不懂這個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如果您能遵循孩子學習、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就不會出現網路上家長輔導孩子作業而自己崩潰的現象。因為讀不懂、聽不懂,意味著孩子缺乏相應的感受、體驗,他們的理性缺乏感性的基礎。

    09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內容?

    浩浩剛上大班就被家長送進了奧數班,提前學習了小學生才可能接觸的一些數學應用題。奧數班不是靠聽力理解(大人讀題),就是看圖猜題,因為缺少了真實情景的體驗和實物操作,浩浩經常因為不理解題意而做不出題,於是耳邊經常充斥著“笨,真笨”的責罵聲,以至於他還偷偷把作業本和鉛筆藏起來,以為那樣就可以逃避作業。但媽媽總能買來新的本子和鉛筆,浩浩照舊要在責罵聲中做完規定的作業。

    家長們應當知道,出於直觀思維階段的幼兒,主要是透過親身體驗、動手操作來理解知識獲取經驗的。超前學習的最大問題就是,讓幼兒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去學習以後輕而易舉就能學會的知識。當幼兒不易理解超越他們年齡的知識時,特別是成人因孩子理解和接受很慢而發出嘆息或責怪時,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真的很笨。

    這種“習得性愚笨”一旦產生,非常不利於後繼學業,入學以後容易對學習產生被動和依賴,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會懶得動腦,輕言放棄。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做適合他年齡特點和符合其發展規律的事,多讓他們體驗成功,對學習永遠充滿樂趣。

    這些方面也真的非常重要,他們對學習成績的影響都會很大,也許其中的某一個方面做的不太好,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總之,讓孩子在入小學的階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快樂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 5 # 樂學小學堂

    一年級是幼兒園和小學的過渡和銜接,孩子剛從幼兒園畢業步入小學生活,很多方面需要家長們一起努力和監督,以下幾個方面執行到位有助於孩子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成績。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由於教育改革,教育部門一直整治教育亂象,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明令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的知識,在幼兒園階段,學生都是以玩為主,本著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心理發展特點,很多行為習慣尚未養成,所以剛要進入一年級學習的學生,最主要的是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正確的站姿,坐姿,書寫規範。學生剛入學,對一年級的生活即新鮮又不習慣,對父母依賴心重,對學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又難以專心聽講,獨立完成作業,家長應該嚴格監督孩子,做到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課後獨立完成作業。

    二,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的孩子,有著這一年齡對所有事物濃厚的興趣,在開學初,剛進入一年級的生活,新鮮又陌生,家長在監督的過程中,應該著重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增加課外閱讀,廣泛涉獵不同的知識文化,培養主動學習的興趣,有利於孩子儘早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習成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帕薩特開啟運動模式是不是耗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