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柏甲午
-
2 # 我意縱橫1
宋太祖陳橋事變,黃袍加身,自己獲得的皇位本來就來路不正,所以趙匡胤對武人非常防範。他過去利用兵權黃袍加身,別人當然也可以如法炮製,將他推翻,所以如何讓武人沒了依仗非常重要!
五代十國脫胎於藩鎮割據,那是個驕兵悍將的嘉年華!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捨由於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後’,以邀命於朝。
在五代十國中兵驕則逐帥,將強則叛上,黃袍加身其實也不是僅僅發生在趙匡胤那裡,郭威也曾經黃袍加身過,後郭威無後,傳位於柴榮!趙匡胤就是在柴榮死後黃袍加身的!
歷史上對趙匡胤黃袍加身到底是出於本意還是被驕兵悍將硬扛上皇位眾說紛紜。封建社會最大的功勞就是從龍之功,就算趙匡胤沒有篡位之心,主弱臣疑,保不齊其他的兵將不會有這種心思!
到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和平的結束了武將的蜜月期,自此士大夫在宋朝大放異彩!士大夫為了鞏固地位不遺餘力的弱化武將的地位,文彥博詆譭狄青的時候皇帝稱狄青是個忠臣,文彥博回答難道太祖當時不是忠臣?
所以武將在宋朝多受擎肘,因為假使這個武將是忠臣,那他的手下呢?誰能保證他的手下都是忠臣?此題無解!假如一個武將在睡夢中被黃袍加身了,他該如何自處?無論如何這個武將沒有回頭路了!
所以在宋朝經常發生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經常有一個文職官員對一個高几級的武將指手畫腳,頤指氣使!
好水川之戰中張元輔助元昊大敗韓琦等人率領的宋軍,宋軍僅陣亡就高達七萬多人,望著好水川內遍佈的宋軍屍體,西夏軍師張元趾高氣昂地在界上寺牆壁上題詩一首: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統治者弱化武將,那幾人願意為武將?狄青為武將,家裡人一直反對!士大夫位居高位,自然極力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然後金甌缺,靖康恥。。最後崖山跳海,國祚淪陷胡人之手!
-
3 # 拂塵CYG
從大的視野來看,唐朝末期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就很弱了,地方掌握了財權,人事認命,控制軍隊。中央已經管不住了,到五代十國已經是地方割據了。而且看起來和東漢末期諸侯割據很類似,但是有很大不同,東漢末年是整個士大夫貴族階層的崛起,而到唐朝從唐高宗到唐明皇的改革,整個士大夫貴族階層已經被瓦解的差不多了。地方自治不再由士大夫貴族階層主導,宗族和中央外遣吏治占主導地位。同時平民階層的權利和地位都有很大提升。到了宋代經濟很發達,發達的貿易也使得人員流動更加頻繁,如何加強對人口的控制也是當政者面臨的重要問題,等等
所以當時政府要加強對社會的控制,加強中央集權。從官員任命(地方異地任職,設定參知政事監察地方長官,中央設定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軍、財三大務,宰相之權為樞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權不相上下,不相統攝。),財政稅收(工商業的稅收開始佔據大的比重),軍隊建設(設定中央禁軍,強幹弱支,任用文人擔任主帥,降低武官地位)文化傳播(理學興起)
從小的視野來看,當時宋朝軍隊戰鬥力低的原因主要是:1宋朝趙太祖本身就是軍人,對軍隊有防範。所以設計一系列制度控制軍隊的財權,人事權-文官擔任主將。等等 2是宋朝商品經濟發達,宋朝主要的稅收從農業稅轉變到商業稅了,這是之前所有朝代都沒有過得。但是貧富差距拉大了,土地兼併嚴重,人口也發展到新的高峰。為了社會穩定,政府有錢去養一些流民。流民都進去了軍隊,而有些錢的人就進入了官僚系統。這就是宋朝冗官,冗兵的原因了。官僚系統臃腫,上聽下不達,上達下不聽,軍隊的戰鬥力能好才是見了鬼了。
-
4 # Ko蜀北一
首先,重文輕武並不是中華文化的傳統,就單看一下宋朝之前的唐朝,眾詩人們筆下的夢想都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而在盛唐時期,文人普遍投筆從戎,赴邊塞追求功名的情況更是普遍。
正如楊炯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王維詩句“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城。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岑參詩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可見在文化高度繁榮唐王朝時期,文人們依然對投筆從戎,投身沙場建功立業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征戰沙場也成為文人們建功立業的途徑之一。回過頭來看宋朝的重文輕武,這更多的其實是統治者的選擇,因為趙匡胤本就是武將出生,由於自己就是“黃袍加身”而奪取的後周天下。
因此,趙匡胤十分懼怕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再加上盛唐就是因為藩鎮問題沒有處理好,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因此,趙匡胤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軍事將領有過大的權力,對中央皇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此就有了後來的“杯酒釋兵權”,以及宋王朝重文輕武的產生。
由此可見,宋朝重文輕武,並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選擇,而是統治者為了防止別人奪權篡位而做出的選擇。當然了,這樣的政策也使後來的宋王朝深受其害,雖然國家弱了點,不過呢,重文輕武對維護趙氏的統治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大家覺得呢?
-
5 # 君山話史
宋朝的“重文輕武”是統治者的制度選擇,這種制度反過來又影響中國的文化,弱化了華夏的精神,華人的血性隨之衰減,苟且性隨之增長,是為惡性迴圈。
在宋代之前的五代十國,是個軍閥割據,武人自雄的時代,有槍就是草頭王。無數的政權旋起旋滅,如夢幻泡影。
大宋開國後,宋太祖趙匡胤對政權的未來憂心忡忡,會不會像之前的諸軍閥一樣曇花一現呢?他對趙普說:“自唐末以來幾十年時間裡,帝王之家換了八個姓,混戰不停,百姓流離失所,這原因何在呢?我想要平息這些混亂,使國家能長治久安,不知有何良策呢?”
趙普一針見血答道:“國家陷入混亂,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藩鎮的權力太大,致使君弱臣強。若是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只能奪藩鎮之權,控制其錢糧,收其精兵,把財政、軍權控制在朝廷手裡,天下從此安定矣。”
這就叫強幹弱枝,內重外輕。
五代以來多政變,其原因就在於皇帝沒有絕對的兵權。趙匡胤在趙普的協助下,“杯酒釋兵權”,恩威並施,果斷收回兵權,這是宋朝得以長命的一大原因。除了抑制中央禁軍首領專權之外,宋太祖也採取種種手段抑制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削弱藩鎮的兵權及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這就是所謂的“強幹弱枝”的政策,這也成為宋朝的長期國策。在宋朝歷史上,儘管外患比較多,但並沒有形成中晚唐以來的“藩鎮割據”局面,這與宋太祖一系列中央集權政策的實施是分不開的。
然而,這個政策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在“重文輕武”的背景下,武力式微,國防力量薄弱,對外戰爭不給力,國家養成一種苟且偷生的懶惰習性,不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以維繫所謂的和平。
在宋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這種“內重外輕”軍事制度的弊端尚未明顯體現。自“澶淵之盟”後,帝國進入長期和平時期,這種軍事制度的弊端顯露無遺。全國主要軍事力量都集中於中央,那麼邊防怎麼辦呢?於是朝廷採取了一種輪戍的辦法,中央禁軍輪流到邊疆戍兵。邊疆將領沒有一支固定的軍隊,軍隊沒有固定的指揮官,“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將領與士兵長期嚴重脫節,士兵的訓練水平很低。遇到邊疆有戰事時,匆匆派中央軍前往,結果士兵既不熟悉敵情,也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將領,戰鬥力自然十分低下。
有些人吹噓“鐵血強宋”,自欺欺人,睜眼說瞎話罷了。我個人認為,華夏民族性格之巨大轉變,在於宋代三百年。漢唐以來剽悍的血性稀釋,鋒芒被磨鈍,文化中的剛毅精神被阿Q精神取代。故而重文輕武,本是帝王御民之術,經三百年浸潤,也成為中國文化中之癌細胞矣。
附:為了配圖,我用“重文輕武”四字搜尋相關圖片,跳出來多是與宋朝有關的圖片,可見相關性有多麼大。
-
6 # 史論縱橫
提起北宋印象,大多數人腦海裡浮現的都是或婉約或豪放的詩詞歌賦,繁華熱鬧的商鋪市井,就如《清明上河圖》裡那一片祥又充滿生命力的景象,宋朝的確是中國古代文化繁榮、經濟蓬勃發展的興盛朝代,可就是這樣一個盛世,面對外敵的貪婪的搜刮卻顯得那麼羸弱不堪,毫無招架之力,甚至背上了“弱宋”的稱號,試問何以至此,恐怕和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難脫干係,宋朝時期已經不僅是“輕武”,更多的還是“抑武”。
北宋重文輕武的根源是趙匡胤防止歷史重演北宋建立在唐朝晚期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戰爭不斷的基礎上,趙匡胤親自經歷了五代十國時的種種軍事政變,而他本人也是憑藉兵變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對“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自然有著深切的體會。
所以宋朝建立後,宋太祖認為當務之急就是要改變唐末武將動輒就威脅中央政權的弊端,並且頒佈法令限制和削弱將領兵權,將兵權收歸在皇帝手中。
趙匡胤即位不久便採納趙普剝奪強臣軍權的建議,於是便有了“杯酒釋兵權”,打發開國功臣回家養老,將軍權盡收手中。
總得來講,就是宋太祖怕歷史重演,才大力推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畢竟自己就是黃袍加身登上皇位的,絕對不能給別人這樣的機會。
名儒為相侯、武將難入朝宋朝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繁榮,從宋太宗開始就極力推崇文人做官,為了防止武將專權,宋代官僚從根本上排斥武將進入國家的權力中樞。
宋朝剛建立之初,宋太祖有感於安史之亂以來二百年來的方鎮強權,認為武將威脅甚大,便決定不但宰相需用讀書人,連掌兵的樞密使也多由文人擔任,就連戰功彪炳的狄青也未能久居樞密院。
歷史上很少有像宋朝一樣,出現十分有造詣的文學家成為高階行政長官的朝代,王安石,范仲淹,歐陽修,蘇軾,陸游,司馬光,辛棄疾……一個個都是宋朝乃至古代中國享有盛名的文人學者,同時在官場上也是響噹噹的人物,這種從宋初即推行的“重文輕武”措施,一直貫穿了兩宋王朝,延續了三百多年。
“重文”使得宋朝政治經濟蓬勃發展陳演恪先生稱讚宋朝是華夏民族千百年來登峰造極的盛世,這樣的盛況與宋朝統治者重文是分不開的。
文化蓬勃發展的宋朝盛產詩詞大家,如蘇軾,范仲淹,李清照等等,他們的傳世之作堪稱經典,都是教科書上要求朗讀並背誦全文的那種,同時儒學在宋朝也得到了復興,並進入了“新儒學”時代。
再者宋朝也是科舉制度趨於完善的朝代,這種萌生於隋唐的取士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打破門閥士族對官場的壟斷,可惜隋唐並沒有實現這一目的,能夠透過科舉位列朝堂的官員還是寥寥無幾,而宋朝對於科舉制度最大的進步是真正實現了給予寒門士子一條出路,禁止官宦世家與寒門相爭,以考試成績代替門第血統作為取士的標準,不拘一格的選拔出更多的優秀人才,這無疑也大大的推動了宋朝文壇的發展。
宋朝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樣繁榮昌盛的宋朝,在大家熟知的《清明上河圖》上就很好地展現了出來。
“輕武”導致宋朝亡於外敵之手受“輕武”政策影響,即使再有能力的武將也終將被埋沒。比如宋朝的狄青,他是身經百戰,有豐富經驗的武將,但有人認為其為武人,不能重用,只能輔佐文臣,作為北宋唯一的武將樞密院使,竟然遭到文臣的嘲諷和排擠。
歐陽修曾上書,認為狄青“武臣掌機密而為軍士所喜,自於事體不便”,要求“罷青事務”。文彥博更認為狄青雖為忠臣,也應防範,並以“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為例,說明武將不可掌握軍權,狄青最終被趕出朝廷,憂憤而死。
宋朝的最終滅亡也離不開“重文輕武”對軍隊造成的負面影響,像軍隊內相互牽制,弊病叢生,許多有才能的武將也沒有發揮自己的真正實力,還有統治階層對軍事的無知、無能、不作為等等。
公元1126年,金太宗派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兵分二路攻破開封,第二年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等宋朝皇室北歸,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泱泱大國被欺凌的毫無招架之力,故被後人冠以“弱宋”的稱號,想想這都是重文輕武埋下的禍端。
-
7 # 宋安之
肯定是統治階級的選擇!
你自己細細的品,北宋開國以後,有鑑於晚唐及其五代十國以來的重武輕文,所以進行了重文輕武!
大家看看當時武人的地位,首先武將的地位遠遠不如文官。諸如狄青這種名將,在仁君宋仁宗在位時期立下大功,破格成為樞密使,結果被文官排擠的不成樣子,最後是鬱鬱而終。
而文官呢!?
宋朝因為重文輕武,對文官很寬容,有宋一代,文官的待遇在歷朝歷代是數一數二的。
可以說文官待遇好,而且仕途上升空間大,而武官根本比不上的,諸如狄青破格成為樞密使,不就被文官集體打壓了嗎?
試想在當時重文輕武的環境下,肯定是所有人都喜歡當文官,因此文化發展自然迅速。
至於什麼文化選擇,根本是無稽之談,文化怎麼選擇?根本沒得選,文化的發展但是隨著人類的選擇而發展的!
-
8 # 方圓論壇
從北宋之前歷朝歷代並沒有什麼“重文輕武”還是“重武輕文”的區別。基本上北宋之前的每個朝代基本上都是文武並進。畢竟不管是偏重文臣還是側重武將,長此以往發展下去對國家而言肯定不是什麼好事。畢竟全面發展才是長久之計。而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武將出身,並且還是透過兵變奪取的政權建立的宋朝。但趙匡胤本人對於武將卻是十分的警惕。他認為武力就是動亂的根源。所以趙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後就時時刻刻被不安全感所包圍。之後趙匡胤透過“杯酒釋兵權”徹底剝奪了武將的權利。 但即使如此趙匡胤也依舊沒有感到安全。趙匡胤從唐朝歷史上看出,之所以唐朝會衰落甚至滅亡,就是因為武將權利過大,導致唐朝中後期節度使權利太過於膨脹。唐朝中央權利都無法壓制地方武將權利。最終地方武將使用手中的權利開始造反叛亂。從安史之亂開始,唐朝統治者甚至不再相信武將。反而更加信任太監。最終不得已用太監來鉗制武將。最終導致國家混亂不堪而滅亡。趙匡胤認為剝奪武將權利還不行。他需要徹底“閹割”武將群體。 宋朝建立後,趙匡胤重新啟用了唐代宗時期的樞密使制度。但不同於唐朝時期的樞密使。宋朝樞密使改為專掌軍事政令,調動禁軍,與宰相文武並立。中書省與樞密院號稱“二府”。樞密院的大事都要奏報皇帝批旨。宰相與樞密使分別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別控制了政權和軍權。從這裡又可以看出,趙匡胤實際上對於文臣也並不那麼放心。只不過相對於武將來說,文臣就顯得非常的寬容了。 後人根據“太祖誓碑”中的“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等理由,認為宋朝“重文抑武”的祖宗家法是趙匡胤在位時所定下的。但趙匡胤實際上壓制武將,但並沒有特別重視文臣。他曾對宰相趙普說:“五代方鎮殘虐,人民深受其害。我讓選幹練的儒臣百餘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貪濁,也抵不上一個武人。”所以在趙匡胤看來,任用文士僅僅因為他們可能產生的危害遠不及武人來得大,更不會向武人那樣危及政權的根本。真正使得重用文臣。使得文臣地位無限提高的實際上是趙匡胤的弟弟也是他的繼任者,宋太宗趙光義。而正是由於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的不斷努力下。宋朝才形成了“重文輕武”的文化傳統。
回覆列表
因為宋高祖趙匡胤黃袍加身,搶了晉朝的天下。他怕身邊的武官大臣們用同樣的方法搶了他的天下。重文輕武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