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跪射俑
-
2 # 豬九戒說歷史
提起包拯,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清官,公正廉潔,老百姓都非常敬仰。
關於他的家庭和情感生活,可能知道人並不多,下面我們就他的家庭生活來探討一二。
傳說包拯最後選了一個丫鬟為她的家族延續後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先說說包拯的第一任妻子李氏,這個人物在史書上沒有什麼記載,只知道她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生病去世了。包拯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後,他又娶了另外一位女子,但這位妻子在史書上也沒有明確的記載,只知道姓董,我們姑且叫他董氏,這位董事出生還是不錯的,而且家裡也是做官的,從小所受的教育環境自然不差,他不僅會寫詩,還會彈琴,是包拯很好的賢內助,董氏是一個很識大體的女人,對包拯工作一直很支援。包拯因為廉潔奉公,很容易得罪人,很多時候都是他屢屢勸誡包拯,才化解了危機。因此,包拯在娶了她之後,也算是娶了一位賢德的媳婦。可惜這個董氏也是很不幸,後來也因病去世了,包拯對此感到十分心痛。但是在古代,男人是一定要延續香火的,後來包拯又娶了一位妻子,其實這個妻子就是他二任老婆的丫鬟,包拯之所以這麼做,也跟古時候的習俗有關,那時候如果嫁過去的主人去世了,主人的丫鬟也是要嫁過去的,所以包拯就娶了第三任妻子也就是這個丫鬟,還給他生了孩子。
關於包拯的後代,有的成為平常人,過上了平常的生活,有的則成為了行業的領軍者,最有名的就是世界船王包玉剛,包玉剛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孫,中國剛開始搞改革開放的時候,包玉剛已經穩坐世界十大船王之一,成為香港重要財團,也成了一個大富豪。
-
3 # 狄飛驚
然而,真實的歷史上,這個“長嫂如母”的故事不是發生在包拯身上,而是發生在包拯的兒子身上,那個“拋棄”兒子的恰恰是包拯本人。
正史上的包拯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包繶,生母是包拯的繼室董氏。包繶成年後,娶妻崔氏,崔氏為人賢惠,兩人十分恩愛,但可惜包繶年壽不永,才二十歲就去世了,留下妻子崔氏和幼子包文輔這孤兒寡母。
包拯夫婦十分開明,他們見兒媳崔氏年紀尚輕,便告知崔氏不必為兒子守寡,另尋好人家嫁了便是,但崔氏出身名門(外公是曾三度為相的宰相呂蒙正) ,很識大體,堅持留在包家不改嫁,表示自己會撫養兒子,孝敬公婆,留在包家一輩子。
可好景不長,幾年後包拯的孫子包文輔夭折,包家一下子沒有男孩,而此時的包拯已經五十多歲,一直沒有再生育,眼看包家就要“絕嗣”,包拯夫婦也是心中焦急。
原來,包拯曾有一個媵妾孫氏,因為侍奉過包拯,懷了包拯的孩子,但還在眾人都不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包拯把孫氏趕回了孃家,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孫氏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
孫氏回孃家後才發現自己懷孕了,但她沒有正式嫁人,孩子生下來會被別人瞧不起,視為“野種”。一家人正發愁時, 包拯的兒媳崔氏聽說了這個訊息,她決定替包家撫養這個孩子,所以孫氏一生下男孩,崔氏就把男孩抱養了過來,給他取名包誕。
在崔氏的精心撫養下,包拯的兒子長大了,但誰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世,都以為是崔氏抱養的孩子給包繶做嗣子的。一直到男孩長到7歲時,包拯過六十大壽,崔氏才把孩子的身世告知了包拯夫婦。包拯夫婦聞訊大喜,特別是包拯,老來得子,激動地痛哭流涕,他認下了這個比自己小五十多歲的兒子,為其改名包綬,這下子包家終於有了香火傳承。
-
4 # 焱袶
包拯的大名人人皆知,他是北宋名臣,是家喻戶曉的包青天。他廉潔公正,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他面黑如漆,額頭上有一個月牙的痕跡,因此後世人認為他是魁星轉世,甚至把他奉為神明。
包拯出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他非常孝順。本來他考中進士被授為大理評事,但是因為父母年邁,他請求能夠在合肥附近就職,所以就改任他為和州監稅,後來父母還是希望他能夠在自己身邊,包拯就辭去了官職回家贍養父母,父母去世以後,他仍不忍離鄉,後來還是父老鄉親來勸他,他才進京聽選。
到了慶曆三年,經王拱辰的舉薦,包拯被任命為監察御史,自包拯做官以來,無論在哪個任上,他都是清正廉潔,不會拿一分一毫。 包拯廉潔執法,不畏權貴,在他當官期間,不知有多少皇親貴族犯法而受到制裁。他剛正不阿,不但敢彈劾高官,在皇帝面前也是直言不諱,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次是彈劾轉運使王逵。
王逵在擔任轉運時期間,剝削百姓,激起民憤,百姓不得已發生民變,可是王逵卻派兵捉拿,甚至濫用酷刑,冤死的百姓不計其數,因此民憤極大,百姓怨聲載道。但是因為王逵與宰相陳執中、賈昌朝關係密切,再加上宋仁宗的重用,因此朝中無人敢講。但是包拯不怕這些,他連續彈劾了王逵七次,最後一次直接指責宋仁宗:“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這時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宋仁宗也無法再保護王逵,只好把他罷免了。
也許是包拯太有名了,關於他的後代卻很少有記載,甚至有人以為包拯是沒有後代的,人們之所以認為包拯沒有後代源於他和宋仁宗的一段對話。
當時宋仁宗已經年老,一直沒有立下太子,所以包拯勸宋仁宗儘早立下太子人選,可是宋仁宗反問包拯,你感覺誰可以作太子?這實際上是懷疑包拯為了自己著想,怕自己的子孫後代處於動亂之中。所以包拯趕緊向宋仁宗解釋,“臣是為了宋朝江山考慮,並不是為了自己,我年齡已經大了沒有子孫,所以請皇上儘早立下太子人選。”
包拯的一生一共有三個女人,他的結髮妻子是張氏,可是張氏和包拯結婚很多年都沒有生育子女,儘管如此,包拯一直沒有納妾,就這樣和張氏過了很多年,直到他40歲時張氏去世,包拯這才又娶了董氏為妻,董氏為包拯生了一子三女,這個兒子長大後又娶了崔氏,生下了兒子包文輔。
然而人間最悲傷的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包拯就經歷了這樣的遭遇,而且不是一次,是接連兩次。 他的兒子在19歲時就去世了,沒想到過了幾年孫子也死了,這對於包拯來講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年輕的兒媳婦崔氏也自此成了寡婦,當時的包拯可以說思想還是很先進的,他勸年輕的崔氏改嫁,不要一生守寡,這對於她來講太悲哀了。但是崔氏死活不願意,她說要照顧公婆,願意一輩子做包家的兒媳婦,包拯夫婦也非常感動,就同意了。
這時包拯的妻子董氏怕包家就此斷了香火,所以讓包拯納自己的陪嫁侍女孫氏為妾,這個孫氏和崔氏年齡相當,兩個人情投意合,情同姐妹,平時相處得非常好,可是有一次孫氏不知犯了什麼錯誤,被包拯趕回了孃家。等孫氏回到孃家一段時間後,才發現自己懷孕了,可是包拯是一個鐵面無私的人,孫氏不敢去求他。
孫氏回孃家以後,崔氏心裡也非常悲傷,兒子死了自己孤孤單單,本來和孫氏還可以像姐妹一樣說說心裡話,可是孫氏也被打發回孃家,自己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所以崔氏有時間就去看望孫氏,孫氏便將自己懷孕的訊息告訴了崔氏。
崔氏聽說後非常高興,便時常接濟孫氏錢財,讓她安心養胎,等到足月順利生下一個男孩。這時崔氏便把孩子抱回家撫養,就說是自己抱養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便對崔氏以母相稱。
等到包拯60大壽的時候,崔氏趁此喜慶的時機,便把孩子抱到了公婆面前,向他們訴說了真相。
可包綬5歲時包拯就去世了,宋仁宗親自來參加包拯的葬禮,看到包拯的家中如此簡樸,幾乎是家徒四壁,不僅落淚。因此封包綬為太常寺太祝,包綬後來好學上進,人品性格和包拯非常相像,也是愛憎分明。
也許是因為包拯在歷史上名氣太大,所以他的子孫並不怎麼為世人所知。 包綬後來娶了兩個老婆,生了4子3女,崔氏後來還讓包綬與孫氏母子相認。
歷史上長嫂如母的典故本就是與包拯有關,想不到又一個長嫂如母的例子發生在自己家裡。崔氏一生深明大義,若不是她幫助孫氏把孩子撫養長大,也許包拯真的會就此斷了後,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崔氏真的功不可沒,可是她卻沒有居功自傲,而是把一切安排的妥妥當當。
包綬的兩次婚姻都是她給打理的,她為包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包家能有這樣一個兒媳婦,也真的是非常榮幸了。
俗話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像包拯這樣廉潔的清官,為百姓做出了那麼多的貢獻,因此也為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了許多福德。
現在包拯的子孫雖然流落在四方,也出現了一些很有成就的後代,其中比較有名的一位是海上之王包玉剛。
包玉剛在抗日戰爭期間,已經是國內金融界的傑出人物。建國以後去了香港,在香港建立了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會主席,是世界十大船王之一,被美國人稱為海上之王。
包玉剛起初並不知道自己是包拯的後人,他的認祖歸宗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一次去浙大天一閣參觀的時候,他有幸閱讀了包氏的家譜,這才知道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孫,當時他激動萬分,捧著家譜快要哭出聲來,想不到包拯竟是自己的先人,有這樣一位清正廉潔的祖先,他心中一定感到萬分榮幸。
包拯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的後人還活在我們中間。包拯的名字已不僅僅是一個稱號,他是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敢於擔當、公平正義的象徵,他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包拯的精神將超越時空超越國度,歷久彌新。
每一個時代都需要包公精神,所有人也都應該學習包公精神,敢於擔當,忠誠廉潔。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精神財富,我們每一箇中華後人都應該薪火相傳,繼承發揚,這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時代雖然已經遠去,但包公精神永遠存在於每個人心中。(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
5 # 靈石蘊珠寶
白髮人送黑髮人,只有一個獨苗了
長子包繶命不好
雖然沒有夭折活到了成年,但二十歲也就病逝了,留下了一個孩子叫包文輔。這個包文輔,命更不好,五歲夭折。這樣,連續兩次白髮人送黑髮人,包拯家算是斷了後,只剩下包拯一個男丁,那時候老包五十七歲左右
相比較長子的命運,次子包綬命還可以
孫氏被趕走後,崔氏(包拯大兒媳婦)仍然和她聯絡,後來得知孫氏懷孕,崔氏更是噓寒問暖送錢送物。在包綬滿周後,崔氏就把包綬抱到了公公包拯面前,告訴包拯,包家有後
老來得子,包拯大樂,作為唯一兒子,包綬天然繼承包家香火……
在五歲時,包拯病逝後,包綬就由嫂子崔氏撫養,一直撫養成人結婚生子。包綬媳婦是宰相文淵博家的閨女,夫妻二人努力造人為包家開枝散葉,生下了四個兒子,三個女兒
-
6 # 瀚海說史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提起包青天,我們腦海中總能浮現出那個面色漆黑,額頂月牙的鐵面判官形象,傳說他是奎星轉世,日判陽間夜判陰,甚至被民間傳說奉為神明。那麼歷史上的包拯又是什麼樣的呢?繼承他香火的丫鬟又是誰?
黑臉月牙包拯北宋名臣,字希仁,今安徽合肥人。包拯出生在一個小的官吏家庭,父母從小就非常疼愛包拯,長大後的包拯甚至為了年邁的父母,辭去官職,回家贍養老人!直至父母去世後守孝期滿才重新赴京聽選,任天長(安徽)縣令。
至於月牙,這個包青天的標誌性符號,在真實地歷史上也是不存在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徽合肥的包拯祠堂裡,有著包拯的真身像,其中額頭上並沒有月牙形狀的標誌。而且《宋史》也並沒有特意記載包拯的長相,如果包拯真的長得那麼特別,如很黑或者很白淨斯文,在史書中都會不經意的有過說明。
所以說,無論是長得帥還是長得醜,只要長得有特點就會被人記住,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筆墨,至於黑臉月牙的包青天形象,主要是由於後世的藝術加工,進行了臉譜化形成的。
包拯的家庭成員包拯的原配夫人為李氏,早年去世,歷史上對李氏也並無太多記載,只有在《包拯墓誌銘》上,了了提過一筆。
包拯的第二個夫人為董氏,董氏本身就出生於官宦之家,自小就遵從女子的三從四德。而且還知書達理,是一個響噹噹的大家閨秀。在事業上對包拯有過很大的幫助,是一位有名的賢內助,可以說包拯的一生清廉,離不開董氏的默默支援。
包綬,幼名包綖,是包拯的次子。也就是繼承他香火的丫鬟之後!
包拯一生共有三個女人,兩妻一妾!李氏早亡,董氏自從生下包繶之後也再也沒有子嗣。董氏在包繶去世之後,也害怕包家斷了香火,偏偏自己又不爭氣,於是便讓包拯納自己的侍女媵孫氏為妾。
包拯時,包綬年僅5歲。後包綬與張氏共有四個兒子,包康年、包耆年、包彭年、包景年。從此,包拯的香火算是順利的延續下來並且開枝散葉。可以說,若不是這個侍女丫鬟,包拯的香火可能真的就要斷絕在北宋時期了!
包拯的文化加工宋朝之後,包拯的故事經過元曲,明代《龍圖公案》和清代《三俠五義》的演義,形象越加成熟,也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廉潔公正,不附權貴。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除了了那著名的三口鍘刀,包拯還有三樣法寶同樣出盡了風頭,就是他的紫金盆,照妖鏡,遊仙枕!紫金盆又名古今盆,傳說盆裡面能看到人的前世今生,包公曾用這個盆洗好了太后的眼睛。照妖鏡,又名陰陽鏡,當年包公在一枯井中所得,當包公遇到鬼怪搗亂時就用照妖鏡,即可使妖魔鬼怪無處遁形。遊仙枕,包公日斷陽夜斷陰,當需要進入陰曹地府時就使用遊仙枕,即可神遊九幽之地!
關於包拯的形象,在民間傳說中已經是根深蒂固了,同時通過民間傳說,我們也認識到了一個廉潔公正,鐵面無私的開封包青天。而包青天形象的變化,也深刻的表現出了當時社會底層勞動人民渴望,希望得到一個為民當家作主的好官,能為人民伸張正義,挑戰一切不公。於是,北宋時期的清廉公正的包拯也就一步步的開始被神話了!
-
7 # 溪水西流
包拯有兩位夫人李氏和董氏。李氏是包拯原配,早卒。董氏是包拯繼室,後封永康郡夫人。董氏生子包繶,是包拯的長子,但後來染病身亡。董氏有個陪嫁丫頭,在那個年代,陪嫁丫頭也是男主人的妾,後來這個陪嫁丫頭為包拯生了一個孩子,就是他的次子包綬。
-
8 # 國史通論
包拯並沒有刻意要選一個丫鬟繼承香火,但是確實因為一個通房丫鬟他家的香火才得以繼承。
但是在包拯六十大壽的時候,兒媳崔氏卻把一個七歲的男孩送到包拯夫婦面前,說這是包拯的兒子,包家有後!包拯驚詫萬分,原來包拯曾經和他的通房丫鬟孫氏發生過關係,後來孫氏因為犯了點錯誤被趕回孃家。由於她沒有被正式納為妾室,所以沒有什麼名分。偏偏孫氏回去以後不久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對她的名節和以後的生活來說是很不利的,也就是這時,崔氏聽說了這件事,她悄悄接濟孫氏,孫氏生育之後,崔氏把這個男嬰接到自己身邊,取名包誕。當崔氏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包拯後,包拯激動的老淚縱橫,認下這個比自己小五十多歲的兒子,並給他改名為包綬。
回覆列表
按封建禮教,老爺有權與夫人的陪房丫鬟(通房丫鬟)過性生活。包公與夫人沒有生育,但夫人的陪房丫鬟為包公生下了包綬,這是包公存活於世的唯一的兒子。
包公盡忠報國,令宋仁宗十分感動,因此包公唯一的兒子包綬從小深受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