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三國布衣

    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愛情就這麼發生了,女子地位地下,青樓女子更是如此,找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簡直比登天還難。柳如是幾經輾轉,遇到了,才子並且對其情深義重,本可安穩一生,怎料時局動盪,命運顛簸。

  • 2 # 荊0

    當然。看兩人結婚二十餘年夫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便知道。第一,婚後兩人一道暗中資助反清鬥士的軍事行動,為此散盡家財。第二,錢謙益兩度被清廷逮捕下獄,錢家無一人肯站出來維護他們老爺,只有柳如是想盡辦法,散去重金,打通層層關卡,將錢謙益救出。值得注意的是,錢謙益第二次被捕,柳如是第二次四處奔走營救時她身懷六甲。第三,錢謙益預料自己去世後錢氏族人不會放過柳如是母女,彌留之際給老朋友口述託付:請他幫忙照料“孤兒寡母”,雖然柳如是最後被逼自縊,但她死前絕書裡說:我來汝家二十五年,從不曾受人之氣……從這句傲嬌的遺言,便可看出錢謙益和她感情之深。

  • 3 # 我的乾坤

    錢謙益為江左大家,文章明末一代宗師,加之家資豪富,為人風流倜儻,這樣的男人,引得女子愛慕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柳如是為秦淮八豔之一,兼之才華橫溢。因此兩人雖然年齡差距巨大,但也確實是郎才女貌的天作之合。何況古今中外,在真正的愛情面前,年齡差距從來都不是個事。

    錢柳二人婚後花前月下,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相濡以沫二十餘年,足以證明兩人之間有真正的愛情。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個人認為:二者之間是有愛情的。

    1.柳如是家景貧寒,從小被輾轉販賣,後被江南名妓徐佛收為義女。她聰慧可人,學會了當時時尚女子具備的禮儀。公元1638年,與錢謙益相識。 錢謙益是儒生,自然需要紅袖添香,恰好特殊的經歷,讓柳如是精通了琴棋書畫,又擅長吟詩作對。所以,錢不惜違背禮制以正妻之禮迎娶了柳如是。 以錢謙益的聲名,娶一個青樓女子為正妻,是要受到世人的嘲笑與諷刺的。但,錢義無反顧,根本不管世人的流言蜚語,與柳走到了一起。當然,錢喜歡其美貌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柳有才華,錢確實愛柳。否則,錢謙益不會以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代價,力排眾議,與之堅定地走在一起的。二人結合時, 柳如是23歲,錢謙益已經59歲了,年紀相差36歲。

    錢謙益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柳與之相識時,他雖賦閒在家,但仍屬士大夫階層。二人一見如故,相互欣賞,相互傾慕。而且是在三年後才大婚的。愛慕柳如是的如花美貌與超人才華的大人在,但因其風塵女子身份,很多人內心還是看不起她,唯錢謙益以正妻之禮迎娶了柳如是。如果沒有真愛,錢斷然不會頂住輿論的巨大壓力娶一個青樓女子的,而且婚後不久二人還生下了他們的獨女。

    2.錢謙益還沒有見到柳如是時,先被她的詩征服:“垂楊小院繡簾東,鶯閣殘枝未相逢。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他非常喜歡咀嚼最後一句,屢屢吟哦,齒頰留香,往往進入意境了。

    錢謙益曾在詩中將柳如是與另一個才女王微放在一起:“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近日西泠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 錢謙益是表揚兩位才女。柳如是當時留心記下了,其實,她沒當成了錢謙益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反而,這樣的細節感動了她。

    3.二人相見是1638年的冬天。錢謙益運氣欠佳,官場中箭落馬,雖攜董小宛遊歷了名山大川,但美麗纖柔的她不是他的菜。錢謙益仰慕的小才女柳如是主動登門拜訪。隨後,這年過年,柳如是就在錢家守歲。這應該是雙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二人感情已經萌生,心意在,尚未挑明。

    崇禎十四年夏天,錢謙益以“匹嫡”,也就是以迎接大老婆之禮迎娶柳如是。 當時,納妾是私人行為,幾乎不受譴責。而錢謙益在原老婆健在的情況下,重婚!這樣做,自然是錢要對得起柳的情義,想給她名分。此中可見真情。

    二人後來一起返回故里後,才幾年的時間,錢謙益就因病去世了。柳如是單獨撫養他們年僅十七歲的愛女。而錢謙益的族人不滿柳如是一人獨佔錢所留下了的財產,串通官府對柳如是威逼利誘。柳如是為留住錢謙益的遺產在臥室內上吊自殺,結束了自己如花一般的人生。實際上也是為錢謙益而死,這也體現了柳如是對錢謙益的愛。

  • 5 # 大可5677035018122

    應該沒有愛情。原因有三:1.有明一代,盛行才子佳人故事,錢作為當時文壇之首,他能給青樓柳氏帶來名聲加持,而柳氏花名同樣也給錢增色不少。兩人幾乎是爺孫輩,他們之間的感情應該是不自覺中被時尚綁架的外衣式愛情而不是真正愛情。2.錢是典型的偽君子,文養很高,道德文章很好。清人來攻,他高舉殉明旗幟,宣揚要投湖,柳欣然跟隨。錢卻因為水冷作罷,並正式降清。柳此時的鄙夷之心可以證明,她對他以往只是仰慕而非感情,此時連仰慕都破滅了。3.有明一代尚女德,柳如是顯然也受此影響,在錢死後,不肯改嫁,並受錢氏家人圍攻虐待。從這點看,也能判斷出,錢並沒有為柳做好安排,這種事在真正的愛情面前,應該是不會發生的。

  • 6 # 歷史哆唻咪

    從文學成就上講, 錢謙益是“四海宗盟五十年”的文壇領袖; 柳如是雖身墮平康, 但其作品在中國女性文學史上據有重要地位。因此對兩人姻緣的分析可以從“詩史互證”的角度出發,考察這對眷侶眾多詩作, 從而對錢柳因緣進行深入的剖析:

    簡單的來看來錢柳因緣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

    1. 初訪半野堂, 結褵芙蓉舫;

    2. 徜徉雲水畔, 校書絳雲樓;

    3.奔走復明業, 相守不離棄。

    男女主人公背景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男女主人公的背景:

    柳如是(1618-1664 ),明末清初女詩人, 秦淮八豔之一。本姓楊,初名隱,字影憐。本姓楊,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與錢謙益結婚後, 錢取柳姓郡望, 稱河東君。

    錢謙益 (1582—1664) , 字受之, 號牧齋, 晚號蒙叟、東澗老人, 明末東林黨領袖, 官至禮部侍郎, 後降清, 仍為禮部侍郎, 清初詩壇盟主之一。

    初訪半野堂, 結褵芙蓉舫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的一天,柳如是女扮男裝,乘一葉扁舟前往常熟。她把小舟泊在桃花澗下,然後坐一頂青布便轎,直奔城東錢謙益家宅——半野堂。

    柳如是投贈給錢謙益一首詩,《庚辰仲冬訪牧翁於半野堂奉贈長句》:

    聲名真似漢扶風, 妙理玄規更不同。一室茶香開澹黯, 千行墨妙破冥濛。竺西瓶拂因緣在, 江左風流物論雄。今日沾沾誠御李, 東山蔥嶺莫辭從。

    該詩用典綿密、貼切、自然, 顯然並非信手拈來, 而是精心雕琢的。首聯“聲名真似漢扶風, 妙理玄規更不同”即將錢謙益比作漢代“才高博洽、為世通儒”的馬融;頷聯的“墨妙”出自江文通《別賦》,讚歎錢謙益脫俗高致的禪意以及可以“破冥濛”的機鋒文采;“竺西瓶拂因緣在”一句表明錢謙益是具有宿世勝因的高士, 而作者則願意做那位捧瓶持拂、供奉菩薩的侍女, 追隨之心跡表露無疑; “今日沾沾誠御李”則是化用東漢李膺之典。當時的李膺獨持風裁, 聲名自高, 眾人仰慕, 柳如是借用這個典故表達了自己對錢的仰慕之情。最後一句涵義最為豐富, “東山”和謝安對應, “蔥嶺”和“竺西”相關, 意為不管錢謙益選擇像謝安那樣東山再起、“傲然攜妓出風塵”, 還是選擇閉門研究學問禪理, 自己都願意追隨左右。

    10多年來,錢謙益官場受挫,懷才不遇。常常以“山中宰相”謝安自比,做夢都想步他的後塵,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這樣的詩句自然讓主人覺得字字珠璣,句句熨帖。錢謙益感到眼前的美人便是自己心儀已久的知音,思索片刻,也提筆酬唱一首《柳如是過訪山堂, 枉詩見贈。語特莊雅,輒次來韻奉答》:

    文君放誕想流風, 臉際眉間訝許同。枉自夢刀思鸞婉, 還將摶土問鴻濛。沾花丈室何曾染, 折柳章臺也自雄。但似王昌訊息好, 履箱擎了便相從。

    該詩開首用的是《西京雜記》中“文君姣好, ……十七而寡, 為人放誕風流。故悅長卿之才, 而越禮焉”的典故, 稱讚柳如是與卓文君氣質相似, 並對她前來拜訪並對她前來拜訪投詩的勇氣予以讚賞。“枉自夢刀思鸞婉”出自元稹的詩《寄贈薛濤》:“錦江滑膩蛾眉秀, 幻出文君與薛濤。……紛紛詞客皆停筆, 個個君侯欲夢刀。”所謂“夢刀”就是思慕薛濤之意, 這裡暗指愛慕柳如是;“沾花丈室何曾染”用的是《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天女散花”的典故, 其要旨是“意有分別, 則塵有所染;心無執著, 則境無所礙” , 在錢謙益這種通達之人看來, 柳如是雖然淪落風塵, 但其實是純潔無染的;“但似王昌訊息好, 履箱擎了便相從”則是化用李商隱《代應》詩“本來銀漢是紅牆, 隔得盧家白玉堂。誰與王昌報訊息, 盡知三十六鴛鴦”之典, 對柳如是的試探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這次會面後,錢謙益急令家人另築新樓,10天之內完工,以柳如是“我聞居士”之號,命為“我聞室”,讓她暫居。以後,兩人每日在我聞室詩酒酬唱,調情打趣。這一時期二人的詩詞唱和中, 梅柳頻繁出現, 如“簾前宿暈猶眠柳, 鏡裡新妝欲笑梅”、“東風吹水碧於苔, 柳面梅魂取迥”等等, 表現了二人彼此心意相通的默契。

    賦閒半野堂的錢謙益感到,很久沒有這樣輕鬆愉悅了。晚年能夠有一位既年輕貌美,又富有學識才情的女人陪伴左右,解脫榮辱憂患和精神苦悶,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再也離不開柳如是了。這年六月初七,錢謙益柳如是終於迎來了大婚之日。錢謙益愛柳心切,全然不顧世俗偏見和禮法名器,堅持用大禮聘娶,在芙蓉畫舫上行合巹之禮。此舉引起封建禮教與輿論反對, “雲間縉紳, 譁然攻討, 以為褻朝廷之名器, 傷士夫之體統”,有人高聲責問“原配尚在,就以匹嫡之禮娶妓,成何體統?”,甚至一些輕薄之人向畫舫上投擲石塊, 但錢謙益絲毫不以為意, 吮豪濡墨、笑對鏡臺,賦《六月七日迎河東君於雲間, 喜而有述四首》, 稍後又賦《催妝詞》四首, 23歲的柳如是和59歲的錢謙益終結情緣。婚禮畢,柳如是如願成了繼室夫人。錢謙益吩咐家人一律叫“夫人”,不得稱為“姨太”,而自己敬稱“河東君”。

    二、徜徉山水畔, 校書絳雲樓

    婚後不久, 錢謙益曾作詩《燕譽堂秋夕》描述當時閒適愉悅的生活:

    雨過軒窗浴罷時, 水天閒話少人知。憑闌密意星娥曉, 出幌新妝月姊窺。鬥草空階蛩自語, 採花團扇蝶相隨。《夜來》一曲君應記, 颯颯秋風起桂枝。

    柳如是也每每賦詩唱和, 其“月幌歌闌尋塵尾, 風床書亂覓搔頭”、“燭下烏龍看拂枕, 風前鸚鵡喚梳頭”正是這段生活的寫照。不久, 二人攜手出遊, 足跡至鎮江、蘇州, 並共同祭掃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及其妻梁紅玉之墓。

    為避開家庭糾紛和矛盾,柳如是提出,不入本宅而另闢新窩,錢謙益欣然答應。不惜出賣家藏的傳世孤本宋刊前後《漢書》,得白銀一千兩,在虞山北麓蓋起絳雲樓。新樓建成後,夫婦倆相偕搬入居住。絳雲樓五楹三層, 樓上兩層為藏書室, 珍藏著主人蒐羅購置的大量善本古籍、金石書畫, 樓下為客廳、臥室、書房。自此, 兩人在絳雲樓內瀏覽史書、校勘典籍、詩歌酬唱,日子過得充實而溫馨。校書絳雲樓的這段經歷, 使柳如是的學問更加精進。

    她成為錢的好助手, “牧齋臨文, 有所檢勘, 河東君尋閱, 雖牙籖萬軸, 而某冊某卷, 立時翻點, 百不失一。所用事或有舛誤, 河東君頗為辨證”

    三、奔走復明業, 相守不離放棄

    然而好景不長,錢氏夫婦悠閒風雅的隱居生活,很快被烽煙炮火所打斷,他們被捲入一個巨大的政治漩渦。順治二年 (1645) , 清兵南下, 五月逼近南京。弘光帝攜愛妃及親信冒雨出逃,南京城頓時陷入恐慌混亂之中。

    眼見國破家亡,柳如是勸錢謙益殉國:“是宜取義全大節,以副盛名。”,但“牧齋躑躅不前”。清軍入南京時, 錢謙益以南明禮部尚書的身份率領百官前往郊外出席迎降儀式, 腆顏侍敵。

    《清史稿》記載:“順治二年豫王多鐸定江南,謙益迎降。”

    不久, 錢謙益赴北京為官, 柳如是羞於與之同去, 拒絕做新朝命婦, 獨自留在南京。可悲的是, 一心看重仕途的他並未得到清朝重用, 只被授予禮部右侍郎, 充修《明史》副Quattroporte。在這種情況下, 錢謙益也感到心灰意冷,悔不該當初變節投降,落得千秋罵名。不到半年,他以老邁多病為由,乞求歸裡。

    其晚年詩作裡面流露出明朝遺民情結, 如“冬青樹老六陵秋, 慟哭遺民總白頭”、“鶯斷曲裳思舊樹, 鶴髡丹頂悔初衣”。在這種情況下, 錢柳二人的分歧逐漸消弭, 開始共同為反清復明而奔波。順治四年 (1647) , 錢謙益因為黃毓祺案被株連, 羈囚南京。在此危急關頭, 柳如是冒死隨行, 傾家營救。

    錢謙益記載說:“丁亥三月晦日, 晨興禮佛, 忽被急徵。鋃鐺拖曳, 命在漏刻。河東夫人沉痾臥蓐, 蹶然而起, 冒死從行, 誓上書代死, 否則從死。慷慨首塗, 無剌剌可憐之語。餘亦賴以自壯焉。”

    柳如是多方奔走, 錢終於免禍出獄。對於柳如是的生死追隨、全力營救, 錢謙益感念在心。他出獄之時, 恰逢她三十歲生日, 遂作《次東坡御史臺寄妻詩》相贈, 其中“痛哭臨江無壯子, 徒行赴難有賢妻”之句讓人印象深刻。二人經過這番生死磨難, 感情已經昇華到新的境界, 錢突破倫理限制, 直呼柳為“賢妻”, 而且這個稱呼在以後的詩文中多次出現, 讓人感受到兩人相濡以沫的溫情。

    這次牢獄之災並未使錢柳二人消沉, 反而更激發他們的鬥志, 為復明運動竭盡心力。錢柳晚年經常居住在紅豆莊, 並以這裡為秘密據點, 策應鄭成功等反清力量。在這種背景下, 兩人的詩詞中所流露出的感情也突破了兒女之情的層面, 上升到民族大義的境界。關於這一時期的生活, 錢謙益《後秋興八首》之四雲:

    閨閣心懸海宇棋, 每於方罫系歡悲。乍傳南國長馳日, 正是西窗對局時。漏點稀懮兵勢老, 燈花落笑子聲遲。還期共覆金山譜, 桴鼓親提慰我思。

    可見, 在這風雨飄搖的時代, 錢柳二人表面上下棋飲酒、怡然自得, 可是實際上心繫國家, 密切注意戰事發展和政局變化。而且詩中以梁紅玉操桴鼓大戰金兵來比喻柳如是的海上犒師之舉, 讚歎之情溢於言表。

    順治十八年 (1661) , 錢謙益已到八十耄壽之年, 柳如是送上了自己別出心裁的賀禮。當時正值暮春, 錢謙益的生日未到, 但黃燦燦的油菜花開成的“壽”字確實給了錢謙益意料之外的驚喜。康熙三年 (1664) , 錢謙益去世, 享年八十三歲。就在臨終前, 錢謙益於呻吟掙扎中所作《病榻消寒雜詠》詩, 仍是在表達對柳如是的愛慕之意:

    老大聊為秉燭遊, 青春渾似在紅樓。買回世上千金笑, 送盡平生百歲憂。

    只可惜錢謙益屍骨未寒, 錢氏族人便前來追索錢財, 柳如是不堪逼迫而以死相抗, 自縊於榮木樓, 追隨牧翁而去, 年僅46歲,令人唏噓。

    縱觀錢柳因緣, 可以看出在最初的定情階段, 面對柳如是勇敢的追求, 錢謙益也予以積極迴應, 二人衝破世俗倫理結下姻緣, 婚後也能琴瑟和諧、互相敬重。但在國家危亡、民族大義面前, 錢謙益最終選擇屈服, 而柳如是挺拔的風骨卻從未折損。後來, 在柳如是的影響下, 錢謙益最終實現了自我的救贖, 二人共同走上了反清復明的道路。兩人之間不僅僅是愛情,更是家國情懷,是大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戚薇化紫色眼妝,怎麼就沒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