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ake影菌

    二戰德國幾百萬的軍隊能給世界帶來如此大的災難,那麼,德國軍隊與指揮有何不可思議的地方?

    先說軍隊:

    一戰的失敗,民族的自豪感與自卑感,復仇成為一個民族的支援一場侵略戰爭的緣由,希特勒的演講,更是讓民族主義達到了一個高峰。

    職業化軍隊,無論是什麼戰役,德國軍人軍紀嚴明,絕對服從,打法頑強,精準的作戰指導。這樣一支部隊,只要是將領都想帶領。

    我們說裝備:

    首先我們說陸軍。

    虎式,豹式,虎王坦克,哪一種是不讓對手羨慕不已,哪一種不是威力無比?支配著戰場,只可惜生產工藝過於複雜,造成產量太少,維修複雜跟不上,打掉一輛少一輛。

    陸軍還得說說MP43/44突擊步槍,實在太有名了,不多說了,就是現在世界各國的自動步槍的鼻祖。

    第二個,看看空軍。

    ME109,產量達到33000多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且二戰中的德國王牌飛行員清一色的都駕駛ME109。斯圖卡,FW190,都是讓盟軍為之膽寒的軍機,且Fw190D高效能戰鬥機,已達到活塞式戰鬥機效能的極限。軍機當然還得說說噴氣式戰鬥機,世界上的第一種噴氣戰機海因克爾He178。

    若不是高層延誤了噴氣式戰鬥機的發展,二戰時後期的制空權會落於誰家還不一定。戰爭也許又會推遲若干年結束?海因克爾He178帶來的不僅是第一代的噴氣戰鬥機,還有駕駛他們的德軍飛行員們總結的噴氣機作戰戰術為戰後世界各國的所借鑑

    然後是海軍,德國海軍的V2導彈相信還是很多人的噩夢,二戰之後,英國立馬研究V2,製造自己的導彈,這種敏捷而又威力無窮的導彈實在太過惹眼。

    德國在武器上玩轉各國,在戰士思想灌輸日耳曼民族精神,熱血青年參加軍隊,軍隊士氣旺盛。

    然後是指揮。

    德國深知自己的劣勢,在戰法方面研究的十分透徹,有許多領先世界的戰法。

    古德里安閃擊戰,橫掃歐洲。魯登道夫的理論直接影響了二戰的德國,沙漠之狐隆美爾讓敵人措手不及,十五條法則至今被學習著。

    德國軍人高階領導精確的戰略部署,善變的戰法,嚴明紀律的軍隊,拋開他們乾的罪惡不說,十分出色。

    感謝閱讀。

  • 2 # 絕筆歷史

    1939年9月1日,德國機械化師團閃襲波蘭,伴隨著強大的機械化坦克兵團和摩托兵團的是成群的德國轟炸機,擁有幾十萬常規軍備建制的波蘭在這場現代化的戰爭面前顯得不堪一擊,短短不到一月,波蘭淪陷,德國開闢了近代一種新的作戰方式——“閃電戰”,而德國裝甲兵創始人古德里安則是這場戰役的主角。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而波蘭人也第一次領教了“閃電戰”的滋味,他們落後的軍事思想還遠遠沒有體會到這場戰爭的意義。在這場戰役中,我們不能說波蘭人毫無戰鬥力,正如古德里安所說:“波蘭的勇敢和堅強是不可低估的”,但是在這場戰役中,勇敢只能是白白的犧牲,德國軍隊的強大已經超出了弱小的波蘭軍隊太多。

    而二戰初期德國的所向披靡,其實建立在二個方面,第一個便是希特勒的瘋狂,在二戰爆發之前,由於英法實行綏靖政策,雖然對德國的一系列擴張軍備措施和侵略性行為不滿,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果斷的採取武力措施,而希特勒正是利用了英法的這種自保心理,不斷地實行侵略,在閃電襲擊波蘭之時,英法數百萬的軍隊並沒有提供直接的武力支援,坐看希特勒達到目的。

  • 3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中國的德迷不少,但客觀講,二戰時的德國軍隊和他們的普魯士軍官團達到了人類戰術戰役水平的巔峰,他們往往以少勝多以弱擊強,總能找到對手的漏洞,大膽進入,打擊對手,完成戰鬥目的!

  • 4 # 梁勇10866

    不含政治傾向,客觀上的評價: 二戰中的德軍,是全球士氣最高,紀律最好,戰鬥力最強,整體素質最棒的軍隊!全球沒有一個國家的軍隊能比得過德軍!德國的總參謀部:軍事與指揮才能的完美提現!如果不是在中期希特勒親自參與指揮,開闢了東線戰場,估計歷史將會改寫!德軍將佔領整個歐洲!

  • 5 # 簿君

    兩個問題

    1.如何評價二戰中德國軍隊?

    2.如何評價二戰中德國總參謀部?

    首先我來詳細回答第一個問題。

    德國軍隊其實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國防軍另一部分則是黨衛軍。

    國防軍:指的是在希特勒上臺之前隸屬於德國這個國家的軍隊,是德國的支柱性軍隊力量,有海陸空三種。

    黨衛軍:它的前身就是希特勒的私人衛隊——衝鋒隊,後來不斷髮展擴大,由當初的幾百幾十人變成了後來的50餘萬人。"骷髏隊","蓋世太保"都是黨衛軍的編制之一。

    總的說來呢,我認為,國防軍他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上頭要他進行的戰鬥,非打不可。但是黨衛軍則不一樣,他們是真正的戰爭罪犯,只能說是希特勒的走狗,不能稱之為軍人。

    再簡要地評價一下德國總參謀部。

    借鑑於原普魯士的總參謀部,德華人加以改良,自成一派,搞出了一個新穎的"德國總參謀部"。這個改良版可厲害了,它是現代,當代大多數軍隊的總參謀部樣板。

    而德軍也正是依靠著這個總參謀部體制,在某些方面有相對於盟軍極有優勢,"德國總參謀部"是近兩個世紀以來軍事史上最出色的總參謀機構之一。

  • 6 # 以史為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的戰鬥力應該是全球最高,而且如果德軍的戰鬥力為一百的話,美軍和蘇軍的戰鬥力應該最多也只有80。其他諸如日軍和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更低,日本軍隊的戰力可能會只有30到40,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可能會只有10。

    德軍黨衛軍的部隊是從士兵到軍官,都在戰爭中體現出了極強的主觀能動性,為大的戰略目標而服務,也是德軍在閃電戰、進攻法國、蘇聯的多個戰役之中,都湧現出大量傑出戰士,並取勝的根本原因。

    甚至德軍在進攻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的時候,有七名士兵脫離了大部隊,但依然決定向前突擊,最後奇蹟一般憑藉僅僅七名士兵就佔領了整個貝爾格萊德。

    德軍總參謀部的前身普魯士總參謀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參謀部。

    在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總參謀部都為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到了二戰期間,德軍總參謀部已經全面讓位給了希特勒。

    1935年3月16日,德國國防軍(Wehrmacht)正式成立,各軍種分別組建:

    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OKH,德語Oberkommando des Heeres)國防軍海軍總司令部(OKM,德語Oberkommando der Marine)國防軍空軍總司令部(OKL,德語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

    各軍種都轄各自的總參謀部,希特勒徹底甩開陸軍成立了真正對戰爭起決策作用的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KW,德語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並且撤銷了德國戰爭部(前國防部),最高統帥部設總監,直接向希特勒彙報,取代了昔日總參謀長的地位。

    德國傳統的容克貴族在軍中勢力以陸軍為主,但是在二戰中,德軍空軍、海軍也大放光彩,空軍司令戈林作為納粹德國三巨頭之一,影響力完全超過傳統德軍陸軍總參謀部。

    希特勒成立的最高統帥部完全替代了德軍自毛奇以來傳統總參謀部所擁有的指揮權力。希特勒透過最高統帥部直接領導三軍。

    在戰爭初期,德國的勝利也讓希特勒的聲望迅速上升,希特勒和傳統陸軍的矛盾也得以緩和。

    但是到了1944年,德軍進展不利,7月20日,以前陸軍總參謀部組織處軍官施道芬堡上校為代表的德國軍官團實施了一次對希特勒的刺殺,但行動失敗,導致包括前陸軍總參謀長貝克在內的大批總參謀部高官被清洗和處決,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影響力再次降低。

    所以題目中提到,如何評價二戰中德軍的戰力和德軍總參謀部,可以說德軍戰力的問題,大家一目瞭然,評價也很多。

    但是二戰中德軍總參謀部其實並沒有做多少的事情,負責整個德軍戰略問題的其實是希特勒直接領導的德軍最高統帥部。

  • 7 # 紅色手電筒

    這個文章寫的有點長。

    二戰中的德國軍隊和德國總參謀部是在二戰中被神化的一塌糊塗,德國軍隊被認為二戰中最精銳的部隊,德國總參謀部是軍隊歷史上最高效的參謀部等等。

    德國的總參謀部是其他國家的總參謀部學習的榜樣,也是近代軍隊中最早的總參謀部。總參謀部最早出現在拿破崙戰爭時期,經過克勞塞維茨,沙恩霍斯特這些德國軍事改革家的運作,已經初見雛形。德國這些軍事改革,成立總參謀部的直接原因就是為了對抗拿破崙這個戰爭天才。

    拿破崙這個戰爭天才,一個人幾乎可以把全部參謀部的活都給幹了,對付這種腦筋的人也沒什麼好辦法,也是一個群毆,就是用幾個人的腦筋對付一個人的腦筋,就是那句俗話三個臭皮匠 勝過諸葛亮。參謀部就是用大家的頭腦對付一個天才的頭腦,後來戰爭的時間來看這一點是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在拿破崙戰爭後,歐洲各國都開始成立總參謀部,而德國的總參謀部已然成為了其他各國的樣本。

    到了普魯士統一戰爭中,老毛奇和俾斯麥配合默契,軍事政治雙管齊下,成功的統一了德國,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德國總參謀部的巔峰時代。

    在一戰和二戰期間,德國的總參謀部還是保持了不錯的水準,擬定的各種作戰計劃還是不錯的,但是自身的缺陷也開始表現出來,就是不關注政治。

    按照克勞塞維茨的說法,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而老毛奇把總參謀部改造成為了一個基本上不問政治的地方,這一點對於贏得德皇的信任很重要,畢竟歐洲國家歷史上皇帝被軍隊搞下來的事也不是沒有。如果軍隊介入國內政治太深,的確是有兵變的危險。德國總參的老祖宗克勞塞維茨其實就在德皇眼中是一個危險人物,他寫的好像是叫三個信條還是十三個信條裡邊有大量的要進行資產階級改革的內容,以至於德皇甚至說別的國家都是軍隊對付革命,可是德國是軍隊搞革命。雖然為了對付拿破崙,德皇還是用了克勞塞維茨還有沙恩霍斯克等人,但是拿破崙一被打敗,馬上這些軍事改革人物就靠邊站了。而老毛奇則是沒有這種危險。

    戰爭既然是政治的繼續,那麼實際執行戰爭的人不懂政治如何進行戰爭,戰爭的起因經過結果,時間地點物件,這幾點中除了經過和政治的關聯稍微小一點,其他都是由政治決定的,對於軍人來說這麼多因素都是由政治決定,不懂政治如何準備戰爭?

    在一戰以後德國總參謀部解散,但是軍令部換湯不換藥,這一時期魯登道夫提出了總體戰的概念,要求集中一切的力量進行戰爭,就是動員全國各種力量進行戰爭,從二戰的過程來看,這個概念是非常正確的,二戰中的各國的確是進行的總體戰,由於總體戰要動員國內的各種力量,所以就必須要有一個機構來協調,對於這一點,蘇聯的沙波士尼科夫元帥在軍隊的大腦中提出,總參謀長要成為一個國務活動家,和各個政府部門協調,形成合力,而德國總參謀部則沒有這種功能。所以當其他國家的總參謀部真正的成為軍隊的大腦時,德國的總參謀部就只能成為軍隊的小腦,而且這個小腦還經常被大腦幹擾。

    戰後,德軍的將領回憶錄進本上都把矛頭指向了希特勒認為是他瞎指揮導致了戰爭的失敗,但是其實德軍將領的水平並不是高到了天上,無論是進軍萊茵非軍事區,還是吞併奧地利等等一次又一次的軍事冒險成功,都是在總參謀部的反對之下成功的,這樣也就直接打擊了總參謀部的威信,不懂政治有的時候就是不行的。

    就算是軍事上,德國的總參謀部也是有一些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對於後勤工作的輕視,德軍的後勤保障工作可以說在歐洲戰場幾個主要國家中是最糟糕的,在西歐國家作戰由於作戰縱深淺,這個問題還不明顯,到了蘇聯的廣大空間,這個問題暴露無遺。最有名的古德里安南下基輔,很多人都在說是喪失了擊敗蘇聯的機會,但是這個時間給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群一個寶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邊,忙著更換軌距,調運物資,有了這一段寶貴的休整時間,後來才能再次發動颱風行動,如果按照那些高明的德軍將領的話,直接衝向莫斯科,那麼古德里安的坦克開到一半就沒油了,這時面對蘇軍的反擊,你古德里安用什麼應付,的確蘇軍的戰術素質和德軍有差距,但是當德軍無油,無彈,無冬裝,無後方時,你再好的戰術素質也沒有用,只能是被吃掉。

    而德軍中對於後勤保障的輕視是整體性的,雖然像莫德爾這樣的將領,也比較重視後勤,但是為數很少。隆美爾雖然說出來,戰爭的勝負是由雙方的軍需官決定的。但是這個話是在阿拉曼之後才有的認識,當然後來在法國隆美爾認真的準備,雖然是由於當時德國的國力限制,但是也的確是給美英軍制造了不小的麻煩。

    造成德軍對於後勤保障不重視的原因就是德軍自身作戰的經驗長期只是限於西歐地區,作戰的時間空間都不大,這種戰爭節奏快,時間短,說句不恰當的比喻,就是一個人吃飽了和人打架,肚子還沒餓呢,架就已經打完了。而對於長期的戰爭德國是沒有這個能力持續下去的,一戰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德軍沒有明白這一點,又挑起了二戰。

    總體來說,二戰中的德軍總參謀部是一個發達的小腦,而沒有成為他應該成為的軍隊的大腦,而德軍也是一隻沒有大腦只有發達的小腦,而且有點血管阻塞的精壯漢子,雖然憑藉著出色的條件反射可以應付一些拳腳,但是最終還是被打倒了。

    多說一句,除了血管不流暢以外,德軍的偵察能力也不怎麼樣,德軍將領總是認為蘇軍士兵可以憑藉很少的物資就能作戰,提出了他們總是偵察不到蘇軍的後勤車隊,看似有道理,但是隻能說德軍的偵察能力不高,沒有補給運輸,蘇聯人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炮所需要的炮彈從哪裡來,炮彈可不是隨處就能搞到的,肯定是從後方工廠運上來的,你沒有發現只能說明你自己的偵察能力差。

  • 8 # 國平軍史

    二戰時,德國軍隊尤其是其陸軍的作戰能力,英法軍隊和蘇聯軍隊算是充分領教了,即使美軍開闢了第二戰場,德軍不得不面臨東西兩線作戰的宭境,加速了第三帝國的滅亡時,而德國陸軍的抵抗,依然相當頑強,美軍都付出了沉重代價。

    而德軍總參謀部,儘管也制定了被證明事後是完美的巴巴羅薩計劃、白俄羅斯戰役、烏克蘭基輔戰役等,取得了對蘇作戰初期重大勝利,但其總參謀部顯然被接二連三的戰役戰術勝利衝昏了頭腦,其制定的莫斯科戰役就成了一大敗筆。

    當德軍打到莫斯科城下時,時臨天寒地凍,有許多德軍竟然沒有冬裝,軍馬被凍死了數萬之眾,這對強大的德軍而言,損失極為慘重,大量非戰鬥減員,導致德軍無力反擊蘇軍的多面進攻。

    這是德軍總參謀部的昏招,認為部隊士氣高漲,以當前的推進速度,在冬季來臨前,就能攻佔莫斯科城,迫使蘇軍和整個蘇聯投降,因此有許多師級戰鬥單位,是身著夏秋裝向蘇聯本土進發,冬裝都沒有及時到位,包括燃油、彈藥、食物等供應經常短缺。

    德軍因戰線過長,補給不足,戰役中消耗過大,既沒有設防禦陣地和戰役預備隊,又無在冬季條件下作戰的準備,最後已成強弩之末。

    在嚴寒的冬季,坦克不能發動、火炮缺乏彈藥、步兵缺衣斷糧,陷於蘇軍優勢兵力的重重包圍,莫斯科戰役,以蘇軍的勝利,德軍的失敗而告終,宣告了德軍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同時也宣告德軍總參謀部制定的戰役戰術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民是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