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餘樂頌
    二、郭德綱老師

    其實郭德綱老師演過很多的電影,比如非常檔案、落葉歸根、建國大業等,可電影都是以配角出現的,但也看出了郭德綱老師在電影的路上並不是那麼順利。

  • 2 # 戰神盧西亞諾

    還沒有時間看,但是就目前的口碑來講應該是好過祖宗十九代的,畢竟走的路線不一樣。一個主打懷念一個是喜劇,影片孰好孰壞不做評論。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排片上看老師這不好過祖宗十九代,但整體上也算不上太高,票房應該會好過祖宗十九代,於老師畢竟也算半專業,北影的嘛,郭老師拍電影也就算是愛好,個人看法

  • 3 # 四斤

    肯定是超了啊。

    《老師好》是張奕導演攜手剛從《戰狼2》迴歸的60億小賣部男神于謙老師共同合作的一部懷舊師生情誼的電影。

    電影以真實事件入手,透過中國特有的師生情誼,慢慢展開了一副溫熱親切的回憶畫卷。

    不同於三角戀,墮胎,撕13等各種狗血的青春劇,《老師好》彷彿是于謙老師的一杯醇酒一般,源遠流長。

    在於老師貢獻了兩箱啤酒、無限烤串的演技之後,我們安靜坐下來細細品味,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想到自己的回憶。

    當然,可能郭德綱老師不在此列,因為他沒上過高中,所以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高中老師會一片空白。

    也是難為他了。

    截至目前《老師好》上映兩天,累計票房5398.5萬元,貓眼評分高達9.4分,預計票房1.75億,這在國內劇情片中,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別嫌少,就這五千萬的票房,對付老搭檔郭德綱已經算是綽綽有餘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了。

    郭德綱迄今為止,自己主演的電影不計其數,大的小的,能上映不能上映的,我就撿幾個大家稍微聽過的一些電影說一下吧。

    《三笑才子佳人》,郭德綱不止一次拿這部電影當包袱,於老師也再在影片中貢獻了自己第一個母儀天下的造型,一身貴氣。

    那麼這部片子,票房是多少呢

    噔噔蹬蹬,800萬人民幣,距離於謙老師的5400萬還差6個才子佳人。

    而且,《三笑才子佳人》拍出來,口碑那個慘啊,當時都有一個笑話。

    哈哈,說了郭德綱最慘的,說個郭德綱最高光的時刻。

    郭德綱主演,岳雲鵬參演,喜劇人半壁江山都來了,《歡樂喜劇人》電影版,貓眼評分4.7,累計票房6684萬,超過目前《老師好》一千萬。

    不過照著《老師好》的勁頭,超過這個數字是遲早的事情,肯定的。

    郭德綱還有其他一下參演的電影,這裡就不細說了,電影各有各的特色,但共同點都是口碑差勁,票房撲街。

    說句公道話,不是于謙老師的《老師好》拍的有多好,劇本有多棒,而是郭德綱的電影,真的是一言難盡,太不能打了,讓于謙老師跟郭德綱老師比,可以說是以石擊卵,快到砍豆腐,一點壓力沒有。

    說相聲的人裡,能說的過郭德綱的人,屈指可數,但拍電影的人裡,能拍的過郭德綱人,一抓一大把。

    最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預祝于謙老師的《老師好》票房大賣,到時候慶功宴上,別忘了有我的一張電影票。

    @郭德綱@于謙

  • 4 # 花椒劇情社

    于謙的《老師·好》票房會高過郭德綱的電影嗎?你去看了嗎?

    花椒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連郭德綱都承認,欠于謙一個影帝,簡言之,在影視作品上,于謙入行早,拍攝的作品也多,表演水準也是高於老郭的,都說于謙是被相聲耽誤的影帝,這話雖有玩笑的成分,但對於于謙來說,啥都是玩兒,但是啥都能玩出水平,這就是于謙的本事了。

    郭德綱的相聲功底那是不用多說了,放眼國內無出其右,但是他的電影,我只能呵呵了,自從老郭進軍影視界,爛片層出不窮,但凡老郭出手的電影,都被觀眾無情的打上爛片的標記,而老郭的電影,也多以喜劇為主,表演水平尷尬啊。

    但是于謙不同,雖然在老郭的電影中也曾出演過角色,但戲路還是比較寬的,在《戰狼2》和《縫紉機樂隊》中,雖然都是配角出演,但是在觀眾中的口碑還是值得肯定的。于謙還曾在《親愛》這樣一部悲情戲中出演一名律師,結果於謙也演得收放自如。還有在《大片》中出演一名黑社會大哥,也演得有模有樣。

    除了電影以外,于謙之前參演的電視劇作品也很多,甚至90年代《小龍人》《編輯部的故事》都有出演過角色,對於這樣一個影視圈的常客,而且又有著上佳口碑的演員,我真找不到票房差的理由。

    這部《老師·好》的時代背景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校園生活,而於謙的粉絲很多人恰恰正是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而懷舊型別的電影,又有很多特定的人群,截至至花椒寫稿的時間,《老師·好》這部電影的總票房已經達到了5674萬,實事票房247.5萬,而這僅僅是上映3天的成績,排在它前面的是上映11天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實時票房626.3萬,上映3天的《波西米亞狂想曲》369.2萬和上映11天的《驚奇隊長》253.7萬,而《老師·好》還是其中唯一的中國產電影。

    于謙超好的口碑 + 圈內超好的人脈 + 被觀眾認可的演技,花椒覺得,就不要以是否超越郭德綱的電影來做衡量了,因為這事顯而易見的事。就像在《老師·好》裡客串的何冰所言,“謙兒哥,您這真有點不給我們留飯碗的意思了”。

  • 5 # 網遊魅力達人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問題。

    目前看來,于謙老師的新片《老師·好》一路高歌猛擊,上映第一日就獲得了票房的冠軍。《老師·好》不僅僅是票房節節攀升,觀眾普片的反映都是很好的,認為這是一部可圈可點佳作。于謙老師畢竟是北電導演系畢業的,北京電線廠,在加入德雲社之前,一直在靠著演小品,電影,電視劇為生,雖然名氣遠沒有現在這麼大,但是給人感覺一直很哏。于謙老師因為和郭德綱合作說相聲,觀眾喜歡于謙老師的程度並不亞於郭德綱,我也很喜歡于謙老師這種自在從容的人生態度。

    和郭德綱導的電影《祖宗十九代》相比,題材更容易讓人接受,老師和學生的故事往往能給人帶來很多有意義的回憶。郭德綱的《祖宗十九代》的劇本更像是追時髦,不過最近這幾年穿越劇已經變成了強弩之末,老郭的時髦來的有點晚。不過,郭德綱的電影,其實票房雖然沒有那麼理想,但是卻和電影關係不大。《祖宗十九代》雖然不隨經典,但是我覺得也不能說是爛片,畢竟眾位一線大咖,還有郭德綱的嘔心瀝血,還是覺得有一些精彩搞笑的地方的,只是沒有想象中那麼優秀。因為和影院利益之間的矛盾,郭德綱一向脾氣耿直,不肯讓利,所以導致沒有好的排片時間,最後也導致了《祖宗十九代》票房不佳。

    《老師好》這部電影節奏感很好,該笑的地方讓人開懷大笑,煽情的地方又發人深省。于謙老師的表演,一直都是到位著稱,看了之後覺得這電影票還是值了!

  • 6 # 許青竹觀娛

    僅僅在電影上,于謙的確是超過了郭德綱。

    于謙也算是半個電影人。現在德雲社的相聲很火,可是在早年,相聲可很難養家餬口,所以很多相聲演員都會找其他的行當來補貼家用,于謙就選擇了參演電影,畢竟於謙當年也是北電大專班導演系出身,他也算是相聲界裡半個電影人,因此在資源和演技上,于謙比郭德綱有很大的優勢。

    郭德綱的演技也沒有那麼差。因為郭德綱參演的電影大多數都是評分不高或者票房不好,所以很多人潛意識都認為郭德綱的演技很差,但其實郭德綱的演技還算的上中規中矩,他早年的電影作品《落葉歸根》(趙本山主演)就挺不錯。

    自從德雲社火了之後,于謙和郭德綱也經常沒事玩玩電影,兩人其實也沒把電影當作自己的主業,他們純粹就是把電影當作業餘愛好,但是郭德綱在電影方面真的缺乏天賦,他自導自演的《祖宗十九代》陣容極其豪華,口碑卻十分一般,就是郭德綱相聲粉絲都忍不住吐槽。

    但是于謙就不一樣,雖然于謙也參演了不少爛片,但是他也參演了幾部不錯的電影,比如於謙在《戰狼2》的表演就算不錯,而這次於謙主演的《老師好》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這次於謙是全面超過了郭德綱了。

  • 7 # 小嘴叭叭說娛樂

    於大媽的《老師·好》和老郭的電影比起來,那就是一句話“票房完美超越,演技絕對吊打”。

    對於自己為何老是演爛片,老郭不止一次在相聲中解釋,電影爛不是本意,而是觀眾對他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形象,再好的劇本再好的角色,都無法扭轉他在觀眾當中相聲演員的形象。老郭的言外之意很明顯:不是我演技爛,也不是電影不好,而是觀眾對我相聲演員的形象已經定性,演啥都是郭德綱。

    但是於大媽的《老師·好》,可能是一個強勢的反證,于謙也是大家熟知的相聲演員,其名聲和觀眾緣並不見得比老郭差太多,為什麼於大媽演個電影不像相聲舞臺上的于謙呢?為什麼人家演個電影就像電影,能把觀眾看的落淚,能勾起觀眾許多青春回憶呢?更關鍵是,口碑票房雙線飄紅啊。老郭你咋個解釋?

    從於謙和郭德綱來看,恰恰說明了一個根本的問題:“術業有專攻”,于謙雖然是以相聲被大家認識並喜歡,殊不知,人家也是一個正經北電導演系科班出身的,而且還演了很多影視作品,可以說是這個圈子裡打拼的“老戲骨了”,所以舉手投足之間,沒有相聲演員身上那種做作的浮虧,而是實實在在刀刀見血,這就是一個演員的修養。

    說到演技,我想老郭對於於大媽應該是服氣的。

  • 8 # 影視爆料站

    這部電影我是去看了,我覺得是一部很好的電影,也是一部非常溫暖的電影。

    于謙老師的《老師好》票房已經高過郭德綱的電影了,《老師好》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一路飄紅了,現在口碑也非常好,這是于謙老師繼《戰狼2》之後最好的一部電影,也是最成功的一部電影,讓大眾看到了于謙老師也是一個實力派。

    于謙老師畢竟是北電導演系畢業的,也算是一個專業的電影人,早年也是在一些電影,電視出演過角色的,之事實打擊記住的卻特別少,《老師好》這部電影是講述的80後的高中校園生活,這次老師是重點,在這部電影中,我們都能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體現師生情,真的特別讓人感動,驗證了一句俗話“對你最狠的老師是對你除了父母之外最好的人”。

    郭德綱老師出演的電影作品非常多,但是票房和口碑卻真的是一言難盡,出演的電影幾乎每一部到最後都是票房撲街,不能說郭老師不努力,只能說是郭老師出演的電影劇情都不咋樣,讓人沒有興趣觀看。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于謙老師的電影質量,票房都遠超郭德綱老師的,基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完全就失去了可比性。

  • 9 # 柒時代

    師生關係是影視作品中的一大類別,無論是國外還是中國,都有不少佳作。這些電影的主題和呈現方式雖不盡相同,但在製造戲劇衝突上大抵相似,即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一開始往往是矛盾、衝突、誤會,但在老師充滿愛與關懷的教育下,師生之間的堅冰慢慢融化,學生最終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也由此烘托出老師高大偉岸的形象。

    這部影片也不例外。故事背景放到了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師(于謙 飾)擔任三班新的班主任。苗宛秋一開始也不討學生喜歡,因為他有著學生討厭的老師的所有典型缺點:刻板、保守、教條、強勢、一言堂、唯成績論、以成績取人,等等。

    在對人物的刻畫上,這部影片體現出難得的真實,苗老師沒有被誇張地美化。相反,電影的前半程對他倒是進行了“黑化”的描述。比如影片開篇,就將苗宛秋的嚴厲、保守、以權壓人體現得淋漓盡致。再如之後的選班長,他也絲毫不理會之前關婷婷對班級的付出,不理會對她自尊心的傷害,也不理會全班同學選擇洛小乙的呼聲,執意讓品學兼優的安靜當班長。

    苗宛秋簡直是很大一部分中國式家長和中國式教師的縮影:他們的確對孩子非常認真,對孩子成績高度關注和負責,非常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好大學擁有一個好的人生。但他們問題在於,喜歡打著“為你好”“為了你的學習和成績”的旗號,不遺餘力地壓制你的一切創新和自由。因此從高一到高三,苗宛秋就取消了所有副科,學校文藝節也不讓學生參與因為要爭分奪秒地學習。

    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發現中國產師生電影與西方師生電影之間可能存在的一個差別。像《Dead Poets Society》這一類,基廷先生恰恰是反封閉教育和應試教育的,他教給學生的是浪漫主義的思維和想象,他想讓學生獲得是自由思考的魅力和價值,基廷先生既是教師,更像是引領學生前往自由領地的“方向標”。

    但這部影片不同。中國的師生關係,往往伴隨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親密特徵。在這種價值框架下,老師兼具傳道、授業、解惑等多重功能,老師對學生就像父母對子女般關愛,學生也視老師為服從和感恩的物件,學生對老師就像子女對父母般孝順和愛戴。二者的關係更近乎壓制-感化。老師一方面以權力“壓制”學生,學生也可能產生叛逆和反對的情緒,但與此同時老師又以愛“感化”學生,讓學生在理解老師良苦用心的同時最終服從。

    電影中,幾個“差生”實現對苗老師的情感轉變,就源於苗毛事扮演著類似父親的角色,為學生無私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無論是對“耗子”的募捐,對洛小乙的不離不棄,還是後面為了讓安靜好好學習免費為其他學生補課……

    這當然不是說,西方的老師比東方的老師“好”“先進”云云,畢竟不同的教育方式背後有不同的國情。中國式師生關係的“擬血緣化”既有歷史根源也有重要的現實症結。這部電影的後半程也揭示了苗宛秋為何如此重視成績。他1965年參加高考,是當年的省狀元,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但因為家庭成分,他失去了就讀北大的機會,只能就讀師範學校。因此當他的學生們擁有更自由更多元的選擇時,他不免希望孩子們不要錯過改變幸運的機會,因為他深知高考對於命運的意義。

    在現實生活中,一二線城市的名牌中學,倡導的或許是基廷先生的自由教學,讓學生擁有一切可能性;但在三四線城市以及更廣袤的鄉村地區,基廷先生的自由就顯得漂浮,苗宛秋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實用,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個三四線城市都有那麼幾所“毛坦廠中學”。因為對於這些地方的孩子來說,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就是高考,在追求自由之前,他們必須能夠確保考出去。苗宛秋的教學方法看上去是如此陳舊刻板,也正是如此,電影反倒讓我們窺見中國教育的複雜性與多面性,讓我們窺見“毛坦廠中學”背後的無奈和心酸。

    這部電影都差點要成為一部有點深刻的電影了,直到電影最後15分鐘的一個反轉,讓它徹徹底底淪為一部殘酷又煽情的末流片。本有希望考上北大的安靜意外出了車禍失去了雙腿,她錯過了那一年考試,而在拍畢業照時苗宛秋也因愧疚和自責“消失”了。之後電影進入了狗尾續貂的強濾鏡、慢鏡頭、配樂、MV和畫外音橋段,硬生生將這部電影主題理解為謳歌教師偉大、緬懷青春美好。一個鏡頭切換就是30年後,安靜開了一家書店,她的妝容看上去還是像是19歲,老態龍鍾的苗宛秋到她的書店看了一眼就走了,在感傷的配樂中,電影劇終。

    這個莫名其妙的結尾,與之前電影的節奏、情緒和氛圍格格不入,它讓電影原本具有那麼一點複雜性、多義性和反思色彩消失殆盡,強行將觀眾拉入一個懷舊的氛圍中,讓觀眾感激並擁抱傳統的壓制-感化式教育。但若失去了批判和反思前提,對這一套教育觀念全盤接受,那麼它或許可以培養出應試高手,但不必然會培養出擁有自由且健全人格的學生。片尾流露出的價值傾向,觀眾需認真辨別並予以警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時混凝土攪拌站辦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