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下古麒
-
2 # 西山講歷史
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根本沒有機會打贏英軍,因為滿清的軍隊和英軍存在代際差距。
首先,滿清的軍隊是不熟悉海戰的,其實中國的軍隊自古以來都不熟悉海戰,我們的海軍力量一直很弱。我們一直熟悉陸戰,不管是步兵戰法還是騎兵戰法,中國軍隊都有成熟的訓練和作戰體系,但是英國偏偏是個熟悉海戰的對手,而且鴉片戰爭是英國從海上攻擊,這樣我們就無法發揮陸上的優勢。
第二,滿清的武器和英軍的差距太大。林則徐當時銷煙的時候,就預料到會遭到英國的報復,所以提前準備,修整了虎門和廣州的炮臺,但是沒有用。滿清當時的武器太落後,火炮無論射程和靈活性都不及英軍的火炮。這樣雙方一開戰,英軍發射炮彈可以打到滿清的陣地上,但是滿清的火炮卻夠不到英軍。武器落後只能被動挨打。
最後,英國是出動的海軍,海軍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靈活,如果當時英軍在廣州被打敗了,它完全可以開著船去浙江,要不就北上天津,中國漫長的海岸線都是它的戰場。而滿清的軍隊是做不到這麼靈活的。這麼長的海岸線也無法防守,所以面對英華人,滿清是必敗的。
-
3 # 辰晨木
天朝上國心態下的抗敵與失敗的必然結局
先說結論:此戰不可避免,而清軍迎敵必敗
一、“天朝上國”心態下的御外攘夷
我天朝上國如果對夷沒有打得服服帖帖,讓它匍匐在天朝腳下,怎能體現我天朝威嚴。因此,避戰策略不能為天朝所容忍,這會被天朝視為奇恥大辱。典型的例子就是琦善想主和時,外界盛傳他的“賄和“,被視為賣國賊,家財充官,被判處斬監候,秋後勾決,當然最後由於皇恩浩蕩,又被重新起用。這背後的關鍵就在於天朝觀念。按照儒家學說,“夷夏”觀念,對於那些桀驁不馴的“蠻夷”,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來一大兵進剿,殺他個片甲不留,方能大快人心。
二、船堅炮利凸顯的工業技術落後
我們常常幻想用全民戰術,誘敵深入等策略來贏取鴉片戰爭的勝利。但這僅僅是幻想。如果細緻分析就會得出此戰必敗,不可避免的必然結局。
1.炮利
英軍由於工業革命的推動,在武器的裝備上已經進入到火器時代,而清軍仍處在冷熱兵器混用的時代。冷兵器有什麼——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抓,柺子流星,什麼帶尖兒,帶刺兒的,帶稜的,帶刃的,帶絨繩的,帶鎖鏈兒的,帶倒齒鉤的,帶峨嵋刺兒的。而火器呢有是有,但主要是仿造明代引進的“佛郎機”、“鳥銃“、”紅夷大炮”等,都已經好幾百年了,幾百年前的樣式了。雖然我們引以為傲的火藥是我們的四大發明之一,但並沒有形成科學理論和實驗體系,使中國火藥武器的發展受到了根本性的制約。
再來看工藝上的差別就更顯著了。
英國由於工業革命技術的推動,冶煉技術已經使鐵質的純度大大提高,雜質少了,火炮的質量就更好了。而清軍的呢,火炮的鐵質含有大量雜質,經常出現炸裂的事情。沒把別人轟死,先把自己炸死了。鑄炮工藝之差別一目瞭然了。
2.船堅
英國的艦船較於清軍更是先進。一個經過新航路經常遠洋航行經驗豐富,又由工業革命武裝的近代化海軍隊伍豈是僅僅擁有水師用於海岸巡邏的清軍所可比擬?無論從數量、質量即噸位及製造工藝,還是從安裝的火炮數量上來講,英軍都遠勝清軍。其艦船航行速度之快、機動性強、吃水淺、炮位多等諸優點在當時的比較中尤為突出。使英軍可以肆無忌憚、橫行無忌地遊曵於中國的海岸及內河,一時無敵於天下,來去自如。
三、將與兵的腐化背後彰顯的軍事制度的落後
1.“安內重於防外“思慮下的兵力編制及實際戰鬥力
兵力一項是我們幻想勝利的重要一點。認為我泱泱大國,人員之多,動用人海戰術怎麼也能把蠻夷打敗趕走。
清軍的兵力主要為八旗兵和綠營兵,共80萬。英軍全國共計20萬。遠征軍初為7000人,後增至20000人。兵力對比一目瞭然。但是清軍的80萬實際能用於戰爭的又有多少呢?要考察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清軍的軍事編制。
清政府做為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始終認為顛覆政權的力量不在外而重在內。所以軍事力量的部署上主要以防民為主。實行滿漢分殄的民族政策,民族間的對立始終存在於滿清政權時代。整體特點就是以兵力集中、武器裝備優良的八旗兵防範綠營兵,以綠營兵分散各地防民之亂。這樣的思想指導下的兵制,也就決定了清軍的整體狀況。清軍主要的精力用於防民了,在市鎮要衝之地駐紮小股兵力防止滋事。從這個角度來講,清軍不能稱為國防軍,更多的是具備了警察的職能,而且警察的色彩更濃一些。
再加上民族的對立、防民的心態之下,讓清政府也不敢去動員民眾,發起一場全民的抗戰。講到這裡那些渴望用全民之力對抗英的幻想者應該清醒了。
2.交通不便及怠慢已久之下的調兵強將
工業落後之下的交通不便也是顯然易見的。從當時的調兵速度來看,全靠兩條腿的清軍如果從鄰省調來,在路上的時間約為30-40天;隔一、二省的就要多至50天;三省的就增至70天了,四省的就得等上90天了。如此速度相較於英軍艦船的航速及重複性使用相比。可以說等援軍到了,花兒都謝了,黃花菜都涼了。兵丁如此,將官呢?靖逆大將軍奕山坐著轎子,幾十人的侍從隊伍,從京城浩浩蕩蕩出發,從京城到廣州用了57天,比他的前任琦善多用了一天。十萬火急的戰事與行如龜速的行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是傳統的思想。清政府實際的是募兵制,在這種社會觀念下哪些人會來當兵呢?只有失去生活來源的、走投無敵的人才會去吃這口飯。因此兵丁來源可謂各色人等。他們來投軍更多的是想為了活命。而清軍的糧餉由於財政的匱乏,註定了不足的命運。這種情況之下,清軍士兵為了維持生計,養活一大家子人,肯定得在正項收入之外另覓別項來源。品行好一些的替人打打工,種種地,做點不生意。品行不好的就會利用手中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去敲詐勒索了。如此隊伍怎得民心?戰鬥力可想而知!
4.果勇侯楊芳的“糞桶妙計”折射出的軍官指揮思想之腐朽荒唐
行伍出身的果勇侯楊芳一到廣州就大量的購買馬桶。馬桶?馬桶與打仗有什麼關係?時人也是一頭霧水。原來果勇如楊芳者竟然是要收集婦女溺器,以此為法寶去鎮壓“邪教法術“的蠻夷。如此果勇顯示的在西方近代炮火面前的倉皇失措之神態必然會怡笑四方,它就像是歷史上的小丑一般成為了人們茶後的笑談、調侃。
行伍出身的將官如此。那武舉出身的武官呢?看看清朝的武舉人考什麼就明白了。
清朝武舉需默寫百餘字的《武經》併到場地上拉拉硬弓,溜幾圈烈馬,以顯示其馬弓技能。用古代軍事思想武裝頭腦,用膂力高下以斷優劣來選擇軍官。就好像認為八股文文章選擇下的文官可以很好的治理天下一樣荒廢,清代武舉的考試專案與近代戰爭的要求也是南轅北轍。
兵丁們的糧餉不夠需要靠他途以補貼家用。軍官們的斂財之術就更是駕車就熟了。吃空額、克兵餉、貪贓枉法當然也就層出不窮了。
當權力成為追求財富的工具,當財神爺的神像替代了軍旗,腐敗已經不可逆轉。
有了這樣的將官與兵丁,戰場上的一觸即潰也就不難理解了。
四、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這是乾隆帝交由英國訪華使團馬戛爾尼帶給英王的信中的一句話,廣為流傳。我們從中看到的是天朝上國的盲目自大的心態。再往深處挖掘就會發現,此種心態的經濟根源是中國幾千年小農生產所維繫的自然經濟 。自然經濟不僅提供了產品的自給自足無所不有,而且也生產和再生產出閉塞。從這種自給自足的經濟中很難流生出向外發展的慾望和衝動。
五、總結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搭配製式落後、工藝落後的火器對戰船堅炮利;
“安內重於防外”指導下的警察軍隊對戰近代慣於南征北戰的海軍;
兩條腿下的調兵遣將對戰航速快捷、運轉靈活的大英海軍;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下的兵丁對戰以軍功為榮的海軍;
“糞桶妙計”的果勇侯對戰遠征海軍思想下的近代“蠻夷”;
小農經濟對戰工商資本義經濟;
以上種種都已經註定了這場戰爭必然失敗的命運。
-
4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回眸近代百年史,知近代中國落後之根源。
我們之所以關注第一次鴉片戰爭,不是因為關注鴉片戰爭本身的勝負,而是這次戰爭代表的意義——近代中國的開端和對中國後世的深遠影響。
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趕跑英軍,那時候的英國軍隊只有幾千人,雖然在海上來去無蹤,但是那時候的清王朝也算比較穩定,道光皇帝雖然不算英明神武的君主,但是也和荒淫無度挨不上邊,屬於典型的守成君主。
在鴉片戰爭之際,中國大部分清軍官兵還是比較英勇作戰的,很多英勇的官兵也在戰爭中誓死不退。道光皇帝如果死撐著,英軍那幾千號人也沒辦法,雖然他們能在海上來去無蹤,但是清王朝本來就不怎麼重視海防,甚至說不是不重視,而是忽視海防。
如果英軍到達陸地,道光皇帝只要指揮得當,也有很大可能消滅這隻英國軍隊,畢竟道光時期的清王朝國力和咸豐時期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失去整個江南地區和江南經濟,風雨飄搖的清王朝國力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
打贏了又如何?
鴉片戰爭輸與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能從這場戰爭中得到什麼教訓。
結果呢?
中國就是輸了,中國也沒有吸取任何教訓,中國在鴉片戰爭時期唯一做的事就是簽訂了南京條約,賠了一大筆銀子。
至於正視英國、至於“師夷長技以制夷”,至於自強、至於變法、至於開放港口瞭解西方通通沒有,中國依然處於封建社會,和鴉片戰爭以前的中國沒有絲毫變化。
本來洋務運動就應該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展的,但是道光皇帝的無能,導致中國失去了近代化最寶貴的二十年,等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王朝已經國力大衰,沒有任何底氣來對抗西方列強了。
近代中國失落了很多寶貴的機會,如果說乾隆皇帝只是初露苗頭,那麼道光皇帝就是刻意的視而不見。戰敗了還是慘敗,這還不去吸取教訓,這才是中國真正的問題癥結所在。所以,當中國被英國的“堅船利炮”轟出封建時代,被迫走向近代工業社會的時候,華人的腳雖然也一起步入了近代,但是華人的腦袋卻一直留在了封建時代,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在晚清時期,整個中國,整個社會,整個民族都開始腐化,就像譚嗣同說的,變革自我流血始,魯迅也說過學醫救不了中國,中國那時候患的是思想病,而不是身體有病。只有經過譚嗣同、嚴復、陳天華、梁啟超、鄒容、陳獨秀、魯迅等等這些思想大師和啟蒙大師的幾代努力,中國才真正脫離封建社會枷鎖,開始真正進入近代社會。
所以鴉片戰爭贏了不重要,輸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在其中學到什麼。
更重要的是,身體有病,好歹還可以治一治;但是思想得了病,病人自己都不覺得自己得了病,這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是有機會的,關鍵是晚清政府並沒有抓住。
如果以當時兩國的武器裝備來講,其實晚清能夠抵禦住英國的進攻的機會還是挺渺茫的。當時英國將火器運用於戰爭的時間並不久遠,而中國作為火藥的發祥地,雖然並沒有大規模的開發火器裝備,但是早就已經將火器運用至戰爭當中,所以從火器的運用時間來說,清朝是比較有優勢的。然而遺憾的是,當時的清朝對於火器的重視程度早已遜色於英國,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在鴉片戰爭前,實際上也是英國火器反超中國的一個時間段。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後,英軍清一色的滑膛槍,而清軍的武器裝備主要是冷熱兵器混合使用,儘管在這段時間各地都加快製作火器程序,但是也恰是因為過於注重效率而導致火銃的質量比較低劣,無論是在射程範圍還是在操作上都並沒有英國滑膛炮那般成熟。所以表面上來看,在武器裝備方面算得上是落後於英國的。
然而,雖說清軍的武器裝備質量落後,但是卻有著地理優勢,畢竟主戰場還是在國境之內,是屬於反侵略戰爭,所以此時的清廷是可以比較機動的調動人力物力抵禦英軍的。並且,我們也知道,在鴉片戰爭期間,各地的民眾也紛紛自發組織起來配合清軍對抗英軍,並且也曾經取得過一定的勝利。所以,如果清廷真的想要捍衛領土主權,奮力反擊,雖然在武器裝備等器物方面技不如人,但是仍然會有戰勝英軍的機會的。
可惜的是,清廷承平日久,早已喪失了鬥志。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在英軍進犯後,清廷被迫宣戰,可是所表現出來的指揮能力卻令人堪憂,朝廷當中一會兒主戰一會兒主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聲音,而道光帝自己也並沒有主見,前怕狼後怕虎,自然而然帶給軍隊的也是不同的戰令。所以在這大大小小的戰役當中,清軍先是尚能抵擋,但是越到後面則越陷入被動,導致全線崩潰,而一步錯步步錯,清廷同樣也陷入一種慌張當中,所下的指令更是荒誕,毫無章法可言,於此,鴉片戰爭清朝敗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