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夫人168
-
2 # 領創音樂娛樂榜
愛爾蘭早期居民凱爾特人(常被音譯為蓋爾特人、克爾特人、塞爾特人、居爾特人等)是一個很有音樂藝術才能的民族。凱爾特族的彈唱詩人使用的就是一種可以攜帶的豎琴。他們是古代的專業音樂詩歌藝術大師。今天,愛爾蘭人民喜唱的勞動歌曲如紡織歌曲、磨谷歌曲、捕魚歌曲,都有古老說唱的痕跡。
-
3 # 純美車載音樂
愛爾蘭早期居民凱爾特人是一個很有音樂藝術的民族。凱爾特族的彈唱詩人使用的是一種可以攜帶的豎琴,他們是古代專業音樂詩歌藝術大師。
在愛爾蘭音樂中,豎琴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直接體現了愛爾蘭歷史文化的精髓,直到今日,依然是愛爾蘭的象徵。音樂已經成為愛爾蘭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精通豎琴的人都可以在當地酋長宮廷裡演奏,以此謀生。豎琴文化在愛爾蘭達到了頂峰,所有豎琴手都是職業音樂家。因此在愛爾蘭社會中享有重要地位。
愛爾蘭音樂元素後來大量運用到流行樂,搖滾樂,新世紀音樂和電影配樂中,慢慢成為了一種世界性音樂語言。從此,愛爾蘭音樂逐步融入世界音樂潮流中,古老的凱爾特音樂文化得到大力發展。
豐富多彩的愛爾蘭音樂是在爭取民族獨立和發揚民族文化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旋律優美,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愛爾蘭民歌,開始走向世界。
-
4 # 鄉村留聲機
愛爾蘭由來
豐富多彩的愛爾蘭音樂是在爭取民族獨立和發揚民族文化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十二世紀時,愛爾蘭豎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經著稱於歐洲。十七世紀,愛爾蘭人民曾經巧妙地利用豎琴進行反抗英國殖民者的鬥爭。十八世紀,隨著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反封建運動的高漲和愛爾蘭民族文化的復興,不僅古老的豎琴比賽大會得到了恢復,而且西歐大陸音樂在愛爾蘭生根、開花、結果,放出異彩,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發展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的音樂中心。
今天,愛爾蘭人民引以自豪的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亨德爾嘔心瀝血的經典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的清唱劇《彌賽亞》是於1742年在都柏林初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的;1814至1816年間,貝多芬曾改編了六十二首愛爾蘭歌曲;比肖邦大三十歲的都柏林鋼琴家、作曲家約翰·菲爾德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小夜曲,這些小夜曲對肖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旋律優美、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愛爾蘭民歌、民謠蜚聲世界。十八世紀都柏林詩人湯麥斯·摩爾作詞的民歌《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是全世界人民深為喜愛的一首歌曲。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愛爾蘭那樣,每年舉行那麼多盛況空前的音樂節。這許多國際性、民族性的音樂節簡直成了愛爾蘭人民生活中的大事。聖派周克節是愛爾蘭的一個宗教節日,紀念四世紀給愛爾蘭帶來拉丁文明和羅馬文化的富有傳奇、冒險性的“佈教使徒”派屈克。每逢這個節日,除了在都柏林古老的聖派屈克大教堂舉行盛大的宗教慶典以外,還在斯蒂芬斯·格陵公園裡舉行歌舞表演,盛裝的少女在風笛的伴奏下跳起傳統的土風舞,觀眾與表演者往往打成一片。
相關
都柏林
要探索愛爾蘭音樂,不能不首先瀏覽愛爾蘭民族以及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不知是遠古時代的哪一年,一種撥絃樂器———豎琴在愛爾蘭誕生了。豎琴形狀像滿弦的弓,據說它的發明是有感於箭發弓鳴,而豎琴被撥動時發出的聲音也確實如箭出弓弦時般乾淨、單純,只是少了刺耳的銳利破空聲。豎琴的發明使愛爾蘭有了堪與蘇格蘭風笛媲美的民族樂器,它很快成為愛爾蘭的象徵:愛爾蘭國徽的圖案是豎琴;街上許多建築物的門首上都有豎琴浮雕;甚至在美國的俚語裡,愛爾蘭人就叫做“豎琴”。
豎琴
豎琴是由凱爾特人發明的。愛爾蘭早期居民凱爾特人是個很有音樂藝術才能的民族。他們在勞動中創作了大量歌曲,如紡織歌曲、磨谷歌曲、捕魚歌曲等等,並且還有專門的彈唱詩人,他們用豎琴歌唱生活,是古代專業音樂詩歌藝術大師。今天愛爾蘭的許多民歌中還能找到那時的影子。
凱爾特人對音樂的熱愛從此一脈傳承,而愛爾蘭民族跌宕起伏的歷史又不斷為愛爾蘭音樂新增靈感。十二世紀時,愛爾蘭豎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經享譽歐洲大陸。他們舉辦的豎琴大賽一時成為歐洲愛樂人心目中的盛典。此後愛爾蘭被英格蘭統治,這項賽事也一時停辦。直到十八世紀,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反封建運動高漲,愛爾蘭民族文化全面復興,不僅豎琴大賽得到恢復,西歐大陸的音樂也在愛爾蘭放出異彩,從那時起,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開始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音樂中心———民歌與戲劇在愛爾蘭結出絢麗之花。
影響
愛爾蘭民歌對歐洲音樂的影響至深。在1814年到1816年,兩年間貝多芬曾改編了六十二首愛爾蘭歌曲;都柏林鋼琴家、作曲家約翰·菲爾德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小夜曲,這些小夜曲對比他小三十歲的肖邦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十八世紀都柏林詩人湯麥斯·摩爾為民歌《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作詞:“夏天裡最後一朵玫瑰還在孤獨地開放,所有它可愛的伴侶都已凋謝死亡。再沒有鮮花陪伴,映照它緋紅臉龐,與它一同嘆息悲傷”。當全世界都沉浸在這首歌傷感的意境中時,愛爾蘭民歌征服了所有人,而都柏林也奠定了在音樂王國裡不可動搖的地位。看看如今的愛爾蘭吧,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像它那樣每年舉辦如此之多的國際性、民族性的音樂節:每年一次的科克國際合唱與民間舞蹈節;在愛爾蘭東南城市韋克斯福德每年舉行一次的古典歌劇節;南部城市沃特福德每年舉行一次的國際輕歌劇節;都柏林每年都會舉行規模盛大的國際歌劇節、國際風琴節……
戲劇
而戲劇在都柏林更是璀璨無比,愛爾蘭被稱作“戲劇之邦”,都柏林則是歐洲的“劇都”。早在1637年,都柏林就有了劇院。但是它上演的全部是英國征服者的劇目。1742年,歷史上最重要的戲劇之一、德國作曲家亨德爾經典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的清唱劇《彌賽亞》在都柏林首演,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十八世紀,都柏林雄辯的政治家、議員理查德·謝立丹創作了幾部出色的喜劇,其中最著名的是諷刺、挖苦都柏林人愛饒舌的《造謠學校》。十九世紀,資產階級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在都柏林出生。他的傑出劇作《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和用法語創作的劇本《莎樂美》是歐洲劇壇上膾炙人口的作品。1856年,在都柏林出生了十九世紀文壇上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愛爾蘭文豪肖伯納,他對戲劇藝術的偉大貢獻為“劇都”作了最好的註腳。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都柏林阿貝劇院為中心,愛爾蘭的戲劇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從這時起,都柏林成為歐洲的“劇都”,每年要舉辦各種形式的戲劇節。儘管戲劇是以對話為載體的藝術,但音樂在戲劇中的作用以及戲劇藝術對音樂的推動是互相的,由戲劇的繁榮可見音樂的昌盛。音樂與戲劇造就了都柏林,而都柏林的藝術氛圍又不斷提升愛爾蘭人的藝術水準,如此才能使愛爾蘭音樂不至靈感枯竭,長久不衰。
風笛
在《勇敢的心》中,風笛聲對電影場面的渲染非常突出,在瑟瑟風中傳遞的風笛成為戰鬥中獵獵飄揚的旗幟。《勇敢的心》所講述的故事,與歷史大抵吻合。13世紀,在蘇格蘭人反抗英格蘭統治的同時,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以及附近地區已經在英格蘭控制之下。戰爭的殘酷一面除外,文化得到交流卻是不爭的事實。風笛實際出自古羅馬,被許多民族吹奏過,當時英格蘭就正流行風笛,只是後來因為蘇格蘭風笛太過有名,風笛才被看成蘇格蘭的民族樂器。從那時起,風笛也被大量使用在愛爾蘭民樂之中。
樂器結構
從樂器結構上分析,風笛是由一根吹管和一個風袋構成的。吹笛者換氣時只需用手擠壓風袋,笛聲就不會中斷。此外還有三根木製的單音管(古老的風笛只有兩根),笛手利用有音孔的調音管奏出旋律時,單音管會發出持續不斷的泛音。風笛只能吹出9個音符,一般只能吹奏降B調,而且音量無法改變。由於風笛指法很難掌握,並且極難調音。因此很難吹奏。今天的風笛已漸漸現代化了,出現了無需擠壓風袋的電子風笛,電子風笛能發出8至9個8度音,音域比傳統的風笛寬廣得多。風笛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的泛音,有了這種連續不斷的降B調低音,風笛手再吹出旋律時,每個音符就都有了一組不同的泛音,混成一體後悠揚高亢,令人神魂顛倒。
女神
而提起豎琴,就會令人聯想起在愛琴海邊的女神。當豎琴手端坐琴前,雙手撫琴如行雲流水般飛舞撥動琴絃時,其形態姿勢之優美,確如落在凡間的精靈。豎琴有不同的分類,會根據國家和地域的差別在結構上有所差異。愛爾蘭豎琴又稱凱爾特豎琴,它有一個三角形的外框,約90釐米高,55釐米寬,沒有踏板,不同長度的琴絃發出的音符也不相同,並且音色優美清亮,宛如水珠落盤。演奏者透過手指對琴絃的擠壓來改變琴絃的固有音符,而傳統的愛爾蘭豎琴是用手指甲彈奏的。傳說假如一個演奏者的演奏使聽者感到苦惱,他的指甲就會斷裂。愛爾蘭豎琴的音域很寬,泛音表現同樣出色,這就使愛爾蘭豎琴在演奏時猶如瀑布飛流直下,流暢而又緩急分明。在加上它獨特的清音,豎琴對於愛爾蘭民樂特點的最終形成起到關鍵作用。風笛與豎琴一旦合作,樂器對曲意的表達便更為豐富,能夠充沛地表達各種情緒,在優美的基調上引起聽眾的共鳴。
錫哨哨笛
除了風笛與豎琴,愛爾蘭民樂裡還使用了其他一些樂器,比如愛爾蘭特有的“錫哨”(哨笛)。錫哨是一種十分簡易的笛狀物。它被廣泛運用在民間音樂中,同時也是一件十分普及的玩具。錫哨一個相當有特點的效果就是它的顫音,這種顫音是用手指在錫哨口的顫動而產生的。在愛爾蘭傳統音樂中,常常可以聽到錫哨那種尖嘯聲。此外,到了現代,很多經典的管絃樂器也開始出現在愛爾蘭音樂中,甚至木吉他也常被使用。但不管樂器的選擇有什麼變化,愛爾蘭民樂、民歌中最大的特點卻不曾改變:音樂清澈見底,每首曲子中使用的樂器種類並不多,而主旋律往往是由豎琴與風笛來演奏。當聽眾專注聆聽優美的愛爾蘭音樂時,往往可以看到愛爾蘭獨特的風景畫:高山綠地上,微風拂面,驚濤拍打著山腳下嶙峋的巨石,溪流卻已在山上森林裡跳躍出輕快的聲調。風笛演繹情緒、豎琴描寫美景,樂聲遠播,愛爾蘭民族堅強、浪漫的一面也就在這綺麗的景色中表露無遺。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永恆中的哨笛演奏感動了無數人,但是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那是哨笛,錯以為是風笛,其實不然。
民族性
愛爾蘭民歌與民樂,都是在純樂器演奏中形成的優秀音樂。由於風笛和豎琴的地域性,愛爾蘭的純音樂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性。從藝術角度而言,民族性的就是世界性的。但如果愛爾蘭音樂只在純音樂上表現卓越,難免有曲高和寡之時。愛爾蘭音樂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還擁有一批在流行音樂領域依然能站在世界最高峰的藝人,他們與風笛、豎琴一起,為愛爾蘭音樂爭得榮耀。
回覆列表
凱爾特人起源於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中歐,後來開始向外遷徙,他們不僅來到法國西北部和西班牙定居,也漂洋過海到了今天的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並將自己獨特的文化帶到這些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樂。
從最寬泛的意義上說,凡是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後來都被稱為凱爾特人,而這些地方的傳統音樂也都是凱爾特音樂的範疇。如今,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仍然認為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同屬於凱爾特文化。但一些作者傾向於認為,正是在愛爾蘭,凱爾特人的音樂傳統得到了最好的延續和發展。
今天,人們很少將蘇格蘭音樂與凱爾特音樂聯絡起來,很大程度上源自蘇格蘭音樂在當今時代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與傳承。一個明顯的對比是:你能在市面上輕易找到五花八門的愛爾蘭音樂,卻很難找到明確標有“蘇格蘭音樂”的專輯。從上世紀後半葉開始,愛爾蘭音樂便經歷了明顯的復興,而蘇格蘭音樂給世界的印象,似乎永遠停留在他們的風笛樂隊上。
蘇格蘭風笛樂隊
不過,愛爾蘭音樂並不能代表凱爾特音樂的全部。有作者指出,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許多凱爾特音樂家,比如葡萄牙北部、加拿大部分地區和美國的部分移民社群仍然強烈地認同他們的凱爾特傳統。
樂器形態上的區別也能體現出凱爾特音樂的多樣性,不同地域也都有各自獨特的音樂傳統。例如,蘇格蘭高地風笛(Highland Pipes)是最響亮的,通常在大型樂隊中演奏;在愛爾蘭,則是更加安靜的肘風笛(Uilleann Pipes)最受歡迎;在法國的布列塔尼,人們喜歡演奏一種名叫比諾(Binou)的風笛,而在西班牙的阿斯圖里亞斯和加里西亞,當地風笛名叫蓋塔(Gaita)。後兩者的外形與發聲方式與蘇格蘭高地風笛較為接近,愛爾蘭肘風笛的發聲原理則截然不同。
許多人對於凱爾特文化中的這種多樣性構成顯得比較陌生,由於愛爾蘭音樂在全球擁有廣泛知名度,導致大家已經習慣將愛爾蘭視為凱爾特的代名詞。但充其量只能說,愛爾蘭音樂是凱爾特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能就此忽略凱爾特音樂文化在其複雜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所形成的豐富樣態。
凱爾特十字石碑
豎琴是愛爾蘭的象徵
儘管在許多凱爾特地區,風笛的出鏡率很高,但凱爾特傳統音樂中最有名的樂器當屬豎琴。尤其在愛爾蘭音樂中,豎琴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直接體現了愛爾蘭歷史文化的精髓,時至今日依然是愛爾蘭的象徵。
大約2000年前,凱爾特人將豎琴帶到了愛爾蘭,由於凱爾特人曾受到東方音樂的影響,豎琴因此也被認為起源於埃及。它在10世紀到17世紀期間極為盛行。
據史料記載,中世紀時期,音樂已經成為愛爾蘭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精通豎琴的人都可以在當地酋長的宮廷裡演奏,以此謀生。在當時的愛爾蘭,豎琴手、詩人,以及其他有藝術才能的人均享有很高的社會聲望。
在17世紀之前,豎琴文化在愛爾蘭達到頂峰,所有的豎琴手都是職業音樂家。酋長們僱傭他們創作和演奏音樂,從而形成了一種贊助制度。愛爾蘭豎琴手因此在愛爾蘭蓋爾語社會中享有特權地位。
豎琴在愛爾蘭享有崇高地位
當英國征服愛爾蘭之後,開始有意削弱當地文化對民眾的影響,而豎琴手又被視為是蓋爾人傳統的守護者。1571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頒佈法令,處死了大批豎琴手,並焚燒了他們的樂器。豎琴手和凱爾特音樂文化受到了沉重打擊。
1607年,酋長們在統治者的壓力下逃離愛爾蘭,去往歐洲大陸。豎琴師的技藝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逐漸衰退,他們不再擁有專業音樂家的頭銜,而是在國內四處旅行,變成了遊蕩的豎琴手。
但愛爾蘭的音樂傳統和豎琴文化並沒有因此銷聲匿跡,到了1642年,一位愛爾蘭士兵制作出了第一面豎琴旗,豎琴同樣也出現在硬幣上,由此成為了愛爾蘭的徽章與標誌。
和絕大多數民間音樂一樣,愛爾蘭音樂長期以來完全依靠口口相傳,第一部系統整理出版的音樂合集出現於1762年,其中包含了49首歌曲;而直到1792年的貝爾法斯特豎琴節,音樂家愛德華·邦廷才創造出了最重要的一套愛爾蘭音樂記譜法。
愛爾蘭肘風笛
愛爾蘭音樂開始大範圍向世界各地輸出,大概始於19世紀中葉。
1845年到1850年間,愛爾蘭饑荒爆發,大約有100萬愛爾蘭人被迫移民。他們帶著音樂和舞蹈來到世界各地,獨有的文化生活在新建立的愛爾蘭社群中發展起來。尤其是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英國,移民們開始復興愛爾蘭的音樂傳統。到了20世紀初的蓋爾語復興時期,愛爾蘭傳統音樂開始被錄製成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