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蓋了帽了籃球

    最近,《中餐廳》第三季強勢迴歸,節目開播3期就爭議不斷,口碑較前兩季嚴重下滑!說實話,《中餐廳》開播3季,明星嘉賓一直以“弘揚中國美食”為己任,在經營餐廳過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們都團結一心共同承擔。但本季節目餐廳合夥人之間卻矛盾不斷,首次擔任店長的黃曉明完全聽不進別人意見的經營理念遭網友吐槽不斷。

    為了彌補前兩季菜品檔次不足的問題,本季節目組特地請到“國宴大師”林述巍擔任主廚,畢竟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只有專業的廚師才能做出最地道的中國美食。再加上人生閱歷豐富的秦海璐、黃曉明,以及人氣極高的楊紫、王俊凱,絕對稱得上《中餐廳》史上最強合夥人陣容,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位素人主廚與明星嘉賓似乎格格不入,先後與秦海璐、黃曉明產生爭執。

    店長黃曉明的表現則是一言難盡。在第一季的時候,店長是趙薇,兩人交情又深,黃曉明還不敢亂來。等到第三季開錄,除了秦海璐,其他人根本治不了他,黃曉明徹底放飛自我,一發不可收拾。

    根據目前的預告,黃曉明真的買了個新冰箱,還搬進了廚房。而林大廚也未見身影,也不知是被炒了還是去休息了。

    近幾年來,黃曉明的人氣和事業發展都開始走下坡路,連他自己都覺得力不從心。依照他現在的咖位,如果能借助《中餐廳3》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表現得親切溫和,是很容易圈粉的。再加上《烈火英雄》這樣的優秀作品加持,黃教主想不翻身都難。偏偏他在綜藝中的表現整個垮掉,被罵上熱搜,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2 # 野生兔貓

    店長,尤其是《中餐廳》的店長,應該是運籌帷幄,臨危不亂的,可如果用這樣的字眼去形容黃曉明,顯然有些不合適了,對於黃店長來說,採購東西,列印個選單什麼的還可以,讓他去前線指揮,要求就有些高了,最新一期節目中,黃曉明讓高天鶴解決煤氣問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餐廳要十二點半開業,可開業之前,林大廚對黃曉明說店裡的煤氣問題還沒解決,此時的黃店長壓根沒有考慮煤氣夠用不夠用,直接對高天鶴說到“你現在每隔半個小時,撥打一次電話,直到打通為止”!

    這句話說得簡單,可做起來就有些難了,我們看到的一幕是:高天鶴一直在很認真的打電話,坐著打,站著打,切菜的時候還在打!雖然秦海璐告訴他,週末人家可能不上班,但高天鶴一直沒有放棄!

    果然,在打了N次電話後對方接了,但結果是:週日休息!當高天鵝把這個訊息告訴店長後,黃曉明一臉的不樂,說真的,雖然結果不好,但高天鶴還是很努力的付出了,至少也給個笑臉安慰一下吧!

    重點來了,得知人家不會送煤氣之後,黃曉明決定測試一下店裡的煤氣夠不夠用,方法也很簡單:讓林大廚把煤氣罐拎起來看看重量!結果大家都知道,煤氣還夠用!

    這問題就來了,既然之前煤氣問題得不到解決,為什麼黃曉明想到的不是拎煤氣罐重量,而是讓高天鶴每隔半小時打電話呢?是真的沒想到?還是壓根沒去想呢?

    透過這件小事我們就可以看出,黃曉明真的不是一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老闆,對於員工的態度也值得商榷,如果你身邊有這樣一個老闆,你會怎麼辦呢?忍著?還是炒他魷魚?

  • 3 # 小小文仔

    升任店長沒多久,經營問題一大堆,和諧美好不再,波濤暗湧四溢,一檔原本旨在推廣中華美食的節目,在他的帶領下變成“境外生存節目”

    和趙薇當店長的井然有序不同,黃曉明接任後的中餐廳簡直是雜亂無章,當面臨0成本開業的狀況時,黃曉明帶領團隊成員進行傳統的“以物換物”,還算有一定的應對能力,雖然過程很尷尬,很被動,但至少有了一定的啟動資金,哪曾想,在隨後的買菜環節中,爆發了第一個危機:團隊相處問題,耿直強勢的秦海璐作為財務總監,堅持量入為出,能省則省的節儉原則 素人林大廚作為國宴級別的總廚,也在盡力堅守自己對美食的把控,兩人爆發了直接性的衝突,這時候店長黃曉明採取了最消極的“和稀泥”方式,

    兩邊都討好,兩邊都不想得罪,結果大廚買得也不爽,秦海璐結賬更不爽!原本是一個很好地調節團隊凝聚力的機會,也是一個促進團隊合作的機會,黃曉明身為店長,卻沒有能力疏通矛盾,沒有擔當給出一個很好的引導,直接導致後期團隊協作效率低下,沒有向心力,員工亂忙一通,各自委屈。

    一開始沒有定下良好的運營基調,到了後期,矛盾愈加明顯和深入,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黃曉明身為店長,分工不明,思路不清,剛愎自用。

    分工不明:將全部的烹飪工作壓在大廚一個人身上,不給予適當的配合,還怪其出餐效率低;思路不清:一味地想賺錢,不考慮中餐廳的招牌,不考慮後廚的供應能力,狂攬客;剛愎自用:全程在喊“聽我的,聽我的”,下決策不過腦子,想一出是一出,不參考員工意見;此外,他經常把簡單問題複雜化,原本做套餐是為了便捷,結果越弄越累贅,還不知變通,趙薇定的套餐主菜是以滷菜為主,可以提前準備,不影響口感,黃曉明定的套餐主菜是以油炸類大菜為主,對時間,溫度要求都非常高,不適合提前做,在套餐的數量方面,更是“為了萬一,捨棄一萬”,全程考慮萬一一個顧客要吃3份套餐怎麼辦?讓林大廚一個人準備所有的套餐,完全不管是否來得及,是否有必要,是否需要換著搭配……

    另一個引起公憤的是黃曉明對素人林大廚的態度,沒來由的傲慢與不尊重,黃曉明從一開始就沒有意識到,他只是一個店長,而不是中餐廳的老闆,他完全忽略其他成員的“合夥人身份”,一心只把他們當成給自己打工的,這樣自戀到極致的定位,讓他在運營餐廳的時候,完全放飛自我,亂來一通!他一邊極其諂媚地討好外國食客,轉頭就冷臉質問最辛苦的素人廚師為什麼不快點,只因對方沒有名氣,就忽視大廚在美食方面的專業性,一味地指責別人,只因兩個新來的幫工是新人,就省略了該有的禮貌問候,一見面就指使別人幹活,作為店長,從不認真瞭解後廚情況,只挑最輕便的活幹,在食客中間亂逛,大家都說,這樣的黃曉明像極了拜高踩低,偷奸耍滑的某些作風,如果在職場上遇到類似的上司,同事,簡直讓人叫苦無門,不堪忍耐!真人秀是一面鏡子,雖不完全保真,但一些細節,還是能夠將明星的本性暴露無遺. 這只是劇中情節……

  • 4 # 深娛娛樂

    選單

    第一季有個小黑板,趙薇的板書很漂亮,每樣菜品和價格都清晰標明,後來每天也根據當天的選單直接修改。

    第二季更要鼓掌,一個文藝可裝卸的小本,上面有手寫的工整的選單和拍立得菜品照片。因為本子可裝卸,所以新增或者去掉菜品也都很方便,第二季每個人都很細心。

    而且第二季的幾個人都很有愛,還放了一張他們的合影在選單上,真的有種自己的勞作結晶的感覺,讓每一個人都覺得很溫暖。

    黃曉明上任的第三季,選單是一張A4紙,甚至連塑封都沒有。

    這寒酸的選單點完菜必須馬上收回,隨便放在哪兒感覺都會被風吹走被水浸溼。

    最不可思議的是,第一天營業,馬上就到飯點了,才發現選單打錯了。

    在還有半小時的時候,黃曉明拒絕了手寫請求,原以為他是覺得手寫不工整,沒想到,他說來不及。上面那份寒酸的選單雖然它是一張A4紙,但它是一張有4/5空白的選單,黃曉明一定是個對自己要求很嚴苛的人,這樣一份選單大概需要半小時才可以寫完,所以半小時一定寫不完多份選單。

    客人的點菜訂單

    本來看到王俊凱在和大廚講訂單順序,覺得這裡是不是會很順利,這裡應該是他從第二季學到的有條理的排序方式。

    無奈店長遊手好閒,還沒有從第一季跑堂的身份轉換過來,除了聊天就是送禮,並不關心還有哪些菜沒上,除非客人在催。對比前兩季趙薇一直進進出出,核對訂單,安撫客人,黃曉明用他一貫騙人的嘴來安撫客人,“好的好的”“馬上馬上”。

    各方面準備不足

    本期開業最大的問題是,選單有蝦而食材沒有蝦,已經做了幾道菜大廚才發現這個嚴重的問題。我真的震驚。

    第一,他們定選單的時候沒有去核對食材是否充足;

    第二,他們竟然沒有提前備好所需食材在案,而是馬上要做這道菜的時候才去冰箱取;

    第三,在後廚忙亂之外,發閒的人不知道是情商低還是裝看不見,不聞不問,也不關心有沒有什麼需要打下手的。但凡黃店長少聊兩句問一問,可能沒蝦早就能發現了。

    節目組桌面配置數量不太合理

    這種桌數比較多的,適合第一季那樣,遊客少,認識他們的華人少的地方到了飯點來三兩桌,不慌不忙還可以和客人聊天。到點就進來12桌,別說只有一個大廚了,就是上一季五個人輪流炒菜,六七桌客人有時候也很匆忙。

    再來看一下趙薇究竟有多負責?

    她可以隨時說出預定的客人有哪些,幾個人。兩季都有這樣的鏡頭。

    會提前給前一天預定的客人留桌這裡也是開業第一天,來了第一桌客人,趙薇在廚房忙碌時,對正準備接待第一桌的舒淇說的,來的那桌真的是一個小孩和三個大人

    第二季的幾個人真的都是特別積極樂觀又貼心的人,試菜環節互相都在誇別人好厲害,除了小白,大概那道菜當時真的沒做好吧。

    黃曉明究竟是不是一個總喜歡挑別人問題的人呢?

    以下是第一季第二天晚上,黃曉明身為跑堂的,也要開一個Quattroporte般總結大會。

    趙薇立馬攔截說“我非常滿意”,大概是太瞭解黃曉明要說什麼了。

    這一天因為客人相比前一天增加了很多,每個人到晚上吃飯的時候都有些有氣無力,很疲憊,趙薇明白這時候應該更多鼓勵。可明總不要,明總就是要總結。

    這裡只說到了上菜慢,也沒想到張亮有多累直接點名周冬雨

    趙薇又立馬出來阻攔,說周冬雨都明白。

    趙薇幫忙說了兩句後,周冬雨大概也覺得累了一天被當面說有點委屈,趁機解釋,有時候太忙了,正在忙這件事時那邊又喊她去幫忙,跑來跑去就容易忘事。然而黃曉明我不聽我不聽,你要聽我說,依舊不肯善罷甘休,隨即被趙薇剝奪了總結的權利。

    最後,兩任店長對比

    趙薇會管理這些就不提了,單就她作為店長的參與度和對員工的關心度來講,都是一個優秀的店長。

    客人多了以後會幫忙下廚,為張亮分擔,說話的時候注意到張亮汗快滴下來了親自幫張亮把汗擦乾淨。

    再來看看黃曉明,廚房基本上看不到他的身影。

    大廚實在忙不過來終於求救了,秦海璐和王俊凱前來幫忙三個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依舊不見黃曉明,需要上菜也只能求助王俊凱,依舊不見黃曉明。

  • 5 # 亞洲東方娛樂

    現在正處於暑期,不僅各大電視劇電影扎堆播出,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也開始扎堆播出,而大部分的綜藝節目都是按季來,像《中國新說唱》一路走來也來到了第三季,《這就是街舞》也來到了第二季,還有沒有趙薇店長的《中餐廳》也來到了第三季,但是凡是這類綜藝總會存在一個共性,就是一季不如一季,這其中爭議尤其大的就是《中餐廳》了。

    《中餐廳》第一二季都是趙薇擔任店長,不能很完美,但至少能在餐廳不斷的發展中總結出不同的經驗,像第一季的時候主廚只有張亮一個人,因為客人比較多,所以張亮最後都累出心肌炎了,程序到後面趙薇就給每個人燒菜的機會,讓張亮休息。

    到了第二季時候更是大家輪流上場做菜,每個人都規定了一定的時間,這樣就會讓大家都得到了鍛鍊,也不至於一個人特別的累。

    可是等到第三季黃曉明當了店長之後,雖然節目僅僅只播出了兩期,但是這兩期節目中都透露著無比的尷尬,黃曉明雖然角色發生了轉變,但是他並沒有從第一季的大堂經理的狀態中出來,因此,不少人都吐槽他不適合當店長。

    黃曉明適不適合當《中餐廳》的店長,從下面三個方面分析。

    1.就是菜的問題,趙薇是店長的時候,無論是第一季還是第二季採和選單都是做的可以,絕對不會出現像小明哥這樣,選單中可點的菜,進行沒有原材料,開始營業之前沒有對選單進行檢查。

    2.就是選單的表現形式問題,一個開到國外的中餐廳的選單竟然就是一張紙,這也太丟華人的臉了,後來網友劇透了一張中餐廳的選單,那是叫一個亂,相反,店長趙薇就做得很好,第一季的時候是手寫的板書作為選單,第二季成了一個本子上面還加上了菜的圖片,非常的好。

    3.就是角色轉變問題,在目前播出的節目中,黃曉明基本是不怎麼在廚房待,還是一個大堂經理的樣子,最主要的就是此時的他和第一季的他並沒有什麼不同。

    網友對黃曉明的評價就是他不是來當店長的,他是來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也有網友評價道,他適合帶大媽跳廣場舞。

    所以,這也就是導致了剛剛開播的《中餐廳》就有這麼大的爭議的原因,老闆對於一個餐廳來說非常重要,往大了說就是一個企業的文化,不善於經營,其實也說明黃曉明不太適合經商。

  • 6 # 空白集

    第三季的《中餐廳》開播以來就走上了“血雨腥風”之路,綜藝裡的“話題擔當”。

    每一期的節目都有引起網友和觀眾熱議的矛盾與衝突,並且一期比一期更猛烈。8月9日,第三期節目播出後,黃曉明一舉奪下“捱罵”最狠的寶座,觀眾被黃曉明這個店長給氣到吐血。這期節目最大的爭議點是:明明是黃曉明犯的錯,偏偏要員工來背鍋。

    在最初,黃曉明的本意是好的。中餐廳第一天營業結束後,大家開會討論經營策略,作為店長的黃曉明提出了新的賣套餐策略,目的是想減少大家的工作量,不要太辛苦。也確實請到人來幫忙了,來了《聲入人心》走出來的歌手高天鶴和仝卓兩個幫工。只是事與願違,兩人不僅沒有幫上忙,他們的到來還讓這個原本準備就侷促的中餐廳,變得更加手足無措,變得忙碌且無獲。客人滿到嚴重超員、沒人整理選單,劃選單、上錯菜上菜慢、食材緊缺。在一片混亂中結束了中餐廳的營業,錢嘛沒掙幾個,人嘛累到不行。身為店長的黃曉明,看到這麼混亂的場面當然會想要補救一下,開始組織大家開會檢討問題,起點是想要解決問題,大家也提出瞭解決方案,對於供不應求一事,店員們表示不應該做套餐,林大廚也附議:做套餐比單點吃虧。但黃曉明絲毫沒有聽進去,而是開始了自己的“甩鍋之旅”,他認為所有問題的原因都能歸結到林大廚身上:上菜太慢了。

    好一個“甩鍋”行為,既要人做得多,又怪人做得慢,看得觀眾一臉懵。“霸總”附體,專斷決絕,不聽建議

    更可怕的還不是甩鍋,“霸道Quattroporte”附體的黃曉明似乎還把中餐廳當成了自己的“名利場”。在王俊凱、秦海璐、林大廚提出質疑和整改方式的情況下,黃曉明依舊我行我素,完全不聽從任何人的意見,不想著怎麼解決問題。對於備餐一事,大家都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秦海璐:食物的口感保證不了。王俊凱:我們的儲存空間確實也不夠。而黃曉明依然在堅持,他給出的解決辦法:買!

    不管別人提出什麼意見,如何給黃曉明臺階下,他一副“我是老闆我最大的樣子”,全程動不動就“聽我的,聽我的”。

    一個店長,完全不想著怎麼解決問題,也絕不承認自己“做套餐”的想法就是錯的,只要口頭和氣勢上贏過員工就行了。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代表人物,店員給他鋪好了路,給他找了臺階下,他看都不看一眼,依舊固執己見,製造矛盾和爭議。那到底是來做餐廳還是來辯論的?至於黃曉明,他究竟是來當一店之長,還是來做霸道Quattroporte的?

    觀眾紛紛表示:懷念《中餐廳》當店長的趙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人造肉真的會走向百姓餐桌,成為肉類替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