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russia
-
2 # 慕什塔戈
用“百戰百勝”一詞來評價朱可夫,其實一點兒都不過分。這位前蘇軍副統帥在他長達43年的軍旅生涯中,大約有近21年的時間是在戰火硝煙中度過的,從他1915年8月入伍並在波蘭塔爾諾夫戰鬥中俘虜一名德國軍官算起,到1945年5月指揮蘇聯三大方面軍取得柏林戰役的勝利,朱可夫參與或指揮的戰役戰鬥少說也有上千場,其中除了基輔保衛戰和熱勒夫突出部戰役的兩次失利以外,其餘均以勝利告終。可見,百戰百勝將軍這個稱號,對於朱可夫來說是實至名歸。
1941年7月基輔保衛戰的失利,源於戰爭初期蘇軍的戰備鬆懈以及斯大林的盲目堅守,如果斯大林能及時採納總參謀長朱可夫的建議,蘇軍就不致於出現西南方面軍近66萬人被圍殲的重大損失。1942年12月熱勒夫突出部戰役的失利,屬於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次區域性失利,並未影響到蘇軍處於戰略反攻的總體局勢。雖然從傷亡人數上看,蘇軍損失兵力將近50萬,看似慘敗,但畢竟從德軍手中奪回了熱勒夫突出部,因此不能將其視為完全的失敗。此役,朱可夫以他特有的決不服輸、堅毅頑強的指揮風格,調集預備隊向德軍發起一波接一波的反擊,既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損失,也最終迫使德帥莫德爾放棄了防禦。
而且必須承認,朱可夫是蘇德戰場上的“救火隊長”,是二戰時期為數不多的力挽狂瀾似的人物之一,同時期的任何一位將領所取得的戰功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1939年9月,在蘇軍遭受“大清洗”遺害、指揮員隊伍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朱可夫臨危受命,率部在哈拉哈河一舉擊潰日軍第23師團,徹底粉碎了日軍的“北上”戰略,免除了蘇聯在整個二戰期間的“後顧之憂”;兩年後,三路德軍長驅直入,蘇軍全線潰敗,在西南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陣亡,西方面軍司令巴甫洛夫被槍斃,布瓊尼、伏羅希洛夫等一批老帥指揮乏術的情況下,只有朱可夫能夠站出來穩定局勢,並被斯大林委以重任,從列寧格勒到莫斯科,從斯大林格勒到庫爾斯克,從白俄羅斯到烏克蘭,從易北河到柏林,朱可夫直接指揮蘇軍從戰爭初期的失利局勢中擺脫出來,透過一次次的防禦和反擊,逐步實現反敗為勝由弱到強,最終戰勝了德國法西斯,從而成為人類歷史上指揮軍隊人數最多的將軍。
-
3 # 袁載譽
每當我們提到二戰,一定會說最驚心動魄的主戰場是蘇德戰場,而講蘇德戰場避不開一個叫朱可夫的男人,他是二戰期間最家喻戶曉的“蘇聯軍神”、百戰百勝將軍。
至於朱可夫憑什麼被稱為“軍神”,我們要從1939年9月的亞洲說起,那時的日本想北上侵吞蘇聯廣袤的西伯利亞,時任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司令員朱可夫奉命給其當頭一棒。
在這場對日戰鬥之中,朱可夫使用了類似德國“閃電戰”的戰法,不再像一戰一樣過多依附炮兵轟擊,然後步兵人牆衝擊的戰術。
大膽啟用了坦克編隊、航空兵編隊,讓它們憑藉自身快速移動和火力猛烈的優勢,對在諾門罕地區“構築陣地”嚴陣以待的日軍盡情揮舞“蘇維埃的鐵拳”。
戰鬥結果毫無意外,日軍的陣地在鋪天蓋地的炮彈覆蓋下土崩瓦解,殘部狼狽的退出了原蘇聯勢力範圍,在此之後整個二戰,日軍再也沒有北上摸“北極熊”的屁股。
1940年5月德國用坦克碾壓法國,打出使其數月即“亡國”的戰績,震驚全世界的軍界。蘇聯高層為了能夠讓蘇軍不重蹈法國的覆轍,決定對自身坦克軍隊進行全方面的戰術升級。
因朱可夫在1939年的對日作戰中,大膽用了坦克,以類德國“閃電戰”的方式打出了不錯的戰績。1941年1月11日,朱可夫被蘇聯高層一致推舉為蘇軍總參謀長,負責“戰術升級”工作。
1941年6月22日德國不顧《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閃電戰”的戰術向蘇聯發起猛攻。因蘇聯當時正值轉型期,且高層也沒有意識到戰鬥會來得這麼快,所以幾乎沒有做任何針對“閃電戰”的防禦準備,一時間整個蘇聯防線一瀉千里,德軍直指莫斯科城。
7月底,朱可夫因在烏克蘭基輔防禦問題上主張有序撤退,整理好士氣再戰,跟斯大林“死守”基輔的決策衝突,被免去了總參謀長職位,成為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
但隨著基輔戰役以蘇聯完敗落幕,百萬級計程車兵灰飛煙滅,反證了朱可夫的主張是正確的。斯大林“一笑泯恩仇”決定重用朱可夫。
“不是列寧格勒懼怕死亡,而是死亡懼怕列寧格勒。永遠不要考慮列寧格勒一旦失守怎麼辦,列寧格勒不能失守!”朱可夫在9月初接任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員之時,對下屬士兵以及列寧格勒百姓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怒吼聲,藉以提高士氣。
隨後的戰鬥之中,朱可夫把列寧格勒的每一棟建築都武裝成了碉堡,使德軍每前進一步都得付出慘重代價。面對自閃擊波蘭開始最慘重的傷亡,9月底德軍決定暫時不啃下這塊硬骨頭,攻城主力向莫斯科靠攏。
當時希特勒向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約200萬士兵下達了拿下莫斯科的作戰命令:進行最後一次打擊的條件終於成熟。這一打擊應在冬季到來前致敵於死命。
但讓德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列寧格勒死戰他們的朱可夫像“跟屁蟲”一樣跟到了莫斯科,10月7日在斯大林的要求下,朱可夫到達莫斯科主持防禦大局。
在莫斯科朱可夫重複了在列寧格勒的行為,所有建築都武裝起來,讓莫斯科成為一個巨形“碉堡”。再而就是打仗不能輸“士氣”,他於11月7日清晨在德國的炮火聲中舉行“紅場閱兵”。
向全蘇聯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宣佈莫斯科還沒有敗,蘇軍將士一定會把侵略者趕出國門。由於在蘇聯人的“焦土政策”下,德軍的大部分補給需自本土出發,經波蘭進入前線,整個流程極其的長。
所以當朱可夫將德軍拖入由斷垣殘壁的城市構建的“泥潭”之後,德軍很快就陷入了物資睏乏的困局,與此同時隨著冬日的到來,蘇聯開始下雪。而這無疑給了德軍“致命一擊”,道路的難行讓德軍整個補給線陷入半癱瘓狀態,以致於蘇聯雪厚之後,德軍前線士兵還沒有得到充足的過冬衣服。
再後來的事不言多語,12月8日希特勒讓士兵轉入防禦,朱可夫則乘勝追擊,至1942年4月20日蘇軍殲滅德軍50餘萬人,地盤上搶回了整個莫斯科洲,蘇聯贏得了對德軍第一次完整的反擊勝利,蘇德戰場至此進入僵持階段,而非前期的蘇聯捱打。
1942年夏天,在德軍保盧斯上將第6集團軍的猛攻之下斯大林格勒告急,朱可夫再一次臨危受命去主持大局,並於1943年2月全殲來犯的德軍,拉開了蘇軍全面反攻的序幕。
-
4 # 孫悟空144972747
朱可夫這個名字別說是二戰歷史,就是說到人類戰爭史那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應該說他就是上帝賜予蘇聯的救星吧。
軍神、勝利的象徵、是統帥千軍萬馬的統帥的統帥……,用這些來形容一點不過份。在蘇德戰場上,他守必固,哪裡最危急哪裡就有他:守住了列寧格勒、守住了莫斯科、更守住了斯大林格勒,改變了蘇德戰場命運。他攻必克:葉尼利亞小試牛刀,莫斯科保衛戰反攻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二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大反攻是他的智慧結晶,庫爾斯克戰役為蘇軍全面戰略進攻吹響了號角,揮兵百萬強渡第聶伯河埋葬了希特勒妄想與斯大林和談的最後希望,十次突擊把戰爭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仿若神來之筆、秋風掃落葉般將德軍驅逐出境,維斯瓦河_奧德河戰役打得德軍連招架之功都沒了,柏林戰役更是成就了人類歷史上真正的最大城市攻堅戰、最大圍殲戰!
這難道還不夠稱之為:戰神、百勝將軍嗎?
-
5 # 紅色手電筒
首先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任何的將軍都會打敗仗,沒有例外,朱可夫也不例外。但是朱可夫元帥的勝仗打的比敗仗多,而且打勝的戰役對於後來整個戰爭的影響極大。
朱可夫有一個稱號是叫做勝利象徵。這一個稱號是斯大林給予的,原話大概是這樣,在衛國戰爭中的一系列戰役中,莫斯科戰役具有特殊意義,而朱可夫同志的名字作為勝利的象徵和它聯絡在一起。
但是,作為一名軍人,沒有打過敗仗可就是吹牛了,除了網上已經被說爛了的勒熱夫戰役的徒勞無功來說,在蘇德戰爭爆發初期的邊境交戰中,作為總參謀長策劃的使用機械化軍進行反突擊,這項命令雖然聽上去很好,但是沒有考慮到當時的蘇軍機械化軍的實際情況。當時的蘇軍機械化軍只有坦克,剩下的什麼也沒有,而且這些數量驚人的坦克狀態不佳,大部分都需要大修,能不能來到現場都是回事。蘇軍的機械化軍在邊境交戰中,雖然給德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是沒有達到目的,同時自身損失嚴重,也可說是打了一個敗仗。
但是對於朱可夫指揮的那些勝利的訊息來說,這些失利就是可以容忍的了,不說別的,在朱可夫的指揮下,蘇聯人守住了列寧格勒,莫斯科僅僅這兩項戰功,就足以抵消其他的失利了,特別是守住了莫斯科。有一種說法是斯大林後來讓朱可夫指揮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直接攻擊柏林,就是要讓莫斯科的保衛者和柏林的征服者這兩項殊榮歸於一人。
況且在朱可夫崛起發揮了重大作用的諾門罕戰役中,由於朱可夫給狂妄的關東軍上了一堂什麼叫做機械化戰爭的戰爭課,使得關東軍不敢在蘇聯的遠東地區輕舉妄動。這使得蘇聯人可以從遠東抽調兵力和大量物資到蘇德前線,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其實兵力抽調的不多,但是軍用物資就多了,大量的戰備物資的抽調,對於在西部軍區丟掉了200個後勤倉庫的蘇軍來說,這才是雪中送炭。
總之,一句話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看一個軍人的軍人生涯要看他打得勝仗多還是敗仗多,還有勝仗對於整個戰爭的作用有多大。
-
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二戰中,蘇軍元帥朱可夫前後指揮了幾百場大小戰役,並在蘇德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戰功卓著。蘇聯軍隊更是將他稱為蘇聯的戰神,也有人稱他是“百戰百勝將軍”。
(朱可夫舊照)
那麼,朱可夫真的沒有打過敗仗嗎?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人非聖賢,從來就沒有戰無不勝的將軍,朱可夫也同樣不例外。
在莫斯科保衛戰結束後,朱可夫策劃了“火星行動”,想要殲滅勒熱夫突出部的德國第9集團軍。為了達到作戰目的,朱可夫前後呼叫了蘇聯7個集團軍,總人數超過190萬人,可謂是一場大規模的殲滅戰。
在這場戰役中,德軍的莫德爾元帥始終保持著防禦的韌性。蘇聯大軍來勢洶洶,在各個方向都逼得德軍不斷後撤。不過,雖然德軍的縱深防線被壓迫得厲害,但這個防線始終沒有被蘇軍突破。
當蘇軍在舊攻無果,軍隊陷入疲憊之時,莫德爾立刻指揮德軍進行了反擊,成功包圍了蘇軍的裝甲部隊,蘇軍不得不捨棄重灌備,全體突圍。
這場戰役使得蘇軍陣亡和被俘26萬餘人,傷殘50萬人,並且裝甲部隊也遭到了慘重損失。而德軍方面僅僅傷亡了4萬人。可以說,這是蘇聯方面一場徹頭徹尾的大敗。
(諾門罕戰役)
除了這場戰役之外,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也被一部分現代學者視為是朱可夫的一場敗仗。雖然最終結果是蘇聯取得了勝利,但在這場戰役中,蘇軍士兵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數都遠遠超過了日本。
諾門罕戰役是一場典型的朱可夫風格的戰役。這種風格,也經常被人批評為,除了最終結果,其他方面全部落敗。
不少人將朱可夫的這種作戰風格,稱之為“人海戰術”,而這種說法主要源自於朱可夫的戰爭資料。無論是他指揮的哪一場戰役,蘇聯士兵的死傷,幾乎都比敵人要多,而且各方面的損失都遠遠多於對方。
那麼,明明朱可夫打過敗仗,而且戰爭資料慘不忍睹,為什麼蘇聯人民還稱他為“百戰百勝將軍”呢?
事實是,朱可夫打的勝仗實在太多,而且全都是非常關鍵的戰役。
像1941的列寧格勒戰役。朱可夫是在列寧格勒被德軍包圍,十萬危機之時被啟用的。他不僅在極短的時間裡穩住了列寧格勒的局勢,而且還號召士兵與德華人血戰到底,將列寧格勒打造成了一座鋼鐵城池,最終逼得德軍不得不放棄了短時間攻下列寧格勒的想法,轉而向莫斯科進軍。
(列寧格勒戰役)
在德軍的計劃中,莫斯科必然會在冬季之前被攻克,因此他們甚至沒有給士兵準備過冬的棉衣。
但又是朱可夫,不僅追著德軍來到了莫斯科,還重建了莫斯科城的防線,成功遏制了德國中路的快速突進,併成功將戰爭拖入冬季。
莫斯科30年不遇的極寒天氣,成功凍結了德軍陸軍。同時也讓他們的後勤線遭遇了嚴重問題。朱可夫率領蘇軍轉守為攻,正面消滅了近50萬敵軍,狠狠地挫敗了德軍的銳氣。
而隨後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朱可夫更是率部殲滅33萬敵軍,這也成為了東線戰場的重要轉折點。
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無一不是極其重要的戰略重鎮,但蘇聯軍隊在朱可夫的帶領之下,不僅成功保衛了這些重要城市,還將侵略者趕出國土,最終直搗敵人老巢。
至於他被人們詬病的“人海戰術”,也不過是讓己方優勢最大化的體現。如此看來,說他是“百戰百勝將軍”,也不為過了。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回覆列表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世界上並沒有百戰百勝將軍……。
一九四二年一月八日,規模龐大的蘇軍率先對勒熱夫-維亞濟馬方向的德軍第九集團軍發起進攻。在不計傷亡的殺戮式進攻下,蘇軍持續向前推進,然而這種情況並沒能持續多久,蘇軍就因為後繼無力而被迫停滯。隨後,朱可夫再次集中優勢兵力,企圖透過一次足夠強勢的進攻瓦解德軍的防禦。然而在接下來三個月的時間內,蘇軍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火星計劃”正式實施。戰役開始的第一週,由於蘇軍兵力處於絕對劣勢,莫德爾第九集團軍遂靈活應對:採取彈性收縮的防禦策略消耗蘇軍。戰役行動進入第二週後,巨大慘重的傷亡使蘇軍士氣低落而軍心不振。一九四二年二月七日,當蘇軍的攻勢逐漸陷入停滯後,莫德爾第九集團軍遂立刻策劃反擊,很快對蘇軍第四十一集團軍形成合圍態勢。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蘇軍再次投入兩個坦克軍,從正面向德軍防線發起突擊,試圖突破莫德爾第九集團軍在東面的防禦。然而經過長達數天的慘烈激戰後,蘇軍再次付出數萬人的傷亡,並丟下三百多輛坦克殘骸倉皇撤退:這場戰役讓蘇軍徹底失去了進攻能力。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凌晨,朱可夫不得不下令:讓被德軍合圍的第四十一集團軍自行突圍。至此,氣勢磅礴的“火星行動”宣告失敗。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莫德爾第九集團軍釋出的戰報,算是對朱可夫“火星”作戰行動的中肯評論:“敵軍統帥雖然在戰役策劃和最初實施階段展示了不俗的技巧和適應性,但隨著攻勢的程序再次表現出一系列痼疾。敵軍統帥雖然有所長進,但他顯然還是不能抓住有利局面擴大戰果。歷史反覆重演,敵軍雖然開局雄心勃勃,進展順利,一旦遭遇不測和傷亡以後,立刻失去理智,瘋狂而徒勞地衝擊我們的堅固防線。俄華人前仆後繼的波次衝鋒如同海浪撞擊礁石,這種讓人無法理解的現象多次出現。俄華人在逆境中往往喪失邏輯思維能力,決策完全靠本能。俄華人本質上迷信蠻力,崇尚壓路機式的戰術,盲目遵循戰前部署,不善於隨機應變‘’……。
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在蘇軍發起的收復白俄羅斯的‘’巴格拉季昂‘’作戰行動中,莫德爾第九集團軍與中央集團軍群被蘇軍殲滅。蘇軍收復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後,大踏步向西部國門開進,旨在解放波蘭的華沙戰役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