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恐怖君故事匯
-
2 # 幸福地帶2
特朗普不對伊朗開戰的問題太多。
第一,美國目前深陷於阿富汗戰爭中不能夠自拔。
美國已經在阿富汗戰鬥了19年,耗費了上萬億美元,死傷了2400多人。直到現在,仍然不能夠從阿富汗全身而退。而和阿富汗的和平談判也沒有任何進展,而最終特朗普宣佈“死亡”。所以,特朗普是抽不出更多的兵力到伊朗戰場上,對伊朗開戰。
第二,美國的國家經濟不足以支撐。
美國的GDP總量20.45億美元,而美國的國家債務達到了22.5萬億美元之多,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所以,美國沒有更多的錢,來支配這一場戰爭。
第三,伊朗的背後有俄羅斯的存在。
首先,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大國,世界上的中等國家。所以,美國要對中等國家發動一場戰爭,所付出的代價(經濟和軍事)將是巨大的。而伊朗的背後又有俄羅斯的(先進的軍事裝備和直接可能的軍事幹預)支援。所以,在俄羅斯的面前,美國是不敢放肆的。
第四,伊朗的強硬讓美國感到畏懼。
伊朗非常的強硬。伊朗多次聲稱,如果美國對伊朗開戰,那麼,伊朗就會對以色列開戰,甚至還會對沙特等美國的盟友開戰。如果是這樣,那麼,美國並沒有足夠的實力來阻止伊朗對自己的盟友開戰,再如此一來,美國以及美國的盟友將會面臨著多個戰場,這是美國所不敢輕易嘗試的。
第五,俄羅斯絕不會袖手旁觀。
一旦美國對伊朗開戰,俄羅斯絕不會袖手旁觀,再向伊朗支援大量的先進的軍事裝備的同時,俄羅斯很有可能對美國的盟國發起進攻,從而直接摧毀美國經營多年的北約東擴計劃,讓美國得不償失。
第六,特朗普戰略轉移計劃無法實施。
美國正在進行戰略轉移,希望將自己60%的軍事力量轉移到亞太地區。而一旦美國同伊朗開戰,那麼,自己將會以將自己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伊朗戰場上面,而無法實行自己的戰略性轉移。
第七,美國內部的紛爭不斷。
美國內部對是不是要對伊朗開戰,一直沒有統一的口徑,也沒有統一的思想。因此,撤換了多名高官之後,仍然不能夠有一個統一的部署與計劃。所以,在猶豫之下,也顯示出了美國的內部矛盾,紛爭不斷,而無法實施對伊朗的軍事打擊。
第八,美國得不到盟友們的支援。
美國得不到盟友們的支援,而美國的盟友們反而堅決的反對美國的伊朗開戰。認為這樣會造成大量的難民湧入歐洲國家,給歐洲國家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同時,會導致石油價格的狂飆,讓歐洲國家平白無故的遭受損失慘重。所以,歐洲國家堅決反對美國的伊朗動武,而美國就顯得孤掌難鳴,而無力為繼了。
第九,伊朗的軍事實力讓美國擔憂。
伊朗是中東地區僅次於以色列的,擁有自己研究和生產各種先進武器的國家。所以,伊朗的攻擊導彈系統,防空導彈系統,無人機,反艦導彈系統等等,都是非常先進的,都是能夠對美國的許多目標發動進攻的。而伊朗的導彈最遠射程可以達到了1300多公里的土地。所以,能夠覆蓋美國在中東地區所有的軍事基地。一旦對伊朗開戰,那麼,伊朗的導彈可能會對美國在伊朗中東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形成打擊,這是美國非常擔憂的。
第十,特朗普是商人,更重視2020年的選舉。
克朗普是商人出身,而更多的事情都處於經濟利益的考慮。而且,特朗普更希望自己能夠在2020年的選舉中獲得連任。如果一旦伊朗戰爭開始,那麼 就會遭到美國反戰人士的反對,而以特朗普的商人思維,戰爭是不能夠給美國帶來利益的,更不能夠給自己帶來選票,反而會成為被攻擊的目標,成為自己競選總統時期的短板。所以,特朗普更願意透過其他的方式,對伊朗施壓,而不是戰爭。
-
3 # 愛生活的湖泊Z
美國很早就完成了對大堤伊朗的戰略包圍,但是一直到現在為止,包括特朗普總統在內,都不敢啟動對伊朗的戰爭,這是有諸多原因的。
首先,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戰場上深陷泥潭,死亡數千人,傷數萬人。這讓美國民眾感到相當的不滿,美國民眾倒不是怕打仗,而是怕在一個戰場上,傷亡太多的人員。而美國作為民主政府,不能不考慮選民的感受。
其次,美國在兩個戰爭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現在美國國債超過20萬億美元,比美國的GDP還要高。而伊朗的實力比伊拉克還要強,美國真要打,投入的資金比伊拉克只多不少,而美國的經濟已經無法再承受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還有美國國內政治派別之間互相爭吵不休,民主黨在特朗普任總統期間啟動了兩次對特朗普的彈劾,而特朗普所有的精力都忙於跟國內的政治政績進行無休止的鬥爭。伊朗也不是軟柿子,特朗普沒有騰出精力之前也不可能冒然開戰。
那是因為上述諸多原因,所以特朗普一直沒有敢對伊朗發動戰爭。
-
4 # 鐵嶺鋒
三大因素決定了美國不敢對伊朗發動戰爭,其一,是美國自身的經濟現狀及其綜合國力的衰落,不允許它再發動這種規模烈度的戰爭;其二,伊朗的國情及其綜合國力的大幅躍升,決定了美國對它開戰,也將是一場規模空前,烈度空前的戰爭,讓美國更打不起;其三,國際勢力版圖的顛覆性改變,將使其對伊朗發動的戰爭,演變為幾個強大對手聯合的抗美援伊戰爭,徹底打斷其國運它豈敢再戰?
其一,幾大因素迫使瘋狂的特朗普不得不迴歸理性。從其退出《伊核協議》,尋求強迫伊朗與其重談伊核問題協議的操作開始,就沒打算動用戰爭手段,而是力圖以美國貨幣結算體系的絕對霸權地位,使用美國國內法301條款的長臂管轄政策,實施第三方制裁的手段最大限度的阻止伊朗石油出口,到今年5月2號的限令世界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一直力圖以經濟手段,實現迫使伊朗鑽進他重談伊核協議的圈套的目標,軍事施壓只不過是特朗普預備的輔助手段,23萬億政府債務的美國經濟現狀的壓力下,特朗普打不起這場戰爭。
其二,而從5月2號特朗普,對伊朗第二階段極限絞殺之前就開始的,戰爭邊緣的軍事施壓手段,其中實施的戰爭全要素大規模的軍力部署、各種挑釁性的威懾演習、溫壓彈極限轟炸塔利班的殺雞儆猴手段,則都是由蓬佩奧博爾頓等這個特朗普政府b團隊,在特朗普對伊朗政策之外實施的。
其後又操作阿曼灣油輪襲擊事件給伊朗栽贓,力圖推動特朗普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在其以【p8/a】搭載35名美軍官兵,伴隨【rq4/c】對伊朗實施侵入式偵察挑釁,期待用美軍生命被伊朗誤擊,引爆特朗普對伊朗發動戰爭之際,被伊朗精準利落的打掉了【rq4/c】,伊朗這種在美軍強大電子戰壓制下,發揮出來的隨心所欲的作戰實力,更讓特朗普政府包括那個b團隊都為此被震懾,迫使特朗普緊急下令,停止將在十分鐘內對伊朗發動的報復性軍事打擊。
其三,從此就徹底打掉了,美國靠一己之力對伊朗發動戰爭的自信,而最近這次藉口沙特石油設施遭襲,再次給伊朗嫁禍喊打喊殺叫囂戰爭,只不過是在炒作伊朗威脅論,企圖以次要挾盟友替它衝鋒陷陣,對伊朗進行外交、經濟或者包括軍事的打擊,特朗普是想借此坐收軍備銷售、綁架盟友實現美國頁岩油市場擴張、維護石油美元霸權、支撐美國全球戰略霸權地位的漁人之利,在伊朗擁有兩大強國抗美援伊支援的條件下,讓特朗普連參戰都不敢。
由此才出現了:在美國主導組建波斯灣護航國際聯盟的過程中;美國藉口沙特遭遇襲擊在對伊朗叫囂戰爭的過程中,美國只負責提供情報,戰場協調指揮,讓盟友替美國擋槍跟伊朗拼命的奇葩現象。說到底就是:當今美國衰落的國情現狀、伊朗快速崛起的綜合國力、世界霸權對比正義力量的此消彼長,在這種勢力格局已經發生了顛覆性改變的態勢下,美國不僅喪失了以一己之力對伊朗開戰的資格,連參戰的資格都喪失了。
特朗普才不敢對伊朗發動戰爭。
-
5 # 使用者雲波
此時的美國發動一場戰爭可以說是動筋骨的一個不合適宜的時間點,就目前美國整體環境都不看好,特朗普的治國理念很顯然暴露出很多突出問題,美國優先政策首先給美國外交帶來了障礙,經濟利益鏈也是短期效應背後突顯更大的長期的經濟隱患,在一個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戰爭已經是泥潭中不能自拔,國內環境更是不近人意,民碎主義抬頭,槍擊案頻出,經濟政策沒有穩定性,國內政治格局混亂充分暴露出美國目前的一切事務都在疲軟的狀態中維持,在伊朗問題上美國特朗普的一些政策,直接讓伊朗政府看穿特朗普就是一個自私利益的家族暴發戶,對於理政只有一個就是商人利益,伊朗也充分分析了美國當前的形式以及特朗普目前的思路,對於一場戰爭可能就是特朗普徹底葬送2020年大選,同時不斷髮生在特朗普身邊的事情接連不斷,如民主黨的彈劾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特朗普想發動一場冒險戰爭基本上等於零,隨著世界形式發展趨勢,美國需要解決的緊要問題是目前的經濟政策,外交政策,以及國內亂象,對伊戰爭只是紙老虎,一戳就穿。
-
6 # ruixuezhaofeng
2019年5-9月,海灣戰雲密佈,“不測”事件頻發,沙特以色列“加鋼”美國動武,特朗普卻一直“動口不動手”......
他為何不敢對伊朗發動戰爭?
道理很簡單,時勢遠不同於2001年和2003年美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美國的國力、盟國的態度、伊朗的地位乃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基本走勢決定了特朗普不戰的明智,歷史將證明;反之,如果美國發對打擊伊朗的戰事,必將激起海灣乃至中東的全面戰爭,其範圍、程序乃至影響絕對難以估量。
如今的美國不足以駕馭這樣一場戰爭了!有“高參”認為美國打伊朗“不是一件難事”、“不是打不贏而是不願打”,都是謬論!
第一、特朗普“商人的聰明”+“名垂青史”兩大因素決定了他不會貿然發動戰爭
先看東北亞,2017年全年美朝矛盾激化,美國武力施壓達到高潮,但特朗普最終“劍走偏鋒”,2018年至今三次“金普會”緩解了危機。何故?他想用懷柔逆轉歷屆美國總統的半島政策,誘使晚輩對手,成就自己不世之業,得個諾貝爾和平獎。
再看大中東,阿富汗、伊拉克兩場戰爭耗費美國數萬億,讓它不能專注於發展創新,以至被新興大國趕上,至少前總統卡特是這樣看的。“商人的聰明”在於錙銖必較,追求立竿見影,而兩場戰爭的付出與和平不至(贏了戰爭難現和平)讓他忌憚,由此對伊朗只是極限施壓和戰爭準備,而開戰的代價難以承受,一是財力,二是連任,兩點足夠。
第二,從軍事和地緣角度看,伊朗戰爭從開始就是“外溢式”,它迥異於此前的“內斂式”
阿富汗、伊拉克乃至當下的敘利亞、葉門戰爭基本屬於“內斂式”,即戰火不蔓延鄰國。伊朗則相反,這個伊斯蘭國傢俱有鋼鐵意志和眾多手段,屆時美軍在海灣的軍事基地、以色列目標等都將難以倖免。
區域內什葉派力量更會揭竿而起,以德黑蘭為中心,東至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至伊拉克、敘利亞、葉門、黎巴嫩和加沙等地,這樣的情形讓美國忌憚、域內遜尼派國家不安。結果必是一場大規模的中東戰亂,其範圍、時間、破壞性難以估量,對世界經濟乃至安全的負面影響難以承受。
第三,美國將製造一個自身難以控制的局面
此前所有分析均未看到一個基本事實:伊朗連線阿富汗和伊拉克,一旦美國開啟戰端,伊朗必然把戰火燒到兩個鄰國,兩國的什葉派將有所作為,結果有將美國兩場戰爭所獲利益“清零”的危險......
還有重要的一點,伊朗與俄羅斯有裡海共同邊界,兩國利益緊密相連,美國對伊朗大打出手,俄羅斯必有“唇亡齒寒”之感,結果會怎樣?美國想到沒有?
結論:即使有北約等盟國相助,有中東沙特、以色列等的全力支援,特朗普也不會發起伊朗戰爭,他或許沒有戰略眼光,但經濟眼光和政治考量(就是連任)已經足夠!
-
7 # asiavikin雜談
打了又不好收場,幹嘛打啊?
打仗太花錢從特朗普上臺到現在3年了,美國很難得地只對外發動了一次軍事行動,即對敘利亞的巡航導彈打擊,之後特朗普還吹得滿天下都知道了。而對伊朗,即便是無人偵察機讓伊朗揍下來了都沒有出手。這要是在克林頓、小布什時期,怕是早就一輪全甲板攻擊了。現在是地主家也沒餘糧了,特朗普是個商人本質的總統,不賺錢還賠錢的事堅決不幹。而打仗太花錢,要是碰上打不贏的仗更是無底洞。特朗普不願幹這種傻事。所以,客觀地說,特朗普雖然性格乖張,但並不把軍事手段作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他更青睞另一種手段:經濟上的封殺。
經濟上美國牌更多在經濟上,美國的牌要遠比軍事牌多得多。經濟制裁是美國屢試不爽的手段,憑著目前仍屬世界第一的經濟和科技實力,美國不但自己對伊朗搞貿易禁運,還威逼利誘其它國家也這麼幹。多年的經濟制裁確實使伊朗蒙受了很大損失:比如伊朗的民航飛機20年沒有更新,近幾年空難頻仍。而伊朗的原油日產量340萬桶,不及沙特的三分之一;煉油日產量250萬桶,不到沙特的二分之一。因此,從特朗普的角度看,他對伊朗的經濟下手,效果要比軍事打擊好,造成的壓力更大,也更容易調控。
伊朗在軍事上比較難啃伊朗的軍事工業自主化程度高。由於受西方多年的軍事、經濟封鎖,伊朗逐漸發展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其中的軍事工業水平在伊斯蘭世界最高。伊朗不僅能夠自主設計生產中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還能仿製美製“眼鏡蛇”攻擊直升機以及F5E戰鬥機。可以說,美國的多年經濟封殺反倒促進了伊朗軍工的獨立自主發展,實在是出乎美國意料。而且,與兩伊戰爭時期相比,伊朗國防戰略的決策水平有較大提升。從伊朗安排的導彈武器研製計劃就可以看出,伊朗對於怎樣利用美國戰爭機器的弱點進行了客觀科學的分析,所以才下大力氣投入巨資發展導彈系統。因為既往的幾場高技術戰爭證明了: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武器是能夠最有效地突破美軍防禦體系,給美軍造成嚴重傷亡的技術兵器。而伊朗境內遍佈的高原與山脈也給伊朗這些兵器提供了較好的掩體。
中俄等大國對伊朗的支援如果美伊之間的戰爭爆發,中俄兩個大國必然會干涉。不一定是動用軍隊,但透過各種手段向伊朗輸血,提供相關物資甚至武器都是沒問題的。因為中俄很清楚,伊朗如果被美國搞倒絕對不是好事。所以,一定會抓住各種機會明裡暗裡向伊朗施以援手。要知道,區區一個伊拉克就讓美國浪費了十年時間而一無所成,而伊拉克還沒有得到中俄像樣的支援。難以想象美國對伊朗動手就能輕易拿下而中俄會隔岸觀火。
總之,由於美國在經濟實力上的限制,已經不太敢輕易訴諸軍事手段解決問題。而伊朗透過長期努力建立的國防體系也使得其有能力給美國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加之中俄等戰略對手也在虎視眈眈,因此,特朗普並無十足把握以戰爭方式拿下伊朗。
回覆列表
很幸運回答這個問題,美國不敢打伊朗的原因主要是怕陷入泥潭,畢竟伊朗不是伊拉克,伊朗軍事實力還是很不錯的,雖然不能跟一些大國相比。但是也能和美國槓一下的,而且伊朗全國上下一心,不像伊拉克四分五裂,一旦美國陷入戰爭泥潭脫不了身就會陷入被動,和美國對立的一些有實力的國家也會暗中下絆子。而且中國俄羅斯也會支援伊朗的,對於中國來說是希望美國和伊朗打,最好妥不了身,大傷元氣,這樣中國能做很多的事情,搞不好還有機會同一臺灣,徹底衝美國的戰略封鎖,將美國的力量驅逐出亞洲,讓中國成為真正的亞洲第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