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內科程醫生說
-
2 # 斜風細雨bxg
唐朝軍事實力在當時是世界頂級,政治制度,經濟領域都很強大。宋朝無法與其相比。宋朝時期出現了強大的北方胡人政權,像遼金等,吞併了宋朝很多北方領土。結果就是宋代面積不如唐代
-
3 # 三觀粉碎機
這個問題換一下說法,就是為什麼唐朝的國土要比宋朝的大那麼多,很多人可能第一個想法就是那一定是宋朝太弱了啊,打架又不行,哪有我大唐強盛,征服西域諸國,滅高句麗和百濟,唐高宗李治時期整個唐王朝國土面積達到了恐怖的1237萬平方公里,位列漢家王朝第一,中國歷史第二。
而我們反觀宋朝,作為擁有更高文明水準,科技文化的農耕文明,居然被遼、金、元這些遊牧兼農奴制的民族欺負到屁股尿流,即使諸如西夏、大理等國也打不過。其巔峰時期國土只有280萬平方公里,和唐朝之比有如雲泥。
但是,你或許不知道,國土面積是唐朝五分之一的宋朝,其巔峰人口高達1億2千6百萬,而唐朝不過8千6百萬,不管是從人均富裕程度還是國家富裕程度來說,弱宋都是吊打盛唐的存在。換句話說,宋朝實際上並不比唐弱,而造成宋朝不善於向外開拓疆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其“都城”的位置。
這裡有一件事可以說明一切。
公元670年,吐蕃將軍論欽陵依次攻佔龜茲、焉耆、疏勒、于闐四個西域王國(今新疆一帶)。要知道之前早就有文成公主“進藏”,大唐和吐蕃已經保持了近40年的友好關係。而且這四個西域國家也不是大唐的藩屬國,按理說吐蕃攻打這四個國家,並不妨礙大唐什麼事情。
但是政治家的眼光跟我們是不一樣的,要知道早在這之前吐蕃就攻下了吐谷渾國(今青海一帶),加上現在西域四國,如今整個疆域成片,不僅切斷了大唐到西北一線以至中亞的貿易路線,更可以說如果一旦戰爭,吐蕃可以直逼大唐王朝的河西地帶,加上河西平原難守,那麼都城長安城就直接暴露在吐蕃鐵騎下了,這樣的地緣政治讓唐王朝惶恐不安。
於是為了保護河西,唐代名將郭元振至信論欽陵,只要吐蕃放棄青海,讓河西以及長安有足夠的緩衝地段,那麼大唐將不再染指西域。換句話說,你給我安全,我們還是修好。
結果就是論欽陵不答應,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大唐王朝最終確定了薛仁貴遠征青海的戰事,才有唐高宗年間的那一大片新增的疆域—安西都護府。而與之幾近相同的就是大唐征服高句麗了,當時高句麗,百濟,日本三國聯合在一起,直接威脅大唐北部邊疆。既然護不了自己的國土,那就只能吞併別人的國土咯,於是唐朝就越來越大。
但是換到宋朝,澶淵之盟一簽訂,平平安安,再無邊疆衝突,亦不需要緩衝之地,也沒有對外征服的必要性了。
-
4 # 小川讀歷史
宋朝的國土面積最大的時候是在宋徽宗政和年間,大約有280萬平方公里。而唐朝的國土面積最大的時候是在唐高宗龍朔年間,大約有1237萬平方公里。作為唐朝之後的朝代,為什麼宋朝的領土僅僅相當於唐朝的零頭呢?
其實呢,在我看來,兩宋時期,並不能被視作是大一統的王朝。先後存在的遼、西夏、金、蒙古等少數民族政權,與北宋、南宋形成了實質上的南北對立,可以把這一時期與魏晉之後隋唐之前的南北朝時期作為對比。把遼、西夏、北宋的領土相加,基本上就是盛唐時期的領土大小,而把金、西夏、南宋的領土相加,大致也與晚唐時期的領土面積相當。這樣一來,兩宋作為偏安中原甚至南方的朝代,國土面積比大唐少許多,也是很正常的。
而作為被後世奉為正朔的宋朝,為什麼不能北上統一全國,只能固守中原及南方諸地呢?
重文輕武的北宋,比起強盛時期的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差距太大。宋太祖趙匡胤透過杯酒釋兵權,把武將與基層士兵徹底隔絕開來。
有宋以來,外出作戰都是文官指揮,武將賣命。
不論是在西北方面對西夏的作戰,還是正北方向與遼的對抗,又或者是西南方向平定儂智高的叛亂,都是由文官掛帥。
同時有感於唐朝亡於藩鎮割據,在宋朝的節度使等職位,已經相當於是虛職,大量的組建禁軍,卻忽略了地方軍隊的建設。
在這樣的折騰之下,每次出征都是將不知兵,兵不從將,自然戰鬥力會大打折扣。
與之對比的唐朝軍隊,從早期的府兵制到之後的募兵制,都是以將領為核心來打造的,透過優秀的將領來帶動軍隊,才會有強大的戰鬥力,聞名於世的陌刀隊,就是這樣形成的。
失去了軍魂的北宋,自然只能守成不能擴張了。
持續百年的分裂,使得朝廷對邊疆地區的掌控力幾乎為零。從唐末大規模的藩鎮割據開始,中央政府對邊境地區的掌控力就已經形同虛設了。
北方的契丹民族自唐末開始崛起,透過學習先進的中原文化,糅合自身遊牧屬性,建立的在當時最強大的軍隊制度,在五代期間曾經也入主過中原,不過在民眾的反抗中被迫退出,卻因此擁有了幽雲十六州,保留了前進基地。
西北的西夏,從唐末就開始實質割據,雖然在北宋初年曾經內附於中原,但是很快在他們的領袖帶領下重新獨立,用強悍的民風確定了自己的歷史地位,牢牢控制著河西走廊,可以說掐住北宋西進的脈門。
西南的大理,在唐中期就已經獨立。經營百餘年時間,地位民心都十分穩固,這樣一來,北宋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吞併他。
總結:為什麼宋朝的領土會比唐朝少那麼多,主要是因為下面三點:
宋朝並沒有完全繼承唐朝的全部領土,他只能算擁有南方及中原部分,原唐朝北方的領土都被當地少數民族政權所統治。
宋朝時期重文輕武嚴重,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來統一北方。
失去了幽雲十六州的保護,整個北宋時期都面對北方強大的軍事壓力,沒辦法在西北與西南方向投入軍力去擴張。
所以才會造成宋朝巔峰時期領土面積僅僅只是唐朝巔峰時期的零頭這中情況。 -
5 # 佛說WAI
1,上位者的默然(個人感覺是歷史遺留問題吧。)
看史書的時候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大部分對於國土的認同度。都來自於漢人的地域繁榮度。還有所謂遠古傳下來的地方,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中原地帶。而別的都屬於苦寒之地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是儒家的君權天授論。以中原為天地中心。默然周邊。
2君主與武將的猜忌
大唐應該算是少有的武將可以壽終正寢的時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批批優秀的將領可以帶著士兵南征北戰。而不用太擔心鳥盡弓藏。而且。一個是亂世中殺出來的皇帝,一個是奪權的皇帝。格局可能不太一樣吧。在我看來。唐太宗為大唐打下了一個根生地固的地基
從宋開國。就是奪權來的。太祖一招杯酒釋兵權玩的賊溜。而太宗時期更是將重文輕武發揮到了極致。甚至說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話。文武不併繼。也就喪失了進取力。
3朝廷的軟弱。
我其實最不喜歡讀宋史。從太宗開始,大宋都有著得過且過的思想。當然。也不能說宋就沒有優點。舉一例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大宋其實比大唐存在的時間還長。哈哈。忘記在哪看到的一句話了。我深有觸動。軟弱是大宋永遠的痛。
-
6 # 益津大叔
導致宋朝國土面積比較小的原因很多,首先和唐宋王朝建立之初的形式不同,隋亡唐繼,唐朝基本集成了相對統一的隋帝國的國土,地方割據和周邊民族的政權勢力相對宋初要小,要少。唐朝崩潰後,地方割據,和其他民族的勢力趁機發展起來,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局面,後周柴榮的統一計劃是先統一北方地區,可惜英年早逝,宋太祖被黃袍加身後,改變這一方針,先消滅南方軍事實力較弱的南方,雖然在宋太平興國年間開始北伐,可惜失敗,可後繼者並未堅持收復北方的戰略,失去了良機。沒有北方戰馬的供應,軍力消弱。
其次,和唐朝相比,為了防止軍人勢力的做大,穩固皇權,宋採用重文抑武的,打壓將領,帶來的負面後果就是降低了軍隊戰鬥力。
宋朝的經濟繁榮,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宋統治者的野心
-
7 # 歷史社
唐朝中前鼎盛期疆域包括:
傳統漢地、遼東、河套、漠南、夜郎、西南夷、河西走廊(隴右)、北韓半島北部、西域大部,總面積約1200萬平方公里,但漠南僅僅維持了數十年
唐朝中後期疆域:
傳統漢地、遼東部分、河套、西南夷、漠南東部,領土丟失最大的是漠南、西域和河西走廊(隴右),總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
北宋中前期疆域:傳統漢地,不含燕雲,面積約280萬平方公里
北宋鼎盛期疆域:傳統漢地、隴右、西南夷部分,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但僅維持數年
南宋疆域:傳統漢地(不含燕雲、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江淮北部),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
宋朝疆域不如唐朝的兩個主要原因:
1、外部環境險惡,生不逢時。
北宋建立時周邊傳統漢地上尚有多個實力較強的地方割據政權如南漢、北漢、南唐、後唐、馬楚、後蜀、後晉、閩越等,統一這些地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特別是後晉為取得遼國(契丹)的支援,將擁有優良養馬場的戰略要地贈送給了遼國,不僅致使宋朝缺乏優良馬匹,只能使用步兵艱難對抗北方強大騎兵集團,勝則不可追擊,敗則一無所有。而且沒有長城作為屏障,失去了戰略主動權,軍事上極為被動,長期處於劣勢地位,有宋一朝都未能收復燕雲之地,力量此消彼長之下發生了逆轉,防守和自保尚且不夠,更不用說開疆拓土。更要命的是,整個宋朝全期都要面對處於鼎盛時期多個強大的北方民族政權,先有契丹(遼國)、西夏(党項),中有金國(女真),後有堪稱逆天的蒙古(元朝),他們都佔據了北方軍事要地,擁有龐大的機動作戰部隊騎兵,牢牢掌握了主動權,騎兵對步兵具有天然致命優勢,宋史猶如一隻疲憊的小白兔對戰飢餓的群狼,局面之艱難、處境之險惡可想而知。宋朝不僅失去燕雲十六州、河套,這些都是產馬地。
2、宋朝自廢武功,傾軋保守。
本來宋朝就先天不足,生不逢時,強敵環伺,雪上加霜的是,開國之初,宋太祖認為一百個文官貪腐不如一個武將擁兵謀反造成的危害,為防止武將專權,威脅皇權,效仿自己“黃袍加身”,宋太祖確立“強幹弱枝,重文抑武”基調,對武將嚴加防範,將精銳軍隊和天下財富都集中到中央,削弱武將和地方權力,同時用文官加之制衡,出征常作陣圖,致使排程不靈,軍事行動敗多勝少。為加強皇帝個人權力,皇帝從中馭使,設定樞密院、參知政事分化相權,中樞機構雍腫,程式繁瑣,互相扯掣,效率低下,屢興黨爭,內耗嚴重,朝政腐朽。加之宋朝文化內斂保守,注重享受,士大夫清高市儈,務虛不實,缺乏開拓進取的勇氣和魄力,丟失了漢唐豪邁氣勢和精神,思想狹窄、萎靡,得過且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同時,軍備陳舊、政治混亂,面對北方強敵,不失地就行,開拓太難。
補充:北宋中後期,宋朝對西北兩次用兵,第一次征戰西夏失敗,徽宗時期再對西北用兵,主要方向是青湟,意外取得勝利,成功奪取了隴右(河西走廊)之地,拓地千里,最西到達敦煌、瓜洲,這是宋朝唯一一次主動出擊取得勝利,開疆拓土最大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
8 # 惜緣小歷史
燕雲十六州
一提起燕雲十六州的淪喪,漢奸石敬瑭就會招來罵聲一片,正是因為他的賣國舉動,讓燕雲十六州被外族霸佔了400餘年,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將徐達攻佔元大都才收回來,所以下段將會細將石敬瑭的賣國過程!
石敬瑭生於唐景福元年2月28日的晉陽(今山西太原),從小喜歡看兵書,常以李牧、周亞夫為自己的榜樣,不喜歡玩笑經常繃著臉。彼時李嗣源在代州為刺史,很是欣賞他的才幹,於是將他招為自己的女婿。打那以後,便一心一意跟隨李嗣源南征北戰。其中有兩次,充分顯示出了他的才華。
第一次是在天佑十二年,隨李嗣源替李存勖大戰劉鄆大戰於甘陵,勇武有力的石敬瑭僅僅帶了幾個人,便在敵軍中橫挑豎劈,一袋煙的功夫就砍翻了敵軍將領七八名。為他的氣勢所迫,敵軍都傻眼了無人敢阻擋。戰後李存勖摸著他的背道:“真是虎父無犬子!”
第二次是在天佑十五年,李存勖被劉鎮、賀瑰困於無石山。萬分危急時刻,還是石敬瑭自告奮勇為李存勖殿後。同年12月,李存勖與後梁軍搏鬥於胡柳坡,此戰打得異常激烈,總管周威德馬革裹屍,李存勖退至高陵以待援兵。全軍受損的情況下,只有石敬瑭所在的李嗣源部士卒皆在,躲於土山之下觀察敵情。李嗣源問計於石敬瑭:“後梁軍首戰告捷,我軍該以何法破之!”石敬瑭答曰:“寒冬臘月的時候,此地凍的連手指都張不開,觀察後梁軍以步卒為主身單衣薄,我軍都為北方人士耐寒也,只需將其團團圍住,只待他們彈盡糧絕也勝利在望!”後來按其計行事,先用數百弓箭手射亂其隊形,然後派數千人衝殺,後梁軍大敗而逃,李存勖得救於德勝渡!然而任何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興起、強盛、衰退的怪圈,後來的幾年中李存勖因寵幸伶人死於叛軍,李嗣源因病去世,閔帝為潞王所弒殺,一時間後晉局勢大軍,這就給了不甘居人下的石敬瑭以可趁之機!
清泰三年9月,石敬瑭遣使請契丹從雁門關南下,幫自己消滅其他節度使爭奪天下。同年十一月,在契丹住和一些趨炎附勢的漢人推動下,石敬瑭於晉陽即皇帝位建立後唐,並將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於契丹!
河西走廊自從唐朝安史之亂爆發以後,世居河西走廊的党項人便時而朝貢時而反叛,由於中原此時處於亂世之中亦無力平定!
唐德宗時,實力弱小的党項人紛紛遷到內地生活,住在慶州的號東山部落,居在夏州的為平夏部落,彼此由各部落族長管理,互不隸屬也無國號與皇帝!其它小部落則分散在邠寧、鄜延、靈武、河西,東至麟、府!
後晉李嗣源時開放邊境市場,來到中原做生意的以回鶻人和党項人為主,對於他們帶來的馬不論是壯還是瘦一律允許販賣,而且李嗣源還包他們的來回路費,一度造成國庫空虛。因此有大臣向李嗣源建議,只准他們在邊境做生意,不準來內地以減輕國庫壓力。,可是嚐到甜頭的党項人依然我行我素。在河西走廊劫掠各國商旅,看不下去的李嗣源調遣靈武的康福和邠州的藥彥稠討伐,其禍才稍微減小!
等到後周太祖郭威上臺時,党項人的勢力也不受控制。廣順三年,慶州刺史郭彥欽掠奪党項人的牛馬時,遇到了強悍的對說野雞族人。吃虧的郭彥欽便向郭威反誣野雞族人攻破了後周邊境,由此郭威便派出了邠州的折從阮與寧州刺史張建武聯手討伐。剛開始挺順利的,喜玉、折思、殺人三族跟張建武送來了牛羊犒賞軍士,初心不改的張建武將三族的人、牛、羊全部掠奪了,最終三族合夥將張建武誘騙到班山聚而殲之!
從那以後,河西走廊就脫離中原王朝控制了,時間再往後走了幾十年,党項人在李繼遷的帶領下與宋朝分庭抗禮了,並建立了西夏!
由此自帶基因缺陷的宋朝,碰上宋太宗祖的杯酒釋兵權,從此重文抑武成了國策,遇到宋太宗的高粱河慘敗,從此莫談收復燕雲十六州,於是到滅國也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與河西走廊!
-
9 # 扒在井沿看世界
大唐後期,中央對地方控制不足,兵權大多掌握在地方諸侯手中,接下來到了五代十國,石敬塘把“燕雲十六州”給遼國後,北宋就只能窩在南方了,在建國後真宗時又有檀淵之敗,國力大損,又不得分兵北線以抗遼國契丹,造成了西線和南線的兵力不足;
宋朝自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地方武力嚴重不足,中央禁軍卻一度擁有百萬之重,且造成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面,以至陝西讓李元昊佔著,整個北方都是遼國,東北是女真,西藏是吐蕃,雲南是大理國,越南叫交趾,高棉叫真臘,自然國土,國力都遠不如大唐,最終原因都是宋朝軍力太弱。
回覆列表
宋朝正當其它民族蓬勃興盛之際,他們不僅得“天時”(逐漸完成了封建化),有“地利”(遼、西夏、大理都有山河險阻),而且擁有“人和”(民族意識高漲),這種情況下宋朝要想吃掉他們並不容易。就算到了上個世紀,以美帝逆天的國力,也無法武力阻斷朝、越的民族獨立運動。所以,從大戰略上來看,宋朝把重點放在發展經濟文化之上,有其可取之處,今天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