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劉邦有史記載的夫人有八位,被呂雉殺的只有戚夫人,能說呂雉殘忍專制?薄姬能得善終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戚夫人是因為跟呂雉爭儲失敗,而被報復的,歷朝歷代爭儲失敗的下場都是如此,這不是呂雉人品有什麼不同,如果劉如意成功上位,並坐穩皇位,呂雉的下場也不會比現在的戚夫人好的。

  • 2 # 北慕成痴

    薄姬父親吳人姓薄氏,秦時與故魏王宗家女魏媼通,生薄姬。[1]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韓信擊敗後,薄姬被召入漢宮,但入宮一年多,卻連劉邦的面都沒有見過。 薄姬年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交好,約定三人之中不管誰先富貴,都不要忘了其他二人。後來管夫人、趙子兒先後受到劉邦寵幸。兩個美人侍候劉邦時,相見笑說與薄姬初時的約定。劉邦問起當中因由,兩人俱以事實相告。劉邦心悽然而憐惜薄姬,當晚召見寵幸她。之後,薄姬即有身孕,生下兒子劉恆。劉恆八歲時被封為代王。自有子後,劉邦鮮有和薄姬相見。劉邦駕崩後,因為薄姬少見劉邦,地位也不高,所以准許她出宮,從其子到代地就國,是為代王太后。 呂后死後。大臣議立新帝,認為外家呂氏不善,皆稱薄姬仁善,故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尊薄姬為太后。前157年,漢文帝死後,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尊祖母薄姬為太皇太后。公元前155年,薄姬去世,葬於南陵。 因為劉邦在時並未得寵,生下兒子也是意外,而且那個時候呂雉生的是嫡長子,這個意外對呂雉沒什麼威脅,唯一的威脅就是那個戚夫人和他的兒子,而且薄姬他也無意去爭寵,守著自己的本分過日子,所以得以善終。

  • 3 # 國史記聞

    這個問題,國史君(國史通論)想從呂后和薄姬兩個方面分析:

    呂后並非噬殺

    西漢初年版圖

    首先,呂后的確手段殘忍,但是她並不噬殺、濫殺。死在她手中的那些著名歷史人物包括韓信、彭越、戚夫人和劉如意母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觸動了國家的根本、觸動了呂雉的底線。漢朝建立之後最重要的就是維護國家的穩定,保證劉氏江山的長治久安。但是韓信、彭越等戰神實在是漢朝的心腹之患,首先是他們功勞太大,難以給他們一個滿意的封賞,其次就是他們能力太強,連劉邦都不一定能鎮得住,保證他們不造反。所以,呂后採取極端措施,施行斬首行動。

    而戚夫人母子則觸動了呂后的底線——他們差點奪走劉盈的太子之位!所以,佔據上風的呂后當然會選擇先下手為強。除了這些人,周昌也曾經為了保護戚夫人母子而得罪呂后,但是呂后並沒有拿他怎麼樣。劉邦的八個后妃中,也只有戚夫人下場悲慘,另外六個都沒有受到呂后的迫害。

    薄姬平生低調

    其次,薄姬“老來富貴也真僥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平凡了,太低調了,太沒有威脅了。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當年薄姬受寵本身就是一個機緣巧合,她入宮一年多之後,連劉邦的面都沒見過,後來劉邦因為覺得他可憐,才臨幸了她一次,結果她懷孕了,並且順利生了個男孩(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

    在此之後,她再次回到平凡的生活中,在劉恆被封王之後她跟著去了代國,從來沒有參與過政治,從來沒有與呂雉產生任何衝突。

  • 4 # 遙望燕園

    「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是老子留在《道德經》裡的名言,用來總結薄姬這一生,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司馬遷筆下的薄姬,總是一副不跟任何人爭的樣子。

    薄姬不為自己爭幸。

    薄姬原是魏王豹的姬妾,魏王豹被漢軍打敗後,薄姬成為俘虜,被趕到漢王劉邦後宮的織室中做奴僕。

    某一日,薄姬正在織室安心地做奴僕,漢王劉邦突然來視察工作。

    劉邦是好酒及色之徒,見到薄姬長得美,一下子暴露了本性,把薄姬招入後宮。

    看上去,薄姬應當翻身農奴把歌唱了吧?

    但當時的劉邦並不是一個閒散王爺,而是一個日理萬機的國王,要打仗,要處理政務,要搞外交,忙得很,加上後宮姬妾較多,所以就把薄姬給忘了。

    薄姬被劉邦招入漢王后宮一年有餘,都沒得到劉邦的臨幸。這一年裡,薄姬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後宮中,從來都沒爭取過被臨幸。

    是不是一副不願爭的樣子?

    薄姬不為自己爭寵。

    也是巧合,薄姬的兩個發小嘲笑薄姬時,被劉邦撞見。

    薄姬少時,曾與管夫人和趙子兒兩個發小約定,先貴無相忘。後來,三人都進入了漢王的後宮之中。

    管夫人和趙子兒先後得到漢王劉邦的寵幸,獨有薄姬沒得到寵幸。

    管夫人和趙子兒嘲笑薄姬不得寵的時候,劉邦撞見,知道了原委,心下悽然,決定當晚召薄姬侍寢。

    於是,時隔一年多,薄姬終於有了跟劉邦親密接觸的機會。

    那一夜,薄姬和劉邦纏纏綿綿,說了許多情話,還有一句被司馬遷記錄了下來:

    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汝遂成之。」

    按照劇情的發展,這一夜之後,劉邦體驗了薄姬的溫柔體貼,薄姬又為劉邦生了皇四子劉恆,理應會非常寵愛薄姬才對,但歷史的記載卻是「薄姬以希見」。

    可見,雖被臨幸,雖為劉邦產子,但薄姬並有沒因此而去爭寵。

    是不是依舊一副不願爭的樣子?

    薄姬不為兒子爭封地。

    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早在漢二年,也就是劉邦被封為漢王的第二年,嫡子劉盈即被立為太子;在漢六年,也就是劉邦稱帝后的第二年,長子劉肥便被立為齊王;漢七年,也就是代王劉仲棄國的那一年,三子劉如意被立為代王;漢九年,也就是趙王張敖被廢掉的那一年,劉如意被改封為趙王。

    齊地、趙地,都是漢初最好的幾塊地,另外一塊較好的地是韓信的楚地,韓信被廢為淮陰侯後,楚地被一分為二,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劉交,被封為楚王,劉邦的族兄劉賈因為在楚漢之爭中立下大功,被封為荊王。

    但代地,卻是最壞的一塊封地。韓王信是劉邦當皇帝后最沒能耐的異姓王,因此被改封到代地;劉仲是劉邦活著的親哥兄弟中最沒能耐的,所以在韓王信造反後被封為代王;劉如意是劉邦第三子,且一直受劉邦寵愛,所以在劉肥和劉盈之外,率先被封王,因為當時沒有其他封地可封,所以被封為代王,一旦出現了更好的封地,劉如意即被改封到最好的封地趙地。

    但劉恆就沒有劉如意這麼幸運了,劉如意被改封為趙王后兩年,劉恆被立為代王,但隨後,雖陸續有了粱地、淮南和燕地等幾塊明顯好過代地的地方,劉恆都沒有被改封,依舊只能做他的代王,劉恆的四個弟弟,先後被封為梁王、淮陽王、淮南王、燕王。

    呂太后稱制時,劉恆的兩個弟弟,梁王和淮陽王,先後被改封到更好的趙地,也先後得罪呂太后為他們選的王后,或自殺或被逼死。

    劉恆的兩個弟弟死了之後,趙地成了無主之地,呂太后素善薄姬母子,原打算把劉恆改封到趙地,向薄姬母子徵求意見,薄姬母子表示,願意守邊,趙地才成了呂家人的封地。

    是否一副不願爭知足常樂的樣子。

    薄姬不為家人爭爵位。

    呂太后薨,朝中老臣及諸侯王共誅諸呂,薄姬母子並沒有出頭,還是一副不爭的樣子。

    但因劉恆已是劉邦所有活著的兒子中最年長的,加之薄姬家人丁不旺,薄姬也總是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老臣們決定迎立劉恆為天子。

    劉恆繼位後,唯一的親舅舅薄昭,僅被封為軹侯。

    要知道,劉恆幼年喪父,又被封到邊遠的代地,薄昭在代國十七年,既當臣又當父,對劉恆的成長,付出很多,大臣們欲迎立劉恆為帝時,薄姬母子擔心有詐,也是薄昭孤身前往長安探聽虛實的,這麼大的恩情和苦勞,只被封為軹侯。

    如果薄姬稍微爭一爭,縱使薄昭不能被封王,也能位列三公吧?

    但薄姬沒有這麼做!薄姬不希望外戚勢大,不希望劉恆受到非議和羈絆!相比呂太后,薄姬確實更為兒子更為漢家江山考慮。

    也正是因為薄姬更為漢家江山考慮,所以才屢次因禍得福,從一個普通的姬妾變成王太后,進而成為皇太后。

    這不正應了老子那句「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嗎?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孝文字紀》、《史記·外戚世家》、《漢書·高帝紀》。

  • 5 # 有百里之才

    首先,呂后是為大漢和兒子才殘忍專制,甚至沒想篡漢而自立。殺韓信,彭越是為保漢氏江山。以防今後內外溝結反判。殺戚夫人和如意。是為鞏固兒子太子地位。當政時期,休兵養民,注重政治清明,雖任用外戚子侄,也還大公無私。簿後出身卑微,宮中不受寵,宮外無奧援,所以呂后放心,又外藩就任苦寒代地。逃過一劫。加之後世霍光強勢,劉賀荒唐,才成就簿氏母子。

  • 6 # 小達人201

    因為薄姬是不受重視的,唯一的一次侍寢還是外好姐妹的推薦下,她和她的兒子不會對呂后造成威脅。呂后的狠毒針對的是敵人,而不是路人。

  • 7 # 無奈且向上

    薄姬之所以能夠在殘酷的後宮爭鬥中,逃過呂后的清算,不僅保住了自己還保住了兒子,這與其與世無爭的性格不無關係。

    薄姬本是魏王妃,劉邦滅魏後,所有宮女都收入漢宮的工事房,簿姬也在其中。後被劉邦發現收為妃子,然而一年多的時間裡,劉邦並沒有寵幸薄姬,常常被其他妃子嘲笑。一天劉邦心血來潮讓人招幸薄姬,薄姬對劉邦說,昨天夜裡我夢到龍附我身。劉邦說好夢,今天我就成全你。一夜纏綿,薄姬僅留下了龍種,十月懷胎生下皇子劉恆,就是後來的文帝。

    此次寵幸後,劉邦就又把薄姬扔到後宮,不在過問。就是這樣才讓薄姬躲過了呂后的妒殺。隨後劉恆被封為代王,便隨兒子一同就國,做起了王太后,一生平安。竟然還做了皇太后。薄姬年輕時曾有相婦說,此女貴不可言,以後當生皇子。不想一語成箴,竟真的做了皇太后。

  • 8 # 方言講史

    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呂雉作為他的第一任結髮之妻,一向跟隨著劉邦,陪伴著劉邦閱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而劉邦在成功拿下江山後,也並沒有做一個不念情義之人,而是將這位女子封為了皇后。

    呂雉算是一位插手政治的女性,在對韓信的判決上,也是他和蕭何合謀處死了韓信。而在後宮中,為了確保自己位置的穩固,為了確保自己兒子東宮的位置,呂雉展示了她悉數心狠手辣的一面。但在後宮中,卻有一位女性躲過了呂后的魔爪,孕育培養了一代明君漢文帝劉恆。

    這個人,就是薄姬。那麼,她是怎樣做到在險峻的後宮中生計,躲開窺伺著她孩子的目光和魔爪,躲開呂雉在後宮隻手遮天的權力呢?

    薄姬最開端並不是劉邦的女性,而是魏豹的夫人,魏豹戰身後,被送到劉邦的後宮,但由於姿色並不拔尖,一開端僅僅一個後宮織布的宮女。一次劉邦去織室視察時,發現了薄姬在一眾老宮女中還算是比較楚楚動人,便將她帶到了後宮。

    再之後她的命運也算是好事多磨,劉邦後宮佳人許多,薄姬很快泯然眾人矣,但她的命運還算不錯,劉邦偶爾的一次臨幸便讓她懷上了劉恆。

    儘管說立長子為太子是傳統,但也不乏許多例外,所以後宮中,只要是生了兒子的女性,便都會面臨著多方的詭計和加害,不過薄姬卻不同。由於位置低下再加上劉邦的忽視,母子兩人備受欺凌,關於這樣身世的劉恆也沒有被誰作為要挾,僅僅一個欺凌的目標罷了。

    就由於這樣,薄姬和劉恆受到了許多欺凌,卻得到了呂后的憐惜,兩人的悲苦命運可貴的勾起了呂雉心中的憐惜心,呂后將薄姬送往劉恆的封地,讓他們母子團圓,還給予了薄姬“代王太后”的封號。

    世事無常,呂后的兒子劉盁早逝,呂后的擅權引起了民憤,我們共同推舉了其時最有聲威的劉恆登基,就這樣,柳暗花明又一村,薄姬的人生終究迎來了簇新的一頁,艱苦終身,最後母憑子貴,成為了漢朝最顯貴的女性,薄太后。

  • 9 # 雨雪青風

    一方面因為呂后不想再造孽了。我想她應該知道她對待戚夫人太過火了。因為她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反對她,我想她應該從這件事上反省了自己的行為。所以對其他人也能寬容了許多。另一方面,戚夫人的悲慘讓其他人對呂后更是不敢有絲毫怠慢,也讓呂后抓不到任何把柄和藉口。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便產生了薄姬等人的幸運。也可以這樣說,薄姬等人的幸運是建立在戚夫人的屍體上的。

  • 10 # 科壇春秋精選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大肆殘害宗族子弟。但是漢文帝劉恆和母親卻在腥風血雨的政治鬥爭中倖免於難。這樣的善終結局,和母子兩人不得寵,以及平時為人低調和謙恭有很大關係。

    從某種程度來說,呂雉和薄姬有點同病相憐的感覺,劉邦登基後專寵的是戚夫人,最愛的是兒子劉如意。為了他們,劉邦甚至想要廢立太子,甚至廢后,呂雉一度是性命堪憂。呂雉為了劉邦的事業付出了很多,盡職盡責照顧劉邦的父親,還養育了兒女,但是換來的是丈夫的冷落和無情。在宮廷內大量的磨難和鬥爭中,呂雉磨練出了狠毒的性格。

    薄姬是原來項羽部下的妾,後來項羽兵敗,薄姬進宮做了紡織女工。因為長相美貌,被納入劉邦的後宮,而薄姬雖不至於像呂雉一樣在權力中心煎熬,但是她的日子也不好過,生了兒子劉恆後幾乎就見不到劉邦的蹤影,過著孤兒寡母的生活。而薄姬的孃家也特別弱,在朝廷裡沒有可以藉助和撐腰的力量。劉邦有8個兒子,所以在呂雉內心,劉恆母子根本沒有任何的權勢,也引不起呂雉的絲毫仇恨。

    劉邦死後,薄姬就和兒子劉恆一起來到了兒子封地代國,一呆就是17年,母子兩人做人做事低調,恪守法度,從不惹事生非,沒有任何把柄被呂后抓住。呂后在權力中心幾乎忘卻了他們的存在。

    呂后勢力被剷除了,劉邦的兒子就剩下劉恆和劉長了,而劉長自生母死後,一直由呂后撫養長大,與呂氏家族關係緊密,所以不入大臣的法眼。遠離政治中心的劉恆母子非常意外地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蛋白線面部埋線提升價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