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服逗比

    周弘賞識教育觀後感

    最感動的莫過於演講者的親身經歷:

    很難想到一個故事中有兩個傳奇:從小雙耳全聾的周婷婷在父親的教育下16歲就成為大學生,並被美國加勞德特大學錄取為研究生———第一個中國聾人研究生;而僅初中畢業的父親不僅辦起了“婷婷人中人聾童幼兒園”,而且提出了全新的“賞識教育”理論。

    周弘是人海中的一滴水。屬於“什麼都被耽擱了”的老三屆,1967年的初中畢業生,當過兵,當過翻砂工,南京機床廠技術員,進過“7•21工人大學”,國家還不承認文憑。

    外貌特徵:禿頂,清瘦。實在太普通了。

    我看了周泓賞識教育專題部分,很受啟發,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題目,但在周泓的筆下變得豐富起來,有血有肉了,說到賞識,它所給予以人的是信心,是力量,是希望,一個有信心的人,一個能看到希望的人,他的生活就過得有Sunny,過得很充實。周泓有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拿農民種莊稼與父母培養孩子相比較,農民懂得莊稼的收成不能怪莊稼本身,而是要看自己對待它,從自身找原因,農民對莊稼尚且知道如此,但人們在教育子女、教育學生卻容易忽略這一點,這猶如一石激起了千層浪,讓人不得不掩卷反思。

    希望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讓夜行人找到前行的方向;希望,猶如在洪水中遇到一方木板,讓人們能看到生命的招手;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給予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賞識,讓孩子在我能行的自信中一直走向我成功。

    賞識需要信任、尊重、激勵、理解、寬容、提醒來影響我們的教育物件,給他們營造一個寬鬆成長的環境,將我們的愛我們的希望化作春風細雨去潤物無聲。

    賞識教育是一種思想,是一種理念,它要求我們將它貫穿於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去。

    周弘的教育理念進入了更高的境界,實現了新的飛躍。他把這種感悟通俗地概括為一個字——“通”。他說,通是溝通、是共鳴、是舒展、是和-諧、是幸福、是快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孩子與自己的生命和-諧,與周圍人的生命和-諧,與大自然萬物和-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吃蔬菜水果對改善便秘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