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漠綠海和諧音

    如果在大街上幫了一個陌生人,那大多數人不求回報的,他心中也沒有這種想法,如果是衝著回報去幫,那確實是動機不純。比如你幫了一個美女,就想要人家以身相許,那就不僅僅是動機不純了,那是心懷不軌!

    如果是平常親朋間的幫助,我想大部分人是想要回報的,這種回報不是說當下就兌現,而是在幫人者遇到困難時,那些接受過他幫助的人能還以援助!

    如果讓一個人老是去幫別人,而別人也接受的心安理得,可自己有困難時,這些曾經的受助者選擇視而不見,那下一回他還會再去幫助他嗎?顯然是不可能了!

    我們一生中誰都會遇到困難,誰在困難時都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但是如果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和接受,從不付出的人,總有一天他將不會再得到別人的幫助!

    我熟悉的一個人,之前總是幫助別人,有一次他自己有了困難,他意料中應該出來幫助他的人竟選擇了袖手旁觀。那一次他非常生氣,從此後他再也沒有幫過那些人!

    我們周圍有很多人,在開始接受別人的幫助時還心存感激,因為接受得多了,形成了習慣,久而久之,居然連感恩都忘了!這樣的人是不值得幫助的!

  • 2 # 老韓6288

    你幫了別人是你的境界高,有修養,有能力。樂於幫助別人也足以顯示你的正直和善良,也是我們社會提倡的正能量。但你提供給他人的幫助,是作為一種等價交換,索求回報,那足見你所謂的幫助動機不純。

    因為你的幫助使他人擺脫困境,也體現了你幫助的意義所在;若你幫助過的人心存感激這也是對你種行為的極大肯定,也就心感欣慰,畢竟是自身的價值體現和認同。

    我們也常說幫助別人,快樂了自己,其實這也不是虛話。幫肋別人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建立了良好的人格魅力,也更有人緣,你若有難,八方支援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對那些不知感恩,甚或恩將仇報的人,就另當別論了。

  • 3 # 使用者陳4874902700182

    我個人認為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和人格魄力。

    幫助別人也就是在做善事,儘自己力所及,辦力所能及的事,給別人留下好感,特別是社交中,讓更多的人瞭解你,但幫助他人也得看能力的大小。

    毛主席說: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怕的是一輩子不做好事!

    一個人幫助別人但也得分清人,不能好孬不分。首先親朋間,相互幫助是應該的!陌生人老鄉間得看人說話,幫什麼忙,比如借錢要看他的償還能力。救一時之急比如住院,生活困難,幫別人乾點活幫點小忙是應該的。

    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教育我們要懂得感恩,特別是最困難的時刻,我們要記住別人的好,而不能因為別人有困難求你又置之不理,這叫忘恩負義!特別是身邊借錢不還賴皮之人。還有那種自己不努力老想別人幫他始終滿足不了自己胃口的那種小人。

    幫忙是互相的,哪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不能因為自己富了別人找到你時忘記了患難與共的時候,是別人幫助了你而看不起別人!

    當然我們幫助別人但不能強求別人給予回報,這就違背了幫助他人的動機行為。

    我這一生也幫助了不少的人,但也有沒討好的時候,別人總認為你動機不純而誹謗你,讓自己後悔不該去幫這種小人。總之社會之大,什麼樣的人都有,要區別對待。

  • 4 # 文萃堂主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你幫別人的時候 , 你已經得到回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幫他人的時候,你內心得到滿足,你的人格已經昇華!

    從因果論的角度,你幫助了他人,一定會有回報。但這回報未必會發生在當下,未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幫助別人想要點回報很正常,因為這是凡人的想法。

  • 5 # 評談科技事

    貼上一篇我幾天前寫的文章《幫你的條件就是:事成之後,你給我一點點回報》

    曾經我以為,幫了人不必要求回報,他們肯定會記得我對他們的好,但事實證明我錯了。

    記得剛去學校時,我很單純,凡是朋友的請求我都不會拒絕,我會想盡辦法去幫助他實現。慢慢的,在別人眼裡我變成了有求必應的人。有一天,我舍友又有一件事請我幫忙,而恰巧那一天我需要外出辦事,便拒絕了他。當天晚上回來,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對我有些忽視了,沒有了往日我回來時的熱情。

    我想,就是一件事沒有幫他做到,他就這樣對我,難道他忘記了我以前怎麼幫他的了嗎?

    又有一次,我的另外一個朋友讓我幫他整理一下需要上交的材料,我說:“我自己的還沒有整理好呢,你自己先弄吧啊”。不料他竟然有點生氣的和我說:“這點事情都不肯幫,我真是看錯你了,以後有事你別找我幫。”那一刻,我全身過電,對他說:“我以前幫過你那麼多次,你忘了嗎?”他說:“你幫了那麼多人做事,幫我也是你應該的。”

    那一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不要回報的幫助,會被別人當成理所應當,到最後受傷委屈的是我,受益開心的是他們。

    所以,從那一天起,我有了新的助人原則:我可以幫你,不過事成之後你必須給我回報,沒有回報的話就別想有下一次。

    我沒有一眼看透人的本領,人的偽裝使我更難以分辨是非善惡,不知道誰該幫誰不該幫,所以只要幫人就必須要別人給我一定的回報。

    我知道,懂得感恩的人,他們會認為回報是正常的;不懂感恩的人,你跟他談回報,他們皺皺眉頭就不再需要你的幫助。對於後一種人,請你果

  • 6 # 一葦如海

    其實,往往任何東西都是相互的,幫一個陌生人可以是出於善良,因為往往幫也就只是一次,但朋友間若是一直是都是你在幫忙,都是你在付出,那這樣早晚都會累。所以說,不管承認不承認,幫助應該是雙向的,所以心裡想要回報是正常的。

  • 7 # 有名堂起名

    問:你幫了別人,是否就要別人回報?如果求回報,你的幫助就動機不純。這句話正確嗎?

    答:不是正確不正確,如果幫助別人是希望得到別人回報,那幫助者就太沒有格局了。為什麼呢?請往下看。

    幫助別人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和佛家講的“佈施”是一樣的。(佈施種類有三種:法佈施,財佈施和無畏佈施)。真正的佈施、施捨、幫助都是很高尚的,高尚的原因是真正的幫助只講付出,不求回報。但是看起來都是給予別人幫助,其實幫助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如果你想給予別人幫助,請參考以下描述,看看自己屬於什麼段位。

    一、幫助的低階階段:是誰不重要,回報很重要

    在你需要的時候,我可以給你幫助,在你危急的時候,我可以給你幫助,但是我的幫助是需要回報的,是需要你付出代價的。此類幫助,大致分為兩種:

    1、無度索取,超額回報。比如:你想做網紅,我可以幫你,但是需要你陪我上床;你想要演戲角色,我可以給你,但是你必須做我一年的情人。你要借錢,我可以借給你,但是你必須支付高息,甚至是需要打裸條。甚至後面還要以手中的把柄要挾、威脅被幫助者,繼續索取。注意:這不是幫助,這是敲詐,這是勒索,這是圈套,只是披了“幫助”的外衣而已。

    2、明碼標價,談好回報。彼此談好條件,我幫你什麼,你給我什麼。雖然是明碼標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看起來是公平公正,其實這也不是幫助,這是交易,這是生意。

    注:上面這兩種所謂的幫助,一般不會關注願意接受幫助的是誰,但是一定會關注回報是什麼。

    二、幫助的中級階段:是誰很重要,回報不重要

    1、只要是我重要的人(親人、好朋友、貴人)有困難,只要是我知道,我都會盡力的給予幫助。至於他們能不能感謝我,能不能報答我,沒有去考慮,自己也無所謂。

    2、關係一般的人,如果有求於我,我也不好拒絕,也可能會提供幫助。但是這種心不甘情不願的幫助,過後心裡面還是會不大爽。當然也會安慰自己,說不定哪天也有用得到對方的時候。對於這種幫助,假如是金錢方面的,只希望對方能夠準時把錢還回來就很開心了,是否能夠有回報也沒有太多的要求。

    注:上面這三種幫助,一般比較關心需要幫助的是誰,至於能否有回報不怎麼重要。

    三、幫助的高階階段:是誰不重要,回報不重要

    其實“幫助別人”到了這個層次,就已經很高尚了,和佛家的“施捨”一樣,和我們常講的“付出”一樣,和主流價值觀的“奉獻”也差不多一樣。但是,同樣是高尚的幫助,境界上還是有區別的。

    1、心中有痕

    什麼叫“有痕”?在“幫助”別人時,心中先進行了思考、分析、判斷,有想過我這是善舉、我這是大愛,我這是做好事。比如在向寺廟佈施時心想我這是在做功德,我是在做供養,我是在為我自己和我的家人積福報。比如在向殘疾人或者乞丐施捨時在想我這是在做善事。在向流浪貓狗餵食的時候一直告訴自己這是在做“好事”,這都屬於“有痕”的範圍,有痕分為兩種:一種只是在心裡想想,告訴自己這是在做好事;另外一種會不斷的告訴別人自己做的“好事”、“善事”,生怕別人不知道,還會經常四處炫耀、四處宣揚,甚至還會藉助網路、媒體等工具向外人傳遞自己的善舉。

    2、心中無痕

    無痕不是徹底沒有痕跡,是指“船過水無痕”那種無痕,在別人危急之時施以援手,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加以幫助,在做的時候沒有去想這是善還是不善,只是本能的覺得自己應該給予幫助而已。做了以後就沒有刻意地要去記得這件事情,更沒有想過去炫耀、宣傳。生活中任何給予別人幫助從未想過回報的人就屬於此類。這是幫助的最高境界,也是幫助裡面最高尚的。

    注:上面這兩種幫助,不關心需要幫助的是誰,也不關心能否有回報。區別在於一個有痕,一個無痕。

  • 8 # 墨昊原創工作室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時代已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現實中幫助別人得慧眼識人,因出於好心幫助別人,反而被坑害的事層出不窮。

    幫助別人,本來是件很快樂的事,何樂不為;或許你的一點點幫助,對於受助者來說是莫大的欣慰,甚至是雪中送炭;而你幫助了別人,無形中也收到了回報;這個回報就是,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是收穫了很大的快樂;當別人對你說一聲“謝謝”的時候,你心裡應該感到甜滋滋的,相信幫助過別人的人,都有這個體驗。

    幫助別人有兩種幫助,一種是不求回報的幫助,一種是求回報的幫助。

    不求回報的幫助,一般是心甘情願或者是舉手之勞的幫助;這種幫助有些也要注意,有些人受助慣了,會產生‘蝴蝶效應’,這種人自己不努力,老是求助別人,這種幫助得謹慎;有些幫助弄巧成拙,好心幫倒忙,這種幫助有種身不由己的感覺,事情往往出於原始心態的意料之外。

    一份付出回報一份收穫,求回報的幫助,也不是說動機不純;相互幫助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互助互惠,何嘗不可;以前在農村,春耕生產或者夏收秋種(雙搶)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求回報的幫助;眾人拾柴火焰高,誰家有緊急搶收(困難)什麼的,大家都去幫忙,一下搞定,那是多麼地‘及時雨’;就是因為有你幫我,我幫你的互助,每個家庭的事得心應手,獲益匪淺。

    世態炎涼,利慾薰心,有些不良分子,就是利用別人的幫助和愛心來獲取自己的利益,出現各種反訛詐、碰瓷……,導致好人難做,甚至害了自己。

    經濟幫助,有不求回報的,有有借有還的幫助,這種幫助得三思而後行。

    不求回報的經濟幫助,一般捐款的多,也有施捨的;這種幫助當獻愛心,不求回報,只求心安理得,當然也有不明真相被騙的也有。

    有借有還的經濟幫助,自然是指當親朋好友有困難時,伸出援手解決求助者燃眉之急;這種經濟幫助存在風險,因為求助者,或許沒有償還能力,也有不說不還,一直耍賴不還的,也有心懷叵測故意借錢不還的……;這種經濟幫助得看求助者的人品和償還能力。

  • 9 # 魂牽夢繞醉相伴Y

    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當你決定給予他人幫助(或愛)時,應秉持『不奢求回報』的理念;當你受到來自他人的善意時,也不應由此受到脅迫,而選擇委曲自己。

    首先,幫助他人應不求回報;否則,就是動機不純。

    動機不純的幫助只是以物換物的交換行為,若得不到期望中的回饋,只是表明你做了一件虧本生意,自己也應當受到譴責;

    而所謂『動機純正的幫助』,其本身就是施與者的目的,再要就多了。借用《1984》關於母愛的描述: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就愛他,當你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給他時,你仍把你的愛給他;本質上,『動機純正的幫助』就是如此偉大。

    其次,在面對如此偉大的幫助時,作為被施與者,絕不能迷失自我,在被別人的好意所包圍時,當事人在表達感謝之後,應當以自身感受為判據判斷接受與否;不可因他人好意而湮沒了自身意志,否則,不但糟蹋了對方好意的初衷,也讓自己失去了掌控自我的能力; 而若面對的是不這麼純正的『以物換物』式的幫助,那麼接不接受就更應當以自己為出發點。

    說到底,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我認為也是一種更接近『知行合一』的處世態度。

  • 10 # boc小Q

    淺論助人與回報

    1、助人不要回報。這是助人的最高境界。有人以助人為樂,透過順手不費勁的舉手之勞幫助別人,自己沒任何損失,而且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內心感到愉悅和寬慰;有人費點小周折或低成本就幫了別人一個大忙,有成就感;有人資助了貧困孩子上學,用的化名,一堅持就是多少年,甚至期間本人還遭遇了不幸和困難。這屬於崇高;有人把大部分甚至全部財產(且為鉅額)捐給了慈善基金,或拿出來成立慈善基金或制定了幫助專案並致力完成。這是偉大。他們不求回報,如果聽到一聲“謝謝!”會更寬慰一些,如果受助人一定要報恩,會說:“你先努力做到自立,如今後有更大的能力,希望你能回報社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也是社會的脊樑,可敬、可愛、高尚、偉大!

    2、助人要回報。先說要精神回報。有人助人後只要聽到一聲“謝謝!”就更開心,聽不到這聲“謝謝!”心裡就犯嘀咕,甚至會說這人這麼不懂事,下次可能不太想主動幫這種人。這個助人者有錯嗎?當然沒有。不高尚嗎?也不能說吧。要說有不當的,應該是受助人,當然有的受助人較木納,或情商較低,也不必太計較。如果受助後反誣陷助人者,受遣責的應該是這些不道德喪良心的人,如果這類人不受到一定的懲處,或多或少會影響這類助人者今後助人積極主動性。象有的單位助人後拒絕物質回饋,說你就寫個表揚信吧,幫助再大一些的,說給我們送個錦旗吧,這也不為過。還有一些人助人或搞慈善,主動做些宣傳,提升形象。只要不玩假捐或為自己的低劣產品及服務粉飾,沒有損害他人的利益,能實現多贏也未尚不可,而且有更多人這樣做,還能減輕社會負擔。應該批評或指責這類助人者動機不純嗎?答案應該很明確。有更多人願意助人總比各人自掃門前雪強多了吧;

    最後來談一下要求物質回報吧。比起幫助別人後,對方回饋一點禮物(心意),(助人為樂不求回報或只要精神回報者)推脫不下,勉強收下,直接開口要求幫助你後拿一點物質(或金錢)回報(前提及範疇是不違法違規違紀不損害弟三者利益),兩者在物質或價值的層面區別不大,只是後者在精神層面顯得不那麼高尚。對這類求回報者說動機不純缺乏依據,在上述前提下把這種不損害第三者利益的行為歸為一種雙方自願協商的交易也無妨。但是,超出這一前提,利用職權或人民賦權掌握的資源違法違規違紀幫助一部分人獲益,損害了他人或國家或集體利益的,屬違法(規)亂紀的不正當交易不只是動機不純問題,而應受法紀制裁和道德遣責。個人拙見請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萌星人成長記#家裡養3只以上貓或者狗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