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既然有核武器了,最多發展導彈射程技術,各種核武器投放技術,為什麼還要發展的那麼全面?
13
回覆列表
  • 1 # 徐先森

    核武器只是震懾武器,現在世界格局不可能一下就開啟核戰爭,有核國家只是告訴其他國家我有核武器不要惹我,現在世界上會有區域性衝突,所以常規武器還是最有需求量的,而且如果一旦有核武器爆炸就會引起世界大戰。

  • 2 # 沙漠飛狐6688

    核武器的威力巨大,並且爆炸後可以給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災難性汙染,這是所有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所不能容忍的,所以聯合國安理會做出了很多有關限制發展核武的決議。這也不能說核武沒有用途,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誰都不會考慮後果的,這就是核武的威懾力!核武大國則是用來互相制約達到力量平衡。而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會有衝突發生,戰爭也是不可避免的,常規武器的發展才是需要用來應對戰爭。

  • 3 # 少年世界

    對於大多數的擁核國家來說,核武器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核武器作為一個國家安全的最後保障,只有在國家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時才會使用,不會有哪個國家衝動到拿核武器宣戰(個別極端的小國除外),一旦動用核武器,就意味著戰爭要麼一死一傷,世界核平。

    大國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是非常低,畢竟彼此都擁有毀滅世界的能力,就算贏了戰爭贏得也只是一片廢墟,所以以常規武器為主的對抗和小規模衝突就成了大國博弈的最佳手段。常規武器也可以看作是核武器的一個保障,一旦沒有了先進的常規武器,不光國家沒有退路,甚至核武器這張底牌都可能打不出去,別人的常規武器一旦在你的核核攻擊發起之前向你的發射陣地發起突襲,你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核導彈被摧毀在發射架上。

    所以,一味的發展核武器而放棄常規力量的提升,在大國的對抗中只會越來越處於劣勢,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古巴導彈危機。

  • 4 # 古風93814281

    謝謝邀請,簡而言之,以打牌為例,難道誰有了王炸就一定能贏,估計如果除了王炸,全是爛牌也肯定會輸。在歷史上也曾有過和題主類似認識的人,那就是赫魯曉夫,他當時認為未來的戰爭就是導彈和核武器的天下,因此他曾命令蘇軍研製了當量1億噸的氫彈,並且試爆了當量5千萬噸的氫彈,舉世皆驚!他得意洋洋地向美華人說“我們將埋葬你們”,所謂的航母編隊等不過是海上浮動的棺材,然而事實是無情的,他被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狠狠地打臉了。事實證明了只有未發射的核武器才是最好的威懾,而核大國之間的核戰爭是沒有勝利者的。同時由於核武器的終極毀滅性,對於無核國家或地區使用核武器是任何有理智的政治家都不可能下的決心。因此自核武器誕生以來,除了二戰末期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彈,沒有任何核武器使用的戰例。相反,屌到炸的先進常規武器確保了美軍牢牢地把持著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

  • 5 # 淡然小司

    自從1945年美國發明原子彈以來。核武器就咱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尤其是美國於1945年在日本和長崎投下了兩枚原子彈,讓世界人民真正看清了核武器的威力。所以自此以後,聯合國因核武器的巨大殺傷力和長期遺留的隱患。並且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目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只有美,俄,中,英,法,還有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未公開)北韓(剛剛入門)。核武器作為世界終極武器,美,蘇兩國曾經擁有毀滅地球數次的核武器。1964年兩國就曾經爆發了核對峙。一度讓世界走在了核大戰的邊緣。最後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的退卻而結束。

    核武器的使用,直接給一個國家幾乎就是毀滅性的。一旦這個多米諾骨牌被推倒,那麼將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誰也無法控制。最後直接導致了就是世界毀滅。所以,核武器是不會輕易使用的戰略級武器,起到威懾的作用。

    而常規武器,作為戰爭中最直接的應用級武器。既可以控制戰爭的烈度和強度,又可以控制戰爭的深度與廣度。雙方之間對戰爭的程序會有一個合理的控制,不至於相互毀滅。常規軍事力量當中,美國屬於全球第一。2018年的軍費總和已經進7000億美元,是其身後就9名國家軍費的總和。

    兩者之間,戰爭的成本也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核武器終極武器,其研製和戰略成本極高。而作為常規武器,小到步槍大到航母,因一個國家的大小,財力和科研能力不同而決定了戰爭實力對手量級的不同。所以常規戰爭當中往往是實力較強的一方,獲勝的機率相對較大。

  • 6 # 安睿

    由於其巨大的威力和毀滅性,核武器不具有實戰意義,理性的國家行為體不會將核武器作為政策選擇,人類歷史上只使用過一次核武器。在軍事上,核武器的真正意義在於進行核威懾;在政治上,核武器是大國地位的象徵,目前只有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是合法的有核國家。

    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現代戰爭的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的戰爭已經不再適宜。儘管如此,衝突和戰爭始終伴隨著人類社會,幾乎每天都有人死於戰爭。領土爭端、民族、宗教和部落衝突、內戰成為戰爭的主要表現形式,而這些戰爭往往都是小規模戰爭。主權國家的安全威脅也面臨著變化,恐怖主義、毒品走私、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壓力不斷上升,這些情況下是不可能使用核武器的。

    (這樣的街頭衝突是不可能使用核武器的)

    冷戰期間,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以“大規模報復戰略”為軍事戰略(1953),削減常規兵力,重點發展戰略核武器。但是大規模報復戰略無法應對小規模常規戰爭和特種作戰,遭到廣泛批評。肯尼迪總統上臺後,以“靈活反應戰略”(1961)取代了“大規模報復戰略”。靈活反應戰略的政策表現就是在加強核武器的同時,增強常規兵力,擴充陸軍及其裝備。

  • 7 # 委曲求全123

    核武巨大的殺傷力已是被美華人在日本的長崎和廣島驗證,那還只是70年前的初級核武,現在,核武的威力已是不可同日而語,一旦發生核武戰爭,那就不單單是滅國之戰了,更可能對地球區域性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和毀壞,所以,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為了杜絕爆發核武戰爭,共同簽署了禁核條例及核不擴散條例,在全球範圍內盡全力避免核戰爆發。在此狀況下,核武的作用只可用來相互威攝,制衡。發展常規武器裝備也就成了一個國家國防力量的重中之重,常規武器的優劣及先進與否,也就成了一個國家的強弱象徵,

  • 8 # 蓮花村江雲

    很簡單啊,有核武器只能保證不被別人欺負至滅國,並不能代表爭執中佔優勢啊中,就象校園中的老實同學,別人知道逼急了你能殺人,但總不能暗中排擠你、插你隊和諷刺你幾句,你就什麼事都動輒拿命生死相搏吧,所以具備其他的能力還是非常重要的。

  • 9 # 飛火流星Fire

    核武器最大的作用在於威懾,其具有大規模殺傷性和無差別攻擊,因此不到萬不得己不會輕易使用,否則將面臨巨大道義和輿論危機。一句話來說,核武器屬於定海神針,平時的小打小鬧不會輕易拿出來的。

    美軍方這種降低核門檻的做法是十分危險的,核武器一旦使用,當量的大小很難界定,因為你越過了紅線,即使是一小步對方的反擊可能是戰略級的。換句話說,兩國開戰,雙方可以約定都不使用核武器,但不可能約定“只使用多少當量內的核武器”。美國這種不負責的做法如果真的付諸實施,可能由此開啟潘多拉魔盒,加大世界核大戰的風險。

  • 10 # 毛維準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戰爭之王(Lord of War)》上有一句經典言論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一個側面迴應。

    Those nuclear weapons sit in their silos. Your AK-47, that"s the real 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核導彈都放在發射架裡,你賣的ak47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這句話便是國際政治的現實,更是非洲等戰亂地區每天都面臨的現狀。

    自從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之後,核武器一直沒有再在戰場上正式使用過。儘管如此,依然有無數的國家花費無數的精力試圖獲得這個“大殺器”。目

    核武器之功能之一是象徵意義,並且這種象徵有兩個層次。

    一,向國內民眾展示自身的合法實力,特別是作為利維坦維護國民之生存的能力,畢竟核國家之間不起戰爭。

    二,向國外競爭者宣示自身的強大,儘管你有核武器,我也擁有了,我們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了,特別是,那些掌握核武器的最大國家不要妄想侵害我的安全,這也是核武器最重要的威懾功能。

    從武器直接之關聯來看,國家需要一些能夠真正用在戰場上的武器,畢竟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陣、國家對內的穩定都需要常規武器的支援。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安全困境”之現實也需要在核武器之外以常規武器來進行應對,國家的第一目標是生存,因此需要自助。

    從武器衍生的效益來看,國家內部有若干圍繞武器發展誕生的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貫穿於武器技術開發的始終,技術開發越高,利益集團便在國家政治議程上居於更高地位,技術開發越強,這些利益集團在左右國家對外政策和獲取鉅額軍火利益上便越得心應手。例如美國,其戰車體制是很明確的。

    從武器技術的間接效益來看,軍工技術發展也會促進整體科技的發展,從而推動國家的整體科技發展,特別是推動軍民融合更可以推動國家的持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957話漫畫,提到3個強力海賊,分別叫王直,約翰和銀斧,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