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天玄宇
-
2 # 左說春秋
謝邀!這是司馬遷的高階牢騷。一、中國史官設定很早,品級不高,位置重要。古有天子之史,諸侯之史,屬專業技術官僚,可以世襲。但品級遠低於郡守2000石。司馬遷作為太史令,地位很重要,但漢武帝這個皇帝不同於常人,因為替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就給予宮刑,是奇恥大辱。含辱忍垢偷生下來,全為一部父子兩代人的心血。
二、司馬遷把太史令的地位比作皇帝巫祝、倡優一樣,是罵漢武帝昏蛋。今天見到的《史記*武帝本紀》為什麼不堪?原文己刪,今所見者乃褚少遜湊成。《史記》有幾篇並非老馬原作。太史令並非皇帝弄臣,是老馬遭受漢武帝驕橫侮辱而發出的牢騷憤恨之語。按古制,史官記事,帝王君侯不得調閱,更不說刪改。春秋時那麼多王侯都怕史書上留汙,而有所自斂,擔憂即在史家秉筆而書。
-
3 # 浸淫之辭
無所謂官職高低,一支筆寫盡天下人事,可謂大權在握。不管這對父子,其後歷史上所有的史官都是如此。他們看似書寫的是勝利者的篇章,其實書寫的是一個“日不落”階級的文字。看看史記中道家的比重和描述,看看史記中被儒家割裂開的法家的比重和描述,再看看戰國顯學墨家的比重和描述……一筆帶過!一個講故事的保守文化階級人物放在多高的位置合適呢?歷史是什麼?古今中外各種諷刺難道是無的放矢麼?撥開撥不開的迷霧還能否見到真像呢?
-
4 # 楊朱學派
司馬遷官職是太史令,其第一職責是真實的記錄歷史。第二職責,是掌管天文曆法。此外,還協助祭祀等工作。
所以,史官不但要具有豐富的史學知識,還要精通天文禮法和占卜。
漢代太史令在先秦時代,名為祝史。兩者職責相同,皆為世襲。
漢武帝時,法家御史大夫桑弘羊和酷吏張湯為斂財。規定死罪可花費鉅額錢財贖罪免死。若沒錢,也可以申請改判宮刑。
李陵辯解獲罪後,司馬遷可花錢贖罪的。但由於太史令在漢代,俸祿是不足千石。遷俸祿不高,司馬遷沒錢支付鉅額的贖金。但《史記》又未完成,只得以宮刑代替死罪。
而李廣俸祿四千石,兵敗全軍覆沒後,才能花錢贖罪,廢為庶人。
?
-
5 # 毅而三思吳六奇
這句話即有吐槽,也有事實。《太史公自序》中說過“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也有“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之語。這兩次提到的“天官”,說的就是古時的星相學,所以是“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雖然司馬遷涉及的,是更高深的易數星象。但即便是今日,這些事情也很容易被劃分到普通的算命之中。況且漢時還有巫蠱案那樣的事情,所以“主上所戲弄”是有主觀情緒的,但這只是次要的小問題。
其實古時史官的地位不算很低。早期如造字的倉頡,也是史官。而記史這種需求,是與文字出現之前的結繩、積石、系物和刻畫等多種記事方法相關聯的。倉頡的出現,意味著上古時代的人們透過手語、圖示、標記發展出圖騰文字,繼而出現了“吏、祝”這兩種息息相關的職權人物。這點上,可以理解為今天的學科細化。
觀察“巫祝、祭祀”等事,可以發現涉及占卜、婚配、征伐、祭祀等各種事情時,後世發展出來的一切都與之密不可分。然而在當時……不,即便是近代,一些少數民族中也能發現,文字或述史歌謠的瀕臨滅絕。所以可以判斷,早期古人們的生活經驗傳承,與文字語言的學習並非必然關聯。那麼這種侷限性,很易發展成世家(如同日本的陰陽師、神道教)傳續下來,所以當時是有“史氏”家族的。而這種問題,也讓史官的地位,很易衝擊部落首領以及後期各種執政者。
此後在發展中,像《國語·晉語》提到的“文王訪辛、尹”,因為辛甲、尹佚二人都是周時的大史(大通太),也可佐證史官地位之高,畢竟“以史為鏡可知興替”。再之後甚至可見類如恐嚇的記錄,比如“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
然而秦漢以後,是家天下的發展。執政者將國家政權據為己有,世代相襲。到明清民國時期,普通族人質疑家長權威時,尚且會被請家法、處以私刑,況且是史官這種知古博今的存在?所以皇帝們對史官態度的改變,是必然可以肯定的。
對皇帝來說,生前權能不容質疑,身後榮辱也需保障。因此舊時的“君舉必書”傳統,自然會被統治者所不喜。他們對歷史的需求,逐漸從“史之為用”轉變為“史為己用”。不再重視鑑古觀今、彰善癉惡,而更多側重於大肆鼓吹自己的豐功偉績,皇圖霸業。所以司馬遷為李陵敗降辯解時,會遭受宮刑。因為這件事的重點,就是在警告司馬遷。
於是乎自此以後,史官所述的,就不再是純粹地歷史見證,而包含了歷代統治者對自己的“歌功頌德”。
-
6 # 揮弓探賾
太史公是崇天敬神的漢武帝劉徹特意為司馬遷設定的官職,以太史公的身份擔任中書令,位在丞相之上,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中書令。
漢儀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太史公秩二千石,卒史皆秩二百石。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以為尚書、御史、史書令史。二十七歲的司馬遷,結束了為期七八年的遊歷各地的旅程,入朝擔任郎中,安撫巴蜀;三十七歲時,隨武帝巡視緱氏、東萊,治塞黃河瓠子口決堤;三十八歲這年,繼任了父親的太史令之職。
作為星象家的司馬遷,他把星象學與歷史問題結合起來,用史學家那高瞻遠矚的眼光,來管理皇家圖籍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曆法,以究天之際、通古今之變。欲沮貳師,為陵遊說。滿朝文武噤若寒蟬,這個官小位卑的人竟敢站出來為李陵說情,武帝極為憤怒,由此犯下誣罔之罪的司馬遷,只好用腐刑替代死刑。
幼承庭訓,言猶在耳;身體受辱致殘,固然是為不孝。如果修成《史記》,了卻先父之遺願,司馬家族能得以彪炳史冊,正是盡不孝矣。
司馬遷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雖武帝補償、升中書令,但這個官職向來是由宦官擔任的,就是為了完成《史記》的編著。司馬遷過去之後,宣帝劉詢以其官又降為太史令,行太史公文書。昔人已逝兩千多年,今在捧讀《史記》,遙想當年,對司馬遷的敬仰之情,雖不能至,然心往之。
班固讚語司馬遷:自劉向、楊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狀況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漢舊儀》《報任少卿書》
-
7 # 蔡哥談
西漢漢武帝劉徹時,有一千偉大的歷史學家。叫司馬遷,他因為為漢將李陵投降匈奴說了幾句公道話,被漢武帝實施了宮刑,但他後來發奮,寫下了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載歷史的正史,司馬遷因為名垂幾千年。
司史遷是西漢時的一個太史令,在歷史,太史令到底是一個多大的官呢,下面我簡單談一下。
在奴隸社會西周時,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候大夫,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國家天文曆法,管國家藏書,太史令為朝迋大臣,
封建社會秦漢時期的太史令,職位逐漸下降,司馬遷時太史令只相當於現在的歷史紀錄員或歷史撰寫員,主要負責將以前發生的事情記錄並儲存下來的一種政府文員,或政府負責記載歷史事件秘書。因此,太史令在漢朝時地位很低,不是朝中大臣,只是朝廷中一般小官員,只相當於現在科級幹部,正規封建社會朝迋大臣可是部級幹部。司馬遷作為官小言微,在朝中大臣一此贊同將軍李陵投降匈奴,他直言為李陵將軍說好話,結果惹恕了皇帝漢武帝,被實施了宮刑。
-
8 # 歷史哨聲
根據班固所著《漢書 百官公卿表》:
司馬遷的太史令一職,歸屬奉常(漢景帝時改名為太常)。奉常的職責是:“掌宗廟禮儀。”
與太史令同屬奉常管理的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等五太令;除此之外,奉常還管理有:均官長丞、都水長丞、皇家廟陵園食宮令等長丞、雍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尉、博士、皇家陵園所在縣等。
太史令的俸祿。博士的俸祿是600石,太史令等俸祿是1000石。而太史令的上司奉常的俸祿,是2000石。
列出西漢時各官職的俸祿作為比對:
郡守,2000石;郡尉,2000石;太子太傅,2000石;萬戶以上大縣縣官,600石到1000石之間;萬戶以下縣官俸祿300石到500石。
太史的職責。
秦漢時期太史的職責有:記史、典籍管理、天文曆法、祭祀。
魏晉之後,記史的職責被劃歸為著作郎,太史只掌管曆法推算。太史在隋朝改名為太史監,在唐朝被改為太史局,唐肅宗時改名為司天臺,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
也就是說,太史一職只在魏晉以前承擔記史的職責,在魏晉之後就不在承擔記史的責任,只掌管天文曆法的推算。
-
9 # 貓眼觀史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也是太史令,他發誓要編寫一部由黃帝時期到漢朝時期的歷史,但是自己到死也沒能完成,但是卻叮囑兒子司馬遷,一定要完成自己的遺願。
太史令一職在秦朝就已經有了,漢承秦制,《漢書》裡面也有記載,太史令主要職務除了掌管天事之外,同時還從事歷史研究和著述。但是當時的太史令職位並不算高,看看漢代的大中大夫二千石,諫大夫千石,而太史令為六百石,僅次於下大夫。太史令負責收集、保管各種圖書典籍。
而司馬遷任太史令的時候經常自稱自己是太史公,他除了著述的基本工作,同時還監掌曆象、日月、陰陽等事物,司馬遷也說自己是個管天官,不治民,主管文史星曆的官員。其實太史令還有個職責就是負責選拔人才,這個在史記裡也有記載。
司馬遷後來因為幫李陵說好話而得罪了漢武帝,被處宮刑,也就是變成了太監,司馬遷羞愧的想自殺,但是想起了父親的囑託,而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輕於鴻毛,於是司馬遷發奮寫史記。至於司馬遷為什麼會被處於宮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司馬遷在是書中詆譭了呂雉,當然這個詆譭是漢武帝認為的,而呂雉是漢武帝的太奶奶,多少有些忌諱吧!
二是幫李陵求情,這是最直接的原因,漢武帝因此才處罰司馬遷。
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史記》。
-
10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它是由漢代司馬遷用了十三年的時間編寫而成的,是所有史書中用時最長的著作,世人都知道《史記》之宏大,然而《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則更偉大,因為《史記》是在司馬遷遭受宮刑(閹割)後,是他用血和淚創作而成的,司馬遷用實際行動向人們詮釋了“忍辱負重”的意義。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全書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全書共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它全面的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時期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史記》被列為中國的“二十四史”之首,它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鉅著,司馬遷的文學修養深厚,文字生動,筆力洗煉,而《史記》中最為世人銘記的莫過於其中的十大名篇:
“大江東去楚王流芳”——《項羽本紀》。
“禮賢下士威服九州”——《魏公子(信陵君)列傳》。
“文武雙雄英風偉概”——《廉頗藺相如列傳》。
“功成不居不屈權貴”——《魯仲連鄒陽列傳》。
“曠世奇才悲涼收場”——《淮陰侯列傳》。
“官場顯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傳》。
“戎馬一生終難封侯”——《李將軍列傳》。
“漢匈和親文化交融”——《匈奴列傳》。
“商道貨殖安邦定國”——《貨殖列傳》。
“史公記史千古傳頌”——《太史公自序》。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字子長,西漢時期夏陽人,38歲時接替其父司馬談之職,出任漢武帝劉徹的太史令,天漢二年,司馬遷正在全身心的撰寫《史記》,一場飛來的橫禍徹底改變了司馬遷的人生。
這年的夏天,漢武帝的大舅哥,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兵北擊匈奴,司馬遷的好友,“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也隨軍出征,李陵率五千步軍被匈奴八萬騎兵圍困,李陵在指揮漢軍血戰八晝夜,斬殺匈奴一萬多人,最後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詐降匈奴,漢武帝聞訊大怒,準備將李氏滿門抄斬,而司馬遷不合時機的為李陵辯護,則為他埋下了禍根,最後,司馬遷被漢武帝拿下了大獄並被判了死刑。
根據漢朝的刑罰,被判死刑之人,有兩種可以活命的方法,第一是拿出五十萬錢來贖罪,第二種就是接受“腐刑”,此刑也被稱為“宮刑”,即“閹割”,司馬遷官小家貧,當然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所以只能接受“腐刑”,此刑不但摧殘人的身體和精神,對人格也是極大地侮辱。受刑後的司馬遷曾想透過自殺來解脫,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但是因為《史記》還未完成,司馬遷在經過痛苦的掙扎後,選擇了忍辱負重,最終創作完成了宏篇鉅著《史記》。
漢武帝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之中,堪稱“千古一帝”,其開疆拓土,打擊匈奴,征服西南等歷史功績,無論怎樣歌之頌之也不為過,然而就如同唐太宗、唐玄宗、明太祖一樣,漢武帝一生除了他的雄才大略之外,也有他殘暴的一面,宮刑就是其中之一(閹割)。
據說在漢武帝時期,被閹割的人不計其數,比較有名的如他最為寵愛的鉤弋夫人的父親,也就是他的老丈人,還有他的發小張湯的兒子張賀都被“閹割”了,所以,漢武帝在民間也被稱為“割鳥皇帝”,而在這些被“閹割”之人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司馬遷了,司馬遷雖然才識淵博,最終的命運還是掌握在漢武帝手中。
回覆列表
司馬遷在西漢的官職是太史令,這個官職一般都是子承父業,沒有很好的家庭薰陶和教導難以勝任,屬於又紅又專的官職。掌管天文、曆法、文史等。相傳夏朝置,掌文書。秦始置太史令,西漢因循之,掌編寫史書和天文曆法,俸祿六百石。後世也叫做著作郎、太史監、司天監、司天臺、太史局、天文院、太史院、欽天監等等。大致掌管包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工作。明清時修史之事則歸於翰林院,所以對翰林亦有“太史”之稱。
相傳老子也是周朝相當於文化館館長的職務,也類似於太史令,但不確鑿,不過以老子相傳的學識和著作看,以及孔子問道老子,另學習周禮來看,這個傳說是合情合理的,太史令某種意義上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儲存者和傳播者。意義重大,裡面的歷代太史令人格高尚、知識淵博。 譬如司馬遷,寫敢於講事實說真情,不惜逆龍鱗,為寫《史記》,寧願忍受宮刑而不曲筆寫出了史家之絕唱。
春秋時期齊國的齊莊公被大臣崔杼刺殺了,齊國的史官叫太史,他寫到:“崔杼弒莊公”。崔杼勃然大怒,立刻把史官殺了!崔杼從太史家的老大一直殺到太史家的老三。可是,太史家的老四還是這樣寫:“崔杼弒莊公”。被殺的齊太史只是“北史氏”,當時還有“南史氏”。南史氏聽說崔杼殺史官,也要趕來接班寫直筆。走到半道上,聽說“北史氏”家的老四“直筆”成功了,“南史氏”才放心迴轉。所以這個是中華民族的亙古美德。要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