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44年崇禎帝雖然在北京自縊殉國,清軍入關後北方大部為清朝佔領,但是當時南方還有弘光、永曆等明朝政權,明朝到底是不是亡於1644年呢?
13
回覆列表
  • 1 # 大國布衣

    現在史學界普遍都以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殉國作為明朝滅亡的時間。但是同時也有另外一種說法,部分人認為,崇禎帝雖殉國,但明朝殘餘力量抗擊大順、清朝一直持續了較長時間,南方先後出現了弘光、隆武、紹武、永曆等南明政權,那麼,明朝到底是不是亡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呢?

    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北京城,可謂經歷了血與火的空前浩劫。這一年,北京城內紫禁城金鑾殿先後換了三個皇帝。先是大順軍攻入北京城,崇禎帝面對亡國在即,報著“君王死社稷”的信念在煤山自縊殉國;接著李自成於山海關大戰遭到清軍與吳三桂明軍的夾擊,大敗而回,李自成在金鑾殿匆忙舉行完登基大典後退出北京;最後,清攝政王多爾袞攜小皇帝順治帝福臨入關。三個月之內,紫禁城三易其主。

    1644年崇禎帝的殉國,被普遍認為是明朝滅亡的時間,筆者以為,這毫無異議。

    神宗皇帝有二子,庶長子朱常洛為神宗年輕時前往太后宮中問安時臨幸一宮女所生,庶次子朱常詢為神宗與鄭貴妃所生,二子皆非嫡出,而明代有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所以按照祖制應該是要立庶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但神宗對母家出身卑微低賤的皇長子朱常洛沒有什麼感情卻又想立寵愛的鄭貴妃所生的兒子朱常詢,群臣知道皇帝的想法前仆後繼的進諫但神宗就是遲遲不立太子,這就是著名的“國本之爭”。

    朱常洛一直熬到39歲才當上皇帝,誰料當皇帝不到兩個月,又因為御醫李可灼所獻之壯陽仙丹而喪命,年幼的皇太子朱由校繼位,這個小皇帝最大的愛好就是當木匠,而且匠藝了得,7年後小皇帝在御花園遊花船時不幸落水,溼寒所逼天命將盡,於是急忙詔命信王朱由檢入宮,於塌前受遺命繼皇帝位。 寫了這麼多,將萬曆至崇禎三代四位皇帝做了個大概的說明,意思是從萬曆到崇禎,皇位傳承是有序的,父傳子,兄傳弟,脈絡清晰,天下公認。

    信王朱由檢是熹宗皇帝遺命的皇位繼承人,他的正統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北京城破他自殺殉國後,幾個兒子流落民間不知所蹤,那麼皇位傳續因為外力因素而終止了,再者京師已破皇帝殉國,在一般人的概念也代表這個國家差不多滅亡了。

    當年金國攻佔北宋國都東京城,徽欽二帝被擄走,北宋算是滅亡了,但他的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僥倖南逃後在商丘登基稱帝,後又遷都於臨安建立南宋,傳了九代皇帝享國也過百年。反觀明朝,神宗的孫子,老福王的兒子朱由崧被馬士英阮大鋮等人在南京被立為皇帝后不過一年江南半壁河山就陷落了,此後的魯王監國,唐王稱帝,桂王小朝廷都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始終都是在到處逃難當中,這和南宋與金國劃江而治享國百年是有本質區別的。 所以明朝亡國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是正確的,也是受到史學界公認的。

  • 2 # 玉之溪

    我來回答一下此問題吧!

    史學屆,普遍有一種說法,什麼說法呢?明,明亡於崇禎(1644年),實亡於萬曆!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明朝表面上是滅亡在崇禎手中,(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在煤山一棵松樹上,上吊自盡),其實在萬曆統治時期,就已經播下了滅亡的種子。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萬曆在位時期,明朝好似中興一般,發動了三大徵,打敗了日本的豐臣秀吉,打敗了西南少數民族的叛亂,打敗了寧夏那片地區的叛亂,好風光。

    但是為了戰爭支付費用,萬曆開啟直接派出官宦去地方收稅的先河,為了打壓滿洲崛起的勢頭,又不斷增加稅收,稱之為徵遼響銀!

    這些措施暫時緩解了中央財政壓力,但是破壞了政治生態,明朝的龐大官僚機構,上行下效,橫徵暴斂,造成了文武官員貪生怕死,不擇手段撈去財物。徹底打碎民心,流民四起。

    中間又過了幾個短命皇帝,帝位到了朱由校手中,是為崇禎皇帝。這位皇帝繼位後,還是比較清正廉潔的,奈何幾十年的亂政,朝中已無可用之人,當時有些手段的魏忠賢由於朝堂內外,下至民間都對起其恨之入骨,崇禎也對齊其反感,沒有將其兄,前任皇帝的話聽到耳中,(魏忠賢堪用),迫其自盡,導致朝堂之上,再沒有一個人可用,遼東戰場又不斷失利,李自成農民起義,迫近都城北京。可是抗擊後金和鎮壓農民起義的軍餉,沒有著落。叫官員娟款,官員都哭窮。

    最終後金攻破山海關,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被迫自盡。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從官僚手中家中抄出幾千萬兩白銀,可見時風如何。

    但是畢竟1644年,明朝的首都北京城被攻破了,崇禎皇帝自盡了,標誌著明朝滅亡。

    至於說明朝不少藩王都先後稱帝,但那是在國家碎片化時,稱帝,並且都堅持的時間很短,還在不斷逃亡中,沒有建立有效統治。

    所以不能算作明朝的延續。

  • 3 # 老貓談史

    這個問題問的有水平,我來說說一下我的個人觀點吧,首先,我個人認為明朝就是在1644年滅亡的,雖然明朝的首都北京城被李自成所率領的農民軍所攻陷,崇禎皇帝也上吊殉國,但是明朝剩下的貴族一路向南方逃離,直到在南部建立了南明小朝廷,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個南明小朝廷不能算是明朝的真正繼承者。

    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一個國家的首都是這個國家的標誌和政治文化的中心,首都的地位可謂是重中之重,一個國家的首都如果被攻陷那麼可以標誌著這個國家真正意義上的滅亡。

    首先明朝的北京城被大順軍佔領了,崇禎皇帝也上吊自盡了,這也足以說明真正的明王朝走向了滅亡。雖然南明政權也有著名這個字眼,但是南明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明朝,他只能算是明朝的一個衍生物。

    我們舉一個例子,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西漢王朝就這樣被王莽滅掉了。王莽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雖然後來的劉秀得以平定國內的叛亂,建立東漢王朝,但是這個東漢王朝並不是之前的西漢王朝,劉秀在建立王朝之後完全可以賦予這個朝代一個新的名號,但因為它是漢高祖的子孫,為了表明他興復漢室的決心,他還是將朝代命名為了漢,但是這個漢則區別於西漢為東漢。

    再者,三國時期實際上還是東漢時期,為什麼此時的東漢王朝沒有滅亡呢?那是因為東漢末年的漢獻帝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真正意義上成為了曹操的傀儡,漢獻帝名為皇帝,但是朝中大權都掌握在了曹操的手裡,漢獻帝原本可以被曹操輕鬆廢掉,但曹操沒有這麼做,他擔心這樣做會動怒於天下,以對自己不利,於是漢獻帝和東漢的政治文化中心依然存在,只不過此時的東漢已經名存實亡了。劉備起兵也是為了除掉曹操這個賊寇安定天下,假如曹操被除掉了,東漢政權還是存在的。直到漢獻帝被曹丕廢掉之後,東漢才真正意義上的滅亡了。

    因此,這麼來看,我認為明朝就是亡於1644年。

  • 4 # 北洋海軍炮手

    1644年,屢敗屢戰的李自成終於實現了他舉義以來的夙願,就是推翻明朝。而由於崇禎的無能以及小肚雞腸,崇禎即便是不像娘們一樣上吊估計也得被李自成弄死,所以明朝就隨著崇禎的上吊而滅亡。拿根繩子來,朕要死社稷

    好了,至於明朝為什麼一定得在1644年滅亡?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崇禎自掛東南枝之後明朝可謂是無主,或者說是政府直接崩潰,很多地方陷入權力真空。這就為軍閥提供了生存空間,也因此南明各個政權往往會被軍閥綁架、架空。比如,南明弘光小朝廷光是江北就放了四個軍閥,西面還有一個大軍閥左良玉,而且弘光小朝廷就是軍閥擁立的。也正因於此,清軍南下之後江北四鎮除了黃得功部是打不過才投降之外,剩下的三鎮不戰而降,所以弘光小朝廷崩潰十分迅速。

    而之後的南明更可笑,除了那些偽皇帝還要依賴軍閥之外,甚至一度出現了唐王、魯王、桂王三個政權並立的情況。而且他們之間不僅互相不承認,甚至能打的不可開交。其結果也很簡單,就是唐王政權被清軍消滅,魯王政權丟失了舟山群島之後只能到軍閥鄭大木那裡要飯。而桂王朱由榔的永曆政權也被清軍打成了狗,朱由榔聽到清軍快到了基本上都是嚇得跑路,人稱走天子。

    之後就是朱由榔與張獻忠殘部合流,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因為孫可望等人說白了就是徹頭徹尾的軍閥,他們為了給自己找合法性就必然要和朱由榔合流,因為大清當時已經有了四個軍閥,不會允許再有裂土割據的軍閥出現;而朱由榔在疾如風的逃竄的過程中受盡了顛沛流離之苦,還受盡了清軍的驚嚇,所以有個實力強大的軍閥來投靠(挾持)他自然願意,最起碼還能有個安穩地方待著。所以,朱由榔和孫可望等軍閥一拍即合,孫可望等奉朱由榔為正朔,併為朱由榔去和清軍死磕;朱由榔則封孫可望等人為王,並承認他們擁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以及軍事指揮權、行政權。其實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朱由榔成了擺設,完全被孫可望等人架空。即便是孫可望在同李定國的政治鬥爭中完全出局,但是李定國也依然架空朱由榔。而另一個軍閥鄭大木也是,只奉朱由榔為正朔,你朱由榔甭想支使我。所以,鄭大木秉承這一原則放了李定國好幾次鴿子。

    所以,當清朝決定徹底消滅南明的時候,南明的軍閥們已經無力阻擋清軍的攻勢,只是在做困獸之鬥罷了。雖然清軍進軍過程由於南明的困獸之鬥而磕磕絆絆,但是結局堪稱完美。之後,在大陸上的夔東十三家被清軍消滅,除了割據海外的鄭氏軍閥之外,大陸上所有的反抗勢力基本上被清軍消滅乾淨。

    再者,由於強勢的清朝能夠恢復社會秩序,再加上清朝宣佈保護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的既得利益,清朝逐步建立了穩固的統治。所以南明不過是明朝的部分殘餘勢力,或者說是軍閥為了個人利益蚍蜉撼樹而已,根本就不是明朝的延續。

    所以,明朝在1644年就已經滅亡了。

    全文完

  • 5 # e_listen141814398

    從世界歷史上來看,元朝滅亡南宋正是歐洲的中世紀的時間,時間正值十字軍東侵,歐洲處於最弱的時候,元朝滅亡了南宋,但中國依然在世界上保持領先地位。當然蠻族入侵,使得華人變得比以前野蠻了許多。而滿清入主中原,這是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是處在工業革命的前夜,同時代的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華人處在一個被歐洲人羨慕的地位,據說萊布尼茨就對中國文化非常敬仰,然而這一切,當清朝入主中原的以後,很快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隨著弘光政權的覆滅,1645年在渡過長江後不久,多爾袞就頒佈了全民剃髮令,改變了華人3000年來的髮式服飾,使華人從此成為被世界嘲笑和侮辱的物件。

    關於明朝滅亡時間的問題,歷史學常識告訴我們,一個朝代死了一個皇帝並不代表一個朝廷滅亡。清朝皇帝們忽悠說,明朝滅亡於1644年北京淪陷後崇禎皇帝死掉的那一時刻,這純粹是忽悠,也就是哄鬼的。在清朝人編寫的大型史書《明史》中,弘光朝的馬士英和阮大鋮被列進了《明史·奸臣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所謂弘光小朝廷不是明朝的說法只是一個鬼話,清朝人自己都不相信。嚴肅的歷史學者都會認為,明朝真正滅亡的時間是1645年農曆六月,南明弘光朝廷獻上降表,將明朝的戶籍地圖等都獻出,所有明朝的國家軍隊以及全體臣民從這一刻起,都劃歸了清朝,清朝才真正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正統,替代了明朝。很快多爾袞頒佈了全民剃髮令,標誌著清王朝在全國統治地位的確立。在清朝康熙年間,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就明確指出,明朝300年江山滅亡於弘光朝廷。馬士英是真正的滅亡明朝的元兇巨惡。

  • 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一個王朝毀滅,是個什麼標準呢?

    一般來說,有三個標誌性的事件可以判定王朝國祚持續時間。

    1,王朝首都被攻破。

    2,皇帝傳承統緒中斷。

    3,政治上不能獨立自主。

    在封建時代,王朝首都是天子居所,體現的是王朝最高等級的物質文明的精神意義。一旦王朝首都被攻破,就代表著這個國家的立國精神蕩然無存,即使還能繼續存在,像梁朝在北周的扶持下立國西梁,元順帝北逃建立北元,但國都被攻破了,王朝對全國的統治也就結束了。

    (崇禎坐朝亡國)

    但也有例外的情形,像唐朝首都被攻破多次,清朝首都也曾經被攻佔過數次,可是唐朝、清朝的國祚還在延續。這是因為,雖然國都被攻破,但是王朝並沒有失去對全國的掌控,皇帝統緒仍在,政治上也沒有淪為別國得附庸。

    皇帝在封建時代是政權運轉的核心,所有的政治制度都圍繞著皇帝制度來執行的。所以。皇帝未必一定要勤政愛民,但是在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的政治環境裡,卻必須要有一個皇帝。如果皇帝后繼無人,基本上也宣告了王朝的滅亡。歷史上大多數王朝的最終滅亡都是因為皇帝傳承統緒中斷。像宋朝亡國於1276年,因為臨安被攻破,失去了對全國的掌控。但宋朝皇帝的統緒還在,文武大臣擁立了兩個小孩子為皇帝,繼續以宋朝的名義抵抗。在1279年崖山海戰後,宋朝已經沒有小皇帝即位了,因此,宋朝徹底滅亡。

    像劉崇建立的北漢,元順帝北逃後成立的北元,都是國都被攻破,但是皇帝傳承統緒還在,政治上也能相對獨立自主,因此也能作為國祚延續。可是如像蕭詧建立的西梁政權,地僅江陵二州,政治上是為西魏(北周)的傀儡,因此不能算做梁國的國祚,只能成為周王朝時的陳國、杞國、宋國等只為延續祭祀而已,成為新王朝彰顯德政的招牌。

    (大明最後的軍隊)

    所以,從以上分析,明王朝亡於1644年。從這一年起,明王朝不再作為全國統一政權存在。但是南明朝廷一直堅持到1662年,永曆帝被吳三桂勒死在昆明。在這期間,南明一直沒有妥協,政治上始終是獨立的,因此,明王朝的國祚一直延續到1662年。從這一年起,明朝皇帝傳承統緒中斷了。雖然清王朝到後來坐穩江山後,為表現的“存亡繼絕”,他們還找到了一個朱姓後人朱之璉,封為延恩侯,是為一等侯,其職責就是每年祭奉明朝皇陵。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朱明後裔延恩侯卻表示仍效忠於清朝。1924年9月,當努爾哈赤的後人和朱元璋的後人在故宮又見了面,最後的延恩侯朱煜勳告辭時還討到了溥儀的賞錢。此後,溥儀流亡天津等地進行復闢活動,這個明朝後裔居然前往追隨,甚至一直跟到長春的偽“滿洲國”官內,以現身說法頌揚清朝一向“皇恩浩蕩”。

    (但願悲劇不再重演)

    這個延恩侯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其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問題。他們家一連十代人都是吃清朝俸祿的,已經失去了謀生的能力,自然將清王朝視為衣食父母了。當年雍正用不多的銀錢換來的,卻是一面不可多得的政治吉祥物。這也反映的出來朱元璋當年定下的讓子孫後代享受政治特權和錦衣玉食的生活,消磨了他們的心志,是完全失策的。

  • 7 # 宋安之

    明朝當然亡於1644年。

    畢竟國都北京被破,崇禎帝更是以身殉國,很明顯的亡國了,當然這只是其一原因。

    準確來說明朝的全國性政權結束於1644年,南方的南明政權屬於明朝的延續政權,可以視為明朝全國性政權結束以後的割據政權。

    參考晉朝之西晉和東晉。宋朝之北宋和南宋來看,南宋如果可以保持劃江而治的狀態,那麼正統自然在南明這一方。明朝自然可以說不是亡於1644年,就如同兩宋中北宋一般,1644年只是北明滅亡時間,並非意味著明朝滅亡。

    奈何南明不爭氣,看似享國39年,實際上根本沒這麼長時間。我們不以永曆帝逃往緬甸時間算,就以永曆帝死於1662年算,1644年到1662年,南明也就是享國18年而已。

    再加上清朝入關以後,短短几年時間就奠定了其大一統的格局。所以明朝自然只能以1644年為亡國時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人主場112-104戰勝鵜鶘,詹姆斯砍下三雙,濃眉哥30+20,你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