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立體聲王

    無法比較。

    這兩個都是打仗好手,也都造反。

    不管李世民怎麼在史書上動手腳,屠戮手足這個鍋是甩也甩不掉的。只是朱棣殺的人更多,擴大的範圍更廣。

    但作為皇帝來說,李世民無疑比朱棣更成功。

    相比唐太宗後的大唐盛世,永樂皇帝在世更像是不停的向天下人解釋:我才是更好的選擇,朱允炆他不行。

    所以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他都要。

    因為本來應該他守的北面蒙古又不老實了,於是和他老子一樣,多次出兵驅趕,還遷都,美其名曰:天子守國門。

    遷都的利弊先不談,鄭和下西洋有部分原因是找建文帝,畢竟朱棣一直沒找到建文帝的屍骸,但一定也有對外宣揚其國威的含義。

    另外就是修永樂大典,印紙幣。

    可以說朱棣幾十年就是兩個字,折騰。

    你可以說他乾的不錯,但是朱棣以後明就算沒有土木堡的事,國力下降也是無可避免的。

    以上所有事沒有一件不要花錢的。

    那請問按照明一朝奇葩的財政制度,錢從哪裡來?

    就是不停的印紙幣,後果就是民間的財富被迅速掠奪。

    你說他是故意的麼?

    其實也不是,只是嚐到甜頭了,覺得這樣錢來的很快,但沒有想到後果。

  • 2 # 孟先生007

    唐太宗和永樂帝的比較,不能籠統的去比較誰厲害,但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相似點:

    1.都是透過政治手段取得皇位,不是先皇直接傳位。唐太宗在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殺害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並殺害侄子等多人。永樂帝在登上帝位之初,也殘殺原太子朱標子孫等皇族宗親,並誅殺方孝孺十族。

    2.登上帝位後,都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把文治武功發揮到極致,推動了中華名族的發展和歷史的程序,從而後世對於他們血腥搶來的帝位並沒有太多的譴責。

    3.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將燦爛的大唐文化發揚到極致,恩威遠播,華夏文明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永樂帝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治武功都是有了很大的提升,歷史上有“永快盛世”。

    (二)不同點:

    唐太宗善於用人,聽的進大臣的諫言,為千古明君和千古一帝,另外,對於老百姓的疾苦,比較體諒,對於功臣宿將,都是善始善終。而永樂帝手腕強硬,雖然編寫了《永樂大典》,開創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和船隊,並派鄭和七下西洋,將海上絲綢之路達到最鼎盛,由五次親征漠北,維護祖國的統一,並病逝於親征路途中,算得上是一位很有豐功偉績的帝王,但是他在位期間,兇殺成性,冷酷無情,特別是在殘殺建文帝一脈 的過程中,其兇殘程度也是無人能及,所以,永樂帝也被後世所爭議最多的帝王。太宗年老後迷行丹藥之術,也為後世所議。

    人無完人,是好兒子,還是好夫君,是好父親,還是好帝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只有當時的人,或許才有最真實的體會!!!是非功過,很難蓋定。。。。。

  • 3 # 九叔趣談

    題主將這兩位君王放一起比較可以,但偉大卻不能拿來比較。他們都算是明君,在當時對於本國的人民來說他們都是偉大的。但卻不能說某個君王對於人民的偉大大於另一個君王對於人民的偉大,這是無從比較的。

    唐太宗和永樂帝,這是一對各有成就的君王,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使得“唐人”的影響傳遍全世界,永樂帝成就了“永樂盛世”,並使大明天威傳到了非洲印度洋。個人認為他們接替的都是親生皇帝父親的班,“謀反篡權”是封建衛道士的說法,其實從今天看,那是李家、朱家的家事,無需說長道短。

  • 4 # 歷史何必認真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偉大的帝王,硬是要比較,我認為李世民要比朱棣更厲害一點。

    主要從以下幾點分析:

    首先,李世民雖然諡號太宗,唐朝第二任皇帝,但其可以作為開國帝王看待,因為從李淵太原起兵開始,就有李世民的因素存在;而朱棣雖然諡號成祖,充其量也就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文可以忽略),因為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直到朱氏建國,天下太平,也沒用在史書上看見朱棣有何作為,從這個角度說,朱棣遜一籌。

    其次,兩者都是在天下太平時篡位登上的帝位,李世民玄武門殺太子建成、齊王元吉,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從而登上帝位,縱觀其一生,少有敗仗;而朱棣只敢在朱元璋死後,侄子朱允文上位以後,才敢有所行動,且在軍事行動中,在濟南被鐵鉉擋住,愣是半步前進不得,最後繞過濟南攻南京,登上帝位,從膽氣謀略上來說,也遜一籌。

    再次,李世民一生所遇到的對手,李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杜伏威,劉武周等都是當時豪傑,其手下文武大員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恭等更是鼎鼎大名,再次不一一介紹;朱棣面臨的局面就要好很多,朱元璋死前把能謀略會打仗的文臣武將都殺了,留下方孝孺、李景隆直流,名氣大本事小,而元朝政府龜縮大漠不敢露頭,對手相對較弱,其手下只有姚廣孝能媲美前人,從對手和班底來說,不在一個重量級。

    最後,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把唐朝國力推向鼎盛,周邊國家無不臣服,現在國外遂有唐人街一說,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編撰《永樂大典》,使中華文化遠播海外,從此意義上來說,不相上下。

  • 5 # 壯哉中華民族

    先班門弄斧一下,這個問答提的有點小問題:永樂是朱棣的年號,其廟號是明成祖;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廟號,其年號是貞觀。所以,可以說明成祖和唐太宗,這樣更為嚴謹,哈哈,可能有點吹毛求疵了。言歸正傳,說一下唐太宗和明成祖兩位:

    一、相同與區別

    先說共同點

    1.都是“皇二代”,但都不是法定皇位繼承人“太子”

    2.都是跟著“老爹”造反,雄才偉略、軍事統帥能力超一流

    3.“老爹”都造反成功,問鼎天下

    4.自己也被迫造了反,也取得了天下,但以儒家的眼光來衡量,皇位來的都不光彩!

    兩者的區別

    1.李世民是“官二代”,從小接受的是士大夫一族的教育;朱棣是“泥腿子”二代,從小沒接受過什麼正統教育。這個看看兩個人的個人作品就知道了。

    2.出身不同,導致二人所背後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一個是老牌貴族利益的鞏固加深,一個是新興貴族開拓進取。

    3.造反的物件和方法不同:李世民是“逼父弒兄”,發動了一場政變(玄武門),一場小小的戰鬥;朱棣是“逼侄下臺”,發動了靖難之役,一場大大的戰爭。

    二、兩者的比較

    先看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其主要成就:軍事才能卓越,助父統一中國; 滅東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渾;擴充教育機構,籠絡國家人才;精簡政府機構,裁汰冗官冗員;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 開創貞觀之治。被稱為“千古一帝”“一代明君”。其文治武功被後世推崇備至,不歧視少數民族、處理民族問題較好(主要是懷榮),有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對中國歷史做出了重大貢獻等等。

    再來看看朱棣:

    明成祖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其主要成就:靖難之役, 五徵蒙古、南討交趾,鄭和下西洋, 遷都北京, 下令編撰《永樂大典》、整頓吏治、改革機構、發展經濟、加強對外往來、注重文化交流等,為中華民族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千古一帝”“一代明君”“聖人可汗”。“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明史·成祖本紀》。注意,是“遠邁漢唐”!

    咋一看,兩人的文治武功都很牛。但仔細分析一下唐太宗的牛,多在內,對外除了“抵抗突厥侵擾”的戰爭外,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得皇位前馬背上打天下,得皇位後高居廟堂。而明成祖的牛,牛在軍事上銳意進取(徵蒙、交趾),英明神武(鄭和下西洋)、文化上的創新(編撰《永樂大典》)。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三、結論

    不得不說,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都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一代明君”,二者的成就足以光耀千秋、萬世流傳,都可以稱得上“偉大”一詞。非要評出個一二來的話,個人認為明成祖朱棣更強一些(純屬個人觀點)。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平時所接觸的歷史資訊中(包括學生時代)明成祖朱棣的名聲不顯,而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聲很響呢?

    其實,要說起來,我們的毛澤東主席才算是真正的偉大吧?

  • 6 # 白溪釣客

    肯定唐太宗李世民偉大。但永樂帝朱棣也很優秀。李世民文武雙全,南征北戰,鑄就大唐江山。驅突厥,平西域。貞觀盛世,路不拾遺。被尊為“天可汗”。

    永樂帝朱棣有個秘密,修了一小間豪華的私閣,裡面貢奉著他的親生父母(朱元璋的一位蒙古族妃子)。朱棣從隠略到奪取帝位,這一切都證明了他是真命天子。永樂帝最終駕崩在討伐蒙古的征途中。

    請參閱《全唐詩》李世民詩作。附:

    慨然撫長劔,濟世豈邀民!

    星旌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一一唐太宗 《還陜述懷》

  • 7 # 回望一萬年

    從起點來看,一樣的得位不正。所以兩個一樣猥瑣。

    從得位後的情況來看,李世民的治理能力要好很多,永樂亦有所貢獻,但總體相比,李世民的治理結果更突出一些。

    從帝王之心來說:李世民的包容心,接受異見的胸懷要比永樂好得多,朱棣聽不慣就製造了一個”誅十族“慘案。這一點上的高低,還用我說明白嗎?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永樂以修書為名編纂《永樂大典》,名義上是大百科全書,但實際上集書的同時,毀書與改書的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就光這一個汙點,朱棣永遠比不起李世民。

  • 8 # 曾銘瀾

    都不算偉大。為什麼做皇帝就叫偉大了。要為人民謀福才算偉大。為自己江山我也會。但我肯定先為自己,才不想偉大。

  • 9 # 段亦明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皇帝的登基其實都存在一定的爭議,例如李世民在登基時是透過玄武門之變順利上位的,而且還將自己的兄弟殺死,可以說李世民這個皇位的取得很不容易,一路上沾滿了鮮血。而永樂皇帝朱棣在登基時推翻了朱允炆,所以被認為是篡位稱帝的皇帝,可是無論如何,爭議歸爭議,還要看這些皇帝在登基後是否有作為。

    李世民沒能名正言順的繼位是因為他的身份,不是嫡長子的李世民不佔先天優勢,但是李世民心中委屈憋悶,畢竟當時打江山的時候他衝在前頭,可是皇位卻沒有給他,所以才讓李世民透過極端的方法奪走了政權,也逼迫李淵退位。所以李世民皇位的取得雖然不是很正當,可是他確實對大唐的建立是有功勞的,而且登基後李世民一直都勵精圖治,並開創了盛世局面,這些都是李世民取得的卓越功績,作為中國古代明君的代表人物,李世民為後代的帝王樹立了榜樣,他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而朱棣其實在朝政治理方面和李世民一樣成功,在登基之前和李世民一樣也經歷很多,本來朱棣已經去了封地,可是後來形勢所逼讓朱棣必須要奮起反抗,靖難之役就是決定朱棣成功的關鍵。可是這場仗打得十分的艱辛,因為當時朱棣和明軍實力懸殊,當時朱棣只有一千人,可是明軍有幾萬大軍等著他,這種作戰條件換其他人可能早就投降了。可是朱棣卻決定奮勇反抗,並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作戰勇氣取得了勝利,奇蹟般獲勝的朱棣後來登基稱帝。只不過朱棣一直都很在意別人說他是篡位,因為在朱棣看來,如果當時自己不反也會被朝廷殺死,所以不如孤注一擲。

    但是無論皇位是如何取得的,朱棣後來在政治上的表現確實不錯,他不僅重視明朝的軍事力量,也重文,同時廣納良才,當時朱棣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和愛戴。朱棣也推行了一些政策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因此朱棣在百姓心目中是位好皇帝。

    朱棣和李世民都被稱為明君,可是畢竟兩位皇帝所在的年代不同,所以無法進行比較,因為歷史背景的不同,在朝政治理方法、策略上都會有差異,只要帝王可以為當時的百姓謀福利,努力開創和平發展局面,那麼這位皇帝就無可指摘,而這些方面朱棣和李世民都做的很到位。

  • 10 # 綠野農夫961

    這種比較具有歷史娛樂性,但不具備歷史科學性。時間相隔700多年,對兩位都以優等成績完成自己作業的同學進行比較,科學意義不大。因為他們完成的是兩份不太相同的作業。

    所以,要進行比較就必須站在兩個人當時的環境立場上考量,不能拿成績進行簡單機械的比較。

    第一題:怎麼讓自己成為皇二代?

    李世民同學:李世民同學從本質上來講是官二代,而且是貴族出身。公元617年,時年20歲的李世民同學就鼓動李淵起兵反隋,史稱晉陽起兵。起兵後,李世民親自帶後攻入隋朝首都長安。也就是說李世民同學中大唐帝國實際的締造者之一,如果沒有李世民,中國歷史上會不會有大唐帝國就很難說了。所以,李世民同學是先幫助父親成為皇一代,自己順理成章的成為皇二代。

    朱棣同學:朱棣同學從本質上來說是農二代,父親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時候,朱棣只有8歲,這個皇二代的身份就是跟在自己爹後面撿的。

    第二題:怎麼由皇二代成為皇帝?

    李世民同學:從父親當皇帝的那一天起,李世民同學對皇帝寶座就志在必得。從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的那一天起,玄武門之變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個時候的秦王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天策上將,朝廷中的文臣武將有很多都是自己的人,發動一場玄武門政變難度很小。

    朱棣同學:從父親做皇帝那一天起,朱棣同學就沒想過當皇帝,那是大哥朱標的事兒。後來大哥死了,朱棣同學有過想法,但父親執意讓大哥的兒子朱允炆繼位,自己也沒有辦法。再接下來如果不是朱允炆往死裡逼,自己也不會行動,主要原因是實力不允許。至於靖難之役,自己能成功上位,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很優秀,但更多的是因為敵人太無能。

    第三題:當上皇帝以後都取得了哪些成績?

    李世民同學:父親當了8年皇帝,國家各方面有所進步。自己登基後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薛延陀、回紇、高昌、龜茲、焉耆、吐谷渾獲得天可汗稱號。對內能知人善用,從諫如流、薄賦尚儉,在位23年,國家實力大增,史稱貞觀之治。但作為皇帝,在皇位順利傳承上出過問題,廢過一個太子,後來政權雖然平穩交接,卻給自己的才人武媚留下了空間,差點把大唐玩殘了。

    朱棣同學:父親當了31年皇帝,國家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史稱洪武之治。侄子建文帝在位四年多,雖然因為削藩太急惹下大禍,但國家政治、經濟、民生等諸方面還一直保持進步狀態。上位後,對外五徵蒙古,穩定邊疆,但其實在此前老丈人徐達、名將藍玉等人已將蒙古胖揍了好幾次了,所以,五徵蒙古基本上屬於痛打落水狗的性質。南征安南,使安南正式歸屬明朝。派鄭和七下西洋,取得重大外交勝利。對內整頓吏治,建立內閣制,完善政治體系,後輩那些修道的,做木匠的折騰多年,國家仍能正常運轉,多賴於內閣體制。注重社會經濟和民生和發展,國力大增。主持修撰當時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立朱高熾為太子,政權平穩過渡。在位22年,史稱永樂盛世。

    同樣做為聖主明君,誰更強一些,後人自有見仁見智的公論。千秋功過任憑說,這也正是偉人的魅力所在,歷史的魅力所在。你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鴨叫的做法不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