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麥麥童書

    1、要多去傾聽孩子的聲音。孩子因為還年幼,有時提出自己的小小要求,但是可能會表達不清,這時候大人如果沒有耐心去傾聽的話,這就會使孩子感到非常的沮喪和不開心。但如果大人能夠學會去傾聽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也會聽從大人的一些要求和命令。

    2、對孩子提的一些要求一定要符合實際。小孩由於還年幼,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大人一次提的問題太多、太複雜,那麼孩子就難以接受,自然也就會出現逆反心理啦。

    3、學會尊重孩子。經常在一些公眾場合看到一旦有小孩做出一些不合適的行為舉止時,旁邊的大人就會立馬大聲呵斥。其實這種教育方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大人的責備和呵斥並不一定能幫助孩子糾正一些不好的行為,大才教育建議大家應該耐心的跟孩子講解那些行為到底為什麼不合適,當然也可以適當的對孩子進行一些小懲罰。

    4、如果孩子對大人的要求沒有反應,可透過另一方式引起他的注意。比如孩子吃午飯時,孩子只管玩,這時可把他抱起來,帶回桌邊,態度表現要友好。

    5、適當的對孩子進行獎勵和表揚。每個人都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讚賞和鼓勵的,當孩子很聽話時,大人就應該給予表揚,表示更多的關懷。很久之前,我的孩子也很叛逆,經常逃學上網,成績非常差。直到我下載了一套潛能開發課程,他的情況才開始改變,孩子不再叛逆,對父母心懷感恩,變得很聽話,而且學習成績也提高。《特斯拉大腦課程》激發了我孩子的大腦潛能,改變了我的命運。希望我這些分享能給你帶來幫助,祝你一帆風順。

  • 2 # 叢心圓家庭教育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定義,0到18歲的孩子,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會經歷兩個時期被定義為叛逆期,一個是孩子2到3歲的時候,這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到青春期的時候被定義為第二個叛逆期。

    但是為什麼會有叛逆呢,這個叛逆是打引號的,叛逆是因為它尋求自我的發展,他的自主意識,需要在這個時期得到一個外界的認可和強化。然而在這個發展的過程當中,自主意識的確立,必然會跟家長的這個控制和要求有違背的地方,所以會被我們家長認定為是叛逆,因為小孩變得不聽話了。

    家長面對孩子有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

    首先家長要了解到這是孩子正常的一個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過程。以青春期的叛逆來說,青春期的孩子,不管是他從自己的身高、體重、體型,還是從自己的思想意識,都有了更進一步成熟,而且呢,他幾乎可以說有了成年人的一個思維和思想。所以他此刻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但是他現在自己也處在一種迷茫當中,青春期是一個自我確認的過程,他需要去確定: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這就需要我們父母瞭解孩子的這種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才不會逆規律而行,當我們知道孩子本身是處於困惑當中,本身是處於心煩意亂當中,我們就不要再給孩子火上澆油,我們可以採用傾聽的方式,更多的是去傾聽孩子內心的一個需要。

    更重要的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家長要做好孩子的人生導師,更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去要求孩子要做成什麼樣子,並且能夠給予孩子更多心靈上的支援。特別是這個階段父親特別重要,因為父親的角色代表了權威,代表了規則,代表了將來孩子進入社會後的一種社會關係。

    還有一點就是,青春期的父母特別容易把孩子的態度和孩子的行為、孩子的本身三個混在一起,所以我們經常會跟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能夠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我們會知道孩子的很多行為並不是出於他內心真實的表達,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父母對孩子越多要求,可能引起他的自主意識的再一次爆發,他會更加跟我們產生對抗的關係,所以在青春期的孩子,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接納和包容。對於母親來說就是少一些的嘮叨。

  • 3 # 石韋教子

    家裡有叛逆期的孩子,作為家長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耐心跟平和的心態。

    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如果家長的反應很激烈,那麼就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逆反心理,反之如果家長平靜地面對孩子的各種叛逆舉動,並且給出相應的化解對策,讓孩子感覺不到強烈對立的情緒,那麼孩子的反叛行為也就不會強烈。

    有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會做出兩種反應:

    第一種,嚴厲管教

    當孩子不再像小的時候一樣對我們言聽計從,而開始跟我們頂嘴、使性子、發脾氣等各種不聽話的行為時,有的父母覺得臉上掛不住,家長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會衝孩子大發脾氣甚至動手,這樣極易使孩子的逆反心理加重,嚴重的甚至讓孩子做出離家出走或者自我傷害的極端後果,

    第二種,放任不管

    有的父母在孩子難以管教,並且多次管教沒有效果之後,失去了耐心,就對孩子採取放任自如的方式,表面上好像跟孩子沒有衝突了,但由於沒有家長的監管與引導,孩子在外面受到不良影響的時候,沒有得到家長的及時管束,特別容易染上不良習慣,比如跟著不學好的孩子泡網咖、抽菸等,嚴重的時候可能由此走上歪路。

    無論是哪種情況,一旦出現不良後果,對於家長來說都是追悔莫及的事情,所以要在平時的生活中,給予孩子科學而理智的管教。要意識到孩子並不是我們的下屬,也不是我們的附屬,他們是獨立的個體,需要理解、尊重。雖然我們不能跟孩子像完全平等的朋友一樣,但我們也不要總端著家長的架子,做錯事的時候也可以低下頭像孩子道歉。不要過分干涉孩子的生活跟學習,在合理的管制之下給予一定的自由。孩子在這種耐心、平和而有理智的管制下,一定會慢慢渡過叛逆期的。

    以上都是比較大道理的說法,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實戰經驗吧。

    我有位同事,她女兒讀初中的時候開始叛逆,我那位同事人很好,但性格很直,罵起孩子也直來直去,甚至當著我們這些外人的面也毫不留情地對孩子報怨,雖然對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每次我都發現小姑娘對她媽媽的這種方式特別反感,往往娘倆不歡而散。雖說自家人,最後還是會和好,可是那種心理的創傷,受過的人都知道,是不會輕易癒合的。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觀察跟做計劃的人,那時候我女兒才一兩歲,當我發現這種情況之後,我馬上就開始做跟孩子相處的計劃。很多人對親子關係都是由著自己的性格發展,往往家長什麼樣的性格,培養出的孩子要麼性格相似要麼就會相反。比如家長性格急躁,那麼養成的孩子要麼也急躁,要麼性格就比較懦弱。

    而我對女兒做的計劃,就是希望她長大後,我在她面前既有母親的權威,又能像朋友一樣聊天。在以後的過程中,我也一直按照這個標準去跟她相處。這個標準的執行方針就幾個字:耐心、平和、尊重、理解。在她三四歲出現第一個小叛逆的時候,我們很平和地過去了,現在她讀小學,我們的關係一直維持得很友好,我在她面前,既是個母親,又是好朋友,也是好兄弟。我對跟她下一個叛逆期相處充滿了信心。

    作為家長,有時最難做到的就是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缺點耐心細緻地指導,有的時候反覆教導依然不管用之後,就會棍棒上手,我並不反對揍孩子,但更多的時候我支援對孩子心理上的梳理跟指導。孩子的短板都只是成長期的產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得到彌補,關鍵就在於家長有沒有那份充足的耐心去做那個修補人。

    當孩子的心理健康,三觀都是正能量之後,即使是在叛逆期,也會有理有度的跟父母相處的。

  • 4 # 少兒心理課堂

    家長首先要了解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心理向成年人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管教。儘管他們的心智還不完全成熟,為了表現自己的獨立、與眾不同,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他們往往脾氣暴躁,做事衝動,容易走極端。因此,家長要因材施教,妥善應對。

    對待叛逆期孩子,要表現得把他們當做大人一樣

    孩子用他們的叛逆告訴我們,孩子開始長大成熟,這是好事。家長應該把他們當做一個相對獨立的大人予以對待:給孩子廣泛的自主權,只要是基本符合大原則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做主;給孩子一定的表決權,家庭事務也要與孩子協商,多聽取孩子的建議,對好的建議適時表揚,不好的建議共同分析、民主表決;給孩子一定的時間支配權,引導其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處理自己的事務,如果孩子安排不合理,家長要借鑑一些科學、權威的資料與孩子協商完善;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不要隨意進入孩子的房間,翻看他的私人物件、打探他的隱私。

    解決叛逆期孩子的管教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溝通

    許多家長常常苦於無法給孩子溝通,說不了三句話就崩,其實是你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首先,要學會“共情”。所謂“共情”,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我們都是從孩子長大成人的,想想當年對父母的不理解甚至叛逆,就會體驗到孩子這個階段的內心世界。因此,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體驗他的情感和思維,把自己的理解、體貼傳達給孩子,孩子才會感到被接受、被理解,從而產生愉快和滿足,願意與家長吐露心聲,雙方溝通的橋樑就容易搭建起來。 其次,要學會與孩子交朋友。家長要放下身架,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所思所想與孩子談談,孩子也會投桃報李與你交心。一旦融入到孩子的世界與孩子互動交流,雙方的隔閡就會逐漸消除。要主動創造與孩子交流的機會,比如,孩子喜歡打球,家長也可以學習打球,既能陪伴孩子愉快地玩,也能鍛鍊自己的身體;比如,孩子喜歡看電視動畫片,家長就要耐著性子去適應直至喜歡孩子看的動畫片,這樣雙方就會產生許多共同語言;甚至,孩子喜歡網路遊戲,家長最好也去玩一玩,目的是體會孩子為什麼喜歡這個遊戲,給孩子產生共同語言後,才能引導孩子合理把握遊戲時間或者認識到遊戲的弊端防止迷戀遊戲,而不被遊戲牽著鼻子走。

    孩子的路最終由他自己走,應該允許孩子栽跟頭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什麼事都辦不好,要麼總是包辦代替,要麼對孩子橫加阻撓,孩子怎麼會順從你呢?即使你說得再對,孩子也有他自己的選擇。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就要讓孩子去試試前面到底是不是“坑”。孩子可能會“栽跟頭”,但這未必是壞事。其一,孩子有了失敗教訓會吃一塹長一智,會更成熟。其二,孩子經歷了失敗,才能體會到自己的盲目自信帶來的惡果,才會意識到應該聽從家長的合理化建議。無形中,孩子就漸漸變得成熟睿智。

    結語

    孩子總要長大,我們總要看著他們的背影慢慢老去。只要敢於放心、放手、放權,孩子在經歷風雨過後必會看見彩虹!

  • 5 # 閒看庭前話

    看到你的網名叫“帥小夥的媽媽”,一個特別愛孩子、對自家孩子充滿了驕傲的母親影響浮現在我眼前。再看到你提的問題,又感受到你的無奈。

    孩子到了十三、四歲時,感覺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想自己做主。父母長輩的思想落後了,不願意再接受成人的意見和幫助。父母不說他們,看著煩,擔心學壞或者影響學習;說他們,又覺得長輩嘮叨。會頂嘴、逃課甚至離家出走。這是孩子自我意識和逆反心理增強,形成叛逆的行為。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我想就是三點。

    1、換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高高在上的去訓斥。多理解,少說教。誰都不喜歡別人嘮叨自己。

    2、鼓勵

    3、聆聽

    在孩子激動時我們可以暫時避開,不要激化矛盾。平靜下來後再聆聽孩子的心聲,合理的於與支援,意見相反可以先保留,等幾天再說,說不定幾天後就會有統一想法了

  • 6 # 米糖的小日子

    叛逆期,家長一定不能硬碰硬,心態要平和。把注意力多放在自己身上,多些個人的活動。孩子只要大方向不錯,沒有什麼惡劣的問題,無需太過糾纏。

    讓孩子沒有束縛感。告訴他已經長大了,我相信你有能力把自己管理好。

    讓孩子覺得被尊重。有關孩子的事情,先詢問他的想法,多給與理解和肯定。

    平等對話。遇見分歧不要用家長身份壓制,可以正反方辯論,優缺點都列出來。

    在控制範圍內,讓他摔跟頭。有些事你覺得是錯的,孩子一意孤行,不如就讓他摔摔跟頭。

    孩子叛逆期個性尖銳,覺得自己啥都懂,啥都對。如果父母又管教很嚴格,就會滿腹委屈、埋怨,這個時候出現對峙局面,都是兩敗俱傷的。

    不要讓親子關係跌入冰點。不如適當放手,讓孩子吃點苦頭,長點教訓並不是壞事。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進入各種我們不可控範圍。不如就把叛逆期當做鍛鍊,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這也是一種成長!

  • 7 # 媽咪V我愛你也喜歡你

    不同的叛逆期,孩子會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變化也會各有各的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可能也會不同。

    孩子人生中的叛逆期

    一、2至3歲寶寶的叛逆期

    經常會看到關於兩歲寶寶的字眼是“可怕的兩歲”,說明寶寶從兩歲開始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寶寶開始會對爸爸媽媽說“不”、“不要”,會生氣、摔東西、發脾氣、鬧情緒,開始和爸爸媽媽對著幹,這是他們成長的必經階段。

    我家寶寶兩歲多的時候也這樣,有時候讓他吃飯,非要拿著玩具邊玩邊吃,讓他睡覺,非要鬧著開燈看書,要麼就是鬧著要陪他玩,說也說不聽,不如願就哭。我和孩子爸爸只能耐心勸導,跟他講道理,實在不行就“涼拌”他,冷落一會讓他鬧,鬧久了他也自覺沒意思,又開始嬉皮笑臉的鬧著要抱抱。

    隨著孩子慢慢的成長,現在三歲了,懂事很多,偶爾也會鬧情緒,跟他好好交流溝通,基本上都能冷靜下來,他一鬧情緒我跟他講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冷靜、冷靜、先控制一下你的大腦”,說多了他也明白意思了,現在越來越討人喜歡了,懂得幫媽媽擦桌子、掃地、搞衛生了,越來越棒。

    二、6-8歲的孩子,進入人生第二個叛逆期

    6-8歲的兒童,處於充滿好奇、冒險精神的階段,好玩。

    這個階段的兒童,喜歡和爸爸媽媽頂嘴、唱反調,不喜歡按照父母說的去做,爸爸媽媽的批評會引起他們反感。

    記得小區鄰居有位女孩子,媽媽讓她做作業,她非要看電視,她媽媽強硬把電視關掉,她直接生氣和媽媽吵嘴,估計是媽媽氣得不行了就說讓她出去,不要回來,她真的就開門出去了,結果害得父母在小區樓下找了一晚上,還在小區媽媽群裡發動鄰居們幫找,還好後來孩子自己回家了,要不然真的讓人擔心。

    三、12-18歲,孩子人生中第三個叛逆期

    12-18歲,孩子們的“青春叛逆期”。

    有些孩子在初中就表現出來了,有些孩子可能在高中才表現。離經叛道,父母老師越不讓做的事越要去做,以自我為中心,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我弟弟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叛逆”了,不愛學習,覺得學習沒有樂趣,愛好電腦玩遊戲,整天泡在網咖裡,被爸爸媽媽抓回家教育之後屢教不改,總是在去學校的半路就轉去網咖了,後來中專報了計算機專業,老師說都很少見去上課,總是在網咖,實在管教不了,後來讓他體檢入伍去部隊了,一去就是12年,部隊管教嚴格,也過了那些年叛逆期,現在絕對是個五好青年。

    孩子叛逆期,作為父母不能總是打打罵罵,這樣反而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和排斥,要耐心和他們溝通,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儘量和孩子成為有話可聊的“朋友式”父子或母子,有時間多陪孩子外出散散心,也許在放鬆的環境下,孩子更容易說出內心的真實感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泡椒小銀魚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