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右媽

    把子肉是一種很美味的食品,許多人都是很喜歡吃的,它屬於魯菜的一種。現在許多地方都有著把子肉,但是我們也是能夠經常遲到許多的地方的把子肉不是正宗的。其實製作把子肉也是比較簡單的,首先我們就是要選擇豬肉的型別。我們在購買豬肉的時候需要選擇那種帶豬肉皮的豬肉還要帶點肥肉。之後這道菜大概的製作時間是25分鐘,我們需要先醃製好切好的豬肉,之後需要將醬油等的配料調配好到一定的比例。很重要的一點是這道菜需要準備好冰糖,因為我們需要將豬肉上好色,顏色顏色很重要的。在炒肉的時候我們需要控制在十五分鐘的時間內,等到顏色與香味到了時候就可以出鍋品嚐了。把子肉與扣肉是很相像的菜,但是我們知道扣肉它的肉是比較爛的而且豬肉皮要更加的彈牙,而把子肉更多的是注重於肉上來它的肉是嫩的而且豬肉皮顏色比較軟。這兩道菜更有各的的特點。

  • 2 # 夜郎看片

    相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彼此惺惺相惜,決定拜“把子”。張飛是屠戶,主要屠豬。哥幾個拜也拜完了,就把豬肉萱花豆腐,弄在一個鍋裡煮。

    後來,隋朝時,由魯地的一位名廚,將此做法進行了完善,精選帶皮豬肉,放入罈子燉,靠秘製醬油調味,燉好的把子肉肥不膩、瘦不柴,色澤鮮亮,入口醇香,價格公道,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這樣的做法和劉關張結拜兄弟的傳奇結合,就成了今天的把子肉。

    扣肉是一道用豬肉製成的,常見的中國菜餚,扣肉罐頭也是一種常見的罐裝食品。扣肉的“扣”是指當肉蒸或燉至熟透後,倒蓋於碗盤中的過程。扣肉主要分為芋頭扣肉及梅菜扣肉。梅菜扣肉是梅州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被傳為“正氣”菜而久負盛名,據說它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稱為“梅州三件寶”。

    以上就是兩種肉的不同之處。

    五花肉(長15cm,厚1.5cm)15千克,四喜丸子(只重50克)100個,雞蛋角(只重60克)60個,海帶結(只重100克)100個,麵筋肋(每把 50克)80把,豆筋(每根100克)120根,蘭花幹(每塊70克)70塊,素雞片(片重60克)180片,各種調料適量。

    常見做法

    做把子肉,要選1斤左右的白條豬即可,不肥不瘦。一斤切八塊,蒲草捆好。冒兩遍,二遍血水清湯。放入罈子,不放鹽全靠醬油調味,猛火開鍋文火燉,燉好的把子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有醇厚的餘香,掉在地上,象豆腐一樣摔的稀碎。

    食物製法

    1.五花肉,切塊醃製24小時,撈出晾乾,上飴糖、醬色、深桔紅色撈出待用。

    2.湯鍋內添上黃豆芽白汁及高湯,將佐料放入布袋中投入湯鍋內,放乾紅椒、蔥段、姜、精鹽、味精、湯燒沸,放蘭花幹、海帶結、素雞片、豆筋,旺火煮2.5小時,再放把子肉塊、四喜丸子、雞蛋角、麵筋肋同煮1小時,後壓爐火。根據顧客需要選配。

  • 3 # 還有young的美食生活

    把子肉與扣肉是很相像的菜,但是我們知道扣肉它的肉是比較爛的而且豬肉皮要更加的彈牙,而把子肉更多的是注重於肉上來它的肉是嫩的而且豬肉皮顏色比較軟。這兩道菜更有各的的特點。

    把子肉山東的豪爽滋味~

    ✨把子肉是山東濟南非常有名的特色菜餚,

    吃過之後才知道有多好吃,我喜歡吃肉質軟爛點的,所以燉煮的時間稍微長一些。把子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醬香濃郁,真的是一道不可抗拒的美食!

    主料:五花肉450克

    ✨輔料:甜麵醬25克、姜20克、大蔥35克、料酒20克、鮮醬油15克、老抽10克、糖15克、八角2個、香葉3片、草果1個、桂皮3克、丁香3個、豆蔻3個、白芷2塊、小茴香4克

    把子肉的做法:

    1️⃣備好帶皮五花肉;洗淨後切成約一指寬的肉片

    放入甜麵醬、鮮醬油、老抽、糖、料酒;攪拌均勻後,蓋上保鮮膜醃製2小時左右(如果天氣較熱,最好放入冷藏室醃製)

    2️⃣備好香料:八角、香葉、草果、豆蔻、白芷、丁香、小茴香、桂皮;香料放入料包中,我的包包比較小,放了2個

    3️⃣草果用刀拍裂,這樣香味才能出來;砂鍋底部抹少許油然後分別擺放一層薑片和大蔥片;再把醃好的肉片碼放在上面;剩下醃料汁全部倒入鍋中

    4️⃣把料包和草果放入鍋中,再倒入沒過食材2/3的清水;蓋上鍋蓋,並用溼毛巾將蓋口封住

    ‼️最後燉約一個半小時,肉軟爛即可,出鍋用蔥花點綴,要趁熱吃哦

  • 4 # 歡樂食刻

    把子肉做法教程

    食材

    五花肉

    冰糖

    方法/步驟

    1

    五花肉切成厚片。

    2

    冷水下鍋焯出血沫

    3

    撈出洗淨備用。

    4

    起鍋燒油,放入冰糖炒紅色

    5

    下入煮熟的肉翻炒上色

    6

    準備砂鍋,把薑片、蔥段、幹辣椒、八角放入鍋內。

    7

    砂鍋內放入上好色的肉片,放入老抽、生抽。

    8

    加入熱水,蓋上鍋蓋,大火煮開。

    9

    水開後中火燉20分鐘,大火收汁,把子肉就做好了。

    把子肉和扣肉的區別:

    說到把子肉,很多人可能聽起來有點陌生,不認識什麼是把子肉。其實就是扣肉,各個地方的叫法不同,把子肉據說是徐州中華名小吃之一,是徐州最有特色的小吃。廣東這邊習慣叫梅菜扣肉,還有其他地方稱呼走油肉,扣肉,虎皮肉,絮肉,五花肉等等。

  • 5 # 霸王餐song

    把子肉是濟南的一道名菜,把子肉講究用醬油來烹調,不放鹽,在高筒瓦罐中燉熟,火候足到,一起封,香氣四溢。

    做法一選用上好的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洗淨切成厚度大小相差不多的肉片

    做法二五花肉冷水下鍋煮一下(冷水下鍋使肉緊緻)煮好洗淨

    做法三放油兩面煎黃放入香蔥,薑片,料酒,生抽,冰糖,鹽,花椒,丁香,肉桂,草果,八角,陳皮,香葉,白芷

    加入水大火開始煮沸快到水不多時候中火收汁。

    而扣肉發源於廣東,以梅菜扣肉最為著名,一般扣肉就指梅菜扣肉。是梅州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把子肉與扣肉是很相像的菜,但是我們知道扣肉它的肉是比較爛的而且豬肉皮要更加的彈牙,而把子肉更多的是注重於肉上來它的肉是嫩的而且豬肉皮顏色比較軟。

  • 6 # 董生活

    濟南正宗把子肉的做法!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做法還非常簡單

    準備材料:五花肉600克,蔥薑蒜適量,鹽2克,生抽2克,老抽3克,白糖2克,醋3克,冰糖5克,幹辣椒,香葉,桂皮,花椒,八角適量

    蔥切段,蒜切塊,薑切片,五花肉帶皮切塊,底部不要切斷,五花肉冷水下鍋煮開盛出,肉放入油鍋中,大火煎至兩面金黃,放入蔥薑蒜、花椒、八角、香葉、桂皮炒香,加入冰糖、料酒、生抽、老抽、和鹽,翻炒上色,倒入熱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燉三十分鐘,待湯汁剩三分之一時,加入白糖和醋,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把子肉是中華名小吃之一,是華東地區極具特色的小吃。根據傳統魯菜食譜所述,早在清朝時期,魯地即流傳有用草繩捆紮五花肉,加以醬油燉煮而成的把子肉,其味入口即化,香而不膩。流傳於徐州、魯西、魯南,即現在濟南、濟寧、菏澤、棗莊、臨沂一帶。把子肉一般還配以其他配菜一同燉煮,如鮁魚、四喜肉丸、油炸豆腐片、蘭花幹、青椒、海帶結,麵筋、豆筋、豆皮、腐竹、腐衣、素雞片、虎皮雞蛋、黃花菜、小青菜、豆角、香腸、排骨、肘子、雞腿等。再配上一碗澆上肉湯的白米乾飯,吃起來滿嘴流油,回味悠長,口口留香。

    扣肉是一道用豬肉製成的,常見的中國菜餚,扣肉罐頭也是一種常見的罐裝食品。扣肉的“扣”是指當肉蒸或燉至熟透後,倒蓋於碗盤中的過程。

    扣肉發源於廣東,以[1]梅菜扣肉最為著名,一般狹義的扣肉就指梅菜扣肉。是梅州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被傳為“正氣”菜而久負盛名。

  • 7 # GSL探美食

    把子肉是一道傳統的魯菜,早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入口即化,香而不膩的口感俘獲了很多人的心,現在山東地區的濟南,濟寧,菏澤,棗莊等等一帶。特別流行。因為老家是濟寧的,所以從小到大就非常喜歡吃把子肉。我爸做把子肉,可真是好吃。我的方法還是跟他學的呢。今天就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食材:五花肉,一斤,冰糖適量,料酒一勺,生抽兩勺,老抽半勺,桂皮,八角,蔥,姜,香葉,白芷。

    第1步,把買來的五花肉清洗乾淨,用到的五花肉一定要用新鮮的哦,口感才會更好,切成肉片備用。

    第2步,另外煮一鍋水把肉放進去焯水,肉變色之後撈出來。

    第3步,準備一個砂鍋,把焯好水的肉平鋪在砂鍋中。加入大蔥,生薑,八角,桂皮,香葉,白芷,然後再加入準備好的白糖,倒入一勺料酒,兩勺生抽,半勺老抽,再往裡面加入,沒過五花肉的水。剛剛沒過就可以,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煮至。

    第4步,大火煮開了之後,改成小火慢慢燉煮。燉煮一個小時之後,我們可以掀開鍋蓋用筷子戳一下肉,軟軟嫩嫩的就可以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關火出鍋了。

    在煮把子肉的時候,我們可以抽時間蒸出來一鍋米飯,把子肉做好,就可以放在米飯上開吃了。如果能忍住的小夥伴可以讓把子肉在裡面放上一天的時間,這樣會更加入味一些,吃起來口感會更好。這樣把子肉的做法就完成了。

    很多人都會把把子肉和扣肉相混淆,分不清,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把子肉它們在口感上也有區別的,扣肉吃起來肉比較軟爛,但是,豬肉皮卻比較彈牙。把子肉吃起來那肉是比較嫩的,它的顏色也比較好看。

    把子肉是屬於魯菜,出現在華東地區比較多,扣肉是發源於廣東,最常見的就是梅菜扣肉了。

    當然他們最大的區別還是在做法上。扣肉的做法。將買來的五花肉上鍋煮透,然後再放進油鍋裡炸上色,再放進水盆中泡軟,切成大肉片兒,鍋中放油,加入蔥薑蒜八角炒出香味之後,再把五花肉放進去,加入適量生抽,白糖,白酒,食鹽,煮開之後放到小火上,一直煮爛為止。然後把煮好的五花肉拿出來,平鋪在碗裡,再鋪上一層梅菜段,倒入原湯,放在蒸籠上,蒸透,就可以倒扣在盤子上吃了。它的特點是肉爛味香,吃起來肥而不膩。

  • 8 # 果果在路上

    把子肉是徐州的一道名吃,其實主料就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加上各種輔料燉制而成的一道美食。下面給大家介紹一種家常把子肉的做法,簡單易學,味道也不錯,非常好吃!

    1.我們把買回來的帶皮五花肉切成厚片

    2.冷水下鍋焯出血沫

    3.撈出洗淨備用

    4.起鍋燒油,放入冰糖炒紅色

    5.下五花肉翻炒上色

    6.準備砂鍋,把薑片、蔥段、花椒、八角、桂皮放入砂鍋內

    7.鍋內放入上好色的五花肉,放入適量的生抽,老抽

    8.加入熱水,蓋上蓋子,大火煮開

    9.水開後轉中火燉二十分鐘,大火收汁,把子肉就做好了

    個人覺得把子肉和扣肉在烹飪上沒有太大區別。

  • 9 # 奇怪的雲

        

    把子肉是華東地區極具特色的小吃。是傳統魯菜,用草繩捆紮五花肉,加以醬油燉煮而成的把子肉,其味入口即化,香而不膩。吃起來滿嘴流油,回味悠長,口口留香。

     

    原料:

    帶皮五花肉、姜、蔥、料酒、耗油、老抽、生抽、香葉、桂皮、八角、幹辣椒、白糖。

    1、  帶皮五花肉先切塊,再焯水一遍。

    2、  再不粘鍋熱鍋下,把五花肉烙肉皮一次。

    3、  再放入鍋中用清水加幾片薑片煮15分鐘

    4、  盆中放入香蔥、八角、薑片和香葉 加入生抽、老抽(調色)倒入五花肉抓勻醃製一刻鐘

    5、  鍋內放入香葉、桂皮、八角、幹辣椒、蔥 爆炒出香。放入醃製好的肉片

    6、  倒入醃肉的醬料(4)加水倒入白砂糖調味轉小火燉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下面說下把子肉和扣肉的區別的

    最大的區別就是:

    扣肉需要油炸後再蒸。而把子肉沒有油炸過程。

    扣肉的肉更爛一些。肉皮會更加彈牙。把子肉的肉會更嫩一點。

    相對來說把子肉會膩一點。因為扣肉會新增梅菜或者筍子都是吸油的。

    把子肉的肉香味更濃郁些。

  • 10 # 老王一杯酒

    把子肉和扣肉,前者屬於燜菜,後者屬於蒸菜。從肉片的外觀來看大同小異,味道也差不多,都是醬香偏甜,肥而不膩,做法各不同。扣肉偏甜,把子肉突出醬香,有愛甜口的,也有喜歡鹹口的。把子肉尤其以徐州最為著名,流行魯西南,扣肉則是典型的粵菜和川湘菜,且無梅乾菜不扣肉!

    從全國知名度上來說,扣肉的名聲大過把子肉,從把子肉的受眾地區來說,徐州和山東本是一家,生活習慣幾乎一致,把子肉也可以劃分為魯菜範疇。

    關於把子肉,可以說與沛縣狗肉、烙饃、撒湯、雞蛋炒鹽豆子、肉絲炒拉皮一樣,是徐州飲食的象徵。大街小巷,尤其是市區,把子肉非常常見。

    把子肉可以單獨做,商業烹飪上更多的屬於混合型燜菜,腐竹、丸子、海帶、雞蛋、豆腐皮等等都可以和把子肉混合製作,這一點和梅乾菜扣肉有明顯的區別。混合型燜菜製法是在傳統把子肉製作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說的不客氣一點,也可以認為是大鍋菜。凡是能做出成績的,各有各的秘方,就像大同刀削麵的湯滷製作,是躋身市場的關鍵!

    徐州地區民風彪悍,過去販夫走卒眾多,屠夫也眾多,地方上到現在可能還盛行拜把子,就是把兄弟。至於把子肉是不是這樣來的,有眾多說法,比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他們三兄弟在古徐州也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總之,把子肉帶有濃濃的古風色彩和江湖氣息!由於把子肉的正宗做法,看似簡單,其實都是秘而不宣,濟南地區和徐州地區的把子肉,做法上也是大同小異。所以老王只把好吃的做法簡述如下,一塊參考。

    做法:

    1、新鮮帶皮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一塊(不要冷凍),清洗乾淨後切成1公分厚的半個手掌大小的肉片。

    2、先焯水,撇去浮沫,浮沫不去除會浸透到肉內,影響口感,肉片肥肉部分變稍微透明即可,撈出過冷水,瀝乾水分。

    3、冰糖一把放入乾淨的鍋中熬糖色,糖色變棗紅起泡後,放入瀝乾的五花肉片翻炒,讓五花肉片均勻上色後,加入老抽和料酒,翻炒均勻後撈出裝盤。

    4、準備砂鍋,碼放帶皮生薑片、切好的馬蹄蔥、香葉、八角、桂皮。把裝盤的把子肉用香蒲草或者白紗線綁住,也可直接把肉片碼放到砂鍋調味料上,加入清水淹沒肉片即可,蓋上鍋蓋,中小火力燜煮1個小時以上。如果綁起來,小火要煮兩個小時左右。

    5、起鍋前,大火收緊湯汁,湯汁不能完全收幹。

    把子肉好吃,除了糖色和日常常見的大料,砂鍋是最好的燜煮工具,當然除了大肉片,其它輔菜比如丸子,煮雞蛋、鵪鶉蛋均可加入。輔菜借味,把子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醬香馥郁,是一道相當可口的硬菜!當然最正宗的做法,各有千秋,商業上根據原材料不同,對調味品的用量把控有嚴格要求,這也是一道典型的大鍋菜,鍋大菜香,不同於小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色列傑里科3核導彈的效能究竟是什麼水平?打得到莫斯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