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開著飛機放羊兒

    我個人通過幾年實踐認為:第一,做有機的成本和風險都比無公害及綠色食品高的多。這讓很多農民對此望而卻步。第二,消費水品註定有機的受眾面窄,暫目前仍屬小眾消費。第三,優質不一定優價,讓做有機的農人十分煎熬。

    其實,有機前景應該是很光明的。大家都想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但這些年農產品出了這麼多事,大家都感嘆這世上到底還有沒有乾淨、純碎和安全的食材。大部分消費者只對物美價廉的食品感性趣。農民種植農產品成本提高,沒有真正體現出優質優價,那他很容易放棄對有機的堅守。

    如何破局呢?首先咱們農民要自律,不要見利忘義,做一個有良心的農民,那樣才有可能生產出低農殘和零農殘的農產品來。如果有能力的最好對自己的產品做個農殘檢測,這樣可以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有利於農業走向良性迴圈。而廣大消費者應該有正確的心態,我們國家平均每年每個人吃掉2.59公斤農藥,除去一些消費水平高的人群、自產自吃的小菜園農戶。這樣一來,你每年吃了3公斤農藥也是未償不可的事。現在這麼多病很多應該和農殘有很大關係的。有病上醫院沒人給你討價還價,要多少給多少,還得快快給。所以說,真是放心的農產品,價格高點也是合情合理,農民多得點也是心安理得。

    以上是我對有機種植的一些感想,純屬個人觀點。

  • 2 # 認養棲樹雞扶困惠眾

    有機概念做為舶來品,由於標準的人為化很容易被利用,例如不用化肥就得用“有機肥”,再比如說技術扶持認證之類的把戲等等!還是“產品即種子/種子即產品”的自留種標準比較靠譜,這是自然法則的健康認證。不管你用什麼肥料,也不管你如何改良品種,更無需繁瑣故作高深的證明,只要結果滿足“產品即種子/種子即產品”就行!例如,你拿土雞進行圈養催肥試試,雖然還是土雞品種,但自然繁育能力會遭破壞,已不符合自留種的標準;同樣,你拿自留種蔬菜使用生長素試試,產品的留種功能基本就喪失。基因改良過度的產品就更不用說了!從目前市場上有機產品的價格遠超自留種產品,就知道這裡面題材炒作的成份很大,人為抬高了成本,這也是造成有機農場上馬後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再者華人多地少,規模上很難與國外有機產品匹敵。當然,對於真正的土貨自留種產品來說,其因地制宜和難以被資本技術壟斷的特性,決定了目前只有透過城鄉互助的認養認種,才能穩定獲得!

    南山牧場售票處/湘/中國鄉村行(單人床車品民風尋美食醉釣江河湖庫)
  • 3 # 關愛143992934

    華人可以買樓房,可以買轎車,一買有機產品就說價格高,實際真正把有機產品做起來,投入的太多,產品價格就高,華人吃化肥農藥的產品習慣了,食品價格低才能接受,最後得大病還是不注意身體健康的人群,上了醫院,這個家就成了解放前。負債累累。就別說吃富硒有機的產品了,所以,呼籲大家,穿的衣服可以一般,樓房住的可以一般,開的轎車可以一般,但吃的一定要吃些有機的富硒的農產品。吃了你身體健康,不注意身體的吃有化肥農藥的人肯定得病率就高。最後家裡人也受煎熬。錢人兩空。這是本人的看法,大家要是覺得對就對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多吃些富硒的有機的農產品。最後受益的是我們自己。

  • 4 # 使用者隨緣馬成民

    就是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對政府也缺乏信任,再就是種綠色食品認證手續麻煩,我種的蔬菜沒有化肥,沒有除草劑,但只能小面積種,讓顧客償了之後,口感好才能常來賣。但想做大很難,宣傳沒有人信,你再多的證書也沒有人信

  • 5 # hi好久不見

    經過我多年的實踐,我認為有機農場倒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中國的農產品回收銷售渠道單一。中國用佔世界8%的土地面積養育了佔世界22%的人口,可以說這是一個奇蹟也證明了中國農業的發達。從傳統農業凋敝以來,現代農業依靠化肥農藥飼料獸藥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吃得飽穿的暖,糧食果蔬肉蛋禽的單位產量和產值屢創新高,急速的發展帶來負面問題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似乎受讓大夥都能吃飽的農業社會責任影響,中國的農產品供銷渠道只有一條,收購的產品型別也只有一個。有機農場把無法自己消化的農產品打入渠道所得的收益並不比普通農產品高多少,換言之中國還沒有完善的有機農產品流通渠道。部分群眾想吃好的夙願沒有得到響應。

    2.標準嚴苛,技術尚不成熟,風險大。有機農產品區別於綠色和無公害農產品,有著嚴苛的標準和完備的體系,針對不同農品也有一整套管理方法,但因為技術的侷限性在生產過程中常常有損失,損失疊加打掉產量無異於是給有機過程增加了成本。比如西紅柿種植過程中的一些病蟲害肆虐是無法避免的,用生物的方法防治效果是可選方法中最理想的防效最多僅有70%,但現代農業的化學農藥防效最高可達99%,實在不行還可以透過化肥激素來挽回一部分產量,而有機農業是限制產量的,過程中又損失慘重補救措施又捉襟見肘,可想而知風險有多大。

    3.僱工難、管理混亂、實現不了機械化,費用大、投資回報率低的可怕。農村當前社會背景下想僱一個青壯工人難於上青天,中老年人是眼下有機農場的核心勞動力,這個年齡段的從業人員自覺自己有大把的經驗對於制度和標準大都置若罔聞,更有甚者將公司的資材隨便帶回自己家中,有機農業可以選擇的資材不多且價格昂貴,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甚至還發生過班組集體將資材偷樑換柱的現象,因為考核制度的建立公司對每個地塊都劃分了責任區,如果責任區內的作物沒有按照制度進行有效的防控一旦發現問題將影響整個負責班組的績效考核,工人將公司的資材帶回家,去市場上隨便買來農藥進行防控,因為每批次的藥殘檢測才使得這個事件浮出水面。每批次農產品的檢測費用、有機認證費用維護費用、土地租金、資材費用、人工、種苗、以及雜項支出,除了生產的是農產品其他全是按照工業企業的套路來的,唯一的好處就是免稅而已,至於國家補貼…,費用太高,過程不確定因素太多,逼得現在很多有機農場將棚室都做成了30萬級的淨化室,如此成本居高不下哪有什麼價格優勢可言。這麼高的成本在最終定價的時候也是要考慮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的,因為你知道我們做有機並非就是生產出有機產品就完成使命了,我們的最終使命是讓需要的人購買食用我們的產品,如此一來必定要壓縮利潤空間,有限的利潤都不夠企業發展所需。然而活下來是每個企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因為只有活著才有可能會有所發展,半路出局,於己於眾都是一種悲哀。

    4.低頭看路卻忘了為何出發。企業對死亡的恐懼和對金錢的貪慾常常導致生產經營變了味,偷樑換柱,投機取巧的時候大概是忘記了人上當只上一次的道理。有時,逢年過節市場需求旺盛產品供不應求,自己的賣完了怎麼辦?訂單無法滿足供應怎麼辦?把普通的產品拿來,把化肥和激素用上,這無異於飲鴆止渴的把戲怎麼會騙過消費者的嘴巴?要知道有機農產品的風味和口感是普通產品無法比擬的,兩者又著本質的區別,那下一次顧客就不會再光顧了,能始終視質量如生命視使用者為親人的企業才不至於犯下低階錯誤使自己陷入信任的絕境。

    5.土地權屬的不確定因素也是有機農場倒閉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的國情,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我們承包土地搞經營,做不好沒什麼事,要是做得好了問題就會接踵而至,以各種原因清場攆人,惡意抬高租金,試問把一片荒蕪的土地變成一個光芒四射的聚寶盆需要耗費多大的精力和財力?要折損多少腦細胞?一個人這一輩子可以勞動的30年時間可以如法炮製幾個這樣的世外桃源?嗚呼哀哉,非我輩不才,時不我待,回天乏術,有多少同行都是倒在這上面了!

    有機的路上,處處都是坑,坑坑各不同,且吃且珍惜吧。

  • 6 # 光頭農夫

    農業歷來是弱勢行業,農業投資創業失敗案例比較多,如今是消費者熱捧和期望高品質農產品的時期,所以因農產品品質而造成市場銷路不暢或是滯銷,導致農業失敗不足為怪,那麼有機農場倒閉會有哪些原因呢?筆者認為,品種的選擇、生產技術的把控、市場銷售的預估、成本的高投入、品牌意識的重視等多將是有機農場倒閉的致命原因。

    1、選擇的品種不當,有機農場的成敗與其自身生產的產品有著必要的關聯,選擇什麼樣的品種至關重要,同樣是有機栽培,不同的品種有著不同的生長需求與生長週期。在前年,附近的蔬菜基地就因品種的選擇讓他損失了一大筆,當時李老闆為了提高蔬菜的品質,選擇了有機蔬菜的種植,可是在種植有機芹菜和有機西藍花品種時,一場大水把西藍花淹了。

    2、生產過程把控不嚴,有機產品在栽培在生產過程中,要比正常的種植嚴格的多,不管是種植的環境要求,還是生產管理過程,有機產品是絕不可以用化學農藥類的,而且在生長過程中對有機肥的運用,水肥的把控等管理多比較講究,一不小心就會影響有機產品的品質,有家有機農場100多畝地有機種植,就是因為施肥過多造成了植物的嚴重病變,造成了損失。

    3、對市場銷售的預估不足,產品是企業的生命,有機產品是有機農場的生命,在投入達到產出,不管是否有機多要對市場做一個預估,比如周邊同類品種的種植數量與價格定位等,只有對市場做好充分的調研,可能提高產品的效益,保障有機農場或基地的正常執行。

    4、投入的成本過高,產量很低,有機種植與普通種植在投入與產出方面是有很大的區別的,1、現在市場上提高的有機肥品種比較多,各個功能不同,價格也是比較高;2、管理比較精細,特別是氣溫與施肥方面;3、出產週期較長,產量很低。臨鎮的一家有機草莓種植基地老闆說,同樣面積的草莓種植有機肥的價格要比普通的高很多,基本要高在500元-1000元左右,而普通的草莓每畝可產3000斤-5000斤左右,有機的草莓只能產1000斤-2000斤左右,所以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也是造成有機農場不能生存原因之一。

    農業產品也是鏈條式的生產過程,每個環節多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造成有機農場倒閉的原因很多。不過,在當前消費者對農產品追求高品質高質量的時代,有機食品的生產將是一個市場潛力巨大的產業,一旦樹立了有機品牌,收益也是頗豐的。

  • 7 # 炊煙漸遠

    想要輕鬆不能種田,想要發財,更不能種田。在目前這個階段搞農業生產是一件吃力不討好,風險還很大的事。很多有機農場之所以倒閉和目前的國情分不開。

    一:農產品價格過低。國家的政策都是農業反哺工業,工業產品價格連年上漲,而農產品價格徘徊不前。即便是有機農業或者是無公害農業,國家的重視自然不夠,農產品也沒有賣出應有的價格。加上有機農業前期投入很大,成本較高,更容易出現虧損。

    二:市場對接機制不健全。很多有機農場倒是能夠生產出一些優秀產品,但是在銷售方面沒有渠道,加之很多農產品銷售視窗期非常短,過了這個時間可能就只能爛在地裡。這一點需要政府充當連線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一個媒介,利用政府的公信力,搭建銷售平臺,促進農戶和企業對接,根據市場行情,進行生產引導,不一窩蜂而上,發展訂單式農業。

    三:無法形成品牌效應,難以得到市場認可。其實對於有機和無公害的農產品理念這幾年是越來越深入人心了,人們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還是非常慎重的。但是遺憾的是,雖然生產有機食品的企業比較多,但是能夠叫上名字的卻非常少。加上有機行業比較混亂,很多產品以次充好,導致消費者信心不足,即使你生產的產品符合各項標準,都不一定能夠賣的掉。因為這些指標並不是能夠直觀可視的。只能希望相關部門加強監管,規範市場秩序,同時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機食品認證體系。讓消費者能夠真正區分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

    四:自身生產技術或者環境因素,無法生產符合標準的優質產品。這個也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有機農業生產條件非常嚴格苛刻。很多農長主本身對於有機農業瞭解不多,在生產環節中容易出現技術問題,有些即使自身技術過硬,但是周圍的環境卻無法掌控,空氣汙染,水汙染都可能導致產品的汙染。

  • 8 # 貴陽人在內蒙

    如果有機農場倒閉,那麼原因有幾種

    1.專案性

    此類失敗都是失敗於紙上談兵的推演計劃,其初心並非是真正幹農業,僅是為了專案而進入農業

    2.理想性

    此類失敗在於單方面的計劃和考慮問題,主觀認為我有好產品就應該有好市場,但現實的殘酷擊垮了資金鍊,只有倒下

    不管怎樣的失敗,其內在都是小看農業的失敗,都是輕視農業實踐的失敗!

    農業生產企業為工業生產企業更復雜特殊

    首先在於產品。

    農產品大多數帶有時效時,特別是有機農業產品的保值時效更短!

    其次在於消費者

    農產品基本上是食物,“民以食為天”消費者基於自身利益,表現是不將就的“零容忍”

    綜上,失敗已經過去,如果還有投資農業的朋友,請多方面考慮

    1.銷售2.人力成本3.核心技術

    個人認為,中國農村市場是當下中國的隱形主戰場!

    也許是創業者唯一可以白手起家的戰場,但是,需要更多的耐心與付出,特別是智慧!

  • 9 # 光澤農產品

    既然已定位是有機農場,說明他是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倒閉最大原因是銷售環節沒跟上,再好的東西沒人買,定位出現問題。

  • 10 # 三農開拓者
    最近幾年,有機農業炒得火熱,很多人投入到有機農產品的種植、很多人認為,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高,就必然存在暴利。但實際上,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做有機農業困難重重,基本90%以上的農場都在虧損,餘下的10%可能剛剛維持收支平衡。透過這些年對發展有機農業農場觀察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對發展環境和市場不瞭解

    我們有不少人做有機農場,就是先找地,哪裡環境好,就往哪裡去。通常就是把當地村民村民的地租下來做。在某些人的認知裡,無論在哪裡做農場都一樣,買一塊地就行了,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有機農業不一樣,需要有適合的環境和氣候來減少以後種植時面對土地,水源汙染和病蟲害的問題。

    用工廠思維來管理農業

    很多老闆以前是開公司的,轉型做農場之後會按照原來公司運營的思路來運營,比如,找一個職業經理人來做管理,找一些農大的畢業生來做技術,找一些對有機種植沒有經驗的農民或外勞來做勞動力,這樣做幾乎是必死無疑的。如果農場經營者自己對有機農業有興趣,建議自己鑽研有機農業技術,自己做管理,自己建立銷售網路或攤位,而且都以自家管理勞動力為主的農場效益為最高。

    對有機農業的錯誤理解

    過去我們通常一提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必定要提生物多樣性,提種養結合,提生態迴圈。但是我們發現這個觀念害死了很多人。因為農場管理上,一個品種就是一個專業。一個農場是沒有辦法對這麼多個專業技術搞得懂搞得好的,技術上有難度,管理上更有難度,也加重了勞動成本大大增加,但一般有機農場也因為客戶的需求而無法不多樣化種植。我們看看多少農村,有養豬專業戶、養雞專業戶、種菜大戶,就是沒有人做綜合大戶,因為這做不符合常識也不能專業化的去管理。經驗告訴我們往往容易忘記“做專、做精”這個常識,什麼都種,什麼都養,而且目標都是高價出售,這樣的農場必定又忙又亂。建議每個農場還是做出主打產品,做精主打產品。

    資金鍊斷裂

    很多人認為做農業花不了太成本,實際上做農業的基本特徵就是投入大,週期長,回報慢。所以很多人對於農業投入的預算是有嚴重的誤差的。有機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在價格上有很大的區別,因此,我們在做有機農業之前是需要了解市場,做好市場分析,找準銷路做出科學合理實際的規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腎上會長腫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