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梁發光

    謝謝邀請!這話不認同!從歷史上看很多大家都受書聖影響獲益成為大家,形成個人風格!接近書聖風韻趙孟頫,特別成就風格多樣顏真卿……但沒有一個能象書聖書藝盡善盡美,很少有人超越,原因很多,魏晉期屬楷行草書藝高峰期,當時氣侯,環境,風氣有利書藝,高手如雲,不指書聖一人,王族一大家個個書藝了不得,書聖地位高,墨跡留下來,但不知有多少不知名的高手被淹埋,平復帖,伯遠帖為例書藝並不差,書聖是時代書藝代表!也是一座高峰!現代各方條件不具備,不知書聖背後有多麼強大,包括素養,學問,環境氛圍,指導老師,文房用具很難說清道明,難怪後人學蘭亭二三十年學不精!

  • 2 # 古靈精怪的熊

    悟出王羲之筆意的並不少,每個時代都有,晉有獻之,隋智永,唐有歐陽,宋米芾,元有子昂,明唐寅,都很厲害。

    王羲之筆法不神秘,主要是後學者如何再創造,再創造才是最難。

  • 3 #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別把《蘭亭序》看得太神秘了!其實不是那回事。

    自古以來的書家,悟得《蘭亭序》書法筆意者多之,為什麼說真正能從《蘭亭序》中悟出書法筆意的人很少呢!試問,現在出版發行的不同版本的《蘭亭序》,是不是古人臨摹的呢?難道古人沒悟得出《蘭亭序》書法筆意嗎?

    最近有不少人提出了關於針對《蘭亭序》研究方面的問題,而且提問者的想象力極為豐富,依我看,大有擬成立“蘭亭序研究會”之勢,這很好!說明熱愛王羲之書法的人越來越多了。但就今天的問題來說,似乎有點幼稚且不合情理。建議以後提出這樣的問題時,一定要貼合實際,不要遠離《蘭亭序》研究的方向。

    《蘭亭序》中的筆意從何而來?關於這個問題,古今書家早已有結論。但是,結論歸結論,學歸學,悟歸悟。如果自己不去臨摹,不去讀帖,不去領悟《蘭亭序》的書法精神,總是誇誇其談,那就永遠也不會悟出《蘭亭序》的筆意。

    《蘭亭序》的筆意是複雜多變的,王羲之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起筆露鋒偏多,時轉微妙,落筆呈"刀片狀”,行筆豐富多姿,收筆點畫多變,章法佈局合理,墨法潑灑無常且極具韻味,字字神彩飛揚,中和、高雅之氣盡顯,等等。說實在話,王羲之在書《蘭亭序》時,當時處於微醉狀態,大腦裡輕飄飄的,他根本就沒有想那麼多的用筆方法,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形文上了。

    至於《蘭亭序》後來成為中國書法史、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絕唱,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王羲之有相當深厚的、超凡脫俗書法功底;二是王羲之有極高的文學造詣和文字組合能力。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4 # 書法魅影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深度,值得我們去深思!

    《蘭亭序》的精妙非一般人能看得出來,凡是用肉眼能看到的都比較簡單,容易複製,而書法深層次的精髓需要動腦子去感悟,一般人很難悟出其中的奧妙。

    這裡面就涉及到書法欣賞的一些原則,到底我們如何去欣賞《蘭亭序》?為何都說《蘭亭序》好?

    1、《蘭亭序》變化無窮、內涵豐富,越品越有味

    2、《蘭亭序》筆法精到、結構巧妙、章法佈局合理

    3、《蘭亭序》文采斐然

    4、《蘭亭序》的書寫節奏是文、情與字的交響曲。

    對於筆法,就是中鋒行筆,雖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這是蘭亭序區域性

    這是楊凝式《韭花帖》

    “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闌”,這句話就是讚譽楊凝式學到了《蘭亭序》的神采。

    楊凝式的筆法可以說並不是很像《蘭亭序》,甚至很多字的結體也不想《蘭亭序》,那他像在哪?

    楊凝式學到了王羲之的寫字技巧,如何把字寫的有神采,有姿態,關鍵每個字的姿態都不一樣,這就不得了,還有章法等其他技巧,這個說出來能長篇大論幾萬字,說它個三天三夜。

    書法貴在學習古人的精神,不要太糾結王羲之到底用的什麼筆,什麼紙,也不要以為只有喝醉酒了就能寫像《蘭亭序》,那只是照著他的筆畫形態去描而已,要多想他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傑作,併為我所用。

    王鐸學王羲之,是不是沒看出?

  • 5 # 獨上高樓看月亮

    很多書法家都是學過《蘭亭序》,悟出筆意的也有很多,可以說《蘭亭序》是中國書法的營養源泉。

    像學習王羲之比較成功的書法家也不少,像五代時候的楊凝式的《韭花貼》他的筆意就很接近王羲之了。黃庭堅對他也是激賞,曾對他的書法有此讚譽: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闌。說他深得王羲之真意。

    還有像元代的趙孟頫,趙孟頫學書受“二王"的影響最大,二王即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又研習唐朝各家,在李邕《嶽麓寺碑》等帖了也下了一番功夫。趙孟頫是整個書法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這主要體現在他傳承了王羲之書法的意韻體勢,又時出已意,化繁為簡,在楷書、行書上塑造了自己流麗,雅俗共賞的面貌。

    悟出王羲之筆意的書法家很多,像隋唐時的智永和尚和陸柬之、近代的書法家沈尹默和白蕉都是公認的學王羲之比較成功的書法家,基本上每個出名的書法家,都學習過王羲之,只是後來面目有所變化,所以說悟出王羲之筆意的很少這個我不能認同。

  • 6 # 瞬觀瞬觀

    最近在和書法學習的朋友交流《蘭亭序》的摹帖和臨帖。諸多問題,整理出來,就教方家,懇請‘’劈判‘’。

    一。書法的‘’法‘’,是什麼旨趣?

    先給出理論判攝,然後從王羲之的遺世‘’法書‘’來作勘驗。

    中華民族的漢字創生,其具有繪畫要素的一般性規定,或曰:有意味的形式(或也可以是題目所謂的‘’書法筆意‘’吧)。站在今天,回溯書法史,借用佛家和道家的內典的範疇,從無為法來給出遮詮。

    佛法的‘’真空妙有‘’的‘’諸法空相‘’(格義道法的‘’恆道‘’的‘’恆有‘’等持‘’恆無‘’),趣向等覺的心識覺悟。這等覺的心識覺悟,是藝術生命的原動力。內典的《心經》和《金剛經》遮詮‘’真空妙有‘’的般若空慧;內典的《道德經》遮詮‘’恆道‘’的‘’恆有‘’等持‘’恆無‘’的玄道真觀。在佛法是‘’緣起律‘’;在道法是‘’反(返)動律‘’;從無為法的勝義諦來說,殊枝共妙,法性湛寂同證。

    從無為法來觀照,中國的書法藝術,無疑可以籍此藝術表現方式,來遮詮無為法的旨趣。

    書法史上,從無為法的旨趣而創覺書寫的技巧,由技巧而進乎藝術,由藝術而表證無為法的書道,王羲之可允稱‘’書聖‘’,其遺世書法允稱‘’法書‘’(即可以效法的書藝。而後世清末民國以來叫作‘’書法‘’,實在是莫名其妙了)。

    有情眾生,無始以來的‘’我執‘’,‘’無明‘’的業力,或落於‘’實有‘’的自性見,或落於‘’空無‘’的斷滅見,總其落於‘’邊見‘’。有情眾生在有為法的器世間造作無量的‘’邊見‘’的心識取著。以《金剛經》法言來說,即取著於‘’一合相‘’,不悟‘’緣起性空‘’的剎那剎那生滅不住的‘’緣起相‘’。從《道德經》法言來說,即取著於‘’有為其利‘’而不悟‘’無為其用‘’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恆道‘’的‘’玄門‘’的‘’恆有‘’和‘’恆無‘’的內外通達,等持覺觀(!)。佛陀創覺般若空慧,龍樹開顯的‘’八不‘’中道;老子創覺的恆道,玄道真觀,莊子開顯的齊同萬物,‘’道在屎尿‘’的等持覺觀,無為法的文字道諦,證入無為法的覺悟,安立有為法的器世間,得大自在的心力解脫。世俗有情眾生,甚難契悟無為法的等持圓覺,甚難勘破有為法裡的無明取識;甚難覺悟觀妙‘’緣起相‘’,對治而甚難解脫‘’一合相‘’。

    入世對治的勘驗,我們聚焦在漢字的書寫,上升到藝術,乃至表法而書道,足證‘’我執‘’的‘’邊見‘’情執的頑固不化。分別心的無明取作無量無邊,攀緣無盡。

    一般的毛筆書寫漢字者,皆落於‘’一合相‘’而用筆和結字,乃至通篇書寫;對筆劃,整字,乃至通篇別別諸字是湊趣的自發(!)寫就。王羲之的毛筆書寫漢字,是對‘’一合相‘’書寫的反動和對治;他創覺了書法藝術的最高法則,是覺悟(!)而書寫的‘’緣起相‘’而用筆和結字,乃至通篇書寫。王羲之是偉大的書法藝術宗趣的創覺者,證向‘’書道‘’的無為法的表法的等持覺觀。我們極大的忽視了,王羲之是修道的高士!沒有無為法的內證,成就不了‘’書道‘’的藝術貢獻!換言之,他的‘’法書‘’作品,足以勘驗王羲之是悟道的真人。

    先回答什麼是‘’緣起相‘’法書的法門。

    毛筆書寫點,線,聚散點和線成字之部首偏旁,乃至成一字,進而遞進成立別別諸字,和章成通篇,都是相依緣起而創生的‘’緣起相‘’結字。是筆趣墨跡的反動返成;是筆趣墨跡的相剋相生;是筆趣墨跡的自相它相(等持它相自相);是依它起的圓成覺的齊之不齊(等持不齊以齊)的相生相待;是透過筆趣墨跡的‘’有為其利‘’的‘’實有‘’的利(!)表達空間相互聚散關係的‘’無為其用‘’的‘’虛無‘’的用(!)的有意味的心識覺悟的生成。王羲之是偉大的書道法理創覺者,同時也是最高峰的書法證道的實踐者。

    這‘’緣起相‘’結字的對治的不了義的對面,就是‘’一合相‘’結字。這‘’一合相‘’結字的病根,即是偏計執的落於邊見的種種自性見的無明取作的書寫漢字的每個人的不同的習性自發。

    接下來談談什麼是‘’一合相‘’結字。

    對書法不涉獵的人,他(她)們日常寫字,是多年積習養成的湊趣的自發的寫字習慣。其寫字可沒有庖丁解牛的構造精微瞭解,筆劃,整字,乃至逐行,各個人依其無明的筆性習慣習氣而自發寫就。沒有藝術的韻律:字內部筆劃沒有來去呼應顧盼的關係;一行之內沒有兩個字之間筆趣的對立統一的互轉;沒有隔字的對位的反動返成的氣韻呼應相生相剋的流變關係;對於篇章的隔行互反更是完全不知,也更談不上感受章法的氣韻生動的總成。

    對書法有涉獵的人,舉所謂書法名家,又是什麼狀況呢?抄錄兩段啟功書論:(1)學書所以宜臨古碑帖,而不宜但學時人者,以古碑帖距我遠。古代之紙筆,及其運用之法,俱有不同。學之不能及,乃各有自家設法了事處;於此遂成另一面目。名家之書,皆古人妙處與自家病處相結合之産物耳。(2)凡人作書時,胸中各有其欲學之古帖,亦有其自己欲成之風格。所書既畢,自觀每恨不足。即偶有愜意處,亦僅是在此數幅之間,或一幅之內,略成體段者耳。距其初衷,固不能達三四焉。他人學之,籍使是其愜心處,亦每是其三四之三四,況誤得(!)其七六處耶?!

    二。遺世‘’法書‘’《蘭亭序》的書道勘驗。

    宋代周紫芝有詩:逝去空千載,何曾有若人;只應煙樹裡,便是永和春。《蘭亭序》由七世孫智永而辯才而狩獵入李世民皇家而入葬。其以神龍摹本而存世。這樣的法書藝術品本身就是士大夫乃至皇家的貴族精神文玩。則天武皇的萬歲通天帖留世王氏一門書跡,以及王羲之墨跡十二帖,世間俗人難睹真龍之神彩。賴有歐陽詢的定武石刻《蘭亭序》臨本而流佈民間,澤被世間。米芾和趙松雪也沒有見過神龍本;米見褚臨本,趙見定武歐本。今世科技昌明,印刷術發達,《蘭亭序》及歷史上諸名家臨本影印而廣佈民間,不可謂不多福!

    對於《蘭亭序》的詳細解讀,絕非此處筆談可庖丁解牛。需結合作品以影片加臨摹來講解完成。這裡不多談了。要而言之,《蘭亭序》通達書道的奧義,法乳澤被後世。其助緣了歷朝歷代的書法實踐者,也助緣且成就了很多書法史上的燦爛名家。

    三。法乳王羲之《蘭亭序》書道的法要的書法史名家述評。

    黃庭堅有詩讚嘆楊凝式: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此詩俱有典型的汲古王羲之法書的批判意義。

    世人盡學蘭亭面。書法不是普通寫字,其以無為法的觀念識解度化為心要;臨摹法書《蘭亭序》,世人多所只得皮相,甚難測度後面的‘’緣起相‘’結字的法要奧義。黃庭堅究竟來說,以其行書和真書來說,舉其《松風閣》和《龐居士詩》墨跡來較量,其也未透悟‘’緣起相‘’結字奧義。啟功書論評其:要識涪翁無秘密,長庭舞袖柳公權。其結字無逃‘’一合相‘’結字的盡字心之聚的振盪放射筆劃。宋四家的蔡襄,其楷書由顏魯公楷書轉出,‘’一合相‘’結字而板結無趣(米芾所評刻字耳);行書亦流於‘’一合相‘’結字的自趣,去‘’緣起相‘’結字不相涉。可喜東坡‘’知書莫如我‘’,其遊心於儒釋道三家,可讚其莊子轉世,了悟‘’緣起相‘’結字的奧義,書史有《寒食帖》而比肩《蘭亭序》,克襲羲之書法之法髓。米芾早歲緣東坡點化,加之汲古集古辛勤不輟,神彩飛揚,痛快淋漓而紹隆王羲之‘’緣起相‘’結字法要三昧。米顛光耀書史,宋代書壇,如果沒有米顛,那文治安邦的宋代,將為之文彩減色!需要指出,米芾改字之前的三十八歲之前,還未悟道‘’緣起相‘’結字的奧義。觀其《方圓庵記》的書跡,只得懷仁集王羲之書的《聖教序》石刻書法的皮相,‘’一合相‘’結字的漏病,還沒有渡脫。

    上溯談唐代書法家。李世民的顯揚和酷嗜二王法書,群臣風從,亦是文化大觀。虞世南,可看出法乳二王。歐陽詢,其楷書險絕,我學習書法汲古日久,識解筆趣加進,今天回視所見歐楷,悟其結字本乎‘’緣起相‘’結字,旋解而通會而用志欽服!後世汲古歐書者,多所難逃而落下結字和用筆其板結固弊。罪不在率更,病在後世習書者不悟‘’緣起相‘’結字,鬱於‘’一合相‘’摹臨歐書,險絕失手,板結腳腫。顏真卿書,以行書《祭侄》,《祭伯父》,《爭座》,《湖州》,等帖諦觀,紹隆王羲之書道法要三昧,書風開雄強一脈。柳公權,雜揉諸家,其楷書精嚴,結字有黃金比律之妙(啟功楷書於其用力且得益最多)。細細諦觀,亦合轍‘’緣起相‘’結字法性,絕諸‘’一合相‘’結字俗病。至若懷素鐵線狂草,亦宗規王羲之創覺的書道法性,本心‘’緣起相‘’,掃除‘’一合相‘’的迷執。

    元代趙松雪,其號稱汲古二王之大成。標置‘’用筆千古不易,而結字亦需用功‘’。觀其從定武本臨《蘭亭序》,知其未悟羲之‘’緣起相‘’結字奧義。觀其遺世大量楷書墨跡,其用筆能書善書,而結字究竟沒能渡脫‘’一合相‘’的漏覺。需要指出,趙松雪,其尊顯以書法名世,於書法的章法上,對王羲之創覺的書法章法有更廣的開創;後世的董其昌得益趙松雪的章法旨趣;近世的啟功,得益兩家初乳,加之饒益多師歷史諸書家法妙,使之章法覺用更登圓覺。

    談談藝術老狐精董其昌。董其昌,藝術慧命得益項元汴的書畫富藏的初乳,由是汲古精進超拔,藝術觀念覺醒而養眼而洗心。觀董其昌人書俱老之際的行草書,通會而遍臨歷史上名家墨趣,安立在‘’緣起相‘’結字的三昧,矜其淡味而自性光明,自稱‘’香光居士‘’矣。

    略論至此。我有舊句,感懷汲古書法,汲古《蘭亭序》。抄錄如下,結束此問答題。

    《讀帖字課一首》

    山陰蘭亭煙樹裡,文曲星寥黑鴉呱。

    砌牆搬梯認登望,辛苦事倍覓剎那。

    纖塵飛入日月沉,毫毛度出天地大。

    耳鳴忍作絲竹奏,眼倦離迷金屑劃。

    秋深夜墨尋洗心,晨曦老菊經霜花。

    今人書論看不得,汲古自證當機化。

  • 7 # 伍增傑書法詩詞歌賦

    好像有傳說王羲之《蘭亭序》,自己覺得好得不行,想再寫卻終究沒有寫成。

    學習王羲之的們,你們有什麼感悟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服用他汀類為物會導致區域性肌肉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