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狼的味道你不懂

    玄武門之變是一場極其血腥的政變,充滿了冷酷與殺戮,也改變了三個人的命運,而這三個人分別是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以及齊王李元吉。玄武門之變的結果就是,秦王李世民順利登上大寶,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卻雙雙慘死,二人不但葬送了自己與家人的數百條性命,還丟掉了大好河山,不免讓人唏噓。

    可是,誰又知道,玄武門之變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有兩次機會可以避免,但恰恰是李建成的失策與盲目的自信給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機會,成就了李世民。

    都有哪兩次機會可以避免玄武門之變的發生呢?

    第一次:李世民主動提出出鎮洛陽

    李世民雖然具備統領千軍萬馬的軍事才能,但在京城,尤其是皇宮,管制特別嚴格,王公大臣都不允許私自養兵,也不具備私自調兵遣將的特權,李世民手下除了十幾名謀士與悍將之外,只有幾百個雜牌軍。想要除掉擁有兩千精銳的太子和齊王,無異於與虎謀皮。

    在這種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李世民為了保命,被迫主動提出要出鎮洛陽。如果李世民要是真能離開京城前往洛陽,等於說是離開了皇權中心,不要說沒機會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連爭奪皇位的資格都喪失了。如此一來,李建成不就能夠順利繼承皇位了嗎?

    李建成與李元吉為何不同意李世民前往洛陽呢?其實,他們早就猜出李世民心裡的那點小九九了。

    洛陽曾是多朝古都,在隋朝時期也被視作東都,地勢險要,城池堅固,當年李密率領威震天下的數十萬瓦崗軍都未能攻破。李密在軍事才能方面不及李世民,而雄踞洛陽的王世充的軍事才能也不及李密。由此可見,李世民的軍事才能可以將王世充遠遠拋在身後。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也未曾攻破由王世充佔領下的洛陽。

    李世民可謂是天下少有的軍事天才,如果真讓他佔據洛陽,他進可攻,退可守,到時候還是不太容易消滅他。但如果將他困在京城長安,放在自己的眼皮之下,那豈不是更容易消滅他?基於這些考量,李建成和李元吉這才強烈反對將李世民外放到洛陽。只是可惜,李建成和李元吉高估了自己在京城的能力,也低估了李世民常常能夠以寡敵眾的軍事天賦,所以最終還是慘死於李世民的手中。

    第二次: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的前一天已得到訊息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強,更何況李建成與李元吉的耳目遍佈京城,甚至深入到皇宮與秦王府中。因此,就在玄武門之變的前一天,李淵的小老婆張婕妤慌慌張張地跑到太子府,將李世民想要犯上作亂的訊息告訴了二人。

    李元吉雖然才智平庸,但對二哥李世民的“陰謀”從來不敢掉以輕心。當他聽說李世民可能要發難的時候,立刻勸李建成,讓他請病假,別再去上班打卡了。如果李建成聽從張婕妤和李元吉的話,早已埋伏在玄武門之中的李世民就會白忙活一場。

    搞政變,不管之前你做的多麼密不透風,但事後肯定會被人發現,畢竟動靜不小。只要李建成躺在家裡啥事都不幹,坐等李世民政變事件敗露,他就能以謀反罪向李淵請求誅殺李世民,到那時李世民恐怕只能束手就擒了。

    “謀反罪”歷來被皇帝所不容,不管是天王老子,還是兒子,皇帝基本上是殺一儆百。如果李淵發掉李世民想要謀反,不管針對的是自己還是太子,都有可能會殺掉李世民。退一萬步說,即便不殺李世民,也會將其圈禁,以防他東山再起。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歷史上將不會有什麼唐玄宗和貞觀之治了。

    但現實是,無論張婕妤與李元吉如何勸說,李建成就是油鹽不進,不聽他們的。李建成自認為李世民不足為懼,為避免張婕妤與李元吉擔心,所以帶了兩千精兵作為防衛。他哪裡知道,他帶的人會被統統關在玄武門之外,根本派不上用場。其結果就是李建成射殺,李元吉也沒有幸免於難,卻給了李世民一個登上寶座的捷徑。

    李建成本來有兩次機會做皇帝,沒想到都被他錯過了。事實上,李建成作為太子,在文治武功上也可圈可點,足夠有資格做皇帝。只是遺憾的是,上天卻偏偏給了他一個比他更優秀的弟弟,何其悲哉!

  • 2 # 醉墨客

    至於歷史的真實面目是怎麼樣的,我們很難得知,畢竟時光不能倒留,而且也沒有物證人證的保留,事件的事實,在史料中的記載,也是當朝者說了算,成者為王,喜歡怎麼寫就怎麼寫,只要不過於離真相太離譜。

    回到主題的說這玄武門之變,眾所周知的記載詳細是在《資治通鑑》中,大家主要勤快一些搜尋,有很多這次事件的史料與看法,多如繁星。總結一下基本上是李建成的性格有問題,貪婪驕橫的目中無人,好色好酒的腐敗作風,無有謀略的暴虎馮河,依勢的為非作歹,貢高我慢的飛揚跋扈。

    然後,自然是李世民的謙虛有禮,有謀略的睿智過人,懂得進退有度的拿捏,能屈能伸的大丈夫風範,遵從君臣之道的君子智慧,反正是集智慧與謀略於一身的優秀人才,因為他是王者,他是成功了人,所以他全部是對的。

    這就是歷史的真實面目。

    很難說李世民全對,很難說李建成全錯。李建華主動送死真實原因我們只能猜測,或者是無奈,或者是性情,或者是大義,或者是愚蠢。這些只能任憑後人去猜測了。

    這就是我簡略的看法,不足之處,望大家批評指點。

  • 3 # 萬歲1148858845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請注意歷史書上的兩個細節,第一李世民稱帝后曾經三次要求史官將唐高祖實錄上呈由他親自參與回憶,編修,之前歷朝的先帝實錄是不能由繼位皇帝參與的,我們可以相信其中加入了大量的為太宗歌功頌德,塗脂抹粉乃至抹黑建成,元吉甚至貶低高祖的內容(比如當僅僅十七歲的世民竟然膽略謀略超過了五十歲的李淵)但是詭異的是在弒殺兄弟的問題上李世民幾乎沒有做絲毫的掩飾,直言一奶同胞建成是自己親手射殺,要知道這在當時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對太宗形象,人品都是極大的破壞!第二數年前發現的李建成的墓誌銘上諡號隱皇帝有塗改的痕跡,原來的諡號是靈(昏庸無道之意,比之東漢桓,靈二帝),太宗為什麼要這樣做?事實上上面的兩個細節都說明無論是在高祖時期還是後來太宗繼位之後相當長時間裡,朝野普遍認為李世民得位不正不僅僅是由於逼父弒殺兄長,更是由於他的功勞,能力,威望被認為遠不及兄長建成(這從他政變後對侄子們的斬草除根式的殺戮就可見一斑)所以在玄武門事件就是意料之外的偷襲而且李世民親自張弓射殺太子,目的就是向信心不足的部下們表明自己的破釜沉舟的決絕之心,所以他才會在繼位後的建成的諡號問題上反覆推敲,徘徊猶豫,左右為難既要貶低又要能說服人心,最後我們可以推論出太子與齊王包括高祖都沒有想到李世民會藉機謀逆政變尤其是他們都沒有想到李世民會如此殘忍狠毒,所以建成根本沒有所謂逃脫的想法!貞觀二十年太宗大宴群臣,飲酒過量而醉言:朕二十年前就已經死了!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這與李建成驕傲輕敵不無關係,他自以為自己是文官之首,坐鎮京城長安,背靠高祖就能高枕無憂.曾經自信地說,在洛陽我忌憚李世民三分,而在京城,他就是一個普通的二流子.追根溯源,不把對手放在眼裡是老大身敗名裂的根本原因.

    一.第一次叫養虎為患.

    1. 李世民受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排擠後,主動提出坐守重鎮洛陽 ,當時秦王李世民手下除了眾謀士與幾個悍將之外,跟隨的只有幾百個嘍囉。與擁有兩千精銳的太子和齊王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2.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審時度勢,主動提出要坐鎮洛陽也是無奈之舉。但太子與齊王拒絕了他的要求.這哥倆不是吃素的,深知洛陽在隋朝時期被視作東都,地勢險要,曾經為九朝古都,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如果讓老二佔據洛陽,他進退有據,容易形成割據勢力,不太容易消滅他,終為日後留下大患.

    3.殊不知留守長安的秦王收買了老大的部屬(如常何等,是為釜底抽薪),又私下招收培育了一批勇士暗中潛伏於城內,以備不時之需(防患未然,未雨綢繆),甚至自己還偷偷進入後宮取得眾妃子的同情與支援(為自己造輿論),看看,這哥倆留老二在京城真正是養虎為患.

    二.第二次叫掉以輕心.

    1.公元626年7月1日(玄武門政變的前一天),高祖李淵的小妾張婕妤跑到太子府,將李世民要發生兵變的訊息告訴了哥兩,齊王高度重視,立刻諫勸大哥李建成,逼迫老二請病假,讓其遠離軍隊與眾謀士隔離.這本是適中的建議,但躊躇滿志的老大向來對老二不屑一顧,就是油鹽不進,身邊只留二千警衛部隊,這掉以輕心之舉無異坐以待斃.再次成全了老二。

    2.如果此時建成把這訊息告訴老爸,讓其懲戒不孝之子.或者自己調動部隊直接逮捕老二,或者聽了老四的建議讓其下課.任何一個舉措都可能讓老二成為歷史上的跳樑小醜.可惜(建成當時可能是喝高了),錯失良機,令人扼腕嘆息,唏噓不已.

    3.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之變當天,太子與齊王進入玄武門後,早已被收買的常何等人立即關閉大門,阻隔了後續部隊的即時救援,為老二射死老大,尉遲苶殺死齊王創造了條件.

  • 5 # 國史春秋

    李建成自認為已經搶佔了先機,因為他做了兩個重要部屬。一、在別宴上殺掉李世民。二、事先做好了殺死李世民的鋪墊。(唐太宗李世民)

    第一步

    兄弟兩爭的劍拔弩張的時候,突厥下南下犯邊,原本李淵打算派能征慣戰的李世民出征,但是李建成請奏李元吉出戰。並要求秦王府的秦瓊、尉遲恭、程咬金、段志宏等及秦王府的精銳隨軍出征,理由是增加力量,確保勝利,李淵同意。其實,李建成的真正目的是在別宴上給李世民酒裡下毒,然後將其死黨一網打盡。但是,這一訊息被李世民的內應獲取,並告訴了李世民。

    第二步

    玄武門之變的前一天,太史令傅奕向李淵密報說,太白金星再次出現秦地,秦王當有天下。言外之意,秦王要謀反,讓李淵準好心裡準備。其實,太史令是東宮的人,他的用意就是為李建成殺李世做鋪墊。因為,李建成知道李淵不會殺李世民,但是他要找到替李淵下手的理由。即除掉了李世民,有解決了父親的難言之隱,一舉兩得。

    李世民的殺手鐧

    當聽完太史令的奏報,李淵就把李世叫去問話。李世民靈機一動,反咬一口,說是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淫亂後宮,長期和張婕妤、尹德妃私通,並且說二人準備設計陷害自己。李淵被兒子突如其來的綠帽子給扣暈了,傳話明天一早叫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宮對質。皇帝發話了誰敢不聽,李世民成功完成了引蛇出洞之計。於是,李世民回去連夜和手下人商量,第二天一早,由長孫無忌、張公瑾、候君集、尉遲恭等玄兵設伏玄武門。

    據說,張婕妤和尹德妃提醒李建成恐怕有詐,讓兄弟倆不要以身試險。但是李建成低估了李世民,再說也不敢違抗皇命。當兄弟倆快到玄武門的時候,感覺殺機重重,調轉馬頭要跑。李世民大喝一聲,搭弓放箭,李建成被一箭封喉,死於馬下。然後,伏兵四起,李元吉也命喪黃泉。

    所以,整個過程的關鍵點就在於李世民利用了李淵,李淵開口,兄弟倆即使懷疑,也沒有拒絕的理由。這就是李世民計勝一籌的高明之處,天時地利人和皆俱,勝利唾手可得。

  • 6 # 簡單點挺好7

    這問題問的,要回答這問題首先得先弄清楚玄武門之變倒底是誰發動的。太子建成與秦王在大唐初建時都是功勳卓著,不過太子的勢力稍劣於李世民,雖然他是長兄,被太祖立為皇位繼承人,但面對勢力較大的秦王他也覺得不安,總想方設法的壓制李世民,甚至起了殺心。玄武門之變就是他發動欲殺害李世民的,怎奈李世民早就收買了玄武門的守官,於是將計就計反殺了太子與元吉。所以李建成並非是送死而是想著除掉秦王后美美的做皇帝呢,怎奈棋差一著。

  • 7 # 尚宮女史

    李建成主動送死?他活得不耐煩了嗎?

    四姑娘始終認為,如果真要找一個人來為玄武門之變負責的話,那這個人既不應該是李世民,也不會是李建成,而應該是李淵。這樣說並不是認為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就是對的,實際上,如果不是李淵的態度曖昧,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找尋平衡的話,這場政變本可以避免。

    621年,李世民將王世充和竇建德一併拿下,李淵封無可封,只好造了一個天策上將來安置立下赫赫戰功的李世民,這讓李世民的權力和地位僅在李淵和李建成之下,功高倒是沒震主,震太子了。李世民有了開府置署官的權力,天策府有了,十八學士有了,妥妥的小朝廷建起來了。李淵倒是高枕無憂了,底下這兄弟倆有的忙了。

    兩人真正將這種鬥爭公開化是在624年,這一年的六月,李淵到仁智宮去避暑,當時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都跟著去了,太子李建成留下來監國。但是李淵並沒有在仁智宮度過一個清涼的夏天,因為不久之後,他就得到密報,說太子李建成和慶州都督楊文幹聯合起來,正在籌集軍械、招募勇士意圖謀反。

    李淵一聽坐不住了,他迅速讓人以其他的理由傳喚李建成,當然李建成也知道了事情洩露,於是在一眾幕僚的建議下選擇孤身請罪。馬不停蹄到了仁智宮,見到李淵迅速下跪,以頭撞地。李淵將其扣押,然後又傳喚楊文幹。

    楊文幹卻選擇了和李建成截然相反的方式,他真就起兵反了。李淵命李世民平叛,並許諾勝利後讓李世民做太子。但是後來,這個所謂的“楊文幹事件”卻結束的很是詭異,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沒有事,而李淵卻將東宮的王珪和韋挺以及天策府的杜淹流放到了同一個地方。

    楊文幹事件在兩唐書中記載是李建成想要暴力奪權,但是很多蛛絲馬跡卻將這件事的主謀指向李世民,也就是說李世民誣告李建成謀反。謀反是死罪,一旦定性,那麼李建成必死無疑。實際上,不管是李淵、李建成還是李世民,都已經心中有數。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鬥爭公開化了。李建成也知道了李世民想讓他死的決心。

    為了避免玄武門之變的發生,可以說,從這個時候開始,李建成行動了,他開始針對李世民的心腹們下手,要麼賄賂收買,不如尉遲敬德、張公謹;要麼將其外調,讓他們離開秦王府,比如程知節、房玄齡和杜如晦等;當然也有刺殺,比如針對尉遲敬德的刺殺。李建成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李世民成為孤家寡人,只要李世民失去了這一幫心腹,可以說在兵力上完全不是李建成的對手。

    李建成的這一招確實讓李世民慌了,所以接下來又有了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中飲酒中毒事件。626年的一天,李建成約一眾兄弟叔侄們來家裡飲酒,李元吉在,李神通也在,李世民也被邀請了。然後就在晚宴上,李世民飲了一杯酒,突然腹中劇痛,吐血數升。李神通慌忙架著李世民就回了府。

    李淵知道後,到秦王府中看望李世民,然後責令李建成不準再邀李世民喝酒。這件事的處理也是耐人尋味,李淵並沒有責備李建成,而李世民喝了毒酒也並沒有大礙。很可能,這件事只是李世民的苦肉計,針對的並不是李建成,而是李淵,他想讓李淵表態。果然,之後李淵就承諾李世民讓他回到洛陽,建天子旌旗,效仿漢之梁王。父子倆就這麼愉快地達成了協議。

    但是李建成不傻,李世民回到洛陽那不就是魚兒進入大海了嗎?再想控制他比登天還能,所以李建成讓李淵改變了主意。李世民沒有辦法了,鋌而走險吧。

    其實我們看,李建成對李世民的一步步防範還算是得當的,只是下手有點晚了而已。實際上玄武門之變壓根不是李建成能阻止得了的,他也沒有什麼機會避免。而李淵則不同,他是有機會的。

    李淵當初就不應該讓李世民來做這個天策上將,當然那時候可以說是李淵還沒有看出李世民的野心,但之後的楊文幹事件和中毒事件則已經說明李世民對皇位的渴求,李淵本來有這兩次機會妥善安置或者處罰李世民的,但是他都沒有,這一步步走來,玄武門之變避無可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尾插小扳壞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