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星語

    人們通常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普遍認為應該把人往好處想。這樣,大家相處起來會更融合一些,但是,這真的不是絕對的!現實生活中,真正能有三兩知己已是不易,大部分只是相逢一笑,各懷心事,有的人甚至可以是當面笑容可掬,背後陰險狡詐,俗成笑面虎。這種人最值得提防,應了那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當然,有的人,看似孤冷清高,但待人接物,卻是滿滿誠意,樂於助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與人相處之道,也有觀察對方是否值得信任的能力,不管他人如何,我只做真誠之人,善待彼此,相信世間還是善良人居多。

  • 2 # 邢

    感謝皈依我佛邀請。 這個問題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每個人的觀念不同,會有各自的理由。人類是社會性群體,要生存就得融入社會當中,不可避免的與人發生交往,在交往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多問題,主觀意識對別人會有一個基本的評價和判斷,再決定是否更深層次的交往,這中間會有很多困惑,因為人往往不是非好既壞就能分的清楚的,當我們把某個人想象的很壞的時候,有時會發現他也會有很多好的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的。人是有創造性的,在創造的過程中會有主觀臆斷的想法滲入其中,就是自主性,因為受到的外界資訊的影響會對某些事物出現判斷誤差,這是無可避免的侷限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對待同種事物就會千差萬別,那麼對人是往好了想對呢?還是往壞了想對呢?很難講,恐怕都有偏差,但也不是無跡可尋,讀過論語都知道,以德報怨,孔老先師講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對當今的我們還是很有借鑑性的,簡單的講就是對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古語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人保持適當的距離和警覺還是必要的,當然我們自身需要端正,不能因為別人壞而比他更壞,自古邪不壓正,自身正直無私,何懼小人?總之對人的態度還是保持公正客觀的好,不要輕易下結論。謝謝

  • 3 # 曉來青鏡添白髮

    在這世上,要相信好人比壞人多。

    人心難測,不要試圖猜測人心。與人打交道,會說的不如會做的,主要看他做事。看他為人處世的態度。有一點可以看人,就是看他對別人的態度。

    與人打交道,正如你說的,應該往好處想,如不這樣,你防我,我防你,人與人打交道都間隔一道“屏障”,那該是多麼可怕。那將是一個虛偽的世界。

    人心叵測。也就是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害人之心不可有,是從積極Sunny的角度待人,把人往好處想,想想這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防人之心不可無,是出於保護自己的需要,和人打交道要有原則,有底線,有禮有節。

  • 4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這個問題很久以前我就考慮過,其實人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有成本的,不管是時間的成本、精力的成本,還是思考的成本,總而言之,這個成本是存在的,因為這個成本都存在,人們更傾向於選擇簡單容易的事情。

    我們究竟把人往好處想,日子過的簡單,還是把人往壞處想,日子過得簡單呢?我想答案一定是把人往好處想。

    當我們認為這個世界上好人多,這個世界是安全的,我們就可以安心的做自己的事情,我們就可以平靜的享受生活,我們也可以盡情的去放鬆自己。

    可是如果換過來我們認為,人都是壞的。相應的我們也會覺得這個世界非常的不安全,如果我們處在一個不安全的環境中,那一定是備受煎熬、提心吊膽,我們不敢放下自己的武裝。我們要時刻警惕著可能出現的危險,危險的人、危險的事。

    那麼,日子過的一定是不安心的,不是人類期待的、想要的生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能我們更應該把人往好了想。至少這樣我們的生活成本低一些。

    可是老祖宗早就留給我們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第一句話叫我們不要做壞事,第二句話告訴我們對壞人也要有所防備。怎麼防備呢?因為我們不能一眼看出人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呀!

    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心理效應叫做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講的是當一輛完好的車停在那裡,一週之後你再去看,還是那個樣子。但是如果一個被砸破了車窗的車子,停在同一個地方,一週之後那車就已經會變得面目全非。車門被砸壞了,玻璃被砸壞了,車胎也壞了。其實大人群還是那樣的,有人會說既然有人會破壞第二輛車,那麼就說明人本身就是惡的。

    其實人,生來就存在生本能和死本能。也就是說人本能的是,存在一些破壞的慾望。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建立好自己的保護系統。不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破窗的車子”。這樣一些不太好的人不太好的事情,可能就不會被我們吸引過來。

    至於人本性的善良我是相信的,但是在一些相對環境的影響下,或者是一些成長過程中的因素。我也不否認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存在的。

    所以保護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楊喆,北京市大興區精神病醫院心理科主任,國家二級諮詢師、心理治療師,應用心理學本科畢業、醫學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專業研究生,北京市心理專家講師團成員,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特聘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大興教學醫院特聘教師,閱心成長兒童沙盤小組創始人,工作十餘年,臨床治療1000餘小時。擅長:青少年心理治療、抑鬱症心理治療、夫妻關係心理治療、沙盤治療。

  • 5 # 愛甜品愛美文的念念

    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應該把人往好處想,同是要知道人性是不可靠的。

    相信提出這個問題的答友肯定因為把人處處往好處想,結果被騙了吃虧了,然後才覺得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

    其實把人往壞處想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你曾經被街上的乞丐騙過,以後見到乞丐當然要仔細辨識一下,這有什麼不好?只是一個處處懷疑別人的人,生活肯定不幸福,缺乏安全感,長此以往可能會患上迫害妄想症。

    但如果處處相信別人,就會像小孩子,很容易受騙,被賣了還幫著數錢。

    那對人到底怎麼辦呢?我的建議是信任他,但是又得保持自己的底線,比如說一個女孩子堅決不和異性朋友單獨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這樣既不會破壞兩個人的關係,也不會給別人犯錯的機會。

    回答完畢~

  • 6 #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每個人身上都集中了人性中所有的善與惡。”這句名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現在,我斗膽想要給它做個註解或者補充:每個人身上都集中了人性中所有的善與惡,只不過這善惡的配比不同,善惡得以呈現的機會不同,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的善惡標準不同。

    每個人心中都有善惡的標準,而這標準,我認為是從“自利”的角度出發,相互影響而建立起來的。

    人的經歷與三觀是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的,我們在被外界對待的過程中感受到喜怒哀樂、幸福痛苦,這些經歷與感受幫助我們建立起了三觀,由此可見,我們內心對於善惡的標準必然與自身利益緊密相關。

    當不同人聚在一起時,大家都本能地從“自利”的角度出發去行事。這“自利”有實際的、物質層面的,比如賺取錢財、升職加薪,也有抽象的、精神層面的,比如贏得他人認可、獲得內心價值感,等等。

    但不同的價值觀和善惡標準聚在一起,必然會產生碰撞,互相之間的利益也會產生矛盾。這時,我自利的方式就有可能傷害到你的利益,或者我認同的善惡標準與你的相去甚遠。

    但這就能說明人是很好或者很壞的嗎?不,論述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能慢慢明白了。絕對意義上的好壞、善惡,在生活中是比較難見到的。我們平日裡感嘆說的“人啊,最壞了”,絕大部分感嘆的都是他人的行為並沒有符合我們的利益,他人的善惡標準與我們不同而已。

    人們最容易做的事就是舉著公理與正義的大旗證明自己的正確性,為自己辯護,同時否定他人。但實際上,如果都從自利的角度出發去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行為,我們會發現,沒有那麼多的善惡、好壞,也不用過多糾結該把人往好處想還是壞處想。

    因為,人的好壞大多是從我們自利的角度出發的,看清了這一點,我們會發現,芸芸眾生,大家都是在為了自己以及自己所在乎的那一切活著。

    如果我們能互相契合,那麼三生有幸,如果我們各為己利,那麼也沒必要妖魔化對方為惡人、壞人。我們都只是普通人罷了。

  • 7 # 照見

    應該超越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維,用更加中立、多元、豐富的視角去理解人。

    老子的《道德經》裡有云: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 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裡說的「不仁」,並不等於「惡」。它的意思是「非善非惡」。

    如果我們認為世界上只有「好」和「壞」兩種歸類方式,我們很容易認為「不好」就等於「壞」。但事實上,世界上還存在著「不好不壞」。

    道德之外還有「非道德」的領域——它們影響了人的行為

    把人往好處想——意思是預設人是善良的,從善良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為。

    把人往壞處想——意思是預設人是邪惡的,從邪惡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為。

    這兩種其實用「道德」作為理解人行為的角度。

    但其實要理解人的行為,還有其他非常重要的角度——智力和大腦結構。

    有些人的行為和特點,是不能用「道德」去理解的,而必須要用智力或大腦結構去理解。

    比如「孤獨症」(又稱為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

    有孤獨症的孩子,會表現出迴避目光、對周圍事情不關心、言語交流障礙,甚至可能出現暴力傾向。如果從道德去理解,我們會認為自閉症的孩子「壞」。

    但是,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自閉症的孩子,是天生的大腦方面不同於常人,他們負責社交的腦區是有問題的。如果孕婦懷孕期間有風疹、麻疹,或者嬰兒時期腦部有重大外傷或腦炎,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逆、不可治療的自閉症。

    即便是我們通常認為「壞」的人,其實也有先天的、大腦結構的因素在起作用。

    如果要說「壞」,大概沒有比「變態(連環)殺人狂」更壞的人了吧?

    那為什麼呢?——其實是,基因和大腦結構埋下的禍根。

    有個6分鐘的影片很好的講解了這個規律: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k4NzY5ODk2.html

    演講者,吉姆·法倫是美國加州大學的神經科學家,他專門研究大腦和人行為的關係。

    他的研究發現,通常那些變態殺人狂的大腦的「額眶部皮質」還有太陽穴內側的腦區,會有損傷。

    另外,從基因上看,變態殺人狂都有MAOA基因。這個基因是在X染色體上的,如果你是男的,這個基因就只能是來自於你的母親。因為男的只有一個X染色體,配上Y染色體(Y染色體來自爸爸)。而女的會有2個X染色體(一個來自母親,一個來自父親)。

    總而言之,如果你有這種基因,再加上童年有過嚴重的暴力經歷。你就可能變成殺人犯。而如果沒有這種基因,哪怕你經歷再多嚴重暴力華環境,你也很難變成殺人犯。

    很有意思的巧合是——這個研究變態殺人狂的大腦的吉姆·法倫教授,他的母親隨後告訴他,他的祖先其實也有殺人犯……。

    這個知識告訴我們:

    哪怕我們把人歸類為「好」或者「壞」,下了一個道德判斷,其實我們還是不瞭解人。要真的理解人的行為的原因,我們必須跳出「道德判斷」,去看更多的背景(比如基因、大腦、環境綜合影響),才有可能真的理解人。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並不是要你無條件的支援、討好別人。

    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別人的心理,然後仔細考慮自己應該怎麼應對。

    很多時候,別人既不是善意的,也不是惡意的——別人是無意的。

    很多時候,別人是因為立場所以影響了行為,而不是「善惡」。

    第一,是當下處境的作用

    通俗的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從「好」「壞」去理解人。

    還是看看經典

    《孟子》裡有一段話:

    孟子曰:「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

    製造弓箭的人,難道不如製造鎧甲的人仁慈嗎?製造弓箭的人擔心弓箭傷害不了人,製造鎧甲的人擔心別人受傷害。醫生和棺材匠也是這個道理。所以說選擇職業和技術,不可以不謹慎。

    也就說,很多時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的職業和立場,影響了你考慮事情的方向和行為。如果你當一個「製造弓箭的人」,哪怕你心理沒有惡意,你還是會考慮「怎麼讓我的弓箭攻擊力更好,更能傷人」。

    第二,是過去經歷的影響

    這個其實剛才有提到了。

    在介紹變態殺人狂的成因的時候,我們提到了——只有成長在極端暴力環境下的人,才很可能變成殺人犯。——這就是過去環境的作用。

    一個人會極大的受到家庭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影響。

    如果一個人從小家裡人都溺愛他,那他肯定是就容易變得自私自利,也就是「壞」。

    如果一個人從小家裡的人都好好的管教他,那他容易變得遵紀守法,也即是「好」。

    這些環境,不是人能選擇的。而人很可能在這種環境下,養成了很多「壞習慣」。

    換而言之,雖然可以被判斷為「壞」。

    但是,我們也可以從「習慣」的角度去理解人。

    我們中學生物課本里,講的「條件反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人和動物的許多行為,是被結果影響的。行為在過去受到好結果就保留,被懲罰不被認可就減少。這個其實和心地的「好壞」並沒有關係。

    大多數人的初衷是什麼呢?

    無論是「壞」或者「好」,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動機——

    避免自己受到傷害,是所有人的心理動機。說白了,就是一種基本的防備心。

    區別只是在於——

    有的人可能恰當好處的防備

    有的人則是認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主動攻擊別人

    但其實出發點,都是「保護自己」。

    如果從這點出發,去想別人,我們會比較容易淡定、中立客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指甲油蓋子扭不開怎麼辦?除了用熱水浸泡還有別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