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上港從徐根寶的名下整體買來一支球隊,上港球迷美名其曰:“上港青訓”。而恆大則從全國各地一個個買人,有滬媒卻批恆大“挖人”。那麼,都是買買買,為何上港買入叫“青訓”,恆大買人叫“挖人”?這個道理誰給解釋一下怎麼回事?
4
回覆列表
  • 1 # 夜之風16

    這是酸葡萄心理吧?這方面言論,主要針對恆大攻擊的多,大家都知道恆大崛起的晚,從企業著想,足球俱樂部就是一種投資,是商業行為。怎麼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回報,這才是企業的經營理念,當然,一切都得符合法律和道德,俱樂部買人,這是非常正常的行為,不管是成年球員,還是青少年球員,舉個例子,梅西,大家都知道他是阿根廷的球員,是阿根廷老男孩俱樂部培訓的,後來被球探挖到了巴薩青訓營,因為老男孩俱樂部認為他已經沒前途了。再舉個例子,C羅,他是里斯本競技青訓營培訓的,18歲被曼聯挖走了,成名後,又去了皇馬,現在去了斑馬兵團。他倆是現在足壇最炙手可熱的球員,都沒有為自己啟蒙的球隊效力,其實這種事在國際足壇是非常尋常的事,所以說,別管自己青訓,還是挖人,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無可厚非。

    大家認識這倆孩子嗎?

  • 2 # 草本綱目82

    哈哈,還有一種花自家錢高價引援叫燒錢,另有一種學人家燒錢但話國家錢的就不叫燒錢,還有平均那啥的,自從有了某隊,咱中超莫名其妙的理論層出不窮啊。

  • 3 # 風雨聲聲且關心

      先扣題說說我的看法。

      挖人和青訓正好相反,青訓是培養人才,青訓出人才十中無一,投入未必有回報;挖人是人家培養好了人才,自己拿來就能用,投入一定有回報。這其中是有本質區別的。

      作為“優質體育領域創作者”,提問者你說出“上港整體買下一支隊”這樣的話未免顯得名不副實了:上港買下的是東亞俱樂部,而不是一支隊,更何況還與上海幸運星戰略合作,整合了幸運星的青訓隊。這些在網上隨便查查就能得到相關資訊,揣著明白裝糊塗可不好。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港青訓是東亞青訓延續和發展,稱作上港青訓並無太大的不妥。

      至於恆大當初買買買,買的是成年球員,所以叫挖人,誰把青訓球員和成年球員相提並論生拉硬扯,未免有誤導之嫌,只怕存心不良吧……

      當然,挖人本也無可厚非,不過整個隊都是挖來的未免太過;這也是在當時中超制度不全才能有的現象。大規模挖人雖然當時不“犯法”,但是對中國足球是好是壞?想必是在球迷心中是各有各的理。

      我就說一條:想必大家都知道中超引進外援是有限制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如今中超引進內援也是有限制的了。之所以會有如此限制,也無非因為大肆購買國內當打球員中的佼佼者組成一支超級球隊對中國足球並無好處。

      一來,容易造成一家獨大,其他球隊難以對抗而失去聯賽的懸念。

      二來,被大量挖人的球隊因為主力缺失而散架,次一檔球員流失甚至退役,客觀上導致中超擴軍困難,中甲球隊往往只能中超一年遊。如果再來一支全靠買人的球隊,中超16隊的平均水準只怕還要下降。

      中國足球的現實很骨感,是不能和足球先進國家同日而語的,別人可以有買買買的隊伍,憑中國的球員數量是養不起的。這個道理,就和世界上養不起第二個美國一樣。

      其三,給青訓雪上加霜,既然青訓耗時耗力還未必討好,又有了可以靠買人出戰績的先例,自然都指望買別人的青訓成果,自己就別吃力不討好,裝裝樣子就行了。這就是為啥青訓好的魯能俱樂部老是爆出青年球員“失蹤”,上港還鬧出了跪求的鬧劇的原因。

      然後說些扯遠點的話,談談我對中國未來的青訓的看法,大家看看有沒有幾分道理。

      恆大足校迄今已經七年了,按恆大足校招收9~12歲學員的標準,首批學生應該已經有19歲,但是如今恆大足校考進大學的倒頗有幾個,進入俱樂部大名單的似乎只有一個17歲的小球員,U19聯賽恆大戰績也是不甚出色,可見青訓是何等的艱難。

      然而青訓再困難,中國足球的未來也不是決定於眼下的光鮮,而是由現在的青訓決定。沒有青訓,再怎樣的一時風光,也很快就會是過眼煙雲。

      說到青訓,恆大和上港大約是兩個極端。

      恆大走的是地產加盈利性訓練的模式,即開始用地產的模式大量圈地,大投資開發學校,之後由學校自身盈利維持。從商業角度來說,是個好辦法。

      好處是除了初期投資十幾億,之後就靠學生學費維持運營,對俱樂部壓力小。如果俱樂部戰績彪炳,足校運轉自然無問題。即便戰績不佳,導致難以為繼,有大片地產做抵擋,也虧不到哪去。

      壞處是收費訓練和學校規模限制了學生生源以及生源質量。而青訓恰恰是最不穩定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和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經常出現,三千人的總規模代表十個年級每級不過三百人,這三百人大部分還是來“做貢獻”,給尖子生提供經費的……以青訓的低成材率,只怕每年能成才的未能有一二。當然以這個規模能每年有一兩個球員冒尖,也算是非常可以的了。

      上港的青訓則是撒胡椒麵扶貧的模式,上港這幾年每年投入一個億,在全國建立了四十多個訓練基地,訓練方法想必無外乎短、中、長期訓練營,再在各個訓練基地間組織內部聯賽,取拔尖的小球員收入上港俱樂部訓練基地做職業化訓練。

      這種方式好處是球員家庭訓練成本低,生活影響小,可以最大化選材面,不同俱樂部的訓練營之間也可以互通有無。因此成材率雖然同樣不高,但是淨人數肯定會比較多,足球先進國家似乎大多走這條道,應該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壞處就是俱樂部經濟壓力會比較大,雖然看似初期沒有十幾億投資那麼引人注目,但是日積月累下來反而會非常龐大。而且這種模式除俱樂部投入外,在球員成才能產生效益前,幾乎沒有別的經濟來源。一旦俱樂部財力不支,恐怕就無以為繼,所以也不是誰都敢這麼做的。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指望靠別人搞青訓,自己走輕鬆的路子,不會造就中國足球的春天。無論是恆大地產模式、上港扶貧模式還是根寶、魯能那樣靠教練眼光的集訓隊模式,每個俱樂部都應該選擇自己合適的模式,真正下力氣搞青訓,而不是過去和眼下的敷衍了事,中國足球才會有春色滿園的一天。

    ——————————————

    增補

    ——————————————

    聖地亞哥的海灘:上港三年俱樂部也敢號稱有青訓?恆大擁有世界最大足校七年俱樂部為什麼不能說有青訓?不要把徐根寶的東西歸到上港身上,你們是買賣關係而已,十年樹人百年樹木,青訓不是幾年時間就能出效果的!

    答:

      我想我在回答裡,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也許你沒仔細看,也沒興趣上網去考究一下。那我就稍微擴充套件一點再和你說說。

      ❶上港是整體收購東亞俱樂部,而不是買了根寶青訓基地的哪一支隊。這個和恆大隻是借廣藥殼上市有天壤之別。

      ❷東亞俱樂部涵蓋了根寶青訓基地整個青訓。上港收購東亞時是整體打包了一線隊、預備隊和U17,根寶保留了U15,但上港仍舊保留了優先購買權。

      ❸上港的如今的預備隊以及全運會冠軍、青超排名第一的U19,隊員主要來自戰略合作伙伴青訓俱樂部:申思、祁宏、張勇、謝輝的上海幸運星。上港在收購東亞的同時,也收購了幸運星的U17和U15,上港培養了他們四年,說是上港的青訓也不過分。

      ❹上港如今U17、U15及以下的梯隊,就基本上來自幸運星這種戰略合作伙伴和各地上港自己建立的青訓基地了。自己建立的青訓基地自不待言,能做為戰略合作伙伴,那肯定上港也是要出人出培訓經費的。

      所以,上港俱樂部是東亞俱樂部的延續,上港青訓基本整個繼承了當時東亞青訓和幸運星青訓,是東亞青訓和幸運星青訓的延續和整合。如果這都不算上港青訓,東亞如今也變成了上港、幸運星也是上港的戰略合作伙伴,難不成當初這些青訓隊就進了黑洞,不存在了不成?

      附圖是上港俱樂部自己對俱樂部歷史的介紹。

      至於恆大青訓,也沒人說他們完全沒有吧?恆大缺少的是18年度的U21、U19、U17這一階段。這三個階段梯隊的水平基本決定了未來5~10年俱樂部的成績,如果未來沒有什麼機會讓恆大再次大筆買入頂級國內球員,恆大往後幾年的戰績恐怕好不到哪裡去。

      當然俱樂部不可能沒有這三個層次的梯隊,不然也註冊不了。只不過恆大建隊當時必然沒有重視梯隊建設,估計認為仍舊可以透過買人解決問題,導致恆大如今這三個層次的梯隊水平一般。

      恆大俱樂部建立可有八年之久了,倒推八年如今的U21~17當初是U13~9。恆大如果重視青訓,八年時間足夠他們練出拿得出手的各年齡線梯隊,可是現狀是:並、沒、有,特別是有硬性要求的U21,仍然靠買。

      再退一步,放寬到恆大足校成立的12年,至今已經也有六年多。當初的U15~11年齡段也完全在恆大足校歷年的招生範圍之內。可恆大俱樂部如今都已經七冠到手八冠在望,這些應該有的青年球員安在哉?

      對了,倒是一直聽說恆大在國外有支很厲害的梯隊,可惜一直樓梯響,未見人下來……到底怎麼樣,拿出來亮亮相給大家開開眼也好啊?

      反觀上港俱樂部,如果以整體收購東亞起計,至今不過四年未滿,倒是U21及以下各線梯隊齊裝完備成績可觀,青少年訓練基地也已經全面鋪開。上港四年能做到的事情,恆大俱樂部這八年、恆大足校這六年都幹啥去了?就算硬說上港都是買來的青訓,那以買買買起家的恆大居然就買不到?這其中的重視與否,不問可知。

    ——————————————————

    再增補

    ——————————————————

    有人對我戲言恆大足校是地產盈利式青訓非常有意見,對答如下,增補於此,諸君共辨:

    (前略……)

      至於說恆大足校總體賺錢不賺錢,不好說,至少是不會虧錢,再怎麼地產總是在手裡的,至於未來可能會大賺特賺。

      拿普通學員補貼優秀球員的開支這種事情,恆大自然不會明說,明說了誰還會上趕著給他們送錢?

      之所以我在主回答裡特意只說了結論,沒有放推導過程,就是估摸可能會有人在這點上撲出來咬,你們一定要要咬,那就莫怪我引蛇出洞,讓大家看看你們有多蠢。

      ①恆大足校生均投入五十餘萬 - 恆大足校網站招生資訊

      ②恆大每年給足校補貼投入1億元/恆大足校投入超20億 - 網上可查公開訊息、恆大足校網站招生資訊

      ④恆大足校規模達3000人 - 網上可查公開訊息、恆大足校網站招生資訊

      ⑤恆大足校小學四年學費5萬/年,初中三年學費5.5萬/年,高中三年學費6萬/年 - 恆大足校網站招生相關資訊。

    ——————————

      接下來驗算我說的結論事實還是抹黑:

      A.關於①生均投入50餘萬的噱頭:小四(5*4)+初三(5.5*3)+高三(6*3)=54.5萬,就是說恆大足校十年一貫制的總學費是54.5萬,恆大不會在學費收入外多投一分錢。然而,重點培養學員和普通學員的資源佔用註定是不均衡的,重點學員會免學費、會有更多的比賽……以及其他。所以,就是普通學員在補貼重點學員,說的好聽點是如此。說得難聽點,就是恆大拿註定出不了頭的學員的錢為自己培養人才。

      當然,反過來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家長願意為此賭一把也是人性所在。就好像有些人,明知中獎資訊可能是詐騙,也願意賭一把——萬一是真的呢?

      B.關於累計投資二十多億的噱頭:每生每年學費5.5萬*規模3000餘人=1.65億,16.5*6年 =9.9億,不清楚3000人的規模是不是一開始就達到,就給打個8.5折吧。那麼12億+8.5億=20.5億,是不是每年一個多億,累計二十多億?

      這就證明,恆大除了初期12億投入後,每年一個多億的投入完全來自於學生學費。這就是我戲稱恆大足校為地產經營式青訓的由來。

      當然,恆大在表面上、總體上沒有賺學生一分錢,確實如此……但是人才培養出來之後的轉會費可是實實在在歸恆大所有的……這筆毫無虧本風險、很可能一本萬利、既賺裡子又賺面子的買賣,恆大實在做得漂亮!

    ——————————————

      最後,恆大作為一個企業,以盈利為目的、為了獲得更好的名聲,所作所為合理合法,甚至足以作為MBA經典商業案例,從商業眼光和創意上我是佩服之至的。所以,只要沒人撲出來咬,我是不太願意翻出來說,免得萬一真的壞人好事,又損人也不利己。

    ————————————————

      綜上分析,大概大家就能理解為啥水軍可能家家都有,但是恆大就顯得特別多些;也能揣摩出一兩分為啥劉永灼說出“恆大想要的冠軍,我不給你,你就不能搶!”這句話的深層動機——這冠軍,對其他俱樂部就是個貼錢賺名聲;而對恆大名聲之外,卻還牽涉著以後賺錢的大戰略呢。(我也喜歡小錢錢,小錢錢……)

    ——————————————

  • 4 # 鳳凰山以西

    上港球迷和媒體都是這樣:一邊噴恆大搞金元足球卻無視自己投入百億巨資買人的事實。一邊噴恆大用房奴的錢搞足球卻無視上港用全民所有(國有)的錢搞足球的事實。一邊噴恆大買人卻無視自己整體收購和重金挖人的事實(如孫祥、於海、賀慣、石柯、孔卡、埃爾克森、埃裡克森、達維)。一邊噴恆大青訓卻無視自己沒有青訓的事實,甚至總用上海青訓(包括根寶青訓、幸運星青訓甚至是同城死敵申花青訓)混淆成上港青訓來掩蓋事實。一邊噴恆大隊員年薪高卻無視國內球員第一薪水是武磊的事實,無視世界年薪前十球員上港獨佔兩個的事實。一邊噴恆大的一切卻又無視自己照搬照套恆大模式卻一無所成畫貓不成反類犬的事實(如購買孫祥、孔卡、埃爾克森和發表一些所謂加強隊內管理的檔案)。一邊噴恆大幫國足養生一邊卻又無視武磊賀慣石柯王燊超蔡慧康等上港國腳在國家隊拙劣的表現,居然還發明出武磊不進球是因為恆大幫不傳球的奇談怪論來,我就奇怪了武磊單刀不進帽子戲法其中兩個是恆大球員傳的這也能讓恆大背鍋?把買人青訓還冠以上港扶貧模式?知道什麼叫扶貧麼?知道恆大投入多少在貴州搞扶貧嘛?

    上港球迷和媒體真是一次次重新整理了我們的三觀。可以寫一本新編拍案驚奇了。不知國資規範管理之日還能這麼上竄下跳嗎?

    我和國安申花魯能等球迷都有爭論,但我絕不反感他們,因為他們是就事論事就球論球,維護自己喜歡的球隊無可厚非,但是像上港球迷這麼指鹿為馬掩耳盜鈴喋喋不休胡攪蠻纏造謠生事雞腸小肚被害妄想厚顏無恥臭味相投蛇鼠一窩的在中超有且僅有這麼一支了,噴恆大噴國安噴魯能噴申花噴富力噴恆豐噴大連噴權健噴蘇寧噴天噴地噴空氣。可以想象看到我這篇評論被打斷脊樑骨的傢伙們趴在地上站不起來氣急敗壞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曾經有一篇總結過上港球迷構成的文章,從球迷構成角度和心理分析的角度深度解析了為什麼上港球迷在中超球迷中這麼另類,過幾天我發給大家看看。

  • 5 # 志在北大荒

    悟空,你不懂別亂說!十二歲以下的孩子是青訓基地尋找人才,已正式進入青訓的,再被同行,或俱樂部用非正手段帶走,就叫挖走。早幹嘛去啦,十二歲以前你怎麼不去挖掘尋找人才!人家剛見到小荷尖尖的成績,就搞走就叫挖!不分本地與外地!如北京的何百珂到魯能就不叫挖!同樣國安的山東藉球員從小在國安也不叫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裁判報告出爐,范志毅威脅裁判扇其耳光並大鬧更衣室30分鐘,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