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蘭臺記史
-
2 # 鬼谷說法論史
縱觀古代官制發展,
秦朝正式確立了宰相制度,以丞相作為中央行政體制的首腦。秦始皇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同為宰相之職位。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是政務官。御史大夫主管監察百官及掌管群臣章奏,是副丞相。太尉主管軍事行政,僅是沒有實職的高階爵位,且不常置,是事務官。因為御史大夫為皇帝的耳目、宰相的助手,所以實際上丞相才是真正的宰相之任。因此秦朝實際上實行的是丞相制。丞相、御史大夫分別開府,在府內處理國家軍政要務。丞相總領百官、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地位高,權力大。
劉邦建西漢,承秦舊制。西漢初只設置丞相作為宰相官職,後設相國或左右丞相。設相國就不再設丞相,因為常把德高望重的丞相加尊為相國。漢武帝時設位高職虛的大司馬,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大司馬、大司空、丞相三公,都是宰相。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此時的三公已無宰相之內容僅剩宰相之空殼。因為早在西漢武帝時,鑑於宰相職權過重,就開始重用內朝近臣,到東漢時,已是/政不任下,好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0(5後漢書6卷495仲長統傳6)在宮中主管收發文書的尚書,開始掌管機要,處理政務,侵奪外朝相權,/尚書見任,重於三公0(5後漢書6卷465陳忠傳6)。尚書雖權高宰相,但地位較低,隸屬少府。漢代的尚書輔政開後代非宰相輔政之先河。漢代宰相的職權,正如陳平所說:/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0(5史記6卷565陳丞相世家6)但具體來看,宰相的職權有:參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制定,選拔、薦舉、任用政府官吏,誅殺懲罰違法亂紀的官員,掌管郡國上計,考核監督獎勵朝廷官吏,主持朝儀、上奏國事等。由此可見,兩漢宰相職權很大,特別是西漢宰相位高權重,是後代宰相望塵莫及的。兩漢時期,宰相人數逾百人,大都能力超群,博學多才。宰相的出身複雜多樣,如蕭何、申屠嘉出身於布衣,周亞夫、竇融出身於功臣豪門世家,劉隆、劉愷出身於宗室。
曹魏時,尚書檯脫離少府,將辦事機構遷到宮外,由內朝官轉變成外朝官。尚書檯成為獨立的中央政務機構,並且成為/朝政之本0(5晉書6卷345羊古祜傳6),總理20餘曹,而三公僅是/論道之官
魏晉以下,任總機衡,事無大小,鹹歸令僕。0(5通典6卷225職官四6)可見,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和左右僕射,已是名副其實的宰相了。南朝劉宋改尚書檯為尚書省。隨著尚書檯外遷,魏文帝開始重用中書掌管機要、出納王命。到曹魏晚期,中書權重尚書,中書成了出令機關,尚書成了執行機關。門下在三國時地位日增,到兩晉時被委以重任,/萬機大小,多管綜之0(5晉書6卷455任愷傳6)。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都通稱宰相。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朝政基本上由世家大族和權臣所把持,所以宰相具體擁有的權力常常變化不定,往往出現權隨人移的現象。總的來說,三省長官互動輔政,三省制已基本形成。
隋代多依前代之法,設尚書、門下、內史三省。三省長官分別為尚書令及左右僕射、納言、內史令,同為宰相。但三省職權的界線劃分不清,因為/隋代雖置三公,以官高不除。其秉國均者惟內史納言,而尚書令無不統,即不預機事,亦稱政本之地0(永5歷代職官表6卷35內閣6)。總的看來,三省雖然同時參加運轉,然而三省的權力核心卻在尚書省。
唐承隋制。唐高祖設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為宰相機構,且三省分工明確。中書出令,門下封駁,尚書執行。三省長官尚書左右僕射、中書令、侍中,都為宰相。唐朝宰相機構的名號和宰相的名稱多次變更,歷代少見,如尚書省的名號前後七變。遇到較重大的軍政事務宰相要到門下省政事堂議政,並逐步形成政事堂制度。武則天光宅年間政事堂遷到中書省,併成為處理國家大事的最高會議機關。玄宗開元年間政事堂成為正式的宰相機構。唐太宗時採用加官制度,因非宰相不得入政事堂和三省長官/其品位即崇,不可輕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0(5新唐書6卷465百官志一6)。唐朝常以他官加/知政事0、/參預朝政0、/同掌機事0等非法定官名,讓他們入政事堂議事。中唐以後只用/同中書門下三品0、/同中書門下平章事0二個名號。加官制度發展到後來,包括三省長官在內,為宰相者必加/同三品0、/同平章事0,才可入政事堂,才是真宰相。唐朝存在/首相0,如中書門下政事堂的秉筆、攝冢宰、執宰之長。此外,唐朝還存在翰林學士草擬詔敕和樞密宣微使口宣旨意參與朝政。所以唐代是多軌輔政體制。參決國家重大事務,舉薦選拔任用百官,考課監督獎懲朝廷官吏,參與軍事等,這些都是唐朝宰相所擁有的職權。唐朝宰相大多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因而名相輩出。唐朝宰相出身於名門望族的、宗室的、寒門的都有,但出身於經科舉中進士的最多。
五代十國時期,各國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襲唐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中央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樞密院,地位陡升,與中書門下平分秋色,參與國家大政。如後梁建立後,把樞密院改為崇政院,崇政使不由宦官而由皇帝親信大臣擔任。至後晉、後周,重設樞密院,樞密使管理機要,雖位次於宰相,但權傾內外。
宋承五代十國之制,卻多次改變宰相機構及其名稱。宋朝前期實行二府三司制,宰相的大權一分為三。中書門下政事堂和樞密院二府,為中央執掌軍政的最高機關,對掌文武大權;鹽鐵司、度支司、戶部司三司,為最高財政管理機關,地位略低於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均直接對皇帝負責,從而構成了國家最高輔政機關。宋代置中書門下於禁中,時稱/政事堂0,完全脫離三省,僅管理國家行政事務。以中書門下的長官/同平章事0為宰相,多由中書門下兩省侍郎擔任,無定員。此外並以/參知政事0為副宰相。宋神宗元豐改制,廢除二府三司制,恢復三省制,以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南宋初,左右僕射加同平章事,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兩省侍郎改為參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後正宰相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復參知政事。此外,哲宗、寧宗、理宗都曾設/平章軍國重事0和/同平章軍國重事0,由老臣或權臣擔任,處理軍國大事,位高宰相。儘管宰相制度屢變,但宰相所掌職權並無大變化。宋代宰相主要出身於進士,出身於世家大族、宗室的鳳毛麟角。
由少數民族建立的西夏、遼、金各代,因吸收唐宋先進的文化和制度,亦設有宰相之職位。西夏仿二府三司制。中書主管行政,樞密院主管軍事,三司使主管財政,御史臺主管監察。遼實行北面官、南面官雙軌制。北面官設有北、南宰相府,總領政務。南面官沿襲唐三省制,三省長官有名無實。金代熙宗改革官制,廢除勃極烈制度,設師、傅、保三師和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三師領三省事。金海陵王時,罷中書、門下兩省,採用尚書一省制。
元朝實行一省制,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凡軍國重事,無不由之0(5元史6卷855百官志一6)。元代中書省,置4個宰相官職:中書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中書令常以太子兼任,僅掛名而已,左右丞相總領
國事,元代尚右,故右丞相地位高於左丞相。
明初,太祖沿襲元制,中書省為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宰相機關,因省內不設中書令,所以中書省長官左、右相國(後改為左、右丞相)為宰相。洪武13年朱元璋以叛變罪殺胡惟庸,罷中書省,廢宰相,並嚴令: /以後嗣君不許立丞相。0(5宋章子平詩序6)從而六部分理政務,直接隸屬皇帝。明成祖朱隸正式設立並重用內閣,此後,內閣參與政務,成為明朝政府的重要機構,隨著權力的增大,地位也逐漸提高。仁宗後,內閣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高,且統率六部,於是/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0(5明史6卷1095宰輔年表6)。在內閣大學士中,按位次先後,分為首輔、次輔、群輔,如李賢、嚴嵩、張居正皆為首輔。內閣對呈奏皇帝的奏章、文書具有擬旨權,即/票擬0,所擬建議供皇帝參考。因明朝宦官專權,司禮監秉筆太監具有代皇帝的/批紅0權,內閣權力受到牽制。
清初仿照明朝舊制,以內閣作為國家行政的中樞,以內閣大學士為宰相,由滿漢大員充任,同時還存在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二者共參國政。雍正時,撤議政王大臣會議,建軍機處。軍機處之職權開始僅限於承旨辦理軍需事宜,後來擴大到軍政要務、書寫諭旨、刑獄大事等,成為輔助皇帝的主要機構。軍機處設軍機大臣,無定員,大多由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四品以上的官員擔任。在軍機大臣中,事實上存在首席軍機大臣。因前有議政王大臣會議掌握國家核心機密,/總理一切事務0(5清史稿6卷1145職官志一6),後有軍機處掌軍國大政,故清朝內閣始終受壓制,只能處理一些公開的例行公事,無宰相之實。尚書檯脫離少府,將辦事機構遷到宮外,由內朝官轉變成外朝官。尚書檯成為獨立的中央政務機構,並且成為朝政之本。
回覆列表
秦朝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推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別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此時的丞相便是宰相
漢朝時期
漢承秦制,延續了丞相這一職位,不過在漢初時期,卻同樣設立有相國這個職位,這時期的丞相只是作為相國的助手出現的。直到相國這個職位被廢除後,丞相才成為最高官員。因此,漢初時期的相國、丞相可稱之為宰相。
而在漢武帝時期,官制開始發生變化,主要分了內廷和外廷兩部分,於內廷設尚書檯,此後政務中心逐漸轉為內廷。而到了漢成帝時期,又開始設立三公制,大司空(御史大夫)、大司馬(太尉)、丞相併稱三公,丞相權力再次被分割,且至此之後三公地位雖然較高,但實際上卻成為了宰輔。因此,此時雖仍設有丞相一職,但實際上尚書令才是宰相。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
東漢初期,改大司馬為太尉,大司徒和大司空則去掉“大”字,稱司徒、司空。為了加強皇權,最高權力劃歸皇帝,以尚書檯輔佐,三公成為備員。但此後,由於東漢皇帝大多年幼,大權又轉而落入外戚、宦官手中,三公徹底成為空銜。這一時期掌握軍權的太尉實際最為尊崇。
直到東漢末期,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開始重置丞相之位。
魏晉南北朝
1、三國時期。此時期由於三國官制各有不同,因此宰相的稱呼也有所不同,魏國稱之為相國,蜀漢則為丞相,吳國最初也是丞相,後來則分置左右丞相。
2、西晉時期。西晉開始設立尚書省、門下省,此時期的宰相權力徹底被分解,重要軍國大事由三司八座、門下三省共議。此時期的三省長官都具有宰相地位,與三公都被稱為公輔大位、宰輔。
3、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期各國官制相對較為混亂,此時期的官職名稱也較多,最高行政長官多為權臣。這時期可稱為宰相的官職五花八門,有中書監、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僕射、將軍等。
隋朝時期
隋朝時期的三省製成為定製,三省的最高長官,即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
唐朝時期
唐朝初期仍然實行三省制,只是對其最高長官稱呼各有不同,門下省稱長官侍中,中書省稱中書令,尚書省則稱左右僕射(由於李世民曾任尚書令,因此不再設立)。因此,這時期的三省最高長官仍然是宰相,但由於中書令、侍中位高權重,不輕易授人,因此參議政事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參知政事也可被稱之為宰相。
高宗時,政事堂改設在中書省。玄宗時,政事堂改稱“中書門下”。此後,政事堂發展成為了宰相的辦事機構,因而這時期的宰相一般由數人擔任(最多時為十幾人),通常被加封為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其中有一人為首席宰相,稱為“執政事筆”。
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十國的宰相制度基本沿襲唐代,但又有所發展,基本情況是宰相的品級得到進一步提高,唐朝時期的宰相通常是正三品,但五代十國的宰相(中書門下平章事)則被提升為了正二品。
大部分都是以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各部尚書、侍郎或其他官員加封同平章事,這些都是宰相。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的宰相制度有些複雜,先後經歷了五次改變。
1、宋初時期:為了加強皇權,宰相職權被一分為三,且三省六部長官基本稱為閒職,實際權力劃歸“中書門下”,又稱政事堂、都堂等,以平章事為長官,多由中書、門下兩省侍郎擔任,但仍然沒有常職。此時期中書門下平章事仍然是宰相,但有參知政事這個副相的牽制。
2、元豐改制:宋神宗元豐年間推行改制,廢除二府三司制,同時也取消掉了參知政事,設左右僕射,其中左僕射兼任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任中書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這次改制後,左右僕射成為宰相(左為首,右為次),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則為副相。
3、政和改制。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年—1118年)推行的改革,當時蔡京擔任宰相,自稱“太師”,總領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之事,改尚書左僕射為“太宰”,兼領門下侍郎;改右僕射為“少宰”,兼領中書侍郎。但在宋欽宗靖康年間,“太宰”和“少宰”又被廢除,重新改回了尚書左右僕射。
4、建炎複製。建炎三年(1129年),正式以左僕射和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將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改為參知政事,同時取消尚書左、右丞的官稱,使得官制大體上恢復了宋初的制度。這次複製後,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正宰相,參知政事則為副宰相。
5、乾道改制。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再次改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左、右丞相,參知政事照舊。除去中書令、侍中、尚書令的虛稱。門下併入中書,稱中書門下。左右宰相主中書事,兼尚書省之長,六部直屬於宰相,尚書省之制已廢於無形,實際上這也是三省合一。這次改制後,左右宰相成為全國最高行政長官。但在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韓侂冑任平章軍國重事,獨擅朝政。這使得這一時期的“平章軍國重事”成為獨攬軍政大權的最高官職,而宰相則成為了副職,不過這種現象持續時間較短。
元朝時期
元朝時期以中書省為主要處理政務的機構,且主官中書令常常由太子兼領,此外則有左右丞相,再下面則有平章政事。因此,元朝時期的左右丞相和參知政事均是宰相,但人數較多,最多時有十多人。
明朝時期
明朝初期同樣設定有中書省,設有左右丞相。但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下令撤銷了中書省,廢除了丞相制,由皇帝親自處理政事,在此期間宰相制度一度被廢,皇帝之下六部成為平行機構。
明成祖朱棣時期,由於皇帝要處理的政務實在太多,於是開始設立內閣大學士協助處理政務,此後內閣職權開始不斷加重,大學士成為了實際上的宰相,居首者被稱為首輔。
所以,明朝除了初期的丞相為宰相外,大部分時間內的宰相都是內閣大學士,首輔便是首宰,其他大學士則為次宰。
清朝時期
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同樣設有內閣大學士。但在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此後內閣逐漸成為閒置,軍機大臣成為實際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而在晚清時期,仿照日本製度設立有內閣總理大臣作為最高行政長官。
所以,除清初的內閣大學士和清末的內閣總理大臣外,清朝時期的宰相大部分時期為軍機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