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秋歷史一壺酒

    得益於金庸小說的廣泛傳播,金庸的知名度比徐志摩大得多,相信100年後也是如此。

    首先來看徐志摩,他是上世紀的現代詩人,散文家。

    所寫的《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偶然》等詩歌;以及《想飛》,《自剖》等散文,為當時的文化人所稱讚。注意,是有知識的文化人,而不是大字不識的農夫。

    不止是他,這是所有詩歌,散文的侷限性,難以真正做到雅俗共賞。

    反觀金庸的武俠小說(此處只談他的小說)則是滲透力超強,不管是胸懷文墨的知識份子,還是在工地搬了一天磚的普通勞動者,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金庸的武俠小說,不是單純的白痴打架,爽了就完事。

    裡面往往包含著深刻的社會探討,追尋人生價值。塑造了蕭峰,郭靖,等憂國憂民的大俠,傳達出強烈的愛國情懷。

    還有各個主角,浪漫的愛情,也是讓人慾罷不能的閃光點。

    仔細讀書中的語言,會發現大量古代的詩詞歌賦,對聯,金庸將其和書中情節完美契合,毫無雕鑿的痕跡。

    每每於此,我總會驚歎金庸學識淵博,構思巧妙。

    在他的書中,出現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人物,有些是真實的,有些是虛構的,兩者交織在一起,讓故事更加生動貼切,讀者更容易接受。

    金庸的作品,不止風靡華人圈,還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流傳海外,足見其影響力和知名度了。

  • 2 # 燕市屠狗者

    應該是徐志摩。

    徐志摩在詩壇,明顯的就帶著高階光環,而且他是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詩作者中的佼佼者,就美學上成就很大。另外,才華橫溢的他英年早逝,死的也很特別,比臥軌的海子還要浪漫,英魂永遠留在了天空裡。

    金庸在武俠小說這一塊兒堪稱巨匠,但是小說的地位跟詩歌還是很有差距的,而武俠小說在小說中至今還是處在中下的地位。武俠小說只是金庸的無心插柳。最後金庸的人生成就主要靠的是這些武俠小說,他自己也許會有所遺憾吧。封筆之後,金庸努力做學問,但是還是無法超越自己的武俠小說。

    就是在文人圈裡,比較金庸和徐志摩,更多的人是捧徐志摩,對金庸則有些看不上。

  • 3 # 三人隨筆

    先給出我的答案:100年後,金庸的知名度更高,但就文學上的成就來說,還是徐志摩更大。

    金庸和徐志摩關係有點特殊

    金庸先生和徐志摩是親戚,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但是他們並沒有太多交往,徐志摩死的時候,金庸先生還是個孩子。但是徐志摩對金庸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金庸先生筆下的表哥們,如《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倚天屠龍記》裡的衛壁、《連城訣》中的汪蕭風,都不是什麼正面角色

    而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塑造的“四大惡人”之四,“窮兇極惡”雲中鶴,是個好色的惡人。而“雲中鶴”,曾經就是徐志摩的筆名,徐志摩臉有些長,瘦高瘦高的,金庸筆下的雲中鶴也是一張長臉,身材像一根竹竿。

    所以,金庸先生對徐志摩並沒有好感。但這不妨礙兩人在各自領域裡的成就都很高,而且都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金庸先生將武俠小說地位大大提高,影響廣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確實不同於其他的武俠小說。小說裡不再僅有江湖恩怨,不再僅有開掛的武功,而是具有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一般都有歷史背景,將小說與真實的歷史相結合。金庸先生的武俠人物往往都有成長經歷,他們是一步一步由普通人走向大俠的。

    而且,金庸先生將“俠”的概念,提升到了家國情懷的高度,不再是傳統的純粹的“武俠”。傳統的“俠”主要是劫富濟貧、除暴安良,而金庸先生筆下的“大俠”則是以天下蒼生為念,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所以,金庸先生將武俠小說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不再是消遣的閒文,而是具有了較高的文學價值。也正因如此,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影響廣泛,“凡有華人處皆有金庸”。

    徐志摩在文學上的成就極高

    徐志摩是現代詩歌的先行者和創道者,他的詩雖然沒有得到魯迅先生的讚揚,但他的詩歌確實開闢了新詩的先河。《再別康橋》、《偶然》、《雪花的快樂》等等名篇,讓人們不會忘記徐志摩這個名字。

    徐志摩不僅在詩歌上,在散文上的成就也很大。而且,他與國外作家的交往也很密切,威爾斯、狄更生、泰戈爾等等文學巨匠,都與他有過交往。徐志摩在文學上,特別是詩歌上的地位和成就,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是極有影響的。

    100年後,武俠小說的通俗性使得金庸知名度更高,詩歌的嚴肅性使得徐志摩的成就更大

    100年後,估計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還是會像現在這樣,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金庸”這兩個字,會被大家所熟知。畢竟他的武俠小說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人們更容易讀下去。

    而徐志摩作為詩人,他的詩歌具有嚴肅性,只會在少部分喜歡詩歌的讀者中廣為流傳。但就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來說,特別是一些文學研究者的著作裡,“徐志摩”這個名字會被廣泛提及,怎麼也繞不開的

    所以,100年以後,“金庸”這個名字往往會出現在人們的口中,而“徐志摩”這個名字,往往會出現在文學專著裡。金庸的知名度更高,徐志摩的成就更大。

  • 4 # 一修yixiu4791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把中國詩歌的意境美體現得淋漓盡致,是徐志摩寫得最好的一首詩,金庸的小說也寫得很好,情節跌宕起伏,尤其武俠小說作為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金庸能把它寫得出神入化,實在難得,要說他倆的藝術高低,很難評說。

  • 5 # 微光人文

    二人都是中國文化領域的名人, 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大批粉絲,吸引了了無數的讀者,對於中國的文學史發展做了突出的貢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金庸還是徐志摩的表弟,拿他人二人做對比也是比較有趣的,對於他們二人誰將來更有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好回答的。毋庸置疑,當然是金庸先生了,畢竟他的武俠小說影響了一代人。

    一、風流才子徐志摩

    “輕輕地我走了,正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首著名的《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位風靡一時的民國大詩人,一定沒有比風流才子更加合適的詞了。

    說他風流大家一定也知道:可能是在遵循父母之命的前提下,娶了張幼儀然而從來不把他當人看,可是張幼儀卻侍奉了徐父徐母一生;因為在英國遇到了林徽因,所以果斷與張幼儀離婚,二人開始了一段曖昧的情愫,甚至就連他最後的墜機都與林徽因有關;最後他還娶了民國的另一位四大美女之一,當時已經有家室的陸小曼,從這點上來講他絕對是一個風流之人。

    但是回到另一方面,徐志摩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才子,他是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經在北大就讀拜梁啟超為師,之後進入了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當時他完全可能成為一位像胡適一樣的人文社會學家,後來去了英國的劍橋大學,轉而成為了詩人。回國之後創辦了新月詩社,在國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並且他曾經給泰戈爾擔任過翻譯,他的詩歌在今天仍然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徐志摩是一個典型的風流才子。

    二、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說是金庸先生一生最為光輝的寫照。他的人生也是一部傳奇人生,雖然在當年沒有徐志摩那樣的旅洋經歷,但是在國內他的生活工作經歷足夠豐富,也就是在這樣的沉思中他獲得了半個歷史學家的稱號。

    他的小說得到了全世界華人的認可,在18年的10月30日一則噩耗傳來,所有的人無不悲痛,惋惜金庸先生的離世。現在回過頭來看他的每一部武俠小說都是經典,他和羽生,古龍並稱三大武俠小說家,然而他倆的總和可能都沒有金庸先生一個人多。

    勿庸置疑,金庸先生就是中國文學界,尤其是武俠小說的標杆,我個人也是他的鐵桿粉絲,在我看來未來中國小說也很難有人去超越他了,他就是中國的泰斗,同樣我認為金庸先生也有著像郭靖那樣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豪邁氣概。但是另一點不能不提的是在婚姻上,他和徐志摩好像不分上下。

    三、光耀文壇 熠熠生輝

    徐志摩和金庸兄弟倆雖然都是在中國文學界打拼的,但是他們的研究方向也有一些差異。徐志摩以寫詩歌為主,他開創了新月詩派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不得不提在今天詩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沒有那麼大了,雖然徐志摩依然有著一大批粉絲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他的受眾群體遠沒有金庸小說那麼廣泛;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這話說的一點都不誇張,也反映了他的武俠小說的影響力,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深刻地影響了幾代人並且還在持續影響著後代,他的小說被一次又一次翻拍成了電視劇,持續不斷的擴大著他的影響力,所以百年後還是金庸成就比較大的。在詩歌與武俠小說界裡,他們的二人的名字都註定會名垂青史,熠熠生輝,我們後人在他們的薰陶下也會不斷成長創造出新的作品。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這句話也是金庸先生的代表,至今他的小說依然在我腦海裡不斷盤旋著,當然了徐志摩的詩歌也同樣如此。對於二者來進行比較其實並不太恰當,但是題主都提出這樣的問題我認為進行一下回答也是比較合適的。

  • 6 # 亦文人文

    金庸和徐志摩的比較,是一個跨越了時代的比較,雖然他們年齡相差不大,且輩分相同——表兄弟關係。但在文學史上講,屬於兩個不同時期的人物:徐志摩是現代詩人,而金庸是當代作家。如果說百年以後,我相信依然是金庸的知名度更高,並且,二人之間的知名度,包括評價的差異,會比現在更大。

    由於金庸先生的知名度實在太高,在此不妨略去對他的分析,僅就徐志摩的文學成就,簡述一二。

    首先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除了徐志摩糜爛汙糟的私生活,請你列舉出讀過的或聽說過的他的作品名稱,五個以上,不許查詢資料。

    這個簡單的問題是否難住了大部分讀者?除了《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沙揚娜拉》等寥寥幾首,是不是乏善可陳了?並且,這幾首是不是精品,似乎還要打個問號。也不要反問一句,你行你上。我不是現代詩人,不吃文學這碗飯,我不行也不上。

    由於徐志摩及其所屬的新月派詩人群,也面向社會印發期刊雜誌,故此,“曲高和寡”的揣測和辯論可以休矣。換言之,他真的沒那麼高的水平。

    一個徐志摩,本不值得說這麼多,各位如有興趣,可以自行搜尋一下他的《花牛歌》,現在還在小學課本里的作品,可知道我所言不謬。而徐氏的成名,除了無聊八卦,也在於那個時代的大眾識字率低,尤其是設立了新式大學之後,貧民家庭的子弟,基本與之絕緣,遑論出國留學。而徐志摩以江南望族之後,不但在教育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還與陳西瀅等人組成了文壇小團體,在女師大風潮等事件中,維護既得利益集團,打壓進步學生,其事蹟不見得光彩。

    比較搞笑的是在這場論戰中,徐志摩其才與周氏兄弟固然相去甚遠,連陳西瀅的能力都有所不及,只能拉拉偏架助陣,眼見得潰敗在即,喊了一聲“帶住”,說了什麼紳士、大學之類的蠢話,殊不知魯迅先生有寸鐵殺人的修為,一篇《我還不能“帶住”》,罵出了徐陳之流的狐狸尾巴,以邏輯分析的方法,又駁了這幾位個體無完膚。

    如果各位讀過這篇文章,便對徐志摩那“詩哲”的外號印象頗深。泰戈爾訪華,蒙陳西瀅等取了個“竺震旦”的中文名字,徐志摩作為中方代表,順便也混了個“詩哲”的頭銜,“裝腔作勢,藉以嚇人”。

    為詩人取雅號,本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如詩仙詩聖詩鬼詩佛之類,但若無優秀甚至頂級的作品加持,這個雅號,毋寧說是諷刺。於是志摩尷尬而論敵欣喜,一時之間,“詩哲”之名滿天飛舞,諷刺之情溢位文字。

    不用說魯迅那一代受過嚴格傳統教育的人,便是我們現在稍讀過幾首唐詩宋詞,便可知道徐志摩的水平大致處於什麼位置。如果摒棄無腦吹的“果粉”,以自己的認知去閱讀他的詩,你會慶幸只是透過網路,且在wifi環境下免費閱讀的選擇,並暗中得意於自己的英明。

    如果金庸先生有知,估計會憤怒於把他和自己的表哥並列,而對徐志摩的評價,早在金庸十幾歲的時候,其家族已透過一副輓聯,描述了這位親戚的“詩才”和人品:司勳綺語焚難盡;僕射餘情懺較多。

  • 7 # 無聊人的夢

    大機率徐志摩勝出!

    雖然我推崇金庸先生多些,他倆是表兄弟,際遇各不相同,徐志摩才華橫溢,口碑卻不是那麼很好。

    專業素質不需要去分辨,都是上上之選,需要考慮的是哪種方式流傳的更久遠。

    寫詩的凝練,寫小說的要豐滿。就如同看一個旗袍女人相比比基尼女人哪一個更讓你回味?

    最後還是優雅會佔上風,看看民國時期的時尚美女,還有黑白照片也是那麼驚豔!

    我覺得依慣性思維判斷也是詩詞勝出。

  • 8 # 平平無奇的小朱

    金庸吧(帶有非常強的主觀性哈哈哈)

    客觀看來,目前金庸的知名度應該比徐志摩高吧,畢竟金庸作品的受眾比徐志摩的要廣很多,100年後應該也還是這樣子吧。我對徐志摩的瞭解很少,感覺他的時代特色還挺強,這與他們倆作品的型別應該也有關係吧,金庸的小說一百年後應該依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畢竟故事性會強很多。

    如果論成就的話,兩個人都對自己的領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無法把兩個人的成就放在一起比較。

  • 9 # 一鶴高飛

    我來告訴你。

    無論是當代,還是百年後,金庸名氣都比徐志摩大。若問成就,金庸差徐志摩遠了。

    這涉及到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的定位問題。在文化人眼裡,通俗文學是不入流的,是在取媚於人,沒多大價值。嚴肅文學不同,它是真正的藝術,是反映人類共同的命運,是把人類引向光明的明燈。

    這就是魯迅和張恨水的區別。

    再打個比方,劉以鬯也是香港作家,跟金庸同在一片藍天下,共飲一江水,是嚴肅文學的代表。論錢,論名氣,都遠不及金庸,可說若論小說價值,那金庸可比不了。

    讀金庸過癮,精彩,僅此而已。可讀劉以鬯,你會知道香港什麼樣,香港人的精神面貌什麼樣,人們為何而哭,為何而笑,且讓你回味不已。

    回到問題上來,徐志摩留學回國後即任北大教授,不到三十歲,金庸比不了。

    在文學上,他遵循聞一多“三美”理念,為新詩創格,糾正了郭沫若以來的直白,膚淺,號叫類的詩風,讓新詩變得典雅含蓄,極具張力,美感,留下大量佳作,成為詩壇大家,青史留名。另外,他的散文也華美多姿,文采飛揚,個性強烈,令人驚歎!

    在世紀文學六十家裡,專家打分八十五,金庸是七十。

    即使百年後,文學史也說不開他,金庸則不好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超聯賽已經進行20輪了,目前形勢聯賽冠軍,亞冠名額,降級名額能確定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