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艾感統教育
-
2 # 一起春節倒計時
0-12歲是兒童感統能力發展的關鍵期,而家庭又是孩子早期成長的主戰場,所以,家庭環境,直接影響著孩子感覺統合發展的狀態。不利的家庭環境與剖腹產、爬行不足一樣,是引起現代兒童感統失調的最主要因素。有相當多的孩子,本身感覺統合的發展並沒有問題,但卻因為家長的錯誤帶養,或家庭當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而逐漸表現出了感統失調,甚至越來越嚴重。
-
3 # 久隱517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會有以下表現: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現為多動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暈眩、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任性興奮好動、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緒不穩定、愛挑剔、語言發展遲緩等。
◆視覺感不良:表現為儘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順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或多字少字,常把數或字寫顛倒。
◆聽覺感不良:表現為把別人的話當“耳旁風”,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表現為害怕陌生的環境、吃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過分依賴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過分碰觸各種東西;有強迫性的行為、個人表現缺乏自信、消極退縮。
◆痛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冒險行為、自傷自殘,不懂總結經驗教訓,或者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為。
◆本體感失調:站無站相、坐無坐相、缺乏自信、脾氣暴躁、粗心大意、挫折感很多等。
◆動作協調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會繫鞋帶、扣鈕釦、用筷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翻滾、騎車、跳繩和拍球等精細動作。
這些問題無疑會造成孩子學習和交往的障礙,哪怕他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
書上有一句話引起了媽媽的重視:對感覺統合失調的矯正,有效的時機是12歲以前,而且年齡越小越有效。
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
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及其他十二位兒童專家共同認為,兒童感覺統合失調,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造成:
A、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1)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2)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
(3)懷孕期間不正確的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B、環境及人為的原因(後天性的)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兒童活動範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資訊不全面;
(2)父母太忙碌,輔導少,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就直接學走路,產生前庭平衡失調;
(4)父母或保姆不讓孩子玩土,玩沙怕弄髒,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
(5)過早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6)父母要求太高,管教太嚴,人為地造成孩子壓力太大,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感
做個測試,看看你的孩子有沒有“感覺統合失調”
以下測試題,回答為“經常這樣”的計2分,“有時這樣”的計1分,“從不這樣”的計0分。
1、孩子打羽毛球時經常接漏球,自述明明看到球的來路,但拍子揮過去卻落了空。
2、不敢玩鞦韆,不是失足從鞦韆上墜落,就是使盡全力也蕩不起來。
3、花很多時間學不會跳大繩,跳大繩的佇列一到你孩子這裡就中斷了。
4、從小不敢在馬路牙子上練平衡,把孩子抱到馬路牙子上他就哇哇大哭。
5、愛哭,怕見生人,在街上遇到陌生人問路經常會害怕。
6、幼兒園老師反映孩子的參與性不強,譬如大家都在學新的韻律操,惟獨你家孩子呆立不動,受了批評也不反駁。回家來偶爾高興了,卻能將韻律操回憶起來,當然,跳得生澀無比。
7、寫作業錯別字連篇,寫字經常多一筆或少一筆;形近字(如視與祝)經常弄混。
8、學習拼音困難,經常把d看成b,把q看成p。
9、經常顛倒字的偏旁部首。
10、閱讀吃力,必須用手指逐行逐字地協助閱讀。
11、經常抄錯數字或運算子號,或者在四則運算中漏掉一個“計算項”。
12、做作業極其磨蹭,同一項作業費時約為同齡夥伴的兩倍以上。
13、多動,常常不能自主地去與周圍同學打交道。認識到錯誤後,下回還會故態復萌。
14、性格暴躁、偏執,達不到目的時,會以在地上打滾、吞食玩具部件等危險方式逼迫父母就範。
15、特別膽小,躲避跟老師同學打招呼,實在躲避不過去了,禮貌用語也說得很含糊不清。
以上15個選項全部完成後,計算一下您的孩子得了多少分:
0-5分:基本上沒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但請回憶一下父母是否在工作方面傾注太多,致使孩子放學後的戶外活動減少?缺乏豐富的有情感交流的運動,是感統失調比率逐年上升的起因之一,不可不防。
5-15分:已經有明顯的感統失調狀況,可依據感覺統合訓練專家的意見,在家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如果孩子寄放在老人家中,父母應儘快把孩子接到身邊來,一方面,老人沒有做訓練的體能,另一方面,父母的愛和撫觸,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和失調之苦重新找回“我不比別人差”的信心的保障之一。
16分以上:感統失調的狀況已非家庭力量所能解決,必須有更多的感統訓練器械、模式和專業培訓人員加入到孩子的治療計劃中來,父母需要一週兩到三次,帶孩子到訓練基地去,根據醫生和專業人員的建議,選擇三到四項訓練專案,讓孩子寓教於樂。每次訓練一小時,堅持三個月後可初見成效。如果希望孩子的治療效果得到鞏固和加強,家中的感統遊戲仍需每天堅持,費時二三十分鐘即可。
預防感覺統合失調從胎教開始
判斷孩子是否感統失調,方法非常簡單。人的感覺統合系統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與運動覺等。一般來說,視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閱讀時常出現跳行、題目經常抄錯等視覺上的錯誤,在生活中還經常丟三落四;聽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則多數表現為把老師、家長的話當耳邊風,同時這些兒童記憶力差;觸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往往對別人的觸控十分敏感,心裡總有擔驚受怕的感覺,表現為好動、不安、自言自語、無法和人溝通,甚至怕理髮、打針;平衡統合失調的孩子做事協調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易將鞋穿反,暈車、無法把握方向。本體統合失調的孩子多數不會跳繩、跑步動作不協調和容忍受挫、缺乏自信、笨手笨腳甚至口吃。此外,有些孩子還會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表達困難等。大腦的學習有賴於身體感覺的輸入,學習後的大腦則發揮其指揮身體及感官的能力。
幼兒園的老師說,孩子有些感統失調,不知道感統失調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在學齡前可能表現不太明顯,到了學齡期,就會在學習能力和性格、行為上慢慢表現出來。感統失調會造成兒童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障礙,儘管這樣的兒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慧,但由於大腦的協調功能不順暢從而影響到注意力和記憶力,造成孩子學習能力差、心理發育遲緩和人際關係障礙,進而出現厭學、逃課、撒謊等行為問題,甚至出現心理及品行障礙,長大後就會延續為人格障礙,成為犯罪的易感人群。
因為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因此很難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透過專業訓練很容易糾正,一旦超過12歲就會定型無法改變,孩子已形成的不良習慣和性格障礙會影響自己的一生。
孩子好像有些感統失調,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辦?
“感統失調”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嚴重。建議先帶孩子到專業的機構進行感統評測,一般輕度“感統失調”可在醫生指導下在家中進行簡單訓練,中度和重度“感統失調”可到正規專業機構進行有效訓練。首先由兒童感覺統合專家測評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程度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後制定訓練課程,透過特殊研製的玩教具,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同時,家長也要儘可能地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如打球、游泳、跑步等,不僅可以使孩子健康,充滿活力,刺激提高孩子本體統合能力,還能糾正孩子的其他統合能力。
剖腹產的寶寶一定都會感統失調嗎?為什麼剖腹產寶寶更容易感統失調?
剖腹產寶寶並不一定都會“感統失調”,但與自然分娩的孩子相比,其患“感統失調”的機率要高。正常的生產過程是陰道分娩,俗話說“瓜熟蒂落”,孩子透過骨盆和產道的擠壓從母體出來,逐步適應外界大氣氣壓,這個過程使嬰兒的面板神經和大小關節神經都會受到一場空前絕後的大刺激,身體靈活協調性自然相對較好。
剖腹產不屬於正常分娩過程,人為“剖”去了自然分娩這一過程,孩子的身體和面板得不到應有的刺激,則易造成“感統失調”,綜合表現為自控能力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嚴重的會導致學習困難。
哪些後天因素有可能會引起感統失調?
引起感統失調的原因分為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種,先天因素已無可避免時,後天所導致兒童統合失調的原因我們應該多加註意。據相關資料顯示:對寶寶搖抱少;嬰幼兒期活動不足;對孩子太放縱或干涉過度;未爬行或爬行不足、缺少集體活動;父母忙碌,左腦刺激不足;保護過度,限制過多,包辦代替;溺愛、嬌縱;潔癖者的養育;祖父母是傳統式教育;長期依賴嬰兒床、學步車;缺乏知識、延誤矯治、使失調同質化等都有可能造成後天感統失調。
預防感統失調一般應從什麼時候開始?
預防感覺統合失調應該從胎教開始。在懷孕第五個月開始,會有五個月的胎位變化期,這個過程便是胎兒的身體在和地心引力互動,協調出固有的平衡能力。如果胎位不正,即使產前調整過來,胎兒出生後的平衡能力已經受到影響。另外要隨時注意觀察嬰幼兒行動,如果有易受驚嚇、肌肉張力太低、不喜歡被擁抱、躁動不安、易怒、動作發展較慢等種種現象,也可能是感覺統合功能有障礙的資訊,家長應多加留意,教育不但需要我們的愛心,更需要知識。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體,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建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學漢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不僅課程全部免費,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
回覆列表
經常聽到家長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養了,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
“對呀,雖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可是孩子反而會出現各種問題,很多孩子都是感統失調。”
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小艾就來告訴你,為什麼現在會有那麼多孩子存在感統失調!
大家可以先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
對於80、90後來說,城市病聽的比較少,他們的童年沒有手機,電視也很少。童年的樂趣就是跟著小夥伴們,成群結隊的彈珠子、踢毽子、滾鐵環、跳皮筋、丟沙包……總是閒不下來,從小就在鍛鍊感覺統合的敏銳度。
現在的孩子,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很多家庭都會比較寵孩子。尤其在大城市這種現象格外嚴重,學齡前的孩子就開始跟著父母玩手機,或者交由爺爺奶奶看管,走到哪裡都害怕孩子摔了、丟了,極少能接觸到大自然,隨著這樣事態的延續,孩子產生感統失調的比例大幅度的增加!
所以,如今城市裡的孩子,感統失調比例越來越大。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也基本可以歸類為以下幾點:
過度呵護會導致“感統失調”
孩子剛玩了一會兒水,家長立馬阻止,就怕玩水弄溼了衣服;寶寶自己吃飯弄得桌子上和身上都是飯粒,家長趕緊搶過碗勺餵給他吃;寶寶想在地上撿個樹枝家長見了趕緊阻止,怕弄髒了寶寶的衣服。
殊不知,家長們的好心呵護,會增加寶寶“感統失調”的機率。因為家長的干涉,大大降低了孩子們用感官感知世界的機會。嬰幼兒時期,由於生活和活動空間小,他們沒有了爬、滾、跳、翻的機會。冬暖夏涼的室內溫度,讓他們失去了感受酷暑嚴寒的機會。
父母強勢造成孩子“感統失調”
現在各種班五花八門,孩子學習壓力不斷增大,嘴裡說著為了孩子好,給孩子報各種的輔導班,其實孩子早已經被壓的喘不過來氣,父母的強行專制,造成孩子沒有主見,自信心不足,更會導致孩子情緒控制差,內心脆弱焦慮。
生活中缺乏玩伴,環境單一,也會造成孩子感覺動作發展不佳。
嬌縱溺愛造成“感統失調”
孩子所有的一都是由父母安排,父母的嬌縱溺愛,導致孩子不願去做事情,有些孩子甚至在家裡對父母囂張跋扈,這樣的孩子往往造成脾氣急躁,以自我為中心,做事沒有規則意識,叛逆,家庭環境的影響給孩子造成了無限的傷害,我們口中所謂的為了孩子,都是在阻礙孩子們的發展,導致孩子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所以,孩子會出現感統失調都是家長們自己導致的,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關注孩子的情緒,多讓孩子接觸外界事物,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擁有獨立能力!
對於孩子的感統失調,現在已經引起了不少家長的重視,有些家長會直接帶孩子去做專業的感統訓練。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自家孩子是感統失調呢?感統失調孩子的表現其實很明顯,主要表現在:好動調皮、注意力不集中、任性發脾氣;不自信、膽小易緊張;語言發育遲緩,表達困難;無法流利閱讀;聽而不聞;平衡能力差,易摔倒等方面。
但是,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家長也不用過於擔憂。可以透過“遊戲”治療方法,比如:花式拍球、大龍球按摩等,讓孩子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的使用自己的感官,還有玩滑滑梯、跳繩、踢毽子等遊戲都是對孩子的感統訓練很好的方式。
結合孩子的生長環境,孩子在學齡前得到比較好的感統教育,進行適當的感統訓練,對孩子的健康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這裡,也要糾正父母的一個錯誤認知。感統失調是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消失的,必須給予必要的糾正。
所以,對於12歲之前,尤其是6歲學齡前的兒童,得到適當的感統訓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