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諸葛亮以劉備的遺詔:“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為由,屢屢興兵北伐。有不少人認為諸葛亮不知變通,硬扛著大義名分與曹魏死磕,力小而謀大,白白耗費了蜀漢的國力。而吳國的實力卻較曹魏為弱,與其伐魏還不如伐吳。但其實,卻並非如此,從諸葛亮對待孫權稱帝的態度上,便可弄清諸葛亮的真正意圖。

    據裴松之引《漢晉春秋》而注《三國志》的記載:是歲(229年),孫權稱尊號,其群臣以並尊二帝(蜀漢,東吳互相承認帝號)來告。議者鹹以為交之無益,而名體弗順,宜顯明正義,絕其盟好。(諸葛)亮曰:"權有僣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顯絕,讎我必深,便當移兵東【戍】伐,與之角力,須並其土,乃議中原。彼賢才尚多,將相緝穆,未可一朝定也。頓兵相持,坐而須老(兵疲),使北賊(曹魏)得計,非算之上者...權僣之罪,未宜明也。"乃遣衛尉陳震慶權正號(慶賀孫權稱帝)。

    諸葛亮遣使慶賀孫權稱帝的原因:其一,孫權有僭號稱帝之心久矣,我們之所以一直裝作不知道,是想引之為援。其二,我們若因此而與東吳斷絕盟好,會使兩國關係緊張,還要移兵東伐。勢必要先吞併吳土,才能北伐曹魏。而東吳賢才尚多,將相和睦,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兩國相持不下而漸漸疲弱,就使曹魏坐收漁人之利。

    除此之外,諸葛亮還剖析了吳國的國情。蜀漢的許多官員都認為目前的三分天下於孫權最有利,而孫權的目的已達到,將會不思北進,成不了蜀漢的援手。諸葛亮卻認為目前東吳之所以不思北進而限江自保,在於魏、吳的前線維持在均勢狀態(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而一旦蜀漢大軍進攻東吳,將會打破這種均勢。曹魏的上算是,分裂吳國的國土而再圖後算;曹魏的下算是,劫虜吳國百姓並擴張邊境。而即便東吳不能成為我們的援手,但只要與我們的關係和睦,我們北伐就無東顧之憂,且東吳還可以牽制住曹魏黃河以南的兵力。故而,不能聲討孫權僭號之罪。

    可以說,諸葛亮選擇北伐,並非是抱著大義名分不放,而是權衡利弊之後的抉擇。以蜀漢的國情,伐魏的確比伐吳更為明智。伐吳:即便攻取了東吳的領土,也會使得蜀漢的兵力,在地理上就被割裂為兩部分,這也是東吳偷襲關羽而劉備卻來不及救援的原因所在。再則,兩弱相爭卻於曹魏最有利。伐魏:一則,無後顧之憂;二則,佔據雍、涼之州而與益州連為一體,以呈秦國、漢高祖統一天下之勢,遠比《隆中對》提出的跨有荊、益,分兵兩出更為合理。

    故而,諸葛亮以實用主義的原則,遣使慶賀孫權稱帝。據《三國志·後主傳》所載:..是歲,孫權稱帝,與蜀約盟,共交分天下。

    參考史籍:《三國志》、《資政通鑑》等等;

  • 2 # 北門猿

    別說往東吳了,就是往曹魏那邊,蜀漢也是派過使者的——不過不是在曹丕稱帝時。

    曹操去世以後,劉備派韓冉前去弔唁,並且送上國書和禮品。但曹丕很不領情,認為劉備這是“因喪求好”,下令把韓冉砍了。

    何謂“因喪求好”?蜀漢(嚴格地說應該是劉備方,現在還不能算蜀漢)當時丟掉了荊州,沒了一大片領土,而且關羽又被殺。生存壓力加大不說,而且和孫權方正式翻臉。

    荊州對於劉備方十分重要,一來是執行隆中對戰略的必需之地,二來劉備集團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出身荊州。因此向孫權開戰,奪回荊州的理由很充分,劉備後來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在這種情況下,兩面開戰顯然不智,於是劉備派人給曹丕送信,用意在於緩和兩邊的關係,騰出精力來專心對付孫權。只不過曹丕覺得你趁我爹死了來搞這事,實在太噁心人了,於是發了一通脾氣。

    可見在現實壓力面前,就算是對於“漢賊”,也可以暫時放下敵對立場。

    鬥爭目的雖然要明確堅持,但鬥爭手段不妨靈活多變,只有生存下去,才能持續進行有力的鬥爭。

    話說回來,孫權稱帝時,蜀國的輿論確實覺得不該去慶賀。

    因為兩邊本來已經打得頭破血流,而且季漢高舉興復漢室的大旗,孫權稱帝,顯然是政治不正確,應該劃清界限。

    是諸葛亮力排眾議,決定和孫權交好。理由是,我們的第一敵人是曹魏,不宜在東吳這邊花費太多精力,所以應該和他們交好,這樣就能專心對付魏國了。

    諸葛亮又舉例說明,漢朝初年,為什麼對匈奴低聲下氣?因為當時實力不夠,只好採用這種變通的辦法。我們要講究策略,不能一根筋硬到底。

    於是派衛尉陳震前去慶賀孫權。

    P.S.從曹丕的角度來講,和劉備講和是比較有利的一種選擇。

    排列組合一下,曹丕現在可以有三種選擇:1.和劉備為敵;2.和孫權為敵;3.同時和劉備孫權為敵。由於劉備大機率要攻打荊州,所以選擇方案2的話,就是二打一,贏的希望很大。

    但某種程度上,曹丕是個比較感性的人,可能他一時上頭,就下令把韓冉給砍了……

    不過按照《典略》的說法,韓冉可能沒死。他自己估計也知道這一行比較危險,於是留在了上庸(當時管上庸的是蜀漢降將孟達),然後讓上庸方面幫忙轉交國書。

    所以曹丕雖然“敕荊州刺史斬冉”,但韓冉不一定死了。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時代不同,政策也不同。

    曹丕稱帝是公元220年,劉備尚在,蜀漢還是劉備做主,劉備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並且劉備終身的理想就是稱帝,劉備自219年拿下漢中,進封漢中王,稱王的下一步就是稱帝。

    現在曹丕居然稱帝,劉備當然不甘心,當然要以漢室正統自居,當然要漢賊不兩立,但誰是漢?誰是賊?誰又能說的清?劉備自認為正統,但正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史書都以魏為正統,況且當時天下百姓早已習慣沒有漢朝的歷史,是漢是賊百姓己不關心。

    自219年孫權出兵偷襲荊州、殺關羽,孫劉聯盟共抗曹魏已成歷史,聯盟已破裂,孫劉不兩立,為此,劉備在221年稱帝后,為了奪回荊州、為了替關羽報仇、為了暮年一搏,不惜發動夷陵之戰。

    夷陵戰敗,劉備病死,劉禪為帝,諸葛為輔。此時蜀漢是諸葛亮主政,國策已發生變化,諸葛亮力主聯吳抗魏,與東吳重新結盟,共拒曹魏。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蜀吳是聯盟,諸葛亮也健在,這是國策,不容改變,既然是聯盟,蜀漢已稱帝,那東吳也稱帝了,雙方當然得承認對方,不然聯盟如何維持。

  • 4 # 雜七雜八南浦月

    黃初元年十月,公元220年10月,曹丕受禪於漢獻帝,在洛陽正式稱帝,國號大魏。

    訊息傳到成都,劉備痛哭終日,傳言獻帝被害,下令百官掛孝,遙望設祭,上尊諡曰 “孝愍皇帝”。並稱與曹魏情同水火,勢不兩立。

    而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並遣使赴成都,誠言吳蜀聯盟,共圖大事。諸葛亮令太尉陳震入吳作賀。

    在對曹丕、孫權兩人稱帝,態度反差如此之大其中有什麼玄機。

    曹魏勢力最強大,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漢朝的招牌,招幕了一大批能人志士,這其中就有一批抱著興漢思想的人,最有名的就是荀彧,有這些人,曹操早早統一了北方。但是曹操的作法是路人皆知,大家都知道其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曹操梟雄,從自己想當魏王,荀彧以死反對,覺得民心不可失,大家忠漢思想還是很濃,自己不能成眾矢之敵。所以到死,也不敢廢漢稱魏。可能到晚年謹慎過餘了。看出曹操不圖虛,只務實的思想。

    不過他兒子就不一樣了,220年正月老子去世。十月就迫不及待廢漢稱帝了。

    劉備是皇親後代,漢朝怎麼說還是自己一家的事。看到漢室衰微,也是心裡急啊。但是什麼都是憑實力說話,前半生四處流浪,居無定所,也曾經寄居在曹操門下,親歷過獻帝獵場受辱,煮酒論英雄之恐,當陽長坂妻離子散之苦,失結義兄弟之痛。所以對曹魏,劉備是國仇家仇都銘刻在心,與曹魏勢不兩立。當曹丕違天下之大不違,第一個廢漢稱帝,劉備反應當然強烈了。

    而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時,曹丕,劉備已死。蜀漢是後主劉禪,諸葛亮主政;曹魏是小皇帝曹睿,大將軍曹真掌握著兵權,司馬懿還只是帶一方兵的將軍。

    孫權借剛剛在壽春合肥大敗曹休之勢,諸葛亮第三次出祁山,正和魏軍相持在陳倉之際在武昌稱帝。

    那為什麼諸葛亮還遣使祝賀呢,原因是曹魏強大,吳蜀相對弱小,只有孫劉聯合,才能抵禦曹魏的侵犯。曾經孫劉聯合有赤壁之戰的先例。

    曹魏政治野心大,志在華夏,是主要的敵人。而孫權則偏安於一方帝王,從他經歷的幾次大戰看,基本上都是防禦作戰和謹慎試探之戰,可能是實力限制,基本上吳國是進攻不足,防守有餘的狀況。當然,孫策不死那另當別論,歷史肯定要改寫。

    蜀漢正與曹魏在武都、陰平交戰,不能損失孫劉聯合的機會,讓自己兩面受敵。這典型的實用主義啊,傻子才會樹敵。如果蜀漢滅了魏,就該輪到孫吳滅亡了。

  • 5 # 潯陽鹹魚

    “漢賊不兩立”一句出自諸葛亮《後出師表》,雖然後世對《後出師表》的作者是否是諸葛亮有爭議,但是此文內容與蜀漢帝國在當時所面臨的歷史形勢是吻合的。

    在蜀漢開國之後,劉備稱帝后第一件事便是興兵討伐孫權,隨後劉備大軍在夷陵遭受慘敗,鬱鬱而終,在劉備臨終前,其實他也認識到了,蜀漢與孫吳聯合的必然性,所以最終也放下宿仇陳見,派遣使者與孫權交好。

    劉備死後

    實際上到此時,三國鼎立才正始形成,孫權也是一邊和劉備和解,一邊繼續與曹丕保持聯絡。

    劉備逝世後,孫權派使者馮熙去蜀地弔唁,隨後,孫權又派馮熙出使魏國,結果被曹丕扣留不放,最終馮熙客死在魏國。

    蜀漢這邊派鄧芝出使孫吳,孫權還心懷疑慮,見到鄧芝後還說:“我也願意與蜀漢結盟,但是你們的皇帝劉禪弱小,能不能保全國家都是問題,所以我才猶豫不決。”

    鄧芝應對道:“大王你如果結交魏國,魏國一定會讓你前去入朝,或者讓你交出太子來做人質,你如果不從,他們就會興兵討伐你,到時候,我蜀漢也趁機出兵,江南之地可能將不再為大王所有了。”

    孫權聽完鄧芝這番分析厲害,這才下定決心和魏國斷絕來往,派使者張溫前往蜀地商議聯盟的事。

    曹丕死後

    曹丕死後,孫權還動兵北伐,沒有得利,次年(227年),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隨後率軍進攻曹魏;孫權則在策劃周舫詐降的事。

    228年,諸葛亮北伐宣告失敗,而在孫吳對曹魏的戰場上,周舫詐降引發雙方在石亭會戰,孫吳軍大勝,曹魏帝國的大司馬曹休在戰敗後染病身故。

    在前線告捷的大好形勢下,孫權終於還是按捺不住籌備稱帝,諸葛亮也不得不承認“吳蜀聯盟”存續的必然性,這個聯盟關係是不可能因為孫權稱帝而破裂的。

    諸葛亮派衛尉陳震前往孫吳帝國道賀,並和孫權約定兩分天下的事,大意是,如果“吳蜀聯盟”消滅曹魏帝國,吳蜀兩國如何劃分國界等事宜。實際上,這是雙方畫餅充飢,互相利用而已。

    為了達到同盟的目的,“遣使道賀”真不算什麼。

    聯盟之後

    話說吳蜀聯盟之後,鄧芝又去孫吳帝國去見孫權,在見面會上,孫權又把“吳蜀兩國劃分國界”的事拿出來說:“如果消滅曹魏,天下太平,我們兩國分開治理天下,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

    鄧芝應對道:“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果兼併魏國土地之後,大王未還沒有深刻認識到天命的話,我們兩國君臣各盡人事,將士們提起戰鼓,真正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啊。”

    孫權本以為這是一次“和平性”、“禮節性”的談話,互相吹捧,說說套話即可,不料鄧芝當面把“同盟利益”的遮羞布扯了下來。

    孫權也是爽快人,大笑著稱讚鄧芝:“你這個人真是太實在了,的確是你說的這樣!”

    《三國志·鄧芝傳》:蜀復令(鄧)芝重往,(孫)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權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

    後來,諸葛亮死後,蜀漢帝國派使者宗預去出使孫吳帝國,孫權又去調侃宗預:“我們兩國本是一家人,我怎麼聽說你國給白帝城增加屯兵啊?這是為什麼啊?”

    因為白帝城是蜀漢帝國東邊重要據點,一向就是用來防守孫吳帝國的,孫權這麼說,屬於明知故問。宗預應對道:“我以為貴國增加巴丘的屯兵,中國增加白帝的屯兵,都是形勢使然,根本不用問理由的。”

    因為巴丘又是孫吳帝國西邊的重要據點,同樣是防守蜀漢帝國的,所以宗預把“巴丘”和“白帝”並列,就是說:我們互相打什麼算盤,心裡清楚就行了,何必拿出來問究竟呢?

    這一次,孫權又哈哈大笑,事就這麼過去了。

    《三國志·宗預傳》:(宗)預將命使吳,孫權問預曰:“東之與西,譬猶一家,而聞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預對曰:“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權大笑,嘉其抗直,甚愛待之。

    所以說,政治問題的根本是利益,而不是立場。

  • 6 # 農民工歪說古今

    蜀漢之所以叫蜀漢就是因為劉備從起家時起就一直高舉著漢這面大旗。實際上,一些史籍索性直接把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置於了與劉秀建立的東漢(也有史家稱後漢)同等的地位,稱之為季漢。換句話說,劉備一直以漢王朝的正統自居。漢獻帝在位,劉備不便“僭越”。漢獻帝“禪位”曹丕之後,劉備自然就是漢王朝的正統,這是劉備稱帝的“法理依據”。因此,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政權要想“合法”,就必須視曹魏為“非法”,儘管曹魏是透過“合法”手段“禪讓”而建立的,所謂漢賊不兩立實際上就源於此。說到底,劉備並不是為了漢王朝,更不是為了漢獻帝,只是為了強調自己的正統地位而已。至於漢獻帝是死是活,他才懶得管,死了更好!因此,曹丕稱帝,蜀漢政權不會、也不可能遣使相賀。一旦遣使相賀,等於是承認了曹魏的正統地位。那麼,置自身於何地?

    孫吳則不同,孫吳從來沒有打著漢的旗號,從孫策割據江東起,孫吳實際上就是地方割據政權,這一點孫吳也從不忌諱。我就是佔山為王,也不去跟你老劉家、老曹家爭什麼正統。換句話說,孫吳本就沒有什麼正統性可言,既然沒有這個“面子”,硬爭了也白搭,倒不如來點實惠的“裡子”。因此,曹丕稱帝時,孫吳遣使相賀,並且接受了曹丕的冊封,名義上承認了曹魏的正統地位。但是,江東地區依然姓孫,而且還避免成為曹魏的第一目標,實惠的“裡子”都得到了。

    到孫權稱帝時,實際上三國鼎立的格局已經最終定型,曹劉孫三家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誰也有無法短期內吞併其他一家或兩家。因此,誰繼承了漢的正統地位已經沒有前期那麼重大的實際意義了,而兩個皇帝和一個準皇帝的格局也已經為眾人所接受。既然誰也吞併不了誰,不如大家和平共處,管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兒。這個時候“準皇帝”孫權稱帝當皇帝已經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本來就已經是皇帝了,只差一個名分而已,孫權此舉已經觸動不了另外兩家的敏感神經了。而蜀漢政權遣使相賀之事正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發生的,僅僅是正常的外交活動而已,已經沒有三國前期那種特殊的意義了。

    除此之外,孫權稱帝之時,曹操、劉備早已作古,就連篡漢的曹丕也已經入土。魏、屬在臺的都是帝二代乃至帝三代了,這些人自幼生於帝王之家,對漢王朝早已沒有了任何認同感,誰繼承了漢王朝的正統地位對於這些帝二代、帝三代而言,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我就是皇帝,管他是不是接續的漢王朝正統呢。因此,孫權稱帝時另外兩家更關注的是自身利益,遣使相賀實際上就是面對現實的表現。

  • 7 # 船在江上行

    公元22O年農曆1O月乙卯日,漢帝禪位於魏。

    221年3月,蜀中傳言漢帝已遇害,群下勸漢中王(劉備)稱尊號。費詩說"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王不悅,左遷詩為部永昌從事。(益州刺史部永昌郡)

    4月丙午,漢中王即皇帝位於武擔之南。

    司馬光有論正統的話“昭烈之於漢,雖雲中山靖王之後,而族屬疏遠,不能紀其世數名位,……故不敢以光武及晉元帝為比,使得紹漢氏之遺統也。(劉皇叔的身份不靠譜)

    229年4月丙申日,吳王即皇帝位。吳主使以並尊二帝之議往告於漢。漢人以為交之無益而名體弗順,宜顯明正義,絕其盟好。

    諸葛亮說“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乃遣衛尉陳震使於吳,賀稱尊號……約中分天下。

    從時間上看:魏,蜀,吳相繼稱帝。

    從稱帝理由看:魏用五運迭替理論,蜀用血統繼承論。吳啥都不講,硬上。

    從表面形式看,漢魏三讓三辭,玩足了禪讓儀式。劉備迫不及待,一點面子都不講。孫權稱帝之前也辭讓過。

    稱帝是英雄心中的夢,劉邦說"有能者亦若是",楚霸王說"彼可取而代之也"。

    帝者是要征服天下的,稱帝等於向天下人示威,向一切不臣服者宣戰。本來是個靠拳頭才能解決的問題,而稱帝者玩各種花招,無非是矇騙,招來沒有帝王夢的人。

    列寧說:“政治是不流血的軍事,軍事是流血的政治。"

    奪天下以拳頭為主,舌頭為輔。守天下則以舌頭為主,拳頭為輔。

    孫權稱帝,蜀國道賀,是運用適頭的力量。是明白了實力與夢想的差距之後的妥協。

  • 8 # 太白山上的雪

    因為蜀漢政權在當時被認為大漢王朝正義之師,曹操在位時不管怎樣他都始終以大漢丞相自居,曹操死後其子曹丕公然廢掉漢獻帝而自行取代稱帝,所以蜀漢與曹魏肯定是對立的!孫權稱帝只所以沒有受到蜀漢的反感,那是因為當時三分天下的孫權是在魏國和蜀國各自稱帝之後才稱了個吳王,雖然和皇帝一樣但是孫權只稱了個王並沒有稱帝,其次從軍事上講,蜀國要光復漢室最大的障礙是魏國而不是吳國!

  • 9 # 行走江湖的北鼻

    說白了,就是政治鬥爭,都在為自己所做的事或即將要做的事找個合理的理由,不管誰對誰錯,都要將自己標榜為正義的一方。徵兵,徵集糧草都會更容易一些,這樣才能拉攏人心為自己效力,給自己服務,得到民心不至於處處被人暗算,受人反感等等。

    在那個年代,道德和忠誠是非常重要的,皇室地位根深蒂固,用謀反罪來強加到對手身上是最有力也很有效的反擊!

    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常看到兩兵交戰都喜歡叫對方什麼賊,什麼意圖謀反之類的,就是在道德上壓倒對方,讓自己的行為成為為民除害等來讓大家覺得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

    劉備本來就因為自己是皇室後裔才得到這麼多人的擁護,要光復漢室,這也是他步入政途的一個理由,否則你憑啥來分這江山。

    對於諸葛亮看待曹丕和孫權稱帝,那肯定是出於政治意圖考慮,說出來的也只是找一個討伐的名義而已,誰對誰錯已不重要,曹家和諸葛亮處於長期的爭鬥中,不可能再達成同盟了,再說曹家一直只是漢室的丞相,現在要稱帝,無疑是想奪取漢室地位,有謀反篡位之意,不說讓孫權幫自己,至少不來攻打自己,不讓自己分心就不錯了,所以必須拉攏東吳。否則自己很容易處於被夾擊滅亡的風險。況且東吳人才輩出,也不是那麼容易消滅的,現在處於三國鼎立,也好互相制約一下,讓魏國有所顧忌,自己也可以全身心來討伐魏國!

    再加上,東吳的勢力不如魏國,魏國才是光復漢室最大的障礙,消滅魏國後,統一東吳會更加容易一些,所以還沒到翻臉的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故宮內廷外朝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