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呼嚕哇君

    如果是成年人從任何一種書體開始都可以,如果是小孩,就從楷書開始。

    為什麼小孩要從楷書開始,因為小孩還在識字認字階段,筆畫要清楚,結構要明瞭。

    為什麼成人可以寫任何一種書體,因為你寫任何一種都是在錘鍊筆法。現在我們所說的楷書,一般說的是唐楷,楷書四大家,但是現在學書又講魏晉筆法,那麼問,王羲之學書法的時候唐楷還沒誕生,為什麼我們學書法就一定要先寫唐楷?相比之下的一些楷書,比如靈飛經小楷,陰符經大楷,趙孟頫的膽巴碑,智永的真草千字文,這些都是有行意的楷書,更強調筆畫的映帶關係,這就說明,真書行書和草書,始終是一脈相承的,而唐楷的法度森嚴結體巧妙,米芾曾批評顏真卿,說,顏真卿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批評柳公權,說,柳公權師歐,不及遠甚,而為醜怪惡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書。

    當然這只是米芾的一家之言,個人認為唐楷是魏晉書法之後的另一突破,又立起來的一座大山。

  • 2 # 麓風軒

    說篆隸產生在正楷之前,學習書法宜從篆隸書入手,這種說法是毫無依據的無稽之談,篆書之前還有甲骨文呢,甲骨文之前還有結繩記事呢,是不是該從結繩記事和甲骨文開始學呢?

    啟功先生早就批評過這種論調,還是用啟功先生的話來說吧:

    許多人看見古代的字是先有篆,到漢朝有隸,魏晉以後有楷、有草、有行,於是有人就說學寫字你必須先有根底,先學篆,篆字好看了再學隸,隸學好了再學楷。人這一輩子總共才活幾十年,有人一輩子寫篆也還沒寫好,那這個人一輩子到了臨死也還沒有寫隸書的資格,為什麼?篆書還沒寫好。

    按這種胡說八道的說法,那隻能是說,沒有文字之前是結繩記事,那麼我們請問,什麼時候有的篆?比篆還早的時候是結繩記事,那你學篆還得先學結繩記事,結成一個疙瘩一個疙瘩的然後你才能寫篆?說疙瘩都結好了才能學篆學隸?

    練習書法,從楷書、隸書、篆書入手都是可以的,沒有先後之分,而且楷書是最為實用的,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論調所誤導!

    (附圖:啟功臨摹《蘭亭序》)

  • 3 # 千千千里馬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學習書法,你從那個書法學起,都有道理。

    比如,從篆書、從隸書、從楷書等等。為什麼呢?因為學書法和學寫字不是一個目的。

    學寫字我們主要是為了讀書交流。比如,今天你寫個篆書跟誰交流?很多人繁體字都暈,你寫一份信是篆書,就是給教授看,還得是古漢語專業的。

    再比如說,我們寫一個報告,用隸書寫,行不行呢?

    中國漢字發展到唐代,已經實現了大一統的漢字楷書標準制,即標準字以楷書為準的時代。同時,還有輔助性的書法行書和草書。

    而唐代以前還沒有完全這樣高度統一。

    那麼,從唐代到今天,我們一直就在楷書、行書、草書這個書法體系裡寫字。所以,楷書是書法的基礎,主要是指楷書和行書草書組成的這個體系,楷書是漢字的基礎字,也是標準字。行書和草書都是圍繞著楷書應用的。

    比如說,我們寫了一篇草書,你總要把它“翻譯”成楷書來讀的,但是,絕對不會把楷書“翻譯”成草書來讀吧?

    所以,楷書就是大眾最標準的漢字,也是文化交流最基本的漢字。

    行書和草書只是服務於楷書,為了書寫速度和效率而存在的書法。

    尤其是行書,是最流行的日常書法。因為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也方便書寫。

    那麼,任何一個時代都有普及教育的,你想想,從小學開始會讓你寫行書草書嗎?肯定不會的。必須是楷書,這是唐代以來的傳統。

    我們今天也沒有違背這個規矩,是因為楷書仍然是我們文字交流的主流文字。

    例如,今天我們在電腦上完全可以打出任何一種字型寫文章。比如,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等,都可以的。

    那麼大家為什麼只用“仿宋體”這種“楷書”呢?因為這是最容易閱讀的字。

    在手寫文字的古代,楷書同樣是標準字,而不是篆書、隸書,也不是行書、草書。

    所以,就逐步形成了一般書法都是以楷書為基礎的傳統。

    但是,除了一般的漢字閱讀交流,還有以漢字為藝術的書法交流。

    在這些書法藝術交流中,楷書可不是主流,而是行書和草書還有隸書、篆書等等。

    大家看看中國歷史上的書法收藏比例就很清楚了。

    我們大家最熟悉的書法作品,都不是楷書作品,而是行書和草書作品,還有一些隸書篆書!

    例如,我們有“天下行書”第一第二的說法,有楷書第一第二的說法嗎?

    中國書法展很少有楷書參加展覽,中國書法收藏的珍惜品,也很少有楷書作品,原因就是,楷書雖然是漢字的標準字,但是,並沒有納入藝術欣賞的主要範疇。(注意:是“主要”範疇)

    所以,如果是學習書法藝術,特別是今天,到底從楷書開始還是從篆書隸書開始呢?

    我認為,沒有嚴格的區別。

    學習書法藝術,與學習寫字他不是一回事。

    很多學習書法藝術的人,在今天已經多多少少都學習過楷書了。不論是不是毛筆字。

    那麼清代明代的學生呢?假如他們要學習書法藝術,比如像明代的李東陽是學習篆書的。但是,他早已學習楷書了,楷書的基礎很好了。例如,清代何紹基喜歡隸書、篆書,而學習隸書和篆書的時候,他已經是書法家,有很好的楷書行書基礎了。還有近代,例如吳昌碩也是學習篆書的,但是同樣,他也有楷書基礎了。

    書法是相同的,因為他從學習寫字就是從楷書開始的,以後學習篆書隸書,對書法用筆,早已沒有入門問題了。

    但是,我們今天的學生,雖然寫楷書,但是,不是用毛筆字寫楷書,那麼,即使你學習楷書也要從毛筆的楷書重新學習。這就需要從零基礎學習用筆。

    因此,我們今天才會有學習書法要從楷書開始還是從篆書隸書開始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看你想學習什麼書法而定。學習篆書、隸書、楷書中任何一種書法,都是書法的基礎。最大眾的就是楷書。而你要不想大眾化,就從篆書隸書開始,還會有錯嗎?

    我最後順便說說。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學生都要學習篆書的。起碼要作為應該知道的知識來學習篆書,因為不學習篆書,一部重要的著作《說文解字》你就不能讀了,而《說文解字》是古代學生的基礎課之一,被列為“小學”經典。

    而漢代號稱“隸書”時代,但是,篆書是漢代學生的必修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篆書是漢代的標準字,隸書,相當於“行書”是篆書的替代字。

    所以,我們談學習書法不要被“楷書是書法的基礎”給限制了,但是,也不要否定“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樣基本認知。因為我們至今仍然是楷書標準制的漢字時代。

  • 4 # 莊宇長春子

    可以從篆隸開始,篆書,園,隸書,方。正園能成規矩。它們仍然是獨立:的單體字,從筆起落雖然不同於楷書的提按,在拖轉之間保持方園端正的結構,仍保持著漢字的基本特性。使字形筆劃端正,平直,均衡,最起碼能達到象美術那樣的初級美感,較之用筆技巧方面相對容易掌握,且:為一步學習楷書的結體和用筆取勢,都有一定的好處。

    隸書為篆書演變而來,就如禮器碑來說,它與楷書何其相似,基本上接近於楷書,同時,它們用筆逎勁,沉穩在某些程度上優於楷書,後來的南北碑多有從此取法,成為賦於金石氣韻。

    當然,對於初學書法,並非一定要從文字的流源演化開始。但是開始學些篆隸,或間以楷書,這並無防礙和害處。這是我的體會,不一定正確。

  • 5 # 翠竹樓主

    我們這樣分析,書法字型主要分為:楷、行、草、篆、隸五體,從成體時間來說,的確篆、隸書在楷、行、草之前。以上是從時間順序加以分析的。

    但如果說從初學書法的角度來分析,則不一定按書體成體時間順序來考慮,而是應該從學習的角度來分析考慮。那麼,篆書是以“圓筆”為主要筆法,隸書是以“方筆”為主要筆法的,各有所長,而楷書是“方與圓筆兼有”,從筆法來說楷書的筆法更加豐富。同時,從筆法到字型間架結構來看,學習楷書是進而學習行、草書的基礎,道理和小孩從學習走路到跑步是一樣的。而篆、隸書更多是從方、圓用筆筆法的角度去學習,對學習楷、行、草書起到輔助作用。

    綜上分析,本人的觀點是寫習書法的主次順序如下:

    學習主線:1.楷書-2.行書-3.草書

    學習輔線:篆書、隸書並行學習。

    即:以楷、行、草書學習為主,篆、隸書學習為輔。

    以下附帶本人自創詩四首並以小楷書寫作為參考,請方家指正。

  • 6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個理由看起來有點道理。

    學好任何一種書體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我們現在實用最多的是楷書和行書。

    現在學草書不少都不學楷書和行書,更不用說篆書和隸書。可是我們現在實用最多的反而是楷書和行書。

    上圖就是現在實用非常廣的印刷字型,清末高雲塍先生的字。我們現在使用比較多的行書或者說行楷。

    上圖就是使用非常廣的任政先生的“華文行楷”。任政先生也寫隸書,並且也出過字帖。

    一九七二年四月出版的《任政隸書字帖》,內容魯迅先生詩七絕七首。

    書法中的“五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草行楷是非常有關聯。

    我們當代,篆書和隸書不常用,如果想要寫好行書草書,那麼一定要學楷書。可以不學篆書和隸書。同理,想要楷書寫得比沒有學過的好,當然可以不學篆書隸書。但是如果是書法專業,篆隸草行楷一定都要學。

    “與時俱進”,現在生活周遭都是楷書行書,隨著科技的發展不少人字都很少寫了。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字都不寫了怎麼能說書法呢?

    當代多少人,能夠安下心來學習楷書,如果還要再家篆書和隸書,那更是難上加難。

    一人有感

    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學習任何一種都不容易。而且當代書法並不如以往受到重視,比白紙黑字的書法有趣的事情很多,能夠安下心來學習一種的人也不多。

    不要想那麼多,可以直接學楷書。如果專攻楷書,當然可以分配少量時間學習其他書體,注意時間分配。

    如果花了大量時間學習篆隸,你的字可能會分不清到底是什麼。

    上圖著名書法家張海的字,這算是楷書、行書、篆書、還是隸書?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據我所知,在學習書法的群體當中,99%以上都是業餘愛好者,練書法的主要目的是娛樂健身、修心養性,專門從事書法研究的人佔極少數。所以,起步入門先學什麼書體,從哪裡入手,書法家們各執己見,說法不一,似乎都有道理。

    比如,有人認為初學者喜歡什麼書體就練什麼書體。也有人主張先練好楷書之後再練其他。還有人堅持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按書體排列次序逐一練習。此外,還有其他的倡議性的說法。

    我認為,初學者,應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習目的設計學習與發展規劃,依據未來的目標確定起點,這是比較現實的。比如,年齡比較小,時間寬裕,可以考慮先練篆書→隸書→楷書……相反,年齡比較大,完全是出於興趣愛好,喜歡哪個練個。

    根據大多數人的實踐經驗證明,要想提升書寫技藝水平,培養綜合創作能力,建樹個性化字型,走書法藝術這條專業化之路,各種書體的書寫技法都得適當的研究一下。只不過是,在發展方向與道路上,每個人書法理念與審美標準不同,側重於聚焦在某一領域。

    無論如何,作為書法家,想證實擁有深厚功夫,楷書是不可忽略和缺少的一項重要的科目,不管情願與否,不練楷書是絕對不行的,不要找任何藉口。事實證明,所學書體少,練的字型很單一,寫出來的書法肯定格調不高,藝術韻味是淺淡的……

    練書法臨古帖,學的是傳統書寫技法,並不是複製字形,主要獲得破解密碼的金鑰匙,積累元素。

    技法的核心是筆法、字法,這方面,各種書體或字型都有獨到的地方,也是可取之處。相比之下,楷書的法理是具有統領地位的, 它的相容性很強。因此,無論先練哪種書體,楷書這課早晚要補上。

    當然了,這是正規的、專業的練法。單純的只是為了玩兒玩兒而已,當就另當別論了,不用抬槓……

  • 8 # 聞道深般若

    古人也好,今人也好,從來沒有一定要先臨某帖,後臨某帖之成規。

    管俊作品

    先臨正楷的好處

    過去大多數,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是先臨正楷,因為日常書寫最多用的就是楷書或行書。所以為實用起見,譬如當教師要寫好板書,優先學好楷書理所當然。

    正楷的法帖很多,風格差異大,特點鮮明,使得初學者有更多選擇。

    正楷的筆法很規範,容易上手,易見成效,對提升自信頗有好處。

    孫伯翔作品

    先臨篆隸的好處

    現在書法的實用功能大幅度減退,鮮有人長篇大論的書寫什麼啦!就算以文字為生的專業作家,要麼打字、要麼口述錄音,再也不會費力勞神地捉筆爬格。

    所以完全可以自篆隸起手學習書法。

    從篆隸起手還有一個好處,即受書法古意的薰陶更為直接、更為濃郁、更為淳厚,為未來在書法藝術上的大覺悟打好前奏;此外,篆隸書寫多用圓筆,對培養中鋒的書寫習慣和拓展中鋒的技法表現力都有很大助益。

    王友誼作品

    總之,“法無定法”、“無法為法”!先楷還是先篆隸,都行吧。

  • 9 # 棲山館學書

    篆書、隸書都曾在楷書之前作為官方認定的標準正體字存在這是實實在在的,但是學習書法從篆隸入手卻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學習書法從篆隸入手的原因

    最現實的原因就是我們在初學使用毛筆,需要逐步把握它的效能。而把握效能,最好從篆書隸書開始。比如:中鋒用筆、毛筆的彈性、起行收不猶豫、放鬆整個手臂等等。

    在篆書、隸書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鋒用筆。我想在從其他書體入手學習書法的時候,寫到最終不能進步,那麼一些有經驗的人給出的建議就是:加強中鋒的運用。

    如果能夠在一開始就打好根基,那麼這個回溯的過程是沒有必要的。

    篆書、隸書的結構分配方式相對簡單,但是非常關鍵

    一般來講,篆書、隸書在結構分配上,或者稱作字形方面,一般都是以相對來說等距、勻稱的排列方式進行組合。整個字,使用三分、二分的方式來安排,如果能夠看得出、用的好這些結構規律,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我們做到了的書譜中的“初學分佈,但求平正”。 再進一步的理解一些其他書體的安排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得到書家作品中造勢的巧妙,而不是想當然得認為“沒有排勻,古人寫了敗筆”等等令人失笑的外行話。

    很多寫楷書的朋友,對於古人的造勢不理解,強行將古人的字改造的勻稱、均等,反而失去了巧妙處,寫的狀若運算元。也就是因為沒有深入學習篆隸的原因。

    也就是說,篆隸書的結構分析,有助於我們其他書體的理解。

    總結

    我們學習書法,第一步是學習用筆,而用筆有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從篆書隸書入門已經是使用最簡潔的筆法去表現一些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對於“神采”的有追求的字。如果反其道而行,不是說不可以,只是難度更大。

  • 10 # zbz63

    恰恰相反,書法藝術的學習決不能從這兩種書體開始,主要是“筆法”和“分佈”不如楷書全面和實用。這與字型產生先後無關。

  • 11 # 丁瑞虎老師

    學書宜從楷書開始練習,不要劍走偏鋒,從篆隸行草開始。因為從篆隸入手,筆法太過簡單,要麼達不到錘鍊筆法的目的,要麼失於工藝性;從行草入手,沒有紮實的楷書基礎,易失於浮滑草率,成不了大氣。所以從楷書入手比較合適,楷書是世人公認的法度最為森嚴的書體,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發展最為成熟的書體,並且在現階段和長遠的未來仍具有實用性和生命力。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其始於東漢,盛於唐代,並一直流傳後世。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 稷(此四人被譽為初唐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此三人與歐陽詢一起被並稱為中國楷書四大家)等。

    楷書又怎麼學習呢?很多人都會收到這樣的建議:學唐楷,尤重選歐(陽詢)體、顏(真卿)體、柳(公權)體,這三家法帖,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體態。

    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峻,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

    其楷書(歐體)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中鋒用力,骨力險峻。用筆乾淨,表現出士大夫極高的品德規範和廟堂崇高感,被視為唐楷極則,世稱“唐人楷書第一”,並被譽為“楷聖”,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等。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 其書初學“草聖”張旭,初唐四家,後廣收博取,一變古法,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

    其楷書(顏體)端莊雄偉,氣勢開張,世稱“顏體”,代表作《顏勤禮碑》、《多寶塔碑》等。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成為歷代書法的楷模。他的書法結體遒勁,而且字字嚴謹,一絲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勁著稱,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以行書和楷書最為精妙。

    其楷書(柳體)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世稱“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

    以上三家的字型都有極強的代表性,其字帖都是千百年來無數人臨書習字的法帖。具體如何選擇,還要看習字者個人的喜好,並可多多聽取老師和專家的建議。

  • 12 # 苕華堂主

    篆隸確實從甲骨文演變較早,但是初次學習書法還是應從楷書開始。因為楷書又叫真書,字型結構變化有規律,結字優美舒暢。楷書是書法入門的基礎,所以應先學會寫楷書,再學習其他字型。

  • 13 # 賈寶玉傳人賈三少

    透過現象看本質,無論學習那種書法都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的!

    其一,篆書隸書在楷書之前,先學習隸書篆書的出發點就是,應該從原始的,入門基礎來學習,從其最根源的地方學習,這本身沒有錯,畢竟學書法就像小孩子學走路一樣,都是慢慢從剛開始的不會到後來會的過程,打好基礎,學好書法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二,隸書篆書在楷書之前?就一定要學習篆書隸書嗎?非也!學習書法也是一個師傅帶進門,修行看個人的過程,學習那種還得看個人興趣愛好,還得看你是否能接受這種筆法。楷書已經是篆書的進化字型,走出了篆書的原始模樣,學習楷書未嘗不是一種站在優秀的人肩膀上成長的過程,可以說是半路出家,楷書筆畫比篆書筆畫更容易讓大多數人接受,入筆,行筆,收筆更加直觀化,所以學習楷書也是可以的。

    綜上,不管那種字型,只要肯下功夫,你都會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

  • 14 # 優弟

    不符合常理,當然書法是從簡單到複雜是基本的規律,這個簡單不一定就是要從隸書開始,可從楷,甚至從行開始。人的愛好就像是飲食一樣,不喜歡吃的,擺在眼前,也吃不下。書法的道理就是如此。

  • 15 # 書畫收藏欣賞

    我們今天的書友們學習書法,絕大多數是從楷書入門的,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當我們從楷書轉到學篆書,或者是隸書的時候,往往會在字裡行間存在大量的楷書痕跡,這叫做“篆隸楷化”,是不可以的,有些書法老師不知道這個問題,會讓學生帶著這個“毛病”練下去,等到習慣養成了,再想改過來就很麻煩了。

  • 16 # 書畫家姚建文

    盛情感謝悟空邀請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根據中國書法史,隸篆是產生在楷書之前,篆書有大小篆之分,大篆有石鼓文,《散氏盤》等等,小篆則是秦國李斯所創。隸書則是漢代程邈所創,《乙瑛碑》為漢隸代表之一,現在出土文物一些漢簡書寫更自由,也不規範,當代一些人卻愛寫。至於當代人練習書法,筆者建議,還是先由楷書開始,楷書有了一定的基礎,再練習隸書,篆書不遲,這是由字型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 17 # 如石說書法

    書法不以字型產生的遲早為標準,而是以定型的字型和成熟的法度為原則。

    之所以我們習慣上不選擇篆隸作為書法入門書體,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字型現在不廣泛通用了,而且書寫法則也屬於古法則,筆法相對簡單。如篆隸中,大篆體,包括簡牘、銘文字等筆法單一,結體不如楷書規範。即使之後出現的小篆,雖規範了字形,但筆法仍然簡單。隸書在古篆隸的基礎上,筆法和結體都進一步趨向規範化和程式化,為楷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楷書書體基本趨於穩定,而且與我們日常通用的方塊字印刷體沒有本質區別,這種具有約定俗成之規則的書體,已普遍被社會認可。

    而且楷書法則最成熟、最完備,它既傳承了篆隸的筆法基礎,又豐富了筆法的表現形式。把楷書作為入門書體,上可通篆隸,下可啟行草,從這個意義上說,楷書比起篆隸更適合書法入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小時候有過哪些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