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蘇老闆的生活

    ——王陽明與龍南武當山

    肖發標

    5月24日,有幸受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風景管理中心的邀請,赴故鄉龍南縣評審小武當山申報晉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小武當風景名勝區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和《小武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大綱(2012—2030)》。應該說,規劃設計單位是盡職盡責地完成了上述兩個申報文字的編制工作,申報文字的總體質量還是不錯的,為龍南小武當晉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本人認為,由於種種原因,編制單位在對小武當風景名勝區的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此造成對其風景名勝的資源評價不夠準確,對小武當風景名勝區未來發展的主題定位也就難於提升到一個比較高的層面。為此,出於對家鄉風景的喜愛以及為了家鄉旅遊經濟的發展,本人應該利用自己所學考古專業的知識積累,獻計獻策,為進一步做好小武當晉升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盡到自己的一份職責。

    一、關於小武當風景名勝區的定名

    《小武當風景名勝區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第二章關於“小武當山名稱的起源”如此述說:“小武當山之名起於何時,暫不可考。清代龍南人廖運芳《遊小武當山記》稱:‘小武當者,蓋以楚中武當山為天下名勝,因仿其名以志奇,復以小字別之也。’這是清光緒二年《龍南縣誌》中唯一見到的解釋”。

    也正因為如此,1982年11月25日,龍南縣人民政府將此山冠為“小武當仙境”,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審定公佈小武當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從此,小武當之名由約定俗成變為法定名詞。

    問題在於,還有許多人對“小武當”之名不予認同,就連當地的龍南縣政府有時也搖擺不定。如:1990年11月,成立龍南縣武當山風景區管理處;1990年至1993年聘請江西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了《龍南武當山風景區總體規劃》;1995年7月又成立了龍南縣武當山風景名勝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到2005年3月,龍南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出臺《關於將龍南縣武當山風景區管理處升格為副科級機構的通知》……現在龍南縣委、縣政府網站上關於縣情介紹的文字中又出現了“省級風景名勝南武當山”的名稱。

    名不正 ,則言不順。如此混亂的名稱,顯然對小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的宣傳推介是不利的。到底是繼續沿用“小武當”這個法定名詞去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好,還是改用“龍南武當山”或“南武當山”等新的名稱為好,到了應該作出裁定的時候了。

    為此,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武當”得名的由來。據新浪湖北名博彭魯《武當山的由來》一文所述,湖北武當山的得名有三說:

    一是神仙說。雲武當山為“真武大帝”得道飛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以當之”。元代道士劉道明撰《武當福地總真集》雲:“非玄武不足以當,因名之曰武當”。

    二是“武當”系“巫丹”諧音而得名。即武當在 “巫山”與“丹水”之間。

    三是源於秦楚紛爭,取“以武擋敵”之意。戰國時期,武當山地區是楚國抵擋秦國的前線。據統計,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武當山及其附近發生的戰爭就有二十多起。武當者,武力阻擋也。上古時代,有“當”字而無“擋”字,“武當”一詞的來意即出於此。秦昭王九年(前298年)置武當縣(一說楚置武當縣)。武當縣最早出現在《漢書·地理志》上,武當縣治舊址在今天湖北丹江口市均縣鎮漢江邊的關門巖西,因丹江口水庫的建設,現在已被水淹沒。這裡也是後來的均州、均縣治所。到了東漢時期同時也成為山名。武當山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是《後漢書·朱穆傳》:“時同郡趙康叔盛者,隱於武當山,清靜不仕,以經傳教授。穆時年五十,乃奉書稱弟子”。

    但凡有點文獻考據知識的人,在這三說中肯定會贊成最後一說,即武當者,武力阻擋也,乃“以武擋敵”之意,湖北武當山之名應該是最早源於秦漢時期所置的武當縣之名。

    現在剩下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武當”之名廣為流傳,在全國許多地方出現“南武當”、“小武當”之類的地名?這就得從武當道教的傳播說起了。武當山一直是中國道教的傳播重鎮,歷史上有很多宗派在這流傳,但現今主要是全真派,武當山最大宮觀紫霄宮就是作為全真教的子孫廟形式存在的,尊奉全真戒規,由此可知武當道教應屬全真教之列,以內丹為主,符籙為輔。自宋代起,幾乎歷代的封建皇帝都極力推崇真武崇拜,扶植武當道教,以至到了明朝,武當道教從興隆走向鼎盛,武當山成了全國最大的道場。要說歷朝各代皇帝推崇真武的原因,則需要講講真武昇天後的作為。真武昇天後,道教傳說中的彼岸世界—天界裡,魔妖迭起,打鬥廝殺。元始天尊在天宮中說法傳道時,黑毒血光穢雜之氣都衝進了南天門。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真武鎮魔除妖。真武以其勇猛,率三十萬天兵天將一夜之間降伏了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對他那次出征戰績的評價。打那以後,元始天尊就命真武鎮守北方,並要經常下降到人間“普福生靈,操扶社稷”。 這位維護天界秩序的猛將下降到人間自然也應該是保皇權、扶社稷的靈應之神。考察歷代封建皇帝對真武的封號,幾乎都少不了“保祚佑聖、護國定亂、社稷家神”等內容,這無疑從一個方面說明了真武在皇帝心目中的真正價值。隨著武當道教在明代永樂年間達到鼎盛,全國許多地方也就出現了同樣以崇拜“真武”之神的武當道教的分支機構,比如地處大別山腹地湖北省英山縣境內的南武當山,南武當山是武當南宗發源地、中國武當武術最大基地。又比如位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的南武當行宮,這是一間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宇,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三廟以北帝(即真武)廟居中,左有觀音廟,右有文昌廟,均有前後殿。武當行宮歷經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在2002年6月18日經中國道教協會、湖北道教協會、武當山道教協會、廣東省道教協會的專家學者共同考證,簽署認定武當行宮為中國“南武當”主體建築,於同年7月14日,武當山道教協會批覆同意授予“南武當”匾牌。

    搞清了武當山得名之緣由以及各地武當分支機構建立的歷史背景,相信大家對龍南的這座武當山該取什麼名字,會有一個基本意見了。首先,南武當山這個名字是肯定不能用了,否則會帶來地名官司。那麼,就只能在“龍南武當山”與“小武當山”兩者之間選其一了。本人認為還是用“龍南武當山”最為合適,一是龍南本地人較容易接受,因為當地村民只認同武當鎮、武當山之名,一般不會用小武當之名;二是對外地人進行宣傳推介時也更加簡單明瞭,一看就知道是哪裡的武當山,不用多加解釋;三是對以後申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甚至世界遺產時,不會因帶“小”字而自損形象。

    二、關於王陽明與龍南武當山

    如果純粹依賴自然景觀的資源來開發龍南武當山,由於國內同類丹霞地貌的名山太多,況且龍南武當山又有兩個致命的弱點——面積小、缺少水,肯定是很難打造成國內著名的風景區。縱觀國內的名山大川,凡能打造成眾人嚮往的旅遊風景名勝,大多還是靠其深厚的文化積澱作支撐,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千古絕句所言。

    那麼,龍南武當山有沒有“仙”呢?《小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大綱》中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仙”——將軍峰下五個楚楚動人的仙女,身披雲霧編織的霓裳,正為王母娘娘叩拜祝壽……只是這些所謂的神仙都在雲裡霧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當代文人為旅遊開發目的根據其山形而臆造出來的東西,沒有任何的文獻史料作依據,很難獲得認同。其實,龍南武當山有一位真正的“神仙”,這位神仙就是明代大儒——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諡文成,人稱王陽明。今浙江省餘姚縣人。明代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侯爵。

    王陽明生於明朝中葉,此時政治腐敗、社會動盪、學術頹敗,王陽明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發明“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北韓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特別對日本學影響最大,被譽為日本“軍神”的日本維新時期的大將東鄉平八郎就隨身攜帶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因此,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那麼,王陽明這位“神仙”又是如何與龍南縣結上緣的呢?原來在明代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江西南部以及與福建、廣東交界處爆發了大規模民變,波及方圓數千裡,史稱“三浰之亂”,地方官府數次征剿無功而返,愈演愈烈之亂震驚了朝廷。時任南贛巡撫的王陽明奉旨率軍南下,正是這次平亂之行,讓這位先哲走進了龍南(詳見賴建青《王陽明在龍南》)。

    到達龍南後,王陽明又是如何與龍南武當山結緣的呢?原來在正德十二年,王陽明率軍南下平定“三浰之亂”時,在贛粵交匯處遭到了農民起義軍池仲容部的猛烈攻擊,被迫退至龍南境內武當山一帶。隨軍參戰、時任南京吏部文選司郎中的龍南縣本地人李清見農民軍驍勇勢猛,若硬拼難免兩敗俱傷,便向王陽明進言佈下八卦陣誘池仲容來戰。王陽明深以為然,即令李清率三軍演練陣法,教習進退變化。數日後,派出騎兵到農民軍駐紮處踏營挑釁,稍戰即退,池仲容果然中計率部猛追,李清早於武當山一帶指揮三軍布好八卦陣等待。農民軍不識陣勢變化,恃血氣之勇蠻攻猛打,被困於陣內,數千人全部被殲。王陽明乘勝揮師南下,所向披靡,一舉平定“三浰之亂”。

    正是武當一戰,奠定了王陽明平定“三浰之亂”的基礎,使王陽明與龍南武當山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兩次欣然登上武當峰,在武當峰上留下了兩副非常著名的對聯。第一副對聯刻於武當峰鐵索雲梯頂上武當祖廟山門兩側石柱上,這就是眾所周知的:“武將文臣皆下馬,當天奏帝且停車”;第二副對聯是刻於武當祖廟佛堂兩側的石柱上,題為“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當仁何必讓仁,仁心仁德仁為宗”。

    從這兩副對聯,我們可以獲得如下資訊:

    第一副對聯:“武將文臣皆下馬,當天奏帝且停車”,非常準確且用絕妙的文學語言描述了武當峰絕壁天門的險要,說明了上至天王老子,下至文臣武將,要想到達武當峰頂,都得停車下馬。

    第二副對聯:“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當仁何必讓仁,仁心仁德仁為宗”,則用高度概括的語言點明瞭陽明心學的精華就是“為仁作善”,標誌著陽明心學在此時此刻已經成熟。

    我猜想第一副對聯應該是在武當之戰後題寫的,而第二副對聯則是在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在粵北平亂取得勝利,從九連山返回龍南途中所題,因為這副對聯與他在《回軍九連山道中短述》的“莫依謀攻為上策,還須內治為先聲。功微不願封侯賞,但乞蠲輸絕橫徵”(《陽明全書》卷二十)的政治、軍事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當年王守仁在贛粵邊境平亂時,曾在給他的學生楊仕德、薛尚誠(侃)的信中提到“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並說“區區翦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陽明全書》卷四)。他所說的“山中賊”,是指當時依山立寨的農民起義軍;而“心中賊”,除指農民的造反思想,也指地主官僚頭腦中與封建階級整體利益相悖的“私慾”。王守仁以為,“山中賊”固然猖獗,但最難對付的還是活動在人們心中的一己之念。它看不見、摸不著,瞬息即來,瞬息即逝,對付“心中賊”無疑要比對付“山中賊”花更大的氣力。王守仁把這種思想用於實踐,在武裝征服起義軍的同時注意改良政策、爭取民心、安定秩序。他說:“民雖格面,未知革心”,“民風不善,由於教化不明”(《王守仁年譜》),為了安撫被戰事驚擾的百姓,每平定一個地方,他就向朝廷奏設新縣:平定漳州,奏設平和縣;平定橫水、桶岡,奏設崇義縣;平定大帽、浰頭,奏設和平縣。為了減輕當地百姓負擔,他主張疏通商稅鹽法。他還親手訂立細則,舉鄉約,立社學,宣揚教化,“化民成俗”,以重新建立地方封建秩序。

    看到這裡,你不由得將王陽明在贛粵邊境平亂的戰事與秦楚之間在湖北武當山不斷戰鬥的歷史典故相比較,因此,此武當與彼武當的得名皆源於“武當者,武力阻擋也”,乃“以武擋敵”之意。王陽明平亂又與真武之神降魔伏妖有異曲同工之妙,皆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因此你也就很容易理解王陽明在這裡題寫的兩副對聯中為什麼會將“武當”之名冠以此山的心情了。

    因此,王陽明題寫的這兩副對聯對於龍南武當山實在是太重要了,他在這裡留下的兩副對聯既點明瞭龍南武當山之名的來由,又點明瞭王陽明“武力不如法力”“以仁為本”的克敵制勝法寶。在今天,我們應該以王陽明的政治與軍事思想作宣傳主題,將龍南武當山打造成海內外陽明心學弟子心目中的人文聖山。也唯有如此,才能提升龍南武當山在全國風景名勝區中的獨特地位,產生巨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三、關於龍南武當山旅遊開發的設想

    首先,關於龍南武當山的宣傳口號,我建議使用“龍南武當山,陽明建功地”。“陽明建功”諧音“揚名建功”,宣示這裡是一塊洞天福地,到此一遊,便可揚名建功。實際上,王陽明也是借武當一戰,奠定了平定“三浰之亂”的基礎,並在此之後,參悟出“武力不如法力”“以仁為本”的克敵制勝法寶,最後逢凶化吉,成就一代英名。

    其次,關於龍南武當山景點的開發,也應緊密圍繞王陽明平定“三浰之亂”這一歷史事件來展開。我們可以在武當山下興建一座王陽明平定“三浰之亂”紀念館,全面展示明代正德年間發生在贛粵邊境地區這場農民起義的前因後果,既讓贛粵兩地的後人瞭解其先人在這塊土地上艱苦卓絕的奮鬥歷史,也讓陽明心學的崇拜者到此追蹤先賢是如何在此建功立業、成就一代絕學的心路歷程。此外,在武當峰頂的武當祖廟或者武當山景點大門處塑造一座高大的王陽明銅像是必不可少,還可以沿登山的遊步道兩側,在石壁上雕刻一些有關王陽明心學精華的名詞名句,王陽明本身也是一位大書法家,他的題字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第三,拍攝一部反映王陽明平定“三浰之亂”的電影或電視劇,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的傳播手段來擴大龍南武當山的知名度,是發展龍南武當山旅遊經濟的快捷方式。

    第四,籌劃在龍南召開一次王陽明平定“三浰之亂”國際學術討論會,將王陽明在龍南的史蹟考證清楚,讓學者們探討龍南在王陽明心學形成史上的影響和地位,讓日本和南韓、東南亞甚至全世界的陽明心學追隨者瞭解龍南、探尋龍南,對擴大龍南武當山旅遊的知名度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推介手段

  • 2 # 南武當山旅行情報共享

    傳說在很久以前,現在龍南縣武當鎮大壩村、石下村地片沒有山。一天,一位叫張果老的大仙欲使大壩人養豬致富,挑了99只小豬來大壩墟賣。當地一財主想搶張果老的小豬,因財主知道老漢“有打”,便請了幾個走江湖的大漢並數十名家丁去挑釁他。老漢捋須哈哈大笑,頓時將一擔小豬放出,99只小豬飛也似地跑至現在的武當山地片,一字兒排開。張果老將扁擔向天空一指,99只小豬頓時象雨後春筍一樣長成了99座犬牙交錯的石峰,張果老將扁擔向天空又一指,江湖漢子及數十名家丁也騰空而飛,以後一個個落下變成了各種奇狀石頭。趕墟人見狀,方知張果老是活神仙,一個個作揖。張果老揮手致意,挑著一擔空豬籠騰空而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十歲二婚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