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雄哥14505
-
2 # 秋垚愈心社
如何從心理學上解釋“情緒調節”?
我的回答:
首先,情緒調節的定義。
情緒調節就是透過情緒的調節,增加、維持或減少正向與負向的情緒,進而改變情緒基調,有“個人調節”或“他人調節”兩個通道。
其次,我們的情緒有三種基本緯度:
①過度激動。行為呈現打或逃。
具體為:情緒敏感|激動|焦慮|暴怒
行為上的表現:破壞性行為|強迫性思考與行為|成癮|衝動控制困難
②激動不足。僵化、呆住、“裝死”。
具體為:抽離|麻木|冷漠
行為上的表現:不與人接觸|與情緒隔離|心不在焉|無法思考
從以上三個緯度,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了舒適區以外,其他兩個緯度分在情緒過高或過低的兩極,當一個人的情緒處在兩極,極大的影響著我們發揮問題解決的能力。
情緒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具有生存、溝通的功能,情緒調節能力極大影響著個人的身心健康。
情緒調節的基本策略,就是情緒承受度和覺察,把一個人兩極的情緒,調到他的情緒舒適區內,最終讓他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問題解決的高功能能力。
最後,是情緒調節的兩大通道他人調節和自我調節的基本方法。
他人調節的方法不在這裡闡述,就說自我調節的基本方法:
第一步:辨別自己的情緒
第二步:覺察自己的情緒
第三步:評估自己的情緒
第四步:調節情緒反應。可以透過和親友建立更深的連結獲得支援性幫助,也可以透過做深呼吸放鬆練習,或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來調節。
總之,情緒調節包括了承受力,覺察,表達,以及對生理、行為與經驗有關的情緒的控制。
一個人的情緒和生理、認知、與行為反應,是這樣一個過程:
刺激源→原始情緒反應→啟動自主神經系統|本能反射的反應→進入認知歷程→續發情緒反應+行為反應+更細緻的認知歷程
(註解:原始情緒也稱深層情緒;續發情緒也稱表層情緒)
-
3 # 人生心助力psy
心理學對“情緒”的定義是,由生理喚起、認知解釋、主觀感覺和行為表達這四部分組成的過程。
舉個例子,你走在路上,有條狗衝出來,朝你狂吠,你被嚇了一大跳,這時候你的情緒狀態是怎樣的呢?
首先,你的生理系統會向你發出危險的警告,你的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開始進入備戰狀態,你的內臟各系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你的胃部血液會被排空,面部的血管也會收縮……
接著,你的生理喚起開始讓你意識到有危險的情況;這時候你就感到了恐懼;再進一步,你會採取對自己有利的行為,比如逃跑。
心理學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發現,訓練不僅能幫助人們改變和控制情緒,而且還可以幫助人們控制對情緒的表達。
從“情緒”的組成成分不難看出,我們難以改變或控制我們的生理喚起,但對於認知解釋、主觀感覺和行為表達,這三個部分,則是可以透過專業的訓練和技巧來調整的。
-
4 # 心理靖哥
感謝邀請,“情緒調節”首先要覺察和接納當下的情緒,主要是處理消極情緒。接納並不代表我們不做任何的干預,因為消極情緒,如果我們不管不問,任其發展很可能會帶來心理問題,甚至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情緒源於心理,它左右著人的思維和判斷,進而決定了人的行為,影響人的生活。正面情緒使人身心健康,使人上進,能給我們的人生帶來積極的動力,負面情緒給人的體驗是消極的,身體也會有不適感,進而影響工作和生活。情緒問題,如果不予理會,不妥善處理就會越積越多最後把你的一切都會攪得面目全非,所以說成功者都是善於調節情緒的人,失敗者往往被情緒掌控,處理情緒問題的關鍵在於學會對各種情緒進行調節,將其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其次,要學會適度表達情緒,不要讓消極情緒積壓太多,要學會適度表達和宣洩。找個安全的環境適度宣洩,面對親近的人適度表達有助於調節情緒。第三,要透過積極的行為,如看書、唱歌、跳舞、助人等提升自我積極情緒,根據積極心理學研究,積極情緒可以撤銷消極情緒。
-
5 # 心平心和
人的能量分正能量與負能量,過分放大正能量,人就會感到焦慮,壓力無處釋放,進而就會得焦慮症,狂燥症,過分過分放大負能,人就會疲倦,什麼都無興趣,易得抑鬱症,心理學上的情緒調節,就要把他調到最佳狀態,有壓學會釋壓,無壓要有動力,情緒決定環境,性格決定一生,好的行為,是不斷修為得來的,人的事業不能與壞脾氣同步,事業越大,脾氣越大得不償失,小科長朋友還圍一大堆,當個局長就剩一人,周圍人都被壞脾氣嚇跑,天天被壞情緒罩著,這就是公務行業通病燥鬱症,情緒調節關乎自己幸福哀樂,用好終生受益。
-
6 # 壞壞小懶貓的心理筆記
首先我們來聊聊什麼是情緒,情緒是我們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情緒並不會自發產生,而是由客觀事件引起。比如當你走在小區樓下時,突然有人從樓上仍垃圾正好落在你身上,這可能使你惱羞成怒或是不屑一顧。
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地點、時間和條件下,同一件事引起的情緒可能會不一樣。
雖然情緒是客觀事物引起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客觀事物都能引起情緒。在生活中,只有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才能引起情緒。
通俗的講,就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事關自已情緒控制不住”。
因為客觀事物是複雜的,它與需要之間的關係更是複雜,因此人的情緒也是複雜的的,甚至有時甚至是矛盾的。比如悲喜交加,哭中帶笑,笑中帶哭,就是這種矛盾情緒的寫照。
所以情緒調節的方法並不能做為萬能公式來套用,只能做為參考。
說到情緒調節,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調節消極情緒,但實際上積極情緒也需要調節。
大量事實 證明 ,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
黃帝內經養生經有這樣的說法:“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現代生理 學研究也證明 ,憂鬱、恐懼、憤怒、過度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引起人生理活動紊亂,導致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或功能抑制,如果長時間不能恢復正常,就可能導致疾病。
美國 耶魯大學醫學家曾做過統計,發現求診病人中,因情緒緊張而致病的佔76%。
因此透過情緒調節,讓我們保持在適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情緒調節是指,個體管理或改變自已情緒狀態以及他人情緒的過程,是透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反應、主觀體驗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發生變化的過程。
情緒調節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某種具體情緒的調節
具體情緒包括所有的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很容易理解,在這裡就不多做解釋。
積極情緒除了需要調節大喜過度這種情緒外,還有給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的積極情緒。
比如部門只有你拿到獎金時,在同事面前就不能表現出太過高興,當考試取得好成績時,在其它同學面前也不能太興奮,以免引來敵視或是其它人的情緒變化。
二、喚醒水平調節
喚醒水平調節是指個體對自已情緒喚醒水平的調節,成功的情緒調節就是能識別自已情緒高低,並能有效的把它調節到適度水平。
三、情緒成分的調節
情緒由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種成分組成,但情緒調節的範圍很廣,除這3種成分外,也包括調節情緒系統之外 的認知和行為活動。
比如:參加比賽緊張時,可以透過深呼吸放鬆自已。比別人賺錢多時,不要表現得太過開心,要控制自已的情緒,以免別人羨慕嫉妒恨或是向你借錢。壓力大時,把困難放一邊,出去旅遊放鬆放鬆。
具體怎麼調節情緒呢?
一、理性情緒療法
情緒認知評價理論認為,人的情緒性質與我們對客觀事件的認知評價密切相關。比如你昨天剛責怪男友下班回家不煮飯,今天一進門,看到的依然是冷鍋冷灶,你氣不打一處來,把男友罵了一通。但事後才知道今天是你生日,男友早已在外面訂了晚餐。知道真相的你又喜又愧。
再比如:當一位同事交上去的稿件一次次被駁回後,同事覺得是領導跟她過不去,從而產生牴觸情緒。這時你從客觀角度幫他分析,其實領導是對工作負責,對同事負責才會這麼嚴格,同事意識到自已的能力不足後,接受領導的做法,從而認真修改稿件。
美國心理學家,理性情緒療法創始人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人即是理性的,同時又是非理性的。人的情緒是伴隨著思維而產生的,正是一些不合理的情緒導致了人們情緒上的困擾。
所以當我們出現不良情緒時,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來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就能實現情緒調節。
比如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講道理、擺事實、灌心靈雞湯和理性情緒療法就有異曲同功之妙。
二、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又稱互脫敏法,是最常用的一種行為療法。它的基本原理是,用一種個體願意接受的良好狀態去抑制不良狀態的出現。
系統脫敏法分三步:
第一步:學習放鬆技巧,讓自已或求助者處於輕鬆的環境中,比如做遊戲、聽音樂、講笑話、深呼吸等。
第二步:建構恐懼或焦慮梯度,根據恐懼物件設計一系列恐懼情境,這些情境需由弱到強構成一個梯度。讓受助者像爬樓梯一樣,先克服最弱的恐懼,再慢慢上升到最高恐懼。
簡單來說就像玩遊戲一樣,從簡到難,讓受助者有成功體驗後覺得自已可以應付,從而增加自信心來應對後面的高階恐懼。
比如:為一位電梯恐懼者設計如下恐懼梯度
1、在大樓的外面
2、到大樓門口,聽見電梯聲
3、看見電梯
4、走近電梯
5、電梯門開啟
6、走進電梯
7、當一個人時,關閉電梯門
8、適應電梯發出的可怕聲音
9、體驗電梯升降
第三步:實施系統脫敏法。脫敏法有想象脫敏和現實敏法兩種。
想像脫敏法的步驟:讓自已或求助者在完全放鬆狀態下。根據設計好的恐懼梯度進行想象,如果想象完沒有恐懼表現,就進入下一個梯度,如果有恐懼,則需要進行放鬆訓練,反覆實踐,直到不再表現出恐懼為止。
剩下的恐懼梯度按以上方法操作,直到所有的恐懼梯度不會出現恐懼為止。
現實脫敏法簡單理解就是想象脫敏的實操。比如害怕狗,可以先看狗的照片,再接觸毛絨玩具狗,最後摸真實的小狗。每種刺激情境大約持續15—30分鐘左右。直到所有的恐懼梯度沒有恐懼為止。
三、表情呼吸調節法
情緒產生時,一方面能夠引起一系列生理 變化 ,另一方面也能引起面部和體態等外部表情變化 。
比如:人高興時會笑容滿面,心情沉重時會垂頭喪氣,肌肉鬆弛無力 ,內部情緒與外部情緒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意識的改變外部表情來調節情緒。
具體做法:
當情緒緊張時,可以按摩面部肌肉,使面部肌肉放鬆,不要咬牙,不要握拳,同時兩手伸開,也可以照著鏡子做出微笑的表情,努力讓自已從焦慮和鬱悶中擺脫出來。
還可以透過呼吸調節法來調節緊張情緒,除了深呼吸之外 ,我們可以在心裡默數呼吸的次數,
四、簡便易行的情緒調節方法
1、注意轉移調節法:比如分手很傷心時,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或學習上,累到倒床就睡,根本沒時間去想分手的事。
2、活動調節法:大腦與肌肉之間的神經衝動是雙向傳導的,也就是說,神經興奮即可以從大腦傳向肌肉,又可以從肌肉傳向大腦。
活動調節法是利用不同速度、強度、幅度、方向和節奏的動作練習 ,來控制自已的情緒。比如情緒過分緊張時採用強度小、幅度大、速度 和節奏慢的動作練習 ,以此來降低情緒的興奮性;情緒低落時可採用幅度小、強度大、速度和節奏快的變向動作練習 ,以此來提高情緒的興奮性。
即,興奮時,我們的肌肉動作就要放鬆、緩慢。低落時,肌肉動作是激烈、快速。
3、音樂調節法:研究表明,音樂能調節人類神經系統的活動,可有效地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改善身心狀態,增強記憶力。
運用音樂調節法時最重要的是音樂的選擇,節奏歡快的音樂 可以增加人體肌肉 的力量,節奏緩慢且和諧的樂曲可以平衡人的呼吸,優美動聽的音樂 可以調節人的大腦,有利於消除疲勞。
比如當你在遭受挫折而垂頭喪氣時,聽一首貝多芬的《命運》或許能使你振作,當你疲憊不堪時,聽一首《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能讓你在大自然 的Teana之音中得到舒展和放鬆。
此外,我們還可以透過音樂來轉換情緒,比如 生氣時先聽搖滾樂,在強勁的節奏中使情緒得到宣洩,而後轉換為自已情緒平穩時愛聽的音樂。並由低沉向歡快過度,最終實現音樂調節情緒的目的。
4、表象調節法:表象調節法是指在大腦中回想各種畫面來調節情緒。比如當你和物件鬧情緒時,就回想一下當初你們兩在一起開心的畫面,想想對方對你的好,想想他優秀的地方,你就更容易原諒對方,和好如初。
當情緒緊張時,在腦海中呈現一個非常舒適的環境,讓自已身臨其境。比如,想象自已漫步在一片充滿春色的田野上。
採用表象調節法時,所想象的環境應是自已曾經歷過的,且體驗較豐富的環境。
5、暗示調節法:暗示調節法是運用語言或手勢表情、其它暗號來對心理活動施加影響的方法。
暗示分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語言暗示有個技巧,暗示時要用積極語言而不是消極語言,比如多用“我很鎮定、我充滿能量”等積極語言,而不是”我不緊張,我還沒有疲勞”等消極語言。
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很多種,每個人所適應的調節方法也不一樣,可以結合自已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選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有意識的調節和改善自已或他人的情緒狀態。
NED
以上為學習《《青少年心理衛生》》初次心得體會,僅供學習交流!不代表以後觀點!
-
7 # 173號渡老師黃仰玲
情緒調節這個詞,首先方向是對的。
我們會發現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說你要控制好你的情緒
其實如果我們有情緒了,特別是負面情緒,
比如
憤怒
哀傷
焦慮
…………
我們不能說去抑制或者控制它,而是要學會情緒管理,情緒調節。
情緒管理的方法我們可以從情緒的ABC理論中得到啟發
A是事件
B是認知
C是情緒。
也就是說我們因為某件事有了情緒,可能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並沒有產生這種情緒,差別就在於你們的認知。
比如,一位學生在對於高考有焦慮,總害怕考不好
分析交流之後發現是他認為考試考不好,就會影響他上大學,大學上不好,沒法找到好工作,人生路就斷送在這裡了。
這個時候其實是他的認知出現了問題。
回覆列表
怎麼那幾個心理學家和心理學。不來參加呢?還在熱衷於算命 或見人就同你有恐懼症現象嗎。或你有什麼習慣會影響你一生等等 還是務正業 顯其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