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里一了
-
2 # 不負人不負己
那時候只有少數人有著母國情懷,代表者當屬屈原!
但是大多數有能力的人並非如此,戰國名士多是追名逐利之人。說的好聽點,就是拜相封侯,施展一身的才華抱負!代表者當屬吳起,鄒衍,范雎等等。
戰國七雄之中,每一個國家,都出現了一個或者兩個的開明君主,他們求賢若渴,面對有才華的人,給予他們平臺,施展抱負。順便也成就自身的霸業!
而秦國則不止一個開明君主求賢若渴,他們對於人才的渴求幾乎橫跨整個東周時代。
助秦國成就霸業的十一功臣:百里奚、蹇叔、由余、商鞅、張儀、樗裡疾、甘茂、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有九名都並非秦華人!
而且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爵位論功行賞,這對於天下有才華的人來說,秦國無疑是最容易發展的土壤。
相較於秦國優越發展環境,我相信天下大多數有才華的人都不會繼續選擇待在戰國四君子手下做個幕僚就滿足了!
-
3 # 使用者67724358697
其實原因很簡單。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
4 # 穿越再現彼岸
首先談一下戰國時期母國問題,東周分春秋和戰國,諸侯國雖然相互之間爭來鬥去,但是都在周王朝這個大鍋裡面折騰,他們首先是周人,然後才是諸侯國家的人。雖然戰國時期的諸侯王很多對周王室不尊敬,但都在大周的旗幟下生活,秦始皇統一之前沒有那個諸侯說自己是完全獨立於周朝之外的。諸侯國的人才流動也是很頻繁的,尤其是到秦國的名人最多也最出名,可謂是大勢所趨,眾望所歸。(秦昭襄王劇照)
李斯有一篇流傳千古的文章:《諫逐客書》,當時南韓為了延緩秦國的進攻,派遣水利工程師鄭國到秦國,幫助秦國修建了“鄭國渠”,耗費秦國的國力,實行“疲秦之計”,事情敗露,修建鄭國渠這事反而使得秦國沃野千里,壞事變成了好事。秦國的本土官員藉此大肆排擠其他諸侯國的官僚,秦王嬴政也下達了驅逐客卿的政令,因此李斯上書了這篇《諫逐客書》,訴說客卿對秦國的貢獻,秦始皇停止驅逐客卿,隨成就霸業。(秦始皇劇照)
《史記》中提到成就秦國霸業的十一功臣都是誰?1、百里奚。春秋時期虞華人。
2、蹇叔。春秋宋華人。
3、由余。春秋晉華人。
4.、商鞅。戰國衛華人。
5、張儀。戰國魏華人。
6、樗裡疾。戰國秦華人,秦惠文王異母弟弟。
7、甘茂。戰國時期楚華人,原來的蔡國。
8、魏冉。戰國楚華人,宣太后的異母弟。
9、范雎。戰國魏華人。
10、呂不韋。戰國衛華人。
11、李斯。戰國楚華人,原來的蔡國。(商鞅劇照)
春秋時期有有三個,都是秦國之外的人,戰國時期有8位,除了樗裡疾以外,清一色的非秦華人士,秦國在稱霸諸侯,進而統一全國的過程中,外國的客卿助力非常大,與其說是秦國滅了六國,倒不如說是六國自己的人滅了他們自己的國家。(呂不韋劇照)
戰國時為什麼很多名士都願意到秦國做官?一、制度的優越性。
戰國時期很多諸侯國都進行了改革,只有秦國的商鞅變法最徹底,也最完善,在諸侯國的制度上秦國是優於其他國家的制度。商鞅雖然後來被處死,但是他制定的改革制度基本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人死了但制度還在。
在戰國時期,諸侯各國都有養士的風氣,個人豢養大批的門客謀士,國家也有客卿制度,諸侯各國的人好像人才交流一樣,紛紛在其他國家做客卿,在這些國家的客卿制度中,秦國的客卿最為昌盛。
春秋時期,百里奚是一個奴隸,秦王都不看他的身份,反而用作“五羖大夫”,意思是五張羊皮換來的大夫,客卿上升通道非常透明,可以做到宰相的職務,並不以本土官員為重,秦王看重的更多是客卿的才能。比如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等都做到了宰相職位,其他諸侯國就沒有這麼多外華人做到宰相的職位。
制度透明,有才能就任用,職位上升可達最高,不怕你不來,就怕你沒才能,其他國家的人不跳槽到秦國才怪!(李斯像)
二、戰國曆代秦王的堅持。
一個集團必須有一個好的領導,再好的制度也要靠領導的貫徹執行,戰國曆代秦王將商鞅變法的制度堅持了下來,大膽任用客卿,賈誼在《過秦論》中稱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才統一了六國,秦國在戰國時期基本沒有昏君在位。
尤其是在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時期,外國的客卿被任用的非常多,很多人是秦國的高官,對秦國的崛起幫助非常大。
三、秦國是大勢所趨。
戰國七雄中楚國面積最大,趙國戰力最強,齊國國力雄厚,唯獨秦國綜合國力排在第一位,在擴張中佔領巴蜀,東出六國,咄咄逼人。經濟實力雄厚,國家軍事力量雄厚,戰爭恢復性較強,容許在戰爭中多犯一些錯誤,其他六國則不然,經過一兩次大的殲滅戰後,從此就一蹶不振了,而秦國是打不死的小強。
這種發展趨勢為各國的有識之士早就看清楚了,紛紛到秦國做客卿,施展自己的才能,將家人都接到秦國,免受刀兵之苦,為自己家族的發展預留後路。
此外,到秦國的客卿中有很多人是被戰國七雄滅亡國家的貴族,對原來的國家根本沒有什麼認同感。 -
5 # 我是鵬程
這個問題明顯是有問題的,首先就是看是戰國的什麼時期,戰國初期的時候,魏華人才最多,有吳起,李悝,樂羊,翟煌,田子方,卜子夏等!齊國變法稱霸時有孫臏,田忌等!楚國前有吳起,後有屈原!南韓變法有申不害!燕國變法時有樂毅,蘇秦,鄒衍等!秦國先後有商鞅,公孫衍,張儀,甘茂,魏冉,範睢,蔡澤,李冰,呂不韋,鄭國,李斯等!
戰國初期,魏國是霸主,魏文侯治國特別的尊重人才,重用人才,也聚攏了一批人才,還讓孔子的學生卜子夏在河西講學!最有名的尊重人才的故事就是段幹木的故事,
段幹木的故事很有意思,就是每次魏文侯去請段幹木的時候,段幹木都是避而不見,故意外出。有一次魏文侯打聽到段幹木在家,就偷偷的到了段幹木家,結果段幹木一聽到動靜就直接翻牆跑了,還是不見魏文侯。魏文侯最後實在沒辦法,就放棄了,後來就每次經過段幹木家裡的時候,都要停下來,對著段幹木家裡拜一拜!這個動作太厲害了,天下人都知道魏文侯是愛才如命的人!魏文侯愛人才若此,不稱霸都很難啊!
大量的人才來到了魏國,最有名的就是吳起,還有田子方和卜子夏,變法的李悝等等,魏國自此之後稱霸了近百年,到了魏惠王的前期,魏國仍然是國力強大,但是魏惠王不會用人,也正因如此,很多的人才都經過魏國進入了秦國!
秦國在秦孝公時期釋出求賢令,這個時候公孫鞅(商鞅)也從魏國來到了秦國,開啟了秦國的蛻變之路,之後的秦國曆代君主都以東出為己任,任用人才,使得秦國國策始終無正確,從商鞅,到公孫燕、張儀、甘茂、範睢、蔡澤、呂不韋、李斯等等都是如此,尤其李斯的那篇名垂千古的諫逐客令使得秦始皇徹底的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收回了發出的逐客令,也才有了秦國的橫掃六合統一天下,經過百餘年的努力,秦國終於實現了秦孝公就開始的夢想,東出和統一天下!
其實戰國的其他國家在變法時期也引用了人才,只是真正賢明的國君不多而已,一兩代就不錯了,很少有像秦國這樣連續多代都是明君,這個是最難得的!
比如魏國魏文侯是不錯的,魏武侯就差了些,燕國就是燕昭王,齊國是齊威王,楚國是楚威王,南韓就是韓昭侯,而秦國就厲害了,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秦始皇,三位不怎麼樣的王時間都很短,秦武王很快就死了,秦莊襄王幾天就死了,秦孝文王三年死了,所以秦國最難得的就是明君的通知時間都是很長的,平庸的君主的統治之間都很短!
再看看其他國家變法時期或者說,明君時期的外華人才,齊威王時期的孫臏,燕昭王時期的樂毅,楚悼王時期的吳起,韓昭侯時期的申不害等等!
所以說,得人才者得天下,更重要的是君主的賢明,賢明的君主才能得到人才!平庸的君主得到了人才也不知道怎麼用!就像魏武侯趕走了吳起一樣!
-
6 # 五色土聊歷史
首先,這個問題提出有誤,天下是指一個國家,都是周天子治下的國家,而不是很多國家。
如此多的名士,紛紛離開家鄉,去恃奉秦國,原因如下:
1,秦國自身的教育落後,人才匱乏。在當時天下個各邦國都在變法的時候,秦國落在了後面,例如,戰國的四公子,他們門下門客就有數千人,這些門客都是才智超群和技壓群芳的人。秦王想要趕超其他邦國,想要統一天下,首先要招募天下人才。
2,秦國提出的招攬人才的法案,非常吸引眼球。即不管你是出身寒門還是貴族,只要你有才能,都可以在秦國封侯拜相, 一展鴻鵠之志。既秦國打破了階級壁壘和官學獨大,及知識被貴族壟斷的狀況,讓寒門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這自然引得了許多寒門子弟中的驕驕者紛紛來投。
3,秦國設定講壇,開壇論道。天下各路英才,都可以來秦國,設壇開講。只要得到了秦國官方的認可, 即可進入仕途及政治中心,掌握核心權利。像張儀、李斯、商鞅都是在此訊息的感召下來秦國的。
總之是秦國打破了只有貴族子弟才能求學的堅冰, 因為周朝的官學,是隻有貴族子弟才能入學的,寒門子弟是沒有資格入學的。如此這般,讓寒門子弟有了向上發展的空間,在意識形態上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推動了私學的興旺,發展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鑄就了東方文明的軸心時代,推動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向更高的層次邁進;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
7 # 史論縱橫
戰國時期文化衝撞,天下名士多得是,實際上是在各國混得最不入流的人最終進入了秦國。
自秦孝公開始,離開母國到秦國發展的,能夠稱得上名士的,不外乎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這幾個人。
秦國能夠完成最終的統一,跟連續的幾位賢明君主離不開關係,但是也不能忽視這六位相國,縱橫總結為秦國六名相。
那麼,這六位在沒有到秦國之前在各國都是什麼狀態呢?
先來說商鞅,商鞅應該說是秦國最出名的大臣了,正是商鞅的變法奠定秦國崛起的基礎,商鞅變法對秦國功不可滅,然而商鞅在魏國的時候是什麼境遇呢?
商鞅受李悝和吳起變法的影響,學有所成,後來在魏國國相公叔痤的門下任事,公叔痤病重的時候,魏惠王問公叔痤舉薦誰擔任相國,公叔痤說:“我的中庶子衛鞅,年紀雖輕,卻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國事全託於他。”
魏惠王又不認識商鞅,所以沒打算用,於是公叔痤又說:“大王倘不任用衛鞅,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出境,為別國所用。”
後來商鞅對公叔痤說,大王沒有采納你的意見重用我,更不會聽信你的話把我殺了。
這個故事的真假性先不提,單就說商鞅在魏國的影響力,有位高權重的公叔痤給背書,魏惠王不給宰相位最起碼也給一箇中級官員,或者是諮詢顧問什麼的,結果魏惠王根本就沒有搭理商鞅。
很多人將商鞅出走秦國解釋為魏國留不住人才,其實不是魏國留不住人才,而是魏國像商鞅這樣的人太多,一抓一大把。
縱橫今天想到一個比喻,人才就像燒水,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那是扯淡,人才是燒開了就往外冒了。
商鞅就是被冒到了秦國。
為什麼到秦國,因為當時秦國最缺乏人才,教育文化落後,蠻夷之地,而且是國弱民窮。
商鞅就像是NBA(魏國)坐冷板凳的一個替補隊員,到CBA(秦國)直接就是首發主力隊員。
商鞅變法後,秦國追趕上關東六國,跟其他國家沒有什麼區別,也不存在商鞅這種窮的請不起人的現象了,但是秦國依然是對人才最尊重的國家。
范雎以前也是在魏國混得也很差,差點被魏齊給打死,後來改名到秦國才逐漸發展起來,范雎在秦國掌權後還特意報復魏國,就是報當初沒被重用,還被侮辱之仇。
商鞅、張儀、魏冉、范雎以前還是當官的,好歹還有個出身,呂不韋和李斯身份更低。
呂不韋之前在趙國雖然是富商,但是並不是士的階層,想要從政是十分困難的,為了能夠由商人轉變為政客,呂不韋是散盡家財,將全部家產都壓在了異人(子楚)身上,最終成功,才躋身進入政界。
李斯比呂不韋還不如,李斯之前在楚國當小吏(吏不等同於官),也就是個看官倉庫的文書,後來為了能夠當官,先是到齊國去求學,後來輾轉到秦國。
都知道李斯的老鼠哲學,就是到高的平臺才有更大的發展,其實李斯剛到秦國的時候,就是呂不韋門下的舍人,舍人是戰國時期王公貴族的私人官員,連一點政治地位都沒有,說好聽點是謀士,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文化奴隸。
然而嬴政沒有因為他的出身就拒絕他,反而重用他。
可以說,從商鞅到李斯,秦國所展現出來的官場文化就是,只要你有才華,願意到秦國來,不管你是什麼出身,都可能給你一個展示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秦國成就了他們,很可能他們在別的國傢什麼都不是,但是在秦國,可以讓你展示自己。
-
8 # 溯源語史
秦國頒佈求賢令,雖然秦地偏遠但是秦君所開出的條件優渥。而且秦國改革力度大,是六國所不能比擬的,為天下名士施展才能搭建了一個完美的舞臺。
回覆列表
謝邀,要明白這個問題,就需要搞清楚古人心中,天下與國不是一個概念。古代中國進入五帝時期,就己實現部族聯盟,到三代時期部族進化為邦國,也有一個領導核心作為天下的共主稱為″天子″,而拱衛的邦國稱為″諸侯″,而士作為貴族,他的榮譽是天子賜封的,所以古代計程車都是以天下為己任,而不僅僅是效忠於邦國。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中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爾。”到了戰國時期,周天子己經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能力,名存實亡。有識之士審時奪勢,重新尋找能夠一統天下的力量,秦國以其六世的雄心站到了歷史的潮頭,所以許多名士來到了秦國,幫助它一統天下,這些人看似在幫一國,實際上是救天下之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