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李森

    《三國演義》中對趙雲後代表述不多,但還是有的。書中第九十七回寫了趙雲辭世時,諸葛亮正準備二次北伐,‘設宴大會諸將,計議出師。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己!”二子入見,拜哭曰:“吾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時年為建安七年。)

    後主思念趙雲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趙統為虎賁中郎,趙廣為牙門將,就今守墳。’後來,趙統,趙廣也都有所建樹,趙廣隨姜維伐魏戰死在疆川口,也不辱父親虎將之威名。

    也是書中對趙雲的後代趙統,趙廣採取略寫的主要原因。

  • 2 # 良人執戟2

    羅貫中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巜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說岳全傳》、《隋唐演義》一樣,都是以寫人為主,主要人物都有一身深不可測的武功,情節偏重於激烈的打鬥場面。

    而《三國演義》更是描述幾大集團的人物的鬥爭經歷。對每個人物的特長、智慧、道德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筆墨渲染。

    濃墨重彩的歌頌了劉、關、張三人的兄弟之誼、之情、之義。

    亦正亦邪的細膩描寫了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權謀形象。

    熱情洋溢的讚歎諸葛丞相“躹躬盡瘁”的高風亮節和君臣知遇之恩的報答。

    而對趙雲的描寫主要是長坂坡救主,七進七出的精彩表現,贏得曹操發自內心的讚歎。

    其實趙雲最為出彩的地方是劉備與曹操“漢中之戰”時的對峙經歷。

    趙雲此戰橫空出世,漢中之戰中,前期黃忠與漢中主將夏侯淵的對陣中,幾個回合被黃忠斬於馬下。

    張郃接長部隊,引得曹操親臨漢中,在黃忠襲擊曹方北山糧庫的戰鬥中,引起趙雲擔憂,因為二人關係很好,而且也有自己的部隊參加此次行動,於是親自點齊幾十騎貼心精銳戰士,親自前往。

    由於人數的絕對劣勢,曹操幾萬人馬鋪天蓋地殺到趙雲臨時營地,只見營門大開,一員白衣白甲白馬的年輕英俊將軍靜靜地一馬獨立大門內,一杆銀白紅纓長槍橫放馬背,曹軍兵將慢慢逼近將軍,趙雲紋身不動........

    卻突見白馬直立嘶嗚,趙雲大喝一聲,曹軍頓時喪魂失魄猶如進了鬼門關,轉身逃跑,卻又互相踐踏,此時伏兵大躁,鼓角齊嗚。

    這種描述與張飛的當陽橋如出一轍。

    此戰後趙雲被封為“虎威將軍”。

    小說中對趙雲的描述不多,但是著墨卻是濃重,因此讀者印象頗深,這是作者掌控人物謀篇佈局的能力。

    而建安七年趙雲去世後,沒有必要再費筆墨語言去描述他的二個兒子的故事,如果要這樣做的話,小說的人物脈絡將雜亂不堪而沖淡小說的主人公形象。

    所以小說對他的二個兒子僅作交待的幾句話,是正確的。

  • 3 # 峰哥狂噴謬論

    影視劇《三國演義》中關於趙雲後代描述極少,注意到的是在趙雲死後,有關於其子通報的描述。

    趙雲去世時,他的兒子趙廣、趙統向諸葛亮來報信。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

    趙雲,原是公孫瓚手下,見公孫不能成事,託詞兄長逝世須回鄉打理後事離開,劉備當時也依附公孫瓚,前與趙雲有舊交,臨別叮嚀莫相忘也。後來隨劉備出生入死,肝膽相照。趙雲晚婚晚育,但也有二位兒子一位女兒,到234年諸葛亮去世時,他的兩個兒子也不過20多點,至少比關興、張苞小10歲左右。在諸葛亮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戰役中,趙雲的兒子趙廣、趙統尚未成年,自然不會上陣殺敵了。

    後來,趙雲長子趙統襲爵永昌亭侯,官至蜀漢虎賁中郎督,督行領軍。

    趙雲死後,趙統和趙廣兩人出仕,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長子趙統繼承趙雲爵位,他的職務和關羽之孫關統一樣,都是虎賁中郎將,但督行領軍實權可能更大一些。次子趙廣是牙門將,屬於軍中中層指揮官,隨姜維在沓中臨陣戰死。他是為了掩護姜維突圍奪取橋頭,與鄧艾大軍死戰而亡的。馬革裹屍是軍人的最終歸宿,趙廣無愧其父親趙雲。三國志中相關記載如下: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趙廣用實際行動證明,他無愧於虎將之後。

    三國雄主劉備之所以能佔據川蜀之地,成為一方霸主,離不開謀士諸葛亮、龐統等人的鼎力支援,也離不開關羽、張飛、趙雲等良將的大力相助。

    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因此也入圍“五虎上將”,關羽、張飛將死後,後人情況如何呢?

    首先,來看關羽的子女情況。

    關羽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關平一直跟隨關羽作戰,屢立戰功。關羽鎮守荊州時,關平是他的好助手。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敗走麥城,關平隨父突圍,結果一同在臨沮被擒住,後被孫權處死。

    二子關興,字安國,能文能武,才能出眾,諸葛亮對他另眼相看——“深器異之”。關興20歲就成為侍中、中監軍。襲父爵後幾年而死,沒有什麼事蹟流傳下來,關興有二個兒子關統關彝,關統死後,關興庶子關彝繼承了漢壽亭侯爵位。據蜀記說,公元264年鍾會作亂時,龐德之子龐會趁機滅了關彝滿門,報了血海深仇。

    女兒就是孫權來求親,曾被關羽回絕的那位“羽罵辱其使,不許婚”, 就因為“虎女焉嫁犬子”這6個字,惱羞成怒的孫權於是聯合曹操出兵荊州,最終導致了關羽敗走麥城的悲慘結局。據史書記載,關羽女兒的叫關銀屏,也被人稱為關三小姐,生得美貌,喜歡舞蹈弄槍,身懷武藝,在關羽死後關三小姐一心想要為關羽報仇,於是她來到劉備身邊,後來在諸葛亮平南蠻的時候關三小姐也隨同前往,當時諸葛亮啟用了俞元地區的李恢,並且把關三小姐嫁給了李恢的兒子。在南征途中,關三小姐身先士卒,立下了很多軍功,後來,便俞元原地區定居下來。

    關三小姐教這個地區的人們讀書寫字,還教會他們紡織和耕種的技能,當地的人們對於關三小姐很是崇敬。而在金蓮山腳下有一墓冢叫關三小姐墓,是當地的人們為關三小姐及其丈夫合建的墓穴,以表示人們對二人的敬仰之情。

    再來看張飛的子女情況。

    張飛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劉備稱帝后準備伐東吳,令張飛做好準備,因鞭撻士卒,被手下張達、範強用新亭侯刀暗殺,割了首級投奔孫權。張飛有二子二女,長子張苞早夭,不知道哪一年去世的。而演義中張苞和關興結為異姓兄弟,多次協同作戰,是戰場雙雄。張苞之子張遵官至尚書,也是朝堂大員,後跟隨諸葛瞻在綿竹與鄧艾交戰,力戰而亡。

    張飛次子張紹官拜侍中、尚書僕射,繼承西鄉侯爵位。鄧艾大軍圍成都時,劉禪選擇了投降曹魏,張紹遞送降書順表,這為人所不齒。雖說張紹乃是奉旨行事,也是大勢所趨,由他遞送降書順表,不但給自己抹黑了,就連張飛臉上也蒙羞了。當時蜀漢朝堂那麼多人,難道除了張紹就沒有一個人嗎?三國志中相關記載如下:劉禪命張紹與譙周、鄧良奉齎印緩出來請降。投降後封侯“及歸魏國,得封列侯”。

    張飛二位女兒都被劉禪迎入後宮,先後封皇后,稱大小張後。

    公元119年,張飛的大女兒嫁劉禪為妻。221年,劉備稱帝時,在立長子劉禪為太子時,張飛的大女兒成為了太子妃。劉備死後,後主即位,大張就被立為皇后。然而,大張皇后福大命不大,她只做了十五年皇后便病逝了。

    佳人突逝,劉禪很是悲痛。當時輔政的諸葛亮為了讓劉禪早日走出陰霾,於是極力唆合劉禪續娶張飛的小女兒。於是,張飛的小女兒也被召入宮中,很快也被被冊封為皇后。

    小張皇后賢德仁義,她極力勸說劉禪勤政為民。剛開始劉禪還是對小張皇后百依百順。後來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劉禪在宦官黃皓的誘惑下,開始享樂和放蕩不羈起來,置國家政事於不顧。小張皇后苦口婆心的勸說無果後,只能暗自垂淚。

    後來劉禪毫無懸念地成了亡國奴。整個過程中,小張皇后也只好跟著劉禪,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心裡始終惦念著蜀國,卻無力改變一切。公元271年,劉禪去世,小張皇后隨之也憂鬱而終。

  • 4 # 千年時光留不住瞬間記

    影視劇《三國演義》中關於趙雲後代描述極少,注意到的是在趙雲死後,有關於其子通報的描述。

    趙雲去世時,他的兒子趙廣、趙統向諸葛亮來報信。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

    趙雲,原是公孫瓚手下,見公孫不能成事,託詞兄長逝世須回鄉打理後事離開,劉備當時也依附公孫瓚,前與趙雲有舊交,臨別叮嚀莫相忘也。後來隨劉備出生入死,肝膽相照。趙雲晚婚晚育,但也有二位兒子一位女兒,到234年諸葛亮去世時,他的兩個兒子也不過20多點,至少比關興、張苞小10歲左右。在諸葛亮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戰役中,趙雲的兒子趙廣、趙統尚未成年,自然不會上陣殺敵了。

    後來,趙雲長子趙統襲爵永昌亭侯,官至蜀漢虎賁中郎督,督行領軍。

    趙雲死後,趙統和趙廣兩人出仕,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長子趙統繼承趙雲爵位,他的職務和關羽之孫關統一樣,都是虎賁中郎將,但督行領軍實權可能更大一些。次子趙廣是牙門將,屬於軍中中層指揮官,隨姜維在沓中臨陣戰死。他是為了掩護姜維突圍奪取橋頭,與鄧艾大軍死戰而亡的。馬革裹屍是軍人的最終歸宿,趙廣無愧其父親趙雲。三國志中相關記載如下: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趙廣用實際行動證明,他無愧於虎將之後。

    三國雄主劉備之所以能佔據川蜀之地,成為一方霸主,離不開謀士諸葛亮、龐統等人的鼎力支援,也離不開關羽、張飛、趙雲等良將的大力相助。

    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因此也入圍“五虎上將”,關羽、張飛將死後,後人情況如何呢?

    首先,來看關羽的子女情況。

    關羽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關平一直跟隨關羽作戰,屢立戰功。關羽鎮守荊州時,關平是他的好助手。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敗走麥城,關平隨父突圍,結果一同在臨沮被擒住,後被孫權處死。

    二子關興,字安國,能文能武,才能出眾,諸葛亮對他另眼相看——“深器異之”。關興20歲就成為侍中、中監軍。襲父爵後幾年而死,沒有什麼事蹟流傳下來,關興有二個兒子關統關彝,關統死後,關興庶子關彝繼承了漢壽亭侯爵位。據蜀記說,公元264年鍾會作亂時,龐德之子龐會趁機滅了關彝滿門,報了血海深仇。

    女兒就是孫權來求親,曾被關羽回絕的那位“羽罵辱其使,不許婚”, 就因為“虎女焉嫁犬子”這6個字,惱羞成怒的孫權於是聯合曹操出兵荊州,最終導致了關羽敗走麥城的悲慘結局。據史書記載,關羽女兒的叫關銀屏,也被人稱為關三小姐,生得美貌,喜歡舞蹈弄槍,身懷武藝,在關羽死後關三小姐一心想要為關羽報仇,於是她來到劉備身邊,後來在諸葛亮平南蠻的時候關三小姐也隨同前往,當時諸葛亮啟用了俞元地區的李恢,並且把關三小姐嫁給了李恢的兒子。在南征途中,關三小姐身先士卒,立下了很多軍功,後來,便俞元原地區定居下來。

    關三小姐教這個地區的人們讀書寫字,還教會他們紡織和耕種的技能,當地的人們對於關三小姐很是崇敬。而在金蓮山腳下有一墓冢叫關三小姐墓,是當地的人們為關三小姐及其丈夫合建的墓穴,以表示人們對二人的敬仰之情。

    再來看張飛的子女情況。

    張飛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劉備稱帝后準備伐東吳,令張飛做好準備,因鞭撻士卒,被手下張達、範強用新亭侯刀暗殺,割了首級投奔孫權。張飛有二子二女,長子張苞早夭,不知道哪一年去世的。而演義中張苞和關興結為異姓兄弟,多次協同作戰,是戰場雙雄。張苞之子張遵官至尚書,也是朝堂大員,後跟隨諸葛瞻在綿竹與鄧艾交戰,力戰而亡。

    張飛次子張紹官拜侍中、尚書僕射,繼承西鄉侯爵位。鄧艾大軍圍成都時,劉禪選擇了投降曹魏,張紹遞送降書順表,這為人所不齒。雖說張紹乃是奉旨行事,也是大勢所趨,由他遞送降書順表,不但給自己抹黑了,就連張飛臉上也蒙羞了。當時蜀漢朝堂那麼多人,難道除了張紹就沒有一個人嗎?三國志中相關記載如下:劉禪命張紹與譙周、鄧良奉齎印緩出來請降。投降後封侯“及歸魏國,得封列侯”。

    張飛二位女兒都被劉禪迎入後宮,先後封皇后,稱大小張後。

    公元119年,張飛的大女兒嫁劉禪為妻。221年,劉備稱帝時,在立長子劉禪為太子時,張飛的大女兒成為了太子妃。劉備死後,後主即位,大張就被立為皇后。然而,大張皇后福大命不大,她只做了十五年皇后便病逝了。

    佳人突逝,劉禪很是悲痛。當時輔政的諸葛亮為了讓劉禪早日走出陰霾,於是極力唆合劉禪續娶張飛的小女兒。於是,張飛的小女兒也被召入宮中,很快也被被冊封為皇后。

    小張皇后賢德仁義,她極力勸說劉禪勤政為民。剛開始劉禪還是對小張皇后百依百順。後來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劉禪在宦官黃皓的誘惑下,開始享樂和放蕩不羈起來,置國家政事於不顧。小張皇后苦口婆心的勸說無果後,只能暗自垂淚。

    後來劉禪毫無懸念地成了亡國奴。整個過程中,小張皇后也只好跟著劉禪,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心裡始終惦念著蜀國,卻無力改變一切。公元271年,劉禪去世,小張皇后隨之也憂鬱而終。

  • 5 # 俚言

    首先,沒有什麼“虎父無犬子”的道理。其次,在蜀漢大勢已去的情況之下,趙雲的兒子,在歷史的舞臺之上,已經不是主角啦。

    所謂“虎父無犬子”之類的血統論,其實就是耍流氓。記得,幾十年前的那些“小將”們也說過“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狗熊兒笨蛋”的話。現在都9012年啦,這些個謬論還值得一駁嗎?

    如果,父親是蓋世英雄,母親是絕代美人,那麼只可以說,他的遺傳基因大體應該不賴。可是,這個人,一定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嗎?答案顯然是未必。因為,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除了出身之外,還需考慮其他的種種因素。

    如果還是從三國時代說起的話,曹操的兒子曹丕就不如乃父,劉備的兒子劉禪就更加不像個樣子啦。這樣說來,其實,趙雲的兩個兒子,長子趙統、次子趙廣,還是沒有辱沒趙雲的家風的。

    趙雲給人的印象,是一個英姿颯爽的白袍小將。實際上,他確實比張飛和關羽年輕不少。所以,他的兩個兒子趙統與趙廣,也比張飛的兒子張苞和關羽的兒子關平、關興年少得多。直到《三國演義》一書的後期,趙雲去世的時候,趙統和趙廣也僅僅是10幾歲的少年郎。

    待他們哥兒倆成年之後,蜀漢的兵權已落在姜維的手上。此時的蜀漢,已經無法突破曹魏的層層封鎖。雖然幾次北伐南討,實際上,均為困獸之鬥也。在天下大勢已定的情況之下,趙統與趙廣所能發揮的作用與趙雲相比,已經是天壤之別啦。

    正史中關於趙雲兒子的記載很少。根據《三國志》的記載:

    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也就是說,趙統與趙廣後來均為武將。其中,趙統繼承趙雲的爵位,曾任虎賁中郎將,後陣亡。趙廣稍遜一籌,任牙門將,後也在沓中以身殉國。

    總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從趙雲到其兒子趙統和趙廣,如果按照一齣戲劇來打個比方的話,就是一個從主角蛻變成配角的過程。如果再往後看,待到曲終人散的時候,趙雲一脈,更是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東林黨只是一個鬆散的文人團體,為何成了罪不可恕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