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58822771619

    在清末及民國初期,賣牛肉丸的小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們挑著小擔在汕頭老市區、潮汕地區挨街串巷叫賣。尤其是晚上,在韓堤路八角亭至中山公園後面的韓江一帶(既現在汕頭小公園一帶),常有穿梭小舟,船頭掛著一盞小燈,專為停泊在那裡的潮汕貨船供賣夜宵,專賣牛肉丸。20世紀40年代的新興街一帶飲食攤檔甚多。改革開放以來,牛肉丸成為汕尾乃至潮汕美食美名遠揚,其中尤以用料上等口味正宗的牛肉丸著稱。

    聰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將它引進“移植”過來。但潮汕人並不是簡單地將客家牛肉丸的製法照搬過來,而是揚其長、避其短,想方設法做出潮汕牛肉丸的特色來。

    如客家人捶打牛肉九,是用菜刀的刀背,而潮汕人改用兩根特製的鐵棒,每根約重1.5公斤,橫截面呈方形或三角形。將牛肉順著肉紋切成條,放在砧板上。手執兩把大鐵棒,左右開弓,反覆捶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漿。

  • 2 # 成長中的點滴

    潮汕牛肉火鍋,可謂火鍋中的一品例外。潮汕先民在沿海溼熱的氣候中,悟出重油重鹽不利於健康的道理,所以在烹製火鍋時,也僅以牛骨和白蘿蔔炊煮湯底,不見一星辣麻花椒。

    涮燙時相較其他火鍋也更講究,總是遵循「吃丸子—涮肉—喝湯—涮肉—涮蔬菜—下粿條」這樣的次序。

    華人吃牛的歷史

    《國語·楚語下》載觀射父語:「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也就是說,諸侯以下的身份,均無法食用牛肉,可見牛肉地位之高貴。

    《楚辭》的「大招」和「招魂」篇裡均記載了一次豐盛的筵席:八寶飯、煨牛腱子肉、吳越羹湯、清燉甲魚、炮羔羊、醋烹鵝、烤雞、羊湯、炸麻花、燒鵪鶉、燉狗肉。牛肉排在前列,其貴重程度可見一斑。

    西周時《禮記·王制》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兩千年前,漢律對殺牛者的懲罰更加嚴厲,殺牛者誅,替牛償命,哪怕是牛的主人。

    到了隋唐時期,規定屠牛者判一年。在宋朝,不是正當防衛的情況下,殺死他人的牛,要處以「決脊杖二十,隨處配役一年放」。

    明清時期則規定:屠牛者杖打一百,判一年半,流放一千里。清朝對吃牛肉者懲罰非常嚴格,皇宮菜餚也明確規定不能有牛肉。

    中華文明建立在農業之上,牛耕文化是古代農業及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古人如果吃了牛肉,會受到懲罰,那麼耕牛老了怎麼辦?古人在何種情形下才能吃上一口珍貴的牛肉呢?

    唐宋時期,除非是自然死亡或者病死,所有牛不管老弱病殘,一律都在禁殺之列。

    根據資料記載,如果耕牛老了,已經幹不了活了,需要向官方申報,之後才可以屠殺。不過,牛主人只能留下牛肉,其他的如骨頭、牛皮等是重要的生產物資,還要上交給官府,進行備案。

    對耕牛的保護和牛肉入饌的嚴格控制,直到清末才隨著政治經濟環境放鬆。民國建立之後,新思想湧入,人們才開始較為自由地吃牛肉。

    據說潮汕牛肉火鍋中,最重要的食材「潮汕牛肉丸」是由客家人所創。客家人和潮州人族群相鄰,客家人居住在山上,多倚靠黃牛和水牛進行田間生產運輸。

    最早的肉丸被稱作「肉餅」,皆因客家人勞作辛苦,口味重,刀工也粗,老的被淘汰的耕牛,肉質乾癟,大致剁來便蒸。

    時至今日,飼料的種植生產技術提高,加上優選優育,肉牛出欄率得到很大提升,所以潮汕牛肉火鍋的市場才能形成一定的規模。

    潮汕人何以「膾不厭細」

    潮汕地區位於廣東省東部,土地面積佔廣東省的5.8%,而人口卻佔全省總人口的14.15%,人口稠密。

    據記載,潮汕地區的先祖是夏周時期的閩族,秦漢以來因為政治活動,大量中原人南遷。在唐宋以前,潮汕都還是地廣人稀、經濟發展緩慢的地區;自唐後期起,受兩次南下移民浪潮的影響,這種局面得到緩解。

    南宋時期,由於戰亂,眾多皇親貴胄、王侯將相一路南逃至此,時人稱:「初入五嶺,首稱一潮,土俗熙熙,有廣南福建之語。」

    進入清朝中葉以後,又出現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而潮汕民諺有「縣縣有客,單澄海一縣無客」一說,是指潮汕各縣除了澄海,都有少量客家人。

    潮汕地區文化特色被不同時期、不同區域湧入的大量人口賦予了鮮明的特徵,同時又在共同的地理條件和飲食習俗下有所兼併、調和及趨同。

    雖然潮汕氣候溫暖溼潤,利於萬物生長,但也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經常遭遇風暴襲擊,對牲畜農作物的養殖考驗較多。

    人多地少及不穩定的災害,促使百姓透過精耕細作,去試圖解決土地資源和人口之間的矛盾,故潮人逐漸養成了「精細」為主的精神內涵。

    無論是手工業、農業、商業,還是藝術和飲食,都有深刻的「精細」烙印。而潮汕受韓愈等大名士影響深遠,尊重儒學,辦學勤勉,故又繼續形成了「精而不奸」的社會性格。

    輕巧之間出真味

    廣東菜三大菜系之一的潮汕菜,有數千年的歷史。潮汕人喜愛「鮮」味,一是新鮮,二為鮮味,特別強調以料本身取味,故潮汕菜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潮汕菜注重清淡、注重養生、注重原汁原味。全國許多菜系,崇尚濃厚滋味者居多,較少像潮汕美食這樣以清淡為主。

    然而,「清淡」一直都是古今大美食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清代美食家袁枚認為「味者寧淡毋鹹」,而現任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著名美食家蔡瀾,祖籍即為潮州。

    潮汕海岸線長,又遍佈江河水道。韓江、榕江、練江等21條河流交錯縱橫,總長7397公里,水庫、山塘3000餘座。除了臨海以外,潮汕地區淡水養殖面積廣闊,有近20萬畝。

    天然海水、淡水魚獲種類繁多,因地制宜、現捕現煮的美食,自然更追求鮮淡的簡約原味。

    著名潮學教授黃挺在《潮汕文化索源》中提到「晚唐以前,潮州屬荒僻之地」。地處溼熱的南方,人們少有喝烈酒的習慣,因而人人都有敏銳的味蕾,最能體味淡中的層次變化。

    幾支不同文化的人口流入,也將多種型別的烹飪方法引入。對當地有極大貢獻的韓愈,自然也將中原民俗帶到了潮州。而宋末皇室南逃,再一次把中原飲食風尚和方法傳到嶺南。

    北宋以來,韓江三角洲的開發和利用,使本區的生存環境日益改善,來自閩南的移民增多。潮諺有云:「潮州人,福建祖。」宋代名宦王大寶、明代學者薛侃、狀元林大欽、兵部尚書翁萬達,都是宋代由福建入潮的移民後裔。

    從福建遷移到潮汕的百姓,將閩地文化源源不斷地輸送入潮,雖境土有閩、廣之異,而風俗無漳、潮之分。

    宋代以後,閩潮兩地官員來往更加頻繁,不少福建人到潮州做官,給潮州飲食帶來閩南口味。潮人飲食受閩南影響較大,如重湯輕油、喜歡清淡等。清代淮揚菜透過商貿活動也有部分特色為潮菜所吸收。

    傳統潮菜以淡雅為特點,做法以水煮居多,有「鍋子」「火鍋」「打邊爐」等吃法,不用細究是當地自古就有,還是從北方傳入,受用廣泛是最好的體現。

    流動的盛宴

    重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冷鏈運輸技術的進步,其二是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追捧,其三是商人經營有術。越來越多的潮汕風物向外流傳,並不是近期才顯露端倪的。

    事實上,潮汕人本身就具備很強的「帶貨」能力,這和他們身上的適應變通能力、進取開拓特質是密切相關的。

    對當地影響深遠的韓愈,由於上書《論佛骨表》,史稱「韓愈諫佛」,導致憲宗震怒,被貶為潮州刺史。雖寫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的句子,但韓愈沒有沉溺在背井離鄉的悲慼感中,他反而迅速站穩腳跟,在潮州的8個月,治理水災,興建學堂,不為遠離廟堂而頹喪,而在蠻荒之地栽下重教育的種子。

    從此潮汕地區好學崇文之風尚開始形成,並且延續千年至今。

    近代以來,汕頭開埠,西方文化進入潮汕,潮汕人外出經商、過番謀生者眾多。

    而現如今,土地資源和人口之間的關係依然緊張,很多潮汕人便外出務工和經商,有人稱潮汕人是中國的「新猶太人」,每到一處地方,迅速適應環境,融入風土人情,就可以「此心安處是吾鄉」。

    大量走出去的潮汕人自然將本地區的飲食文化擴散到各地,而其健康清淡、鮮美精細的理念,遇到「營養過剩」的外地人是絕佳的補充,潮汕火鍋店往往門庭若市。

    因此,身邊常聽到人們爭談「匙柄」「三花趾」等潮汕火鍋中的食材,也可知原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國頻頻發生暴恐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