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扣毛
-
2 # 純鈞LHGR
首先來說,這句話裡有錯字。正確的說法是【聽調不聽轋】。“轋”字現在的讀音是hūn,但是在以前這個字讀xuān,意思是指車遇到車時避讓的行為。
【聽調不聽轋】在歷史上並不算少見。早先是指獨立的外編軍制,後來則乾脆連內政都自治了。歷史上的羅藝沒有過【聽調不聽轋】。
這個制度最早起源於周朝。春秋時期,“周”政權本身的屬地範圍越發縮減,天子勢力日漸衰微,無力再從政治經濟等方面鉗制各諸侯國,拿鄭、晉、齊、魯、燕、宋、楚等大國毫無辦法,只規定諸侯國仍對天子禮敬有加,但具體的事情一概由各國君主自行定奪。【聽調】的意思是說,天子的地位尚在,表面上還是各路諸侯的總領導者,比如諸侯甲想要向諸侯乙發動戰爭,必須要先請示過天子。而【不聽轋】則恰恰打了周天子的臉,意思是,當天子的政策與諸侯相左,諸侯有權不因天子的意願而改變自己的規章。也就是說,周天子不許他發動戰爭,只要他能找出理由來,該打還是打。
《西遊記》裡的二郎神【聽調不聽轋】有兩個原因:一,神話傳說中,二郎神的生身父親楊天佑被玉帝所殺,二郎神不滿天庭的亂七八糟規矩;二,二郎神除梅山兄弟以外,手下尚有1200草頭神,這些草頭神並沒有真正列入仙班。
我曾經講過這個故事,是很有意思的。二郎神修仙成功後,沒事的時候就在灌江口閒逛。有一次,他進入一座廟,發現廟牆上畫著一隻鳥,但沒有頭。二郎神一時興起,找東西把這鳥的鳥頭給補畫上了。結果呼啦出來一大幫雜牌小神,要拜他為老大。細問了知道,這是一幫草頭神,因選舉不出領袖,爭來鬥去又沒有結果,最後設了這麼一個問天卜,誰畫上鳥頭,從此就是這1200草頭神的老大。(後世也有根據此情節寫的小說,出現在《三言二拍》裡。)
這些草頭神雖有法力,有些甚至可能比一般的天兵還強一些,但都遠遠達不到真正神仙的程度。天庭不願意為他們安排職務,讓這麼多草頭小神輕易位列仙班,而二郎神有情有義,不肯放棄他們,因此才在灌江口獨立出一個小勢力範圍來,並用自己所得的香火豢養這些草頭神,實行【聽調不聽轋】。
其實天庭裡【聽調不聽轋】的神仙遠不止二郎神一個。事實上,三皇五帝、西王母、東王公等諸位始祖級大神都是【聽調不聽轋】,傳統神話再怎麼胡來,也永遠不敢僭越森嚴的封建階級制度。所以,人文神永遠大於宗教神。
包括太上老君也是。太上老君嚴格來說並不是玉帝的下級,他們兩個是平級的。因為太上老君是“道祖”,玉帝本身是道教神話人物,而且這個人物是後來才出現的。玉帝再大,不可能比“祖”還大。並且按照古代階級劃分也是,太上老君住“兜率宮”,而“宮”可不是臣子等級就有資格入住的。玉帝身份再高,仍舊脫生於道教,不能也不配超越道家始祖。
很多朝代都有過這樣的人物。比如殘唐五代的李克用,或是清代三藩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還有,就連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也是。靖康之恥後,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直到紹興三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以前,都是【聽調不聽轋】的。
-
3 # 宇宙星之光
就是說啊,因為古代大將個個都有自己的人馬,山高皇帝遠的,各自為王,吃香的喝辣的,朝廷對我好我可以聽你的,你要是對我不太好,那我就得想想了。在這個世界上真理只有一個,凡事都講個理,沒有理你的道路就很難走啊,就像古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是曹操的上司,但是曹操表面上聽上司的,但是其實一點都不聽天子的,因為曹操的勢力早已蓋過天子,那就有人說了,就直接殺了上司,自己當天子唄。那可不行啊,為什麼呢?這就是說凡事都將個理嗎,我要是直接殺了你難以服眾啊。表我可以任你調遣,實際上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誰知道對不對啊!對不對請大家給我個看法評論一下,告訴告訴我,我好累啊不想說了謝謝。
-
4 # 環球嚴選好物
聽調不聽宣的目的是為了自保。
古代很多大將。軍閥,都是實力對比後為避免互相損耗投降的,戰場上獻降書,或者託中間人談判。各種原因達成暫時妥協投降,但結果就是不信任。比如清軍和吳三桂,羅藝等。朝廷有可能贏但也會損失巨大就也會選擇允許。
所以,聽調就是我可以帶兵聽命令打仗或者移防。不聽宣就是不到朝廷當面聽旨。免得被扣押或者暗算。因此有些朝廷為了暗算軍閥,就在其移防過程中暗算。
-
5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一個政權的衰落就會出現“聽調不聽宜”的諸侯、王族、地方軍閥,也即皇帝基本上已經失去掌控天下兵馬的能力。
就如春秋戰國,天子勢力闇弱,當時很多諸侯國都獨立分化,主要有鄭、晉、齊、魯、楚、宋等,在名義上雖然屬朝編制,但都名在實亡,形同虛設。
東漢未期也是這樣,漢獻帝雖是一把手,但一切都要聽曹操安排,而孫權、劉備對朝廷的調動可以充耳不聞,或是拖泥帶水,隨便應付,更不用說宣。
曹操可以調孫權的兵去戰樊城,襲荊州,條件是朝廷封孫權為“荊州牧”。有利可圖,孫權自然樂意聽調,但如果沒有“甜頭”誰會聽從調遣?
-
6 # 銷聲匿跡142415358
這麼說吧,現代一般國家的軍隊都是國家所有,軍隊國家化,中央政府對軍隊控制力很強。,。古代社會,軍隊很容易私人化。
-
7 # 秦右史
在古代中國朝廷正常的制度下,武將聽調不聽宣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都是很罕見的情況,沒有一個皇帝會允許武將通天跋扈這種現象出現的。一般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和服從安排是傳統軍事制度的常態,歷代朝廷直接控制和賦予軍權下的武將,都是有很多防範約束的,比如年羹堯。
一些人把古典小說和影視劇中情節和真實歷史搞混了。只有在古代朝代末期武將跋扈、軍閥割據或羈糜地區,如地區節度使、邊疆土司或地方軍政豪族才會有類似的特權。古典小說中最著名的,當屬於《西遊記》中二郎神:
顯聖二郎為玉帝外甥,有梅山六弟兄,一千二百草頭神,聽調不聽宣。看出來了吧,首先你得是玉帝外甥、皇親國戚,還得有實力,法力強大,天庭投鼠忌器,不好處理才行,否則肯定是滅頂之災,二郎神有資本這樣。所謂“聽調”,就是尊重工作調動,接受調配。“不聽宣”,表示出我有地盤,不接受朝廷那種居高臨下,呼來喝去的旨意,其實就是地方諸侯一個實力和麵子的問題。
如同春秋戰國時代,虛弱的周天子可以名義上封諸侯國君主一個爵位,承認他們的霸主地位,但小弟們不聽自己的,最多是天子為正統武器:
自己奉天子以除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的大哥地位岌岌可危。甚至朝堂之上,百官得看眼色行事,如漢末獻帝與丞相曹操。聽調不聽宣,實際上也反映了古代朝廷的控制和威望程度,如果允許武將地盤內自主:
包括財政人事乃至調兵遣將,也就意味著朝廷控制無能,無法駕馭的現實。比如,清初年吳三桂等人,裂土封王,和朝廷是心照不宣的微妙關係。不過,朝廷一旦安穩下來,這批人必須處理,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至於所謂羅藝等人,且不說歷史上沒有聽調不聽宣的制度稱謂,就是實際上羅藝本就是地方諸侯,軍隊私有化,只是擁戴李唐為主而實施地方自治。李唐藉助羅藝掣肘北部突厥,羅藝在本質上不屬於朝廷的武將序列,而是戰略合作伙伴的關係。故而,後來羅藝叛亂,而此時唐朝已經安穩下來,軍力強大,不需要推戴必須集權了,羅藝失去了籠絡他的價值,自然就兵敗被殺了。
-
8 # 一枚明粉
在明朝末年就有一位這樣的武將,他叫祖大壽。遼東前鋒鎮總兵,明朝在遼東的定海神針。他的向背基本決定了明朝遼東戰略的成敗,但為什麼聽調不聽宣呢?
(祖大壽)
1、軍官世家的祖大壽祖大壽家族往前追溯,和戚繼光家族沒啥區別。淮右開國軍人常年駐防遼東,世世代代為國家守衛邊疆。作為回報,他們家族也有世襲職位。
(明邊軍)
從這點上說,祖大壽與國同休也是常態。平時在邊塞打打仗、發發財一輩子也就過去了。在他五十歲之前也是這麼渡過的,跟著李成梁、李如松都是這麼打。
到了和後金的作戰變得不一樣了,從遼東被打到了遼西,從廣寧被打到了覺華島(帶著一支幾千人的私兵)。
之後就是遇上了一生的貴人:袁崇煥。
(袁崇煥是他生命的貴人)
2、關寧軍的靈魂寧遠大戰,作為本地土豪又聽話的他和袁崇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寧遠大戰)
在寧錦戰役中,更是袁崇煥的股肱。到了袁崇煥督師遼東的時候,將部隊分為兩大塊,最強大的前鋒鎮,由祖大壽所轄;次強大的山海關鎮,由趙率教所轄。何可綱作為袁崇煥的親信,跟隨在身旁。
可以說祖大壽就是遼東最有實力的人。更關鍵的是己巳之變與大淩河之戰帶來的機遇。
(己巳之變)
己巳之變中,袁崇煥被抓,趙率教戰死,他自然成了關寧軍的領袖,帶著關寧軍出了山海關。
大淩河之戰中,何可綱被殺,他成了關寧唯一的元老,下面不是親信就是親戚,遼東軍只有他能指揮得了。
3、聽調不聽宣祖大壽聽調不聽宣也是有原因的,就是那兩件大事。第一次率兵東潰,形同背叛,和朝廷結下了樑子;第二次在大淩河被困投降,和朝廷也產生了懷疑。他不相信朝廷會放過他,所以一般不離開錦州,絕不去京師陛見。
(錦州的位置)
但作為世代報國的家族,也有自己的榮譽。在袁崇煥死後,祖大壽接受朝廷的調令。諸如1634年,清軍攻擊宣大,祖大壽整頓兵馬,派祖寬、祖大樂的率軍援救;1636年清軍再次入關,祖大壽在率兵入衛的時候,先攻擊了多鐸,多鐸部受到重創。
1638年,清軍再次入關,祖大壽再次入衛。在邊口反擊的時候,和孫傳庭有過一次交流,雙方一塊看了曹變蛟的山地攻擊。
(多次率關寧鐵騎入關)
4、後果只要有隔閡,就會有空子。他曾經的部下,大淩河之後歸了清朝,就對皇太極說:我們圍了錦州,祖大壽肯定不會放棄他。
確實是這樣,錦州是祖大壽多年經營的基地,離開錦州,很可能一無所有,而且被朝廷算了總賬。所以他死守錦州,而明王朝也在不自覺中被拉入決戰。沿邊積攢的精銳一夕喪盡。
(松錦決戰形勢圖<有小說部分>)
中央集權的衰微、邊鎮土豪的壯大,雙方縱然沒有撕破臉,但比起令行禁止的對手而言,遲早會輸掉一切的。
-
9 # 華陽洞主
可以調動,但不會宣召入京,這在明代只有藩王屬於這種情況,明代藩王就封之後再也不允許回京,至於其他文官武將不會存在這種情況,都是皇帝說了算,可以隨意排程,任意宣召。
-
10 # 炒米視角
古代的武將“聽調不聽宣”,是封建時期的一種相互妥協的權宜政策。
能夠做到“聽調不聽宣”的武將(諸侯、節度使)通常手裡有一定的實力實際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朝廷實際上已經無法驅使你,即便想讓你完全聽話,那可能也要付出兩敗俱傷的代價而得不償失。但是同時這個武將並沒有意願去挑戰朝廷,另立山頭,而是願意在遵從你的大的體制框架下做個臣子。所以相互之間妥協一下,武將仍然稱臣,朝廷有調遣武將的權力,但是至於執行不執行,還得看武將自己從自身利益斟酌一下,是否聽從朝廷的調遣。
簡單來說,就是名義上我還是你的臣子,聽從你的調遣,但是你的命令我想執行就執行,不執行你別別生氣,因為你拿我沒辦法。
這種“聽調不聽宣”的例子,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文學作品裡都很多。比如《西遊記》裡的二郎神;《隋唐演義》裡的羅藝;《殘唐五代史演義》裡的李克用;《康熙王朝》裡的吳三桂,等等。
但是往往這種關係通常也只是暫時性的,不可能永久存在。在楚漢爭霸的關鍵時刻,韓信、彭越雖然名義上仍然屬於劉邦陣營,但實際上,就屬於那種“聽調不聽宣”的情況。包括九江王英布,事實上都屬於獨立的軍事力量,他們站在楚漢任何一個陣營,都能擊敗另一個陣營的人。
但關鍵時刻,韓信和英布都屈從了眼前的利益。劉邦相對項羽最大的優點就是敢於畫餅,劃陳(淮陽)以東至海廣大地區為齊王韓信封地;封彭越為梁王,劃睢陽以北至谷城(山東東阿南),為其封地。反正這地盤現在也不是自己的,這場仗要是打輸了,別說這些許出去的地盤,就連自己吃飯的傢伙都保不住,所以關鍵在於要把韓信、彭越等人綁在自己戰車上。
而韓信要求劉邦封個假齊王,就是典型的要開始擁兵自重了,往前多走一步,那就是”分庭抗禮”。而謀士蒯通則建議他按兵不動,且看楚漢之間鷸蚌相爭,自己坐收漁翁之利。但是韓信未採納,所以就沒有形成“三足鼎立”、”分庭抗禮”的局面。
而這種局面就是典型的”聽調不聽宣”,因為劉邦在那個時候並不能把韓信怎樣,而對於劉邦的命令,韓信可以選擇性執行。但是這種“權宜之計”在楚漢爭霸分出結果的時候,則戛然而止。事實上,當西楚覆滅的那一刻,劉邦就成了事實上的天下共主。
而此刻韓信再想維持那種半獨立的“聽調不聽宣”的關係,則已經不可能了。而且“聽調不聽宣”的結局往往都是“悲劇”。天下既定,韓信再想分庭抗禮,已經不可能來,最終被貶為”淮陰侯”,失去了軍權,淪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所以以史為鑑,在關鍵的方向性問題上,沒有模稜兩可的答案。要麼獨立出來,分庭抗禮;要麼老實巴交扛活,聽人差遣。千萬不能“玩曖昧”,搞“聽調不聽宣”,這個結果只會把自己帶進坑裡。
回覆列表
你初中班主任管理學生,要求是好好學習不許講話不許打鬧。大部分學生都比較聽話,規規矩矩,但總有些刺頭學生,長的人高馬大調皮搗蛋,不服管教,經過多次拉鋸戰之後,你們班主任與刺頭達成妥協,只要不影響其他學生上課,保持課堂秩序,就對刺頭學生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名義上還是這個班的學生,實際上不參與班級學習活動,這,就叫聽調不聽宣。
本質上,聽調不聽宣發生在地方軍閥實力強大,僅僅略遜於中央的時候,皇帝覺得徹底征服軍閥代價太高,於是妥協放權,換取地方軍閥名義上的歸順,歸順的力度取決於地方軍閥與皇帝實力的差距。
不過這種狀態一般極不穩定,在兩代人內,不是皇帝騰出手來剷除了地方軍閥,就是地方軍閥起兵造反推翻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