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0086江耳

    在古代,狗在生產、生活中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故後金社會養狗之風極為盛行。然而,在後金進入遼瀋地區第十個年頭,即天聰六年正月,皇太極卻頒行了與養狗風氣相背的“禁狗令”。

    那麼是什麼情況讓皇太極出臺了這個政策?

    史書記:天聰六年正月二十九日,漢人生員“胡貢明陳言圖報奏”稱:“書曰‘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雖是富庶的景象,然今人家養狗忒多,吠形吠聲,徹夜喧天,聽實不堪,遽行查逐,亦非不當,想皇上亦自有個主意。但養狗以防賊,每家限留一二隻,亦不為多。今盡逐之,恐人間門戶無所司管,為盜者必將乘機竊發,偷奸必將恣欲亂行,向之得以高枕,今必不能帖席也。況奸、盜二事,中國最重,若盡去其狗,是欲教人揖盜容奸也,是欲縱人犯盜犯奸也,甚於民間不便。伏乞聖裁。”

    我們從上述兩份奏章中看,高、胡二人為我們提供了四個方面的資訊:

    其一,“禁狗令”適用範圍僅限於城內;

    其二,高、胡二人將法令頒行的原因歸咎於城內各家“養狗忒多”,少則“二三條,多有五六條”,由此導致“吠形吠聲,徹夜喧天,聽實不堪”;

    其三,此時徹底貫徹該法令存在的問題,即城內之狗盡去,“恐盜賊生心”,“盜者必將乘機竊發”;其四,提出折中建議,主張“每家止存一條”,或“限留一二隻”,以作司門戶防盜之用,“姑俟昇平”“即不用亦可”。

    但最終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後金在進入遼瀋地區後,狗在滿族人社會生活、生產中地位轉移是驅狗出城法令頒行的根本原因。

  • 2 # 歷史角落的一滴塵埃

    皇太極在位時期,出現了幾封建議禁止城市養狗的奏摺。當時,在瀋陽城裡,家家戶戶都養狗,有的家庭還養了好幾只。在城市中,一隻狗叫,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叫聲,後金政權的貴族們很不適應,包括大汗皇太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皇太極嚴禁在城市中養狗。尤其是皇太極稱帝、把國號改為大清以後,更需要正規化,禁令更加嚴格。

  • 3 # 鄂東散人

    在古代,狗在生產、生活中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故後金社會養狗之風極為盛行。然而,在後金進入遼瀋地區第十個年頭,即天聰六年正月,皇太極卻頒行了與養狗風氣相背的“禁狗令”。

  • 4 # 蟈蟈的文史原創

    狗在當今的社會是我們人類的忠實夥伴,現在很多人都把狗當做寵物來養,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狗的作用一個作為陪伴的寵物,一個是可以看守庭院。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狗在很久很久以前,它的作用可不只是以上說的兩個方面,當時人們對於狗的熱愛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這個時代就是後金。

    皇太極

    後金在最初時期,生活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以遊獵為主要的生存方式,作為遊牧民族,狗在後金民眾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位置:

    1. 作為狩獵的高階助手。其實這種功能現在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區,狗仍然被用來幫助人類放牧,何況是那個時代,遊牧是後金統治者獲取財富的主要手段,所以,狗在幫助人們放牧、狩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作為貴族狩獵娛樂的參與者。除了幫助人們日常放牧之外,後金貴族在狩獵娛樂過程中,狗是他們狩獵成功的重要幫手,幫助後金貴族圍攏獵物,擒拿獵物。

    所以,當時後金各家各戶都養著很多隻狗,平均一家一戶都要有三四條狗。當然,後金統治者也鼓勵大家養狗,就連一些獎賞上,都將狗作為一種獎勵的標的物。

    之所以後來皇太極會頒佈禁狗令,這是後金政權進入遼瀋地區後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生產關係的變革導致的。在白山黑水之間時,由於與漢族之間閉塞的交流,導致他們作為遊牧民族基本的生存手段就是遊牧、狩獵,而這兩項活動都需要狗來參加增強保障。而隨著到達遼瀋地區後,後金政權實際上在逐漸擺脫了單一的遊牧作為經濟基礎的格局,農業經濟、手工業等等逐漸興起,並逐步成為後金經濟的主力,而遊牧和狩獵成為輔助手段。這就形成了狗多為患的狀態,最後頒佈了禁狗令。

    2. 城市居住環境所決定的。之前後金馳騁在白山黑水之間,四處遊蕩狩獵,哪裡水草豐美就去哪裡定居遊牧,但隨著到達遼瀋地區之後,農業經濟佔據主導地位之後,逐漸形成了長期固定的居所,修建了城市和皇宮,後金統治者逐漸定居在城市之中。而此時狗的矛盾就突出出來,因為家家戶戶養狗特別多,夜間一條狗叫,導致每家每戶狗都在叫,這樣的連鎖反應導致夜間十分擾民,狗叫不光普通老百姓能聽到,皇宮內的皇太極也能聽到,這樣的擾民打擾人們的休息,所以皇太極頒佈禁狗令,而且禁狗令僅僅是針對城市之內的,不限城市之外,最終經過反覆研究,決定每家每戶只准養一條狗。

    3. 此時狗僅僅作為貴族狩獵之用。當然,貴族在狩獵時還是需要狗的配合的,但是貴族們也不是天天去狩獵,而且也不需要那麼多狗來幫助狩獵,所以,狗的數量就顯得超出了實際所需的數量。

    從主角到配角的轉變,最終讓皇太極釋出了禁狗令,也反映了後金政權社會的變化和發展。至於多餘的狗是如何處理的,史書沒有明確記載,應該有專門的圈養機構,畢竟狗狗為後金政權作出了很多的貢獻。

  • 5 # 史味人生

    《黃飛鴻二·男兒當自強》中有一段關於“狗肉”的對話:

    黃飛鴻、梁寬、十三姨在吃“香肉火鍋”,十三姨不知道香肉就是狗肉。

    黃飛鴻:十三姨,你喜不喜歡狗啊。

    十三姨:喜歡啊,狗懂人性嘛,所以我喜歡狗多過喜歡貓。怎麼了?

    黃飛鴻:沒什麼,吃飯吧。

    梁寬:每個人喜歡狗的方法不一樣。我跟師父也喜歡狗。

    對於“吃狗肉”,南有廣西“玉林狗肉節”,北有東北“狗肉火鍋王”,但是對於東北人而言,養狗的作用絕不僅限於吃,在交通不便利、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狗的作用要比現在的“寵物”要強的多得多。

    後金(滿清)的養狗風氣

    在滿清打進遼瀋地區之前,因東北氣候寒冷,狗在女真人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不亞於中原的牛羊,所以後金體系中養狗之風盛行。比起現在的“寵物狗”觀賞的唯一作用,在後金社會中狗被賦予了以下作用:

    1、狩獵:在狩獵經濟主導的女真人社會體系中,狗被作為驅趕野獸的小能手,被廣泛使用,有“野人多牽狗出行”的說法;

    2、衣食住行:當時有“狗皮大衣”的流行風,耕田也用,供食也有狗的參與,交通工具亦用狗,即便在後金農耕經濟的後期,獵狗依然被族人廣泛飼養;

    3、觀賞用:作為觀賞用的寵物狗在滿清入主中原後,成為貴族階級的時尚。清代郎世寧在宮廷內曾創作了《十駿犬圖》軸十幅,畫了十條品種高貴的名犬,這些名犬雖有獵犬,但大多數都是“寵物狗”性質的。

    傳說中皇太極的“禁犬令”

    儘管“狗”在女真人的社會風俗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後金進入遼瀋之後的第十個年頭,皇太極曾經頒佈過“禁犬令”,令人費解。然而探究其當時的社會環境,發現皇太極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禁犬令”也不是想當然中的“通殺之”。

    對於皇太極的“禁犬令”,法令的公佈和內容在史書上並無準確記載,目前僅能在《天聰(天聰是清太宗皇太極年號)朝臣工奏議》中找到一絲端倪。

    天聰6年正月初九高士俊在奏摺中寫道:

    昨奉旨傳諭,養狗者拿去城外。然一家少有兩三條、多有五六條……懇乞賜每家僅存一條,或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即不用亦可。

    明確提到,“奉旨”!

    奉什麼旨?養狗者拿去城外!

    足證當時皇太極的確頒佈了“禁犬令”,雖內容不詳,但大抵中心思想是“逮捕養狗的人的扔到城外”。說明禁犬令只是針對“城市內”,而非“郊區、農村”。

    同年正月29日,胡貢明在奏摺中寫道:

    雞鳴狗吠相聞,雖是富庶的景象。然今人家養狗忒多,吠形吠聲,徹夜喧天,聽實不堪……但養狗以防賊,每家限留一二隻,亦不為多。今盡逐之,恐人間門戶無所司管,為盜者必將乘機竊發……甚於民間不便

    證明皇太極“禁犬令”實行的非常徹底,乃至於“盡逐之”。

    皇太極為何要頒佈禁犬令?

    透過高士俊、胡貢明奏摺也可以看出禁犬令的緣由:

    1、狗太多;

    2、狗聲鼎沸,令人煩擾;

    在此之前,天聰5年,皇太極曾頒佈法令:

    如犬咬牲畜至死者,以肉歸畜犬之主,令其賠償。

    足證,在當時的遼瀋城市中,這些數量龐大的狗,已經對人員密集的城市區域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困擾,獵狗咬傷牲畜的事件屢屢發生,請注意這些“犬”都是身經百戰的獵犬,有著優秀的血統,殺傷力絕非一般的寵物犬可以比。

    所以“獵犬造成的社會問題”也可以稱之為皇太極頒佈“禁犬令”的一大誘因,同時禁犬令的公佈也證實了當時脫離了狩獵體系的後金社會中,狗的地位下降,“狗”在女真人的日常生活中除了“防盜”以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這是社會文明發展所導致的,因此“禁犬令”就此誕生。

  • 6 # 上將軍潘鳳

    我是歷史小明王,我來回答。

    關於養狗,禁狗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你喜歡的別人討厭,你討厭的或許別人又喜歡,對愛狗人士來說狗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對於厭狗的人來說這種畜生咬你一口那是很疼的,在清朝的時候也發生過養狗矛盾的事情,最後被皇太極強制解決了。

    當時的東北百姓養狗之風非常隆重,幾乎家家戶戶都養了好幾個,那時候滿清皇室也都是居住在此地,養狗的人多了這自然衛生條件就很差,那時候街道上可是沒有清潔工的,這狗在大街上到處標記自己的地盤,而且它們也非常好鬥,經常是一群狗互相撕咬很容易引起恐慌。皇太極對此也是忍無可忍,最後下令全面禁止養狗,如有違反就等著坐牢吧,這才把問題給解決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豬狗相存必生惡鬥,大家都知道皇太極他爹名字叫野豬皮,這時長有獵戶帶著獵狗進山裡打獵,碰到野豬這種美味當然不會放過,就讓獵狗去咬,往往幾條惡狗同時出擊,這野豬皮再厚也能撕出口子來,這時候獵戶出馬這野豬就十拿九穩了,這皇太極也迷信之人,這狗既然克他爹,那就不讓養狗啦。

  • 7 # 穿越再現彼岸

    清軍入主北京之前,在漁獵時期的滿族人大都養狗,在打獵中是一種助力,還可以看家護院,當時滿族人是非常喜歡狗的。當時殺不殺狗沒有明確記載,不過滿族人吃狗肉當時還是有記載的,從側面反映滿族人是殺狗的,一般不輕易殺而已。

    皇太極當時曾經頒佈“禁狗令”而不是“禁犬令”,而且非常嚴格,一字之差。(鷹犬是滿族人打獵必備,後期打獵主要是為了娛樂,不是為了生活)

    皇太極“禁狗令”具體內容如何?

    皇太極禁止在城市養狗法令不見於史書記載,但根據已知文獻來看,應該在天聰六年正月初八(1632年)下達的命令,禁止所有人(包括滿人)在城市(瀋陽為主)內養狗,違令者押出城外,每家每戶都不能養。

    這條法令僅限於城市地區,鄉村沒有實行。一時間瀋陽城內殺狗成風,賣狗肉賣狗皮的滿了大街。

    有一大臣高士俊在“禁狗令”釋出的第二天(正月初九)就上書了,大意是這樣的:皇上你昨天下達了“禁狗令”,凡是再養狗的要押到城外去。可是現在城裡幾乎每家每戶都養狗,少則兩三條,多則五六條,盜賊一來群狗齊叫,把盜賊都嚇跑了,狗還是有用處的。現在“禁狗令”一下,瀋陽滿大街都是賣狗肉賣狗皮的了。皇上你看看可不可以一家留下一條看家,望皇上恩准。(皇太極劇照)

    這事皇太極肯定沒批准,因為後來還有要求停止“禁狗令”的奏摺出現。

    皇太極為何釋出“禁狗令”?

    時代在進步,形勢在發展。皇太極領導滿族人開始踏上征服之路,很多滿族人從鄉間田野進入城市生活,但是仍然保持在田野的生活作風,養狗成風。

    從滿族的發展來看,他們大部分已經由原來的狩獵經濟改變為農業經濟,很多人已經搬到了城市生活,狗原來作為狩獵和看家護院的職責已經發生了改變,不再是滿族人生活的必須,成了滿族人的娛樂動物,其現實作用已經大大降低。

    再者,滿族人家家戶戶養了這麼多狗在城市內,晚上一有動靜所有的狗都在叫,搞得全城人心不安,以為發生了多大事情,皇太極更是感到厭惡。

    第三,這麼多狗在城市溜達,難免出現狗咬人、狗咬牲畜等事件發生,非常容易引起民事糾紛,重者可能引起貴族之間的爭鬥,更有甚者夠可能咬人致死或者傳播狂犬病等一系列嚴重後果。

    皇太極肯定收到了不少有關狗引起的案件,很多下級官吏肯定有不少人忙於處理糾紛,於是果斷下令,城市內禁止養狗,一條也不行。

    看似簡單一條“禁狗令”,反映了滿族人生活的轉變,反映滿族人民風俗習慣的改變。皇太極的強令是要求滿族人適應城市生活以及民族發展的需要。

    現代中國絕大部分城市嚴格限制養犬,一般都有相應的養犬管理規定,禁止飼養大型犬和烈性犬。

    假如現代城市一家一戶養一條狗,城市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 8 # 歷史時燒錄

    天聰六年正月初八,皇太極頒佈“禁狗令”,聖旨上寫到“養狗者拿去城外”,也就是說皇太極要將養狗的人都攆到城外去,禁止人們養狗了,這是為什麼呢?要知道對於清朝時期的滿族百姓們來說,狗不僅僅只是用來看家護院的,也是他們生活中的夥伴。

    皇太極頒發“禁狗令”的原因

    清朝時期的滿族人本身愛狗,而養狗也都是個人行為,理應是自由不被約束的,那麼皇太極為何不讓他們養狗了呢?

    一、狗吠聲音不絕,影響人們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皇太極時期,養狗似乎成為了一種風俗,於是家家戶戶養狗,不光養狗,還都往多養,幾乎每家都有幾條。養過狗的朋友都知道,狗狗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湊臭熱鬧,這不張三家的狗叫喚了,李四家的狗立即便會進行迴應,王二麻子家的狗一看,大家都叫,那我也不能示弱啊,於是也發出“汪汪汪”,於是狗剩、春花、王二小、大胖等家的狗全部發出“汪汪汪”,更可氣的是這個時候往往發生在深更半夜。

    二、狗狗不衛生,滿大街排放便便

    狗不像豬全都是圈養,有很多人家的狗都是散養的,甚至有些狗直接就變成了流浪狗,而隨著狗狗越來越來,大街很快就“不忍重負”,到處充斥著狗狗的身影,狗狗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隨地大小便,所以一時間城市中到此瀰漫著狗糞的氣息,在古時也是很在意城市建設的,顯然狗狗的行為非常不利於這一點。

    三、狗狗數量多,易引發傷人事故

    古代也和現在一樣,很容易發生狗狗傷人事件,而在皇太極時期,狗狗的數量達到了頂峰,因此伴隨而來的是更多的狗狗傷人事件,一時間因狗狗而引發的糾紛案件數不勝數,而這樣的事故也和現在一樣,很難很少的處理,因此狗狗不光隨地大小便,還會帶來刑事問題。

    四、狗狗的用途變小

    清朝的統治者滿族人本是以打獵為生,而打獵的過程中,狗狗是人們最得力的夥伴以及幫手。但是在滿清入關之後,人們不在打獵了,而是過起了守家待業的安居生活,所以狗狗的用途變小了,甚至變為了可有可無,所以皇太極才會說,狗狗沒有那麼金貴,都不要養了。

    正是這些問題,將當時的社會攪得烏煙瘴氣,皇太極最後沒有辦法,不得不頒佈“禁狗令”,“養狗者拿去城外”,最後還是以強硬的手段制止了人們瘋狂養狗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胤礽犯了哪些錯,導致他失去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