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西安這些年
-
2 # 月古史話
因為漢朝的推恩令是在平定了七王之亂之後,才得以實行的。到了明清時期,宗室子弟的狀況跟漢朝是不一樣的,也就導致推恩令在明清的時候不適應當時的狀況。下面我們來先看一下漢朝,當時推行推恩令的背景,以此來說明為什麼在明清的時候沒有實行推恩令。
漢景帝平七王之亂,中央集權得到加強在漢景帝時期,漢朝爆發了七王之亂。因為當時漢景帝登基以後,在大臣的建議之下,想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基於這個目的就下詔準備收回諸侯王的封地,但是在當時西漢的諸侯王權力很大,他們就是一個一個小的國家,掌握著封國的政治軍事實力,而且實力是非常強的。所以在漢景帝下詔之後,就有七位諸侯王發動了叛亂,不過最終還是沒有獲得成功,叛亂被平定。
雖然說漢景帝一開始收回封地策略沒有成功,還導致了七王叛亂,但是透過平定了七王之亂。漢朝把當時諸侯王勢力對中央的威脅基本都清除了,這些諸侯國已經沒有實力和中央來掰手腕了。所以自漢景帝開始,漢朝的中央集權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漢武帝頒佈推恩令,進一步瓦解諸侯王實力漢景帝平七王之亂之後,雖然沒有一次性到位,將所有諸侯國全部收回封地,但是這場勝利為後來的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打了堅實的基礎。到了漢武帝時期,基於漢景帝打下的基礎和當時漢朝國力的日漸強盛,諸侯國的實力與中央進一步拉大,在這個背景下漢武帝頒佈了推恩令。
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了嫡長子繼承王位以外,需要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其他子弟。由皇帝來制定封號。這樣使諸侯王的封地被分割,進一步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各個諸侯國的諸侯王雖然說不情願,但是沒有辦法。畢竟起兵又幹不過漢武帝,只會找死。另外就是對於諸侯王的子弟來說,本來只有家族的嫡長子能得到好處,有推恩令的實行,自己也能分封列侯了。所以很多諸侯王的庶子都是支援這個政策的,這也導致的諸侯王內部不統一。
正因為以上內外部的的原因,漢朝得以推行了推恩令,將諸侯國越分越小,諸侯王的實力也越來越弱,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明太祖朱元璋在封藩策略,功虧一簣明朝時期,首先我們來看看明朝時候的藩王,雖然朱元璋為了使老朱家更好的掌握明朝的權利,也將自己的兒子都封了封地,而且一共分了20多個王。但是朱元璋也不是沒有想到分封諸王的有害之處,他也是做了一些準備的。
為了防止以後藩王叛亂,朱元璋在封藩時規定了雖然當時的藩王可以建立藩國,但是沒有民政和軍政的治理權,治理權掌握在中央派遣的布政使手裡。另外對於軍隊這一塊,管理是非常嚴格的。雖然說藩王戰時有指揮軍隊的權力,但是在平時藩王是沒有軍隊的控制權的。朱元璋是將軍隊的控制權和指揮權分離開的。
不過祝朱元璋還是棋差一招,最終朱棣也是透過起兵叛亂奪得皇位的。因為他自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所以他不好在明面上進行削藩。如果朱棣搞推恩令,那勢必會導致其他諸侯王反叛,以和朱棣一樣的理由來威脅中央的統治。所以他就採取了先收取藩王兵權的政策,規定藩王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封地。不過由於明朝的削藩不徹底,也就造成雖然沒有因為藩王叛亂而毀滅,卻因為老朱家藩王的人數太多,最終對朝廷的負擔太重,直接拖垮了明朝的經濟。
清朝親王被嚴格控制,權利大不如前朝到清朝的時候,算是吸取前面王朝失敗教訓最徹底的了。在清朝的時候不需要進行推恩令,因為當時清朝的親王必須全部住在京城裡,皇帝給你賜宅子。把你養著,親王們就舒舒服服的待著就好了。除此之外,親王們也沒什麼自由,當時的親王外出超60裡的地方,如果你沒有提前通報宗人府,那不好意思了,就會被認為你有謀逆的嫌疑了。
可以說清朝將這些宗室子弟在明朝的基礎上進一步圈禁了。明朝朱棣的時候,是圈禁在全國各地各個封地裡面不能出了封地,出來就得死。清朝做得更徹底,直接放在京城裡面。隨便亂跑也會有性命之憂。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因為棋差一招,導致朱棣謀反成功。朱棣因不是正統繼位,也就不適合去推行推恩令;到清朝的時候推恩令對清朝的狀況而言,完全沒有必要去實行了。可以說政策是否能用,要取決於實際的情況,某一時期好的政策不一定任何時候都適用。
-
3 # 歷史的視界
導讀:漢朝能實行推恩令,明清為什麼不行?這個問題要從推恩令產生的時代背景、推恩令本身具體內容、推恩令產生的作用和漢朝之後的朝局變化來分析。
劉邦制定了郡國並行制
說起推恩令一定要先說分封制。分封制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帝王用來獎勵和籠絡王室和其他勢力的一種重要手段。皇帝將領土分封給王室宗族或者有功之臣,以保證統治的穩定性。
漢朝是中國自秦朝之後,第二個大統一國家。對於這種政治局勢的統治,根本沒有經驗可以借鑑。所以,分封制在漢高祖時期被劉邦仍然被大大規模運用。
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能夠穩固,籠絡人心,劉邦就實施了郡國並行制。將漢朝領土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和跟著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以至於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封國。
隨著漢朝的發展,各大封國的勢力也在不斷膨脹,並且開始逐漸影響到了漢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雖然在“文、景”兩帝進行過一定程度的削藩,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甚至在漢景帝時期,出現了“七王之亂”,嚴重影響了漢朝皇室的集權統治。
直到漢武帝初期,情況更加嚴重。漢朝內部開始出現“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簡單的說,就是漢武帝的皇位開始不穩了。
漢武帝推行了推恩令
於是,在公元前127年正月,漢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議,變堵為疏,從削藩變成了推恩。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削藩是收回各大封國的領土和權利,這就引起了各大諸侯藩王的強烈反對。
而推恩則是將領土和權利分散出去。讓原本只有諸侯的嫡長子,才能繼承封國的全部領土,變成諸侯的所有兒子都可以繼承封國領土。而權利方面,嫡長子可以繼承王位,其餘的兒子都可以在封國內封侯。
而新的封侯國不再受諸侯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結果就導致這些諸侯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小,小到什麼程度呢?
“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國不過數十里”。這就導致了各諸侯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大幅分散,力量越來越小,根本無力再和中央朝廷抗衡。
朱元璋時期仍然實行了分封制
那麼到了明清時期,同樣是中國的大統一王朝,但是統治階級對於這樣大統一政權的統治,已經有了很多可以借鑑的經驗。更有很多的前車之鑑,讓後來的統治者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不會再允許出現像漢朝諸侯國那樣的國中之國,甚至讓他們擁有自己的統治體系。
所以,明清時期的各大藩王存在的土壤,已經和漢朝時期完全不同。而對於這些藩王來說,同樣也有很多可以參考的歷史經驗。推恩令在明清這樣的大統一王朝裡,就很難推行的下去。
先說明朝,明朝的朱元璋時期,朱元璋同樣的將自己的兒子們都進行了分封。後來朱允炆登基後,也是進行了削藩,結果導致朱棣造反。這個時候,朱允炆並沒有使用推恩令。
這裡面的原因,跟當時朱棣手上掌握的軍事力量分不開的。朱棣可不是漢武帝時期的那些諸侯王,他可是真正的帝王霸主。推恩令這種招數對他根本沒用,所以朱允炆乾脆就不用,直到被奪取了皇位。
朱棣登基後,開始用經濟圈養藩王
等到朱棣登基後,有鑑於藩王的巨大隱患,他自己就是藩王造反奪取的江山。所以,他透過提高藩王的經濟待遇,來換取藩王軍事特權的軟性削藩方式來削藩,同時還限制了藩王的人身自由。
他制定的藩王制度是這樣的,“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並能世襲罔替。”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盡管也有很多的藩王,但是他們沒有封地;有王爵在身,但他們沒有管理政治軍事的權利。他們可以享受待遇,而且還不用做事,最重要的是還可以世襲罔替。
這不管事也不做事,那肯定是沒有權力了,就是想鬧事他也鬧不起來。明朝的藩王制度就好似圈養動物一樣,把這些藩王給圈養了起來。在這種環境之下,藩王想不迅速腐化都難。而隨著藩王的腐化,藩王的軍事能力更加減弱。那還有什麼能力造反呢?
所以,明朝對付藩王的方法,就是透過不斷增加藩王的經濟權利而讓藩王腐化,從而達到軟性削藩的目的,這個招數比推恩令更厲害。
順治死的早,平三藩就只能康熙做了
到了清朝初期,清朝統治者剛進入中原不久,沒有辦法控制局勢。所以將一部分有功的明朝降封為藩王。當時最大的藩王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仲明,這三人也就是傳說中的“三藩”。
因為清朝的開國皇帝順治死的早,所以平三藩的責任就落到了康熙的頭上。在這次削藩的過程中,康熙同樣沒有用推恩令,他直接用一拉一打的方式對付三藩。
康熙十二年,也就是1673年3月,尚可喜上奏請辭,同時申請讓他兒子尚之信繼承爵位。康熙同意尚可喜的辭職,但卻沒有讓他兒子繼承爵位,正式拉開撤藩大幕,隨即三藩公開造反。
此時的康熙表現出他卓絕的政治眼光,他認定吳三桂是造反的主要人物,必須打掉。而另兩位藩王則則以招撫為主,只要肯降,既往不咎。最終,歷經8年三藩之亂被平定。
慈禧搞的烏煙瘴氣,各藩王也沒辦法
之後的清朝政府對藩王行為的管理越來越嚴格。藩王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嚴格管制的,出城必須上報皇帝,如果擅離封地超過60裡就要定罪。
另外,被分封出去的皇子很數,大多數被留在京城,而且沒有兵權,所以想鬧騰也沒有機會了。還有最厲害的一招,清朝的藩王爵位不是世襲的,甚至還會降爵。
每傳一代,爵位就要降一級,如果沒什麼軍功或者皇帝的賞賜,基本四五代之後,就跟平民沒什麼區別了,那還能力造反嗎?
所以清朝兩百多年的統治裡,沒出現過藩王造反的情況。而清朝政府對藩王這樣嚴格的管理,有利也有弊。到了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把朝廷搞的是烏煙瘴氣的,許多藩王對慈禧都是敢怒不敢言,但由於沒有條件,所以只能看著清朝走向衰敗。
所以,由於清朝對藩王的管理非常嚴格,藩王根本就沒有條件造反,那就更用不著推恩令了。
主父偃的推恩令只能在漢朝環境推行
綜上所述,推恩令除了在漢朝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有用,往後的朝代根本就沒辦法用。政治環境不同、朝廷的管理方法不同都制約了推恩令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人是會學習的。歷史上那些帝王、藩王哪一個是省油的燈。哪一個不是把前朝的歷史學個透徹,什麼政治、軍事、經濟。
推恩令這個大殺器漢朝用過之後,後面的朝代怎麼會不關注,大都會了解個透徹。這就導致了推恩令根本就沒有環境來使用了。
-
4 # 行話歷史
因為情況不同,沒有必要。
首先大概介紹一下推恩令。
推恩令是漢武帝實施的一種軟性削藩政策。具體執行並不是靠武力,而是透過所有兒子都可以繼承部分土地和權力來對藩王的整體權力進行分化。
這樣一來這項政策不但不會有阻力,反而執行的特別好,不知不覺,已經消除了藩王危險。
這項政策執行的背景是郡國並行制導致的藩王林立,前面已經七國之亂了,各諸侯實力有所下降,另外諸侯問題是整個國家的大問題,並不是某一塊,或者某幾個人的問題,所以勢必不能透過雷厲風行的手段。
但是這個情況到了明清可就是大大不同了。
首先說明朝
明朝最開始朱元璋就非常注意這個問題,在傳位朱允炆的時候,除了朱棣因為要駐守邊疆,手裡有一點兵權,其他藩王啥都沒有,造反,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朱允炆上位以後,唯一的威脅,其實都不算威脅的就是朱棣一個人。這時候按照正常的思維來說,肯定打的過啊,就一個藩王,三下五除二收拾了就行了,那麼麻煩幹啥。
再說,就真實行推恩令,朱棣實施不實施還是一個問題,見效也確實比較緩慢。
到了清朝,順治皇帝在位的時候沒有解決藩王問題,所以康熙在位的時候進行了平三藩。
首先這三藩都是處在西南邊陲,而且這三個勢力地方權力都比較大,康乾盛世遠遠沒有形成,推恩令的基礎就是中央政府你得夠強勢,所以沒有先決。
再者就是這三方勢力都是異姓王,不屬於皇權序列,肯定是要一網打盡,把權力拿回來的。
最後就是康熙根本不屑於用這樣的手段,好歹也是非常有手段的皇帝,對自己的手腕是非常有信心的。
回覆列表
漢朝的推恩令可以說是軟性削藩最成功的方法,沒有之一。
至於為何漢朝之後的王朝不再實行這個政策了,並非真正的高枕無憂或者說沒有實力實行了,而是沒有實行的條件與土壤。
首先如果以電視劇劇情來解釋的話,封建家天下社會中,皇權集中可以說是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唯一主線劇情,而集權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諸如西漢呂后唐朝武則天清朝慈禧太后等後宮干政,還有諸如東漢十常侍亂政唐朝太監廢立皇帝等宦官亂政,更有本文要重點說的與天子血脈相近,也有繼承權的藩王威脅。
面對這些皇權集中的威脅自秦朝開始越到後面的朝代制度上越成熟,儘可能的避免了諸多皇權集中的威脅,所以中國最後兩個封建大一統王朝明清被稱之為君權高度集中的朝代。而藩王的權力也越來越小,所以之後朝代並不需要推恩令這種對於藩王來說的大殺器。
下面具體說說推恩令時的漢朝與漢朝之後的藩王
一、先說說推恩令如何出臺的
推恩令針對的是西漢時期名為分封實為諸侯的藩王。
西漢的藩王可以說是封建社會中藩王最強大的一個時代了。西漢身為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王朝,因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僅僅存國十幾年,西漢並沒有太多治國經驗,所以西漢採取的是結合使用制度,一方面採用了秦朝的郡縣制,一方面採取了分封制,漢高祖劉邦大封劉姓皇族為王,以期拱衛皇室。
西漢分封的諸王有如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擁有很大的權力,宛如國中之國,與中央朝廷的關係並非君臣,更多像是中央朝廷屬於盟主,下面的諸侯王在封國內各自為政一般,成為皇權集中的巨大隱患,因此漢景帝時開始削藩,最終導致了七王之亂。
漢景帝之後七王之亂雖然被中央朝廷平定,但諸侯王依舊是中央朝廷的巨大隱患,因此漢武帝時期隆重推出了諸侯王大殺器之推恩令。
籠統來說,推恩令之前諸侯王的繼承人只有一個,按照嫡長子制度來選擇一位繼承人就可以了,封國是完好的傳遞下去。而推恩令出臺以後,打著上施德惠的名義,命令諸侯王原來只有一位嫡長子繼承人改為所有子弟都可以繼承,比如以前的各諸侯的封國只由其長子繼承,現在成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這種制度傳遞兩三代以後,再大的封國也會越來越小,最終不用中央朝廷出手就會分崩離析。
二、漢朝之後藩王情況
西漢的七王之亂可以說是血淋淋的例子,因此隨著西漢之後的制度越來越完善,歷朝歷代的藩王基本上都是沒有太多實權,即使是有,也不可能是西漢分封的諸侯王那般擁有完整的封國,自治的體系,形成國中之國那般的強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