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不堪回首的童年。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出生在魯西平原一個小村莊。
祖上曾經興旺過幾代,到了曾祖父年輕的時候,趕上民國時期軍閥混戰,變賣了家裡的油坊、麵坊和莊家地後,家裡就敗落了。曾祖父還曾“下關外”待過幾年,也就是闖關東。即使落魄如此,解放後因為地主成份,被批鬥,被戴“高帽”,耳朵也被打聾了。
曾祖父育有兩子三女共五個孩子,中間是否有其他夭折的幼兒,我並不知曉。五個孩子,在那個年代,也只是稀鬆平常。我的祖父排行老大,讀過幾年私塾,一手毛筆字遠近聞名。至今,我依稀記得,祖父談起我們當地比較有名的某書法家(曾任某藝術學院院長),嗤之以鼻的神情,大意就如同康生評價郭沫若的字一般。
不知為何,沒有受到出身成份影響,也因為讀過幾年書的緣故吧,從我記事起,祖父就是村子裡的村長兼書記。大約在我六七歲的時候,聽村子裡的其他人說,我的祖母是祖父續絃後娶的。我的親祖母在我剛滿月的時候,喝農藥走了,原因沒有人對我提起過。跟隨後祖母嫁過來的,是我最小的姑姑和叔叔。現在想來,後祖母雖然性格有點兒古怪,她的兩個子女卻對我很好。
除了後祖母兩個子女,祖父還有兩男兩女四個孩子,我的父親是長子。而我,是長子長孫。尤其得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寵愛。我的曾祖父,也是我最懷念的親人!
我的父親和母親是經媒人介紹結婚的,想必也沒有戀愛的過程。他們結婚時,父親剛當兵復原回家。父親是高中畢業,復原後原本託人找關係安排了去縣裡某單位上班,陰差陽錯,沒有去成。雖然祖父是村長,也沒有能力改變貧窮落魄的家庭狀況。我的父母結婚後,就與祖父分了家,分家時約定曾祖父的宅子待曾祖父百年之後繼承給我父親,一同分的還有一千多元的債務。
從我出生後,父親母親就一直忙於賺錢還債,還完債務,就攢錢蓋房。除了照顧好幾畝農田,其餘時間,父母也是嘗試了多種活計,剛有我的頭幾年,冬季做豆腐、豆腐皮,夏季做涼粉,走街串巷去賣。除此之外,每天早上天還不亮,父母趕著從外祖父家借來毛驢,套上地排車,去地裡挖土裝車,把土拉去墊地勢較低的宅基地,僅宅基地的地基土就拉了整整兩個冬天,又經過一個春夏,在我八歲那年,我的新家終於建成。這八年裡,我們一家三口住在曾祖父家的偏屋裡,面積不大,牆是土磚坯砌的,牆皮抹了一層乾草石灰。狹小的窗戶偶爾透進來幾縷Sunny,房間裡除了一張雙人床,再就只能放下一張寫字檯了。我在這個房間裡度過了我八歲之前的童年!
住進了新房子,有了新家,生活充滿了希望,我原本以為日子會一天好過一天,小夥伴們家裡陸續添置的電視機、腳踏車,我家也會有的。命運往往並不如人所願,就像托爾斯泰寫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了新家後,父親做起了醬油醋生意,在新家裡騰出兩間屋子,用作自己釀造醬油和醋,白天,父親依舊走街串巷去叫賣醬油醋,母親則守在家裡賣給上門的鄉親們。由於地處偏僻的村莊,醬油醋生意並不如意,沒過一年,就關門大吉了!後來,父親又幹起了廢品回收,每天早上騎著洋車出門,晚上載著幾百斤的廢品回來,在家裡整理分類後,隔一段時間集中賣給鎮上的廢品收購站。這段時間,大致掙了點錢,也給了父親勇氣。沒過多久,父親在鎮上租了一片場地,也開了一家廢品收購站。經營不善,以失敗告終。
大概是“無顏見江東父老”,父親沒有再回到村裡,隨著打工大潮,父親隻身一人去了北京,在這個叫做首都的城市,他在建築工地做過小工,東郊倉庫卸過車皮,批發市場賣過蔬菜……
留守在家裡的母親和我,又是怎樣的光景呢?母親白天騎著腳踏車去趕集賣衣服,早上五六點鐘就出門了,我醒來後,匆忙吃過母親給做好的早飯,通常是一個饅頭,一碗稀飯,吃過飯刷鍋洗碗後,約上同學去上學,中午會到曾祖父家去吃飯,下午放學回到家,挨不到飯點,一個人先吃兩個乾巴巴的涼饅頭,有時,自己也會用開水燙一把粉絲,用醬油醋一拌,淋上幾滴香油,就算是解饞了。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我上初中住校,才算結束。
我初中住校以後,母親也去了北京打工,父親母親在北京租房住在一起,那時父親買了一輛貨車,每天晚上出發去河北某地拉菜,凌晨到北京的蔬菜批發市場賣給商販。母親則在一家生產纖維素的工廠上班。這段時間,大概是父親和母親最快樂的時光罷!
直到有一天,我的叔叔一行人帶上我去河北某縣,路上告訴我父親出了車禍。在當地醫院的太平間裡,那是我最後一次跟父親見面,他面部整潔,頭上戴了一頂鴨舌帽,穿著一身並不合體的淺色壽衣。父親是在去河北進菜的路上,駕駛的貨車和一輛路邊小道竄出的拖拉機相撞,釀成的事故。
那是個夏天,從那刻起,我的童年,我的少年,就此別過。
父親的遺體在當地火葬場草草火化了事。回到老家後,在夜裡簡單辦了喪事,埋葬在他的母親,我的親祖母身邊。那時,我的曾祖父還在人世。
父親過世後不久,母親回到我的外祖父家生活,再沒回過我八歲時建成的房子。
三年後,母親改嫁,要帶著我這個獨生子。遭到祖父家裡的極力反對,最大的阻力來自我的親叔叔,他甚至替我規劃了我的人生:輟學,回家,放羊。反倒是後祖母帶過來的小姑姑和小叔叔支援我跟著母親走。萬幸的是,我選擇了母親。後來,父親母親辛苦蓋的房子被出租給了村衛生室,院子裡也種滿了楊樹。租金和賣樹的錢,我從未見過。父親去世後,車禍的主要責任人——拖拉機車主給的賠償金,也由我的叔叔保管,說是在我成年後給我,後來又說等我結婚後給我,我也沒有見過。
那個夏天,在父親的葬禮上,在昏暗的夜色中,村子裡我同齡的小夥伴在院子裡探頭探腦,對著我白色的孝服孝帽指指點點,村子裡的長舌婦們議論著父親的往事,本該淚如泉湧、傷心悲㑃的我,卻沒有眼淚。
回憶裡的只是夏日夜晚的蟬鳴,跪地雙膝的麻木,白色孝服的汗漬。童年,成年,有時只相差一天!
我的童年,不堪回首的童年。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出生在魯西平原一個小村莊。
祖上曾經興旺過幾代,到了曾祖父年輕的時候,趕上民國時期軍閥混戰,變賣了家裡的油坊、麵坊和莊家地後,家裡就敗落了。曾祖父還曾“下關外”待過幾年,也就是闖關東。即使落魄如此,解放後因為地主成份,被批鬥,被戴“高帽”,耳朵也被打聾了。
曾祖父育有兩子三女共五個孩子,中間是否有其他夭折的幼兒,我並不知曉。五個孩子,在那個年代,也只是稀鬆平常。我的祖父排行老大,讀過幾年私塾,一手毛筆字遠近聞名。至今,我依稀記得,祖父談起我們當地比較有名的某書法家(曾任某藝術學院院長),嗤之以鼻的神情,大意就如同康生評價郭沫若的字一般。
不知為何,沒有受到出身成份影響,也因為讀過幾年書的緣故吧,從我記事起,祖父就是村子裡的村長兼書記。大約在我六七歲的時候,聽村子裡的其他人說,我的祖母是祖父續絃後娶的。我的親祖母在我剛滿月的時候,喝農藥走了,原因沒有人對我提起過。跟隨後祖母嫁過來的,是我最小的姑姑和叔叔。現在想來,後祖母雖然性格有點兒古怪,她的兩個子女卻對我很好。
除了後祖母兩個子女,祖父還有兩男兩女四個孩子,我的父親是長子。而我,是長子長孫。尤其得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寵愛。我的曾祖父,也是我最懷念的親人!
我的父親和母親是經媒人介紹結婚的,想必也沒有戀愛的過程。他們結婚時,父親剛當兵復原回家。父親是高中畢業,復原後原本託人找關係安排了去縣裡某單位上班,陰差陽錯,沒有去成。雖然祖父是村長,也沒有能力改變貧窮落魄的家庭狀況。我的父母結婚後,就與祖父分了家,分家時約定曾祖父的宅子待曾祖父百年之後繼承給我父親,一同分的還有一千多元的債務。
從我出生後,父親母親就一直忙於賺錢還債,還完債務,就攢錢蓋房。除了照顧好幾畝農田,其餘時間,父母也是嘗試了多種活計,剛有我的頭幾年,冬季做豆腐、豆腐皮,夏季做涼粉,走街串巷去賣。除此之外,每天早上天還不亮,父母趕著從外祖父家借來毛驢,套上地排車,去地裡挖土裝車,把土拉去墊地勢較低的宅基地,僅宅基地的地基土就拉了整整兩個冬天,又經過一個春夏,在我八歲那年,我的新家終於建成。這八年裡,我們一家三口住在曾祖父家的偏屋裡,面積不大,牆是土磚坯砌的,牆皮抹了一層乾草石灰。狹小的窗戶偶爾透進來幾縷Sunny,房間裡除了一張雙人床,再就只能放下一張寫字檯了。我在這個房間裡度過了我八歲之前的童年!
住進了新房子,有了新家,生活充滿了希望,我原本以為日子會一天好過一天,小夥伴們家裡陸續添置的電視機、腳踏車,我家也會有的。命運往往並不如人所願,就像托爾斯泰寫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了新家後,父親做起了醬油醋生意,在新家裡騰出兩間屋子,用作自己釀造醬油和醋,白天,父親依舊走街串巷去叫賣醬油醋,母親則守在家裡賣給上門的鄉親們。由於地處偏僻的村莊,醬油醋生意並不如意,沒過一年,就關門大吉了!後來,父親又幹起了廢品回收,每天早上騎著洋車出門,晚上載著幾百斤的廢品回來,在家裡整理分類後,隔一段時間集中賣給鎮上的廢品收購站。這段時間,大致掙了點錢,也給了父親勇氣。沒過多久,父親在鎮上租了一片場地,也開了一家廢品收購站。經營不善,以失敗告終。
大概是“無顏見江東父老”,父親沒有再回到村裡,隨著打工大潮,父親隻身一人去了北京,在這個叫做首都的城市,他在建築工地做過小工,東郊倉庫卸過車皮,批發市場賣過蔬菜……
留守在家裡的母親和我,又是怎樣的光景呢?母親白天騎著腳踏車去趕集賣衣服,早上五六點鐘就出門了,我醒來後,匆忙吃過母親給做好的早飯,通常是一個饅頭,一碗稀飯,吃過飯刷鍋洗碗後,約上同學去上學,中午會到曾祖父家去吃飯,下午放學回到家,挨不到飯點,一個人先吃兩個乾巴巴的涼饅頭,有時,自己也會用開水燙一把粉絲,用醬油醋一拌,淋上幾滴香油,就算是解饞了。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我上初中住校,才算結束。
我初中住校以後,母親也去了北京打工,父親母親在北京租房住在一起,那時父親買了一輛貨車,每天晚上出發去河北某地拉菜,凌晨到北京的蔬菜批發市場賣給商販。母親則在一家生產纖維素的工廠上班。這段時間,大概是父親和母親最快樂的時光罷!
直到有一天,我的叔叔一行人帶上我去河北某縣,路上告訴我父親出了車禍。在當地醫院的太平間裡,那是我最後一次跟父親見面,他面部整潔,頭上戴了一頂鴨舌帽,穿著一身並不合體的淺色壽衣。父親是在去河北進菜的路上,駕駛的貨車和一輛路邊小道竄出的拖拉機相撞,釀成的事故。
那是個夏天,從那刻起,我的童年,我的少年,就此別過。
父親的遺體在當地火葬場草草火化了事。回到老家後,在夜裡簡單辦了喪事,埋葬在他的母親,我的親祖母身邊。那時,我的曾祖父還在人世。
父親過世後不久,母親回到我的外祖父家生活,再沒回過我八歲時建成的房子。
三年後,母親改嫁,要帶著我這個獨生子。遭到祖父家裡的極力反對,最大的阻力來自我的親叔叔,他甚至替我規劃了我的人生:輟學,回家,放羊。反倒是後祖母帶過來的小姑姑和小叔叔支援我跟著母親走。萬幸的是,我選擇了母親。後來,父親母親辛苦蓋的房子被出租給了村衛生室,院子裡也種滿了楊樹。租金和賣樹的錢,我從未見過。父親去世後,車禍的主要責任人——拖拉機車主給的賠償金,也由我的叔叔保管,說是在我成年後給我,後來又說等我結婚後給我,我也沒有見過。
那個夏天,在父親的葬禮上,在昏暗的夜色中,村子裡我同齡的小夥伴在院子裡探頭探腦,對著我白色的孝服孝帽指指點點,村子裡的長舌婦們議論著父親的往事,本該淚如泉湧、傷心悲㑃的我,卻沒有眼淚。
回憶裡的只是夏日夜晚的蟬鳴,跪地雙膝的麻木,白色孝服的汗漬。童年,成年,有時只相差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