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道若龍

    這主要是個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問題,所謂的社交恐懼症。所以在實踐中培養自信心非常重要;比較管用的方法就是"三找"。首先是找個"柺棍",幫助建立自信。這個柺棍就是找到一個靠譜的熟人帶入職場。這個非常重要,就如同學習游泳一樣,初學得有敎練陪著。其實就是找準建立自信的突破口一一也就是進入職場的第一個單位,最好找個有熟人帶著的單位。培養勇於面對社交的萌芽,使他敢邁出第一步,而且邁得穩,可以從初步實踐中得到成功的喜悅,給軟弱的自信心補充"鈣"質;

    其次是是找到"階梯"。在職場換崗是常事,並不是所有崗位都有可以利用的柺棍。真正擺脫社恐症的是在丟掉柺棍之後,如何增強自信。由依靠家庭丶依靠朋友熟人,再到依靠自己。這要找到由易到難的階梯。就是在第一步基礎上,換崗到一個新的企業,儘量到一個人員較少、人際關係比較簡單的部門工作。熟悉幾年積累些實用的經驗後就可以單飛了。階梯有正反兩個方面的。尤其是在挫折面前,親友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援;

    最後是找到問題的"樞鈕"。這類問題的關鍵就是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心理調節與大膽實踐相結合。必須是二者同步進行,效果更好。具體辦法就是,一是心理疏導,使其懂得初入職場,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社恐症。不必太在意;二是親友始終都要多加鼓勵,為其加油!

    總之就是心理調節與實踐磨礪相結合。在實踐鍛鍊的過程中,應該從實際出發,也可以兩步併成一步走。重點是先給個"柺棍",練一段時間,再獨立行走。你覺得可行嗎?

    就像圖中的太陽花主莖較弱,給個支撐就穩定了一樣。

  • 2 # 心理醫生楊白勞

    一、學會接受自己的內向性格

    內向者謹慎、穩重、城府較深,往往做事可靠,亦容易被別人所認可。所以,性格內向者首先要接受自己,認識自己性格上的優勢,在生活、工作中用己所長。

    二、為一場社交設定小目標

    內向人士在交際場合很容易感到焦躁不安,好像周圍的人都很開心,只有自己不對勁。與其不情不願地待在社交場合,不如為一場活動設立一個目標,可以很小,但要明確。

    比如結交一個新朋友、發現朋友的新亮點、為某個專案獲得靈感或者接觸一位潛在客戶等等。這樣一來,我們會自動把精力花在目標上,而不是消耗在各種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上。

    為不得不做的事情賦予意義,可以減少內心的抱怨,從而節省寶貴的精神能量。這就好比我們累得不行還要開車去機場,一路上特別煩躁,但如果是去接自己的愛人,想著愛人拎著行李出來的笑容,心情就好多了,也沒那麼累。

    社交也是如此,帶著目標,我們會不自覺地想象眼前的社交能帶來的好處,自然處於更好的精神狀態,更容易實現目標。

    而當我們實現了目標,也會特別有成就感。次數一多,我們在類似的場合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也能更好地體會和人打交道的樂趣。

    三、要把別人對你的支配看成是信任,樂意地接受、樂意地做

    經常被人支配、安排多做事,你不要把它看成是 “人善被人欺”,而要認識到這是別人對你的信任,這樣心裡就樂意了。

    人是累不死的,只會慪死、氣死,心裡樂意了,不慪氣了,高興地接受別人的支配,人際關係也就好了。

    所以,外向者善用嘴巴和言語交際,內向者則要善用手和行動交際,同樣能有順利和成功的人生。

    四、 給自己找個“代言人”

    內向的人都有類似的體會:自己和其他人相比,在聊天中更容易疲勞,特別是面對外向人士一輪輪熱情的提問時。

    不妨找個信得過的、活潑的朋友一起參加活動,提前和朋友說明自己大致會說的話題,在被提問的時候,這個朋友就可以發揮代言人的作用。

    比如有人問你,“最近過得怎麼樣呀?”代言人就可以替你回答:“他剛去日本旅遊回來,我也一直想去日本,不過他去的是京都,我更想去東京

    對方的問題不僅得到了回答,而且大家的注意力會轉移到代言人身上,你就不用再面對其他人的目光聚焦啦。在這樣的談話框架下,你只需要再補充一些細節就行,相比全部都由自己來應對,就輕鬆多了。

    尤其是內向人士能量不足時,容易出現說話詞不達意或者不耐煩的情況,從而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自己也渾身不自在。這時拉上外援,就可以減少慌張,保持淡定。

    因此,性格內向者只要學會聽、學會說“行、好、可以……”等肯定性詞語,再加上一雙勤快能幹的手,就能敲開人際關係的大門,還能交到知己的朋友。

    六、記下那些愉快的社交經歷

    內向的人對於社交活動的印象常常停留在消極層面,而忘記了自己也有很多積極的社交經歷。試著列出讓自己覺得舒服的地方、場景和經歷吧。

    比如上週六在咖啡館短暫的閒聊很愉快,去年和朋友騎行很棒,某次去農家樂燒烤很開心……不用擔心這些是否“正常”,只要自己感覺好就行。

    列好之後,你就會清晰地看到,自己喜歡的場合是哪裡,自己喜歡的活動是哪些,自己喜歡和什麼樣的人相處。比起平時模糊的印象,這份清單會讓你更具體地瞭解自己的舒適區。

    至於那些你不喜歡卻不得不出席的場合,帶著回憶中成功舒適的感覺去社交,就好像隨身攜帶一個“充電寶”,給自己補充自信,逐漸擺脫“我不會社交”的刻板印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裡裡有淚水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