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者李楓
-
2 # 張壘醫生
那麼糖尿病和肥胖有沒有關係呢?
答案是有的,尤其是2型糖尿病往往肥胖患者更容易出現,1型糖尿病患者和肥胖關係不大。據資料顯示,長期持續肥胖的患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機率是普通人的4陪以上,尤其是以腹型肥胖的患者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統計學資料表明,糖尿病在體重正常人群中的發病率只有0.7%,體重超過正常值50%,其發病率可高達10%。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發病率約增加4倍,而極度肥胖者則增加30倍,糖尿病的危險與肥胖持續時間以及肥胖程度有關。
為什麼肥胖的病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呢?
具體的機制比較複雜,我說一個比較好理解的。肥胖的患者多數會伴有胰島素抵抗,也就是多胰島素不敏感,胰島素是人體最主要的降糖激素,人體在進食以後,食物內大量的糖分會被腸道吸收,要依靠胰島素來代謝這些糖分,使人體的血糖維持在一個標準的範圍。肥胖的患者體內含有大量的脂肪細胞,這些脂肪細胞對胰島素是不敏感的,為了維持體內糖代謝的平衡,肥胖患者往往要比正常人多分泌幾倍的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的穩定,長此以往,胰島功能更容易出現損傷,另外肥胖的患者往往更喜歡進食一些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同時又缺乏運動,很多還合併高尿酸 高血壓等,都是糖尿病的誘發因素,所以肥胖患者發生糖尿病的機率會更高。
瘦人為什麼也會得糖尿病呢?
前文提到,糖尿病和肥胖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主要指的是2型糖尿病。但是1型糖尿病卻和肥胖沒有太大的關係。另外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瘦子也是比較容易得糖尿病的,所以對於這些瘦子我們要格外注意,不能認為自己沒事就不注意定期體檢和生活注意額!
-
3 # 只有營養師知道
糖尿病患者其實並不一定絕對是個胖子,大家經常看到的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是“二型糖尿病患者”,二型糖尿病患者有80%以上都有超重、肥胖的情況,不過我們身邊也有“一型糖尿病患者”,這些人群多半都不胖,甚至骨瘦如柴,哪怕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控制血糖,到了後期也會出現逐漸消瘦的情況。那麼一型和二型糖尿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二型糖尿病患者又多是胖子呢?
一型糖尿病大部分發病在青少年時期,得病的都是年輕人,這部分糖友誘發的原因和多方面因素都有聯絡,遺傳因素、生活環境、心裡因素、甚至抵抗力(外界病毒入侵傷害胰島),導致自身的胰島細胞被破壞,幾乎完全無法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是我們體內唯一能降糖的激素,它相當於是一把鑰匙,可以開啟血液中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那扇門,可以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運往細胞內提供能量,同時又能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達到平穩血糖的目的,不過因為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幾乎無法分泌(一般要依靠注射胰島素維持血糖平穩),在血液中的葡萄糖一直無法順利運輸到細胞供能,長時間遊離在血液中,導致血糖一直處於高水平(沒有座位的葡萄糖最終只能隨著尿液排出),而自己又得不到能量,因為能量的缺乏,身體只能被迫利用儲存的脂肪甚至蛋白質來供能,長期如此,身體逐漸消瘦,如果沒及時發現病情,還會變得骨瘦如柴。
而二型糖尿病患者多是因為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敏感度下降、作用效力偏低等問題造成,他們的胰島還能分泌胰島素,只是這些胰島素都是“劣質品”,效率低下,降糖效果不太好。而這些胰島素抵抗、敏感度的降低和日常不節制的飲食密切相關,如果長期高油高脂高糖食物攝入量過多,我們身體會由於堆積熱量逐漸肥胖,身體越肥大,胰島素分泌單位就越提高,長期給胰島造成負荷,導致胰島素抵抗,作用效力降低,愛吃甜食的人群可能會降低胰島素感受的闕值,胰島素敏感度降低,感受不到有葡萄糖的進入,也可能會導致血糖老高的情況。這些不良的飲食方式通常都會導致肥胖出現,所以二型糖尿病的出現大部分都伴隨著肥胖。其實如果不控制血糖,這些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也會因為細胞得不到能量而分解自己的脂肪,最終慢慢消瘦。
為了預防糖尿病,特別是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飲食節制,日常多以清淡為主,特別要減少“加工類食物”的攝入量。舉個例子,美屬的薩摩亞島,以前長期靠海吃海,身體健康,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便宜的加工類食物流入這座小島,比如火腿、薯片、罐頭類食物,這些食物高油高脂、營養價值也低,富含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酸,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島上居民快速吃成了胖子,肥胖症高達90%,同時,二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提高了10倍,現在每2個薩摩亞人就有一個二型糖尿病患者。
-
4 # 李愛琴營養師
糖尿病不全是胖子,但是胖子過或超重居多,佔到80%以上,這是因為肥胖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肥胖與糖尿病的關聯非常密切。權威橫斷面和前瞻性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首先、當人們攝入高脂肪、高能量、高糖食物,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多餘的能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合成脂肪儲存在體內,使體重增加,過度的體重增加造成代謝胰腺負荷增加,出現胰島素抵抗。
其次、正常人體內都有一個胰島素受體,而肥胖者,體內缺少了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就會降低,所以肥胖的人,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降低周圍組織、包括肌肉脂肪和肝臟的血糖,才能達到正常的葡萄糖利用範圍。但胰島素過多對機體其他組織都會造成不利影響,包括產生β細胞的功能障礙。此為”胰島素抵抗綜合徵。
再次,肥胖會導致體內激素紊亂,而激素紊亂也是引起胰島素抵抗的原因。
2型糖尿病在中國佔到95%,基本的病理變化就是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和胰島素抵抗兩方面的功能。
所以說,與糖尿病發病有關的營養狀況就是肥胖。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患,首要的營養干預就是預防超重或肥胖(減重)。
-
5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答案是:糖尿病並非是胖子才會得,但糖尿病的發生與肥胖有直接的關係,且肥胖已經成為糖尿病發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為什麼呢?
眾所周知,糖尿病的直接的表現是血糖的升高,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是由胰島細胞所分泌的,胰島細胞對血糖的升高非常敏感,可以說是調控分泌量多少的“開關”,進餐後隨著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必然會升高,立即會刺激胰島細胞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因為胰島素的作用是將血糖運送進全身細胞中供利用的運輸工具,如果胰島細胞受損或部分死亡時,對高血糖刺激的反應能力下降,分泌不出足夠的胰島素,血糖得不到利用即會升高。此外,胰島素還承擔著將多餘血糖轉化成脂肪貯存在內臟器官及皮下的作用,如果胰島素不足,這種轉化作用就會減弱,脂肪合成也會減少。
二是胰島素抵抗,即胰島素運送血糖進入組織細胞時,細胞上接受胰島素進入的通道(受體)受阻,血糖無法進入細胞而大量滯留在血液中,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升高的血糖又不斷刺激胰島細胞分泌出了更多的胰島素,一方面增大了胰島細胞的負擔,久之會受到損傷,另一方面過多的胰島素進入不了細胞,只好將血液中的血糖轉化成脂肪貯存起來,由於貯存部位主要是內臟器官和皮下,所以就會發生肥胖且是肚子大式的向心性肥胖。
研究證實:在糖尿病發生的早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素抵抗,從而在血糖有升高的時時,會導致肥胖發生;而胰島素抵抗發生的原因又是肥胖所引起,形象點說就是過多的脂肪積存在細胞膜上堵塞了胰島素進入的通道,兩者互為因果,使胰島素抵抗現象逐漸加重。但這種狀況又大大加重了胰島細胞的負擔,時間長了胰島細胞會受到損傷甚至發生死亡,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高的原因即會從胰島素抵抗為主轉變為胰島素分泌不足,體重又會不斷下降甚至消瘦。
綜上所述,肥胖可以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在糖尿病早期可以導致肥胖,隨著患病年限的延長或是血糖控制不佳,體重會不斷下降;同樣的道理,當消瘦的糖尿病人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後,體重會逐漸增加,因此糖尿病人的體重變化可以間接地反映血糖控制的好不好,而保持理想體重也是糖尿病治療中需要關注並努力實現的目標。
-
6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糖尿病並不都是胖子,但是肥胖的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尤其是2型糖尿病,一味2型糖尿病與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非常重要的聯絡,但是糖尿病的患病因素除了肥胖以外,遺傳也是非重要的一個因素,這類的糖尿病患者有些與肥胖是沒有關係的。不過對於糖尿病來說,2型糖尿病的發生的更多,所以要想預防2型糖尿病,或者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控制合理的體重非常重要。
對於糖尿病來說,2型糖尿病是胰島素抵抗和B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衰竭共同作用的結果。脂肪含量的增加,尤其是內臟脂肪,會加速上阿虎的過程造成糖尿病。而肥胖症會加速自身免疫介導的B細胞的破壞,從而造成1型糖尿病,所以才說肥胖是糖尿病的非常大的患病因素,而要想控制好糖尿病,不僅要注意飲食的的升糖指數以及餐後血糖,還需要注意控制總能量的攝入,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控制體重。
那麼對於糖尿病來說,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始調理:
1.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尤其是要低脂肪飲食。
2.主食粗細搭配,即便控制體重也要吃,減肥更要吃,以免因為缺乏能量引起脂肪代謝異常,最終造成酮體升高,引發酮症酸中毒。
3.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不過為了預防喰後血糖高,建議葷素搭配,每餐都要吃蔬菜,可以幫助延緩餐後血糖。
4.水果不要空腹吃,並且儘量選擇如。蘋果,梨,柚子,桃子等升糖指數低的水果。
5.戒菸限酒。
6.每天足量飲水1500-1700ml。
7.每天適量的運動,最好不少於1小時,但是要做好足部的保護,穿著要舒適。
-
7 # 孫醫生講糖
糖尿病人不都是胖子,相信很多糖尿病朋友在門診和病房以及各種場合一定見過很多糖尿病患者,可以發現這個情況,當然也會有很多人發出疑問,
他那麼瘦,怎麼會血糖高呢?
也可以轉過來說,
胖子都是糖尿病嗎?
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那麼肥胖和糖尿病有什麼關聯嗎?
當然有,而且有非常大的關聯。
對於佔所有糖尿病人群95%的2型糖尿病人群,肥胖是糖尿病人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因為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徵是胰島素相對缺乏和胰島素抵抗,而肥胖人群中胰島素抵抗是比較明顯的。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島素抵抗。機體正常的胰島β細胞對胰島素抵抗狀態具有一定的代償能力,但長期過度分泌後,胰島素抵抗將進一步惡化,持續的高血糖可明顯損害胰島細胞對葡萄糖刺激的分泌反應,引起永久性糖尿病。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如果國民不提高對健康的認識,那麼將有60%的糖尿病新發病例可能和肥胖和超重有關。因此減少肥胖人群非常重要,而要減少肥胖的發病率,就要堅持控制飲食,堅持運動鍛鍊。
長期持續的血糖升高,在治療的過程中,一些藥物將會使體內的脂肪合成增加,這部分人群體重將會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迴圈,更進一步加重代謝綜合徵的風險。
腹型肥胖合併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比較高,如果再出現高血糖的情況,那麼出現腦血管的危險性將增加16倍。
-
8 # 王桂真營養師
據新的調查資料顯示,中國每十個人左右就有一個人可能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也會導致死亡的發生。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患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很多人都說,現在胖人多了,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就多了。糖尿病患者患病之前都是胖子嗎?肥胖與糖尿病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說,肥胖和糖尿病是一對難兄難弟,肥胖的人要比瘦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所以瘦人可以不用怕得糖尿病,其實現實並不是如您想象得那麼簡單。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體內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作用受損,導致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患者的身型是胖還是瘦,其實是這樣的:
Ⅰ型糖尿病患者體型多為偏瘦Ⅰ型糖尿病並是因為體內胰島β細胞破壞或受損,引起的胰島素分泌異常或喪失胰島素分泌作用,患者同樣也具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糖尿病症狀。Ⅰ型糖尿病患者出現體重減輕,大多是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被機體吸收,使機體代謝能量不夠,就會消耗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來供機體正常運轉,這種情況即使患者吃的很多,卻因為消化吸收異常,能量消耗大,也不會有很胖的身體。
Ⅰ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有很多併發症的發生,導致食慾減退,就會降低食物的攝入量,久而久之就會引起身型消瘦。有些Ⅰ型糖尿病患者初期是“骨瘦如柴”,因為Ⅰ型糖尿病患者需終身藉助外源胰島素控制血糖,當外源胰島素進入人體,人體恢復正常的血糖代謝,血糖即可被平穩控制,這時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即可恢復正常,食慾增加,很多患者的身型也會從消瘦恢復至正常狀態。
Ⅱ型糖尿病患者胖瘦皆有體型肥胖者是Ⅱ型糖尿病的高發人群,肥胖會導致體內分泌的胰島素,不能有效控制肝臟對葡萄糖的輸出或促進肌肉、脂肪組織從血液中汲取葡萄糖,出現胰島素抵抗的現象。 對這些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首要任務就是減肥,只有體重將至正常範圍,才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肝臟對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從而提高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但也有一些Ⅱ型糖尿病患者體型並不胖,這是因為Ⅱ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除了肥胖以外,還有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經常加班熬夜,導致機體代謝紊亂,再加上飲食不規律,即使體型不胖也會患有糖尿病;另外家族的遺傳因素,也會大大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若家裡有幾個的糖尿病的親人,無論您體型是否肥胖,一定要注意血糖監測,因為您的患病率比其他人的高。
無論胖瘦,看身形不是判定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標準,只有去正規醫院監測血糖,才是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的“金”標準。
-
9 # 林小林醫生
理論上來說,不管是胖子還是瘦子都有可能患得糖尿病,但是為什麼胖子在人們的印象就是糖尿病專業戶呢?
糖尿病青睞胖子,而肥胖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此二者通常相伴而行,且均為代謝綜合徵的組成部分。
這是因為,肥胖與糖尿病的發生有著共同的“土壤”,就是胰島素抵抗,開始因胰島素抵抗,機體會代償性分泌更多的胰島素維持血糖平穩,此時機體處於高胰島素血癥狀態,代償功能不足以維持血糖平穩時,血糖逐漸上升,胰島功能漸漸衰竭,之後血糖越來越高,胰島功能越來越衰竭。所以說保持體重在合理範圍內是預防糖尿病的措施。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糖尿病是否有肥胖,與血液中胰島素含量有密切關係。我們知道,糖尿病的發生與胰島素數量的減少或質量下降有關。胰島素的功能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可以將血液中的葡萄糖運輸到細胞之中,以便使得組織細胞獲得能量。但胰島素還有一個功能恐怕一些人就不大熟悉了,這個功能就是將多餘的糖轉變為脂肪儲存在脂肪細胞中。因此,只要是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胰島素血癥,往往就是肥胖患者。
這樣,回答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了。當患者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時,身體往往會代償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此時,患者往往表現為肥胖。當患者胰島功能逐漸衰竭時,胰島素分泌量絕對減少,此時患者就不一定是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