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性發問是指發問者為了獲得某一回答而在所提問題中新增有暗示如何回答的內容,或者將需要被髮問人作證的爭議事實假定為業已存在的事實而進行的發問。因此,誘導性發問的核心在於:“答案鑲嵌於問題之中”。
比較而言,一般性發問的目的就是讓被髮問人透過回答得出答案,但是誘導性發問的特殊性在於可能的回答內容已經包含在問題之中。
誘導性發問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常將問題的前半句作為一種事實斷言,然後以“不是嗎”、“不是真的嗎”、“你不同意嗎”、“對嗎”等詢問語調來結尾。如:
“你2017年2月14日晚上在家,不是嗎?”
“你沒有用力掐被害人的脖子,對嗎?”
“你看不到在場的人員打鬥情況,對嗎?”
2、發問內容是選擇性問題,但是某一選項是非常清晰的,另一選項則是概括、含糊的。如:
“被害人是長髮、直髮還是其他什麼髮型?”
“你看到的這個人身材高大魁梧還是其他樣子?”
3、在正式提問的問題之前鋪墊一種事實經過,然後發問該事實是否存在。如一受賄案,辯護律師向被告人發問:
“證人某某因公司資金緊張,在2013年開始對外借錢,月利率有2分、3分,其中包括一部分國家工作人員。那證人有沒有向你借錢?”
4、問題之中含有爭議事實,被髮問人無論如何回答,選擇回答本身就是對爭議事實的確認。如:
“你是不是用石頭砸死了被害人?”
“你將被害人撞到後,有沒有下車檢視過被害人的情況?”
5、發問的指向是被髮問人的心理狀態,且問題本身已經透過“是不是”、“有沒有”等語氣進行了強調。如:
“當你知道被害人死亡後,你是不是很難過?”
“當你的上級讓你違反規定直接為證人某某發放許可證時,你有沒有覺得不妥?”
誘導性發問是指發問者為了獲得某一回答而在所提問題中新增有暗示如何回答的內容,或者將需要被髮問人作證的爭議事實假定為業已存在的事實而進行的發問。因此,誘導性發問的核心在於:“答案鑲嵌於問題之中”。
比較而言,一般性發問的目的就是讓被髮問人透過回答得出答案,但是誘導性發問的特殊性在於可能的回答內容已經包含在問題之中。
誘導性發問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常將問題的前半句作為一種事實斷言,然後以“不是嗎”、“不是真的嗎”、“你不同意嗎”、“對嗎”等詢問語調來結尾。如:
“你2017年2月14日晚上在家,不是嗎?”
“你沒有用力掐被害人的脖子,對嗎?”
“你看不到在場的人員打鬥情況,對嗎?”
2、發問內容是選擇性問題,但是某一選項是非常清晰的,另一選項則是概括、含糊的。如:
“被害人是長髮、直髮還是其他什麼髮型?”
“你看到的這個人身材高大魁梧還是其他樣子?”
3、在正式提問的問題之前鋪墊一種事實經過,然後發問該事實是否存在。如一受賄案,辯護律師向被告人發問:
“證人某某因公司資金緊張,在2013年開始對外借錢,月利率有2分、3分,其中包括一部分國家工作人員。那證人有沒有向你借錢?”
4、問題之中含有爭議事實,被髮問人無論如何回答,選擇回答本身就是對爭議事實的確認。如:
“你是不是用石頭砸死了被害人?”
“你將被害人撞到後,有沒有下車檢視過被害人的情況?”
5、發問的指向是被髮問人的心理狀態,且問題本身已經透過“是不是”、“有沒有”等語氣進行了強調。如:
“當你知道被害人死亡後,你是不是很難過?”
“當你的上級讓你違反規定直接為證人某某發放許可證時,你有沒有覺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