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糖寶乖乖

    袈裟(五衣、七衣、大衣、糞類掃衣、金縷衣、縵衣)

    “袈裟”是梵語,到了晉朝葛洪撰寫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羅沙曳”,義譯是“濁、壞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義。

    “袈裟”是僧尼們的“法衣”,它是從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壞色衣”或“染汙衣”。又因為“袈裟”的縫製方法,必須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塊,然後縫合起來;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雜碎衣”或“割截衣”。又據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說:“袈裟”是由阿難尊者奉佛指點,模擬水田的阡陌形狀縫製而成。世田種糧,以養形命。法衣之田,長養法身慧命,堪為世間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義的。第一:印度地點處於熱帶,人們多著白衣。佛教為了僧俗有別,所以規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裝,比較亮麗;法衣壞色,不求美豔。第三:割截縫製,能以杜防典賣,且無法移作他用。第四:染汙雜碎,能除愛美心理。第五:割截染壞,可息盜賊奪衣之念。

    “袈裟”雖然是以“色”立名,但是它的顏色如何,卻是異說紛紜,莫衷一是。

    三種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色、皂色”)、木蘭色(或作“茜色、棧色、赤色、乾陀色、不均色”)。這三種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

    所謂“壞色”,有一種解釋說:“青、黑、木蘭”皆屬“壞色”。比丘著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又有一種解釋說:必須把“青、黑、木蘭”混濁一起,才能算是“壞色”。更有一種解釋說:必須把“青”等五色混合一起,才算是“壞色”。——如法藏大師梵綱經菩薩戒本疏說:“‘袈裟’此雲‘不正色’。謂將青等五色,相互混合,染成不正之色,名為‘壞色’”。

    另據毗尼母經第八說:“諸比丘衣色脫褪,佛聽用十種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樹皮、三者婆陀樹皮、四者非草、五者乾陀、六者胡桃根、七者阿摩勒果、八者法陀樹皮、九者施設婆樹皮、十者種種雜和之色”。

    關於“袈裟”的顏色問題,還有一些闡述,不過一時無法作更多的介紹了。總而言之: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於“毀其形好,僧俗有別”。如梵綱經卷下說:“無論在何國土,比丘服飾,必須與其華人俗服有別”。

    裁製“袈裟”用的材料,叫做“衣體”或“衣材”。關於這一項,佛制也有一些規定。據善見律毗婆沙第十四所舉示的。有“驅磨、古貝、句奈耶、欽婆羅、娑那、婆興伽”等六種材料。十住毗婆沙論第十六所舉示的,有“劫貝、芻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種材料。摩訶僧只律第二十八所舉示的,有“欽婆羅、劫貝、芻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第七種材料。更據四分律第三十九所舉示有十種材料。

    另外十住毗婆沙論第十六曾經提到過“糞掃衣”之名,這種衣服,在阿含部藏經說:它是從曠野間拾取包裡屍體用過的布塊,或是其他破舊布縷,洗淨之後縫合而成的。

    “袈裟”的種類,主要的凡有三種,它們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稱為“三衣”。現在把它們分別介紹於下:

    一、“五衣”:“五衣”梵語“安陀會”,義譯為“中著衣”。此衣是用五條布料,每條一長一短做成,共計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語“鬱多羅僧”,義譯為“上衣”。此衣是用七條布料,每條兩長一短做成,共計二十一隔。

    三、“大衣”:“大衣”梵語“僧伽黎”,義譯為“眾聚時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下下品”九條、“下中品”十一條、“下上品”十三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兩長一短。“中下品”十五條、“中中品”十七條、“中上品”十九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三長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條、“上中品”二十三條、“上上品”二十五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四長一短。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條,每條三隔,共計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條,每條四長一短,共計一百二十五隔。

    “三衣”的用處:——“五衣”是平常起臥時用的。也有說是工作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務衣”。不過在中國來說,僧尼們在工作時,都穿著國式的褲襖,並未著用“五衣”。“七衣”是聽經聞法、誦經禮懺、或是大眾集會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眾衣”。“大衣”是說法、論辯、羯磨,或是面見國王重臣時用的。

    “三衣”的縫製方法,據摩訶僧只律第二十八及四分律第七說均有細說。

    原始的“袈裟”,本來是沒有裝配“衣鉤”的。後來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家,恐風吹袈裟落地。由於這一因緣,佛才聽許諸比丘們,在左肩胸前袈裟領邊。穿釘鉤鈕,以便繫牢袈裟。後來才演變成現在這樣的“如意”形的“衣鉤、衣環”。

    “三衣”的穿著,必須繞身三匝。並且可以視乎天氣的冷熱,隨穿一件、兩件、三件。如果夜裡太冷,也可以把“大衣”蓋在身上。

    “三衣”之外,還有一種叫做“金襴袈裟”或“金縷衣”的;這種“袈裟”實際上就是“大衣”的一種。不過它的質料珍貴,是用金縷織成的。這種“金縷衣”的來歷,說法不一。據禪林象器箋“服章門”引中阿含經說:“金縷衣”是佛的姨母摩訶波暗波提夫人,獻給佛的“袈裟”。另據菩薩瓔珞經說:“金縷衣”是用天人福蓋獻給佛八萬四千金縷,所織成的“袈裟”。

    以上所介紹的種種“袈裟”,都是出家僧尼們所著用的“法衣”。除了那些之外,還有一種叫做“縵衣”的“法衣”。這種“法衣”,是用大塊整幅布料製成,它是給出家還未受戒的“沙彌(尼)”,和受過“在家戒”的男女居士們著用的。因為他們都還沒有受過出家“大戒”,不堪“為世福田”。所以他們著用的“縵衣”,不能裁縫“田相”。又沙彌輩不諳割截製衣法,所以且著“縵衣”。

    再者:搭衣、抽衣(穿脫袈裟)、捧持、摺疊,也有一定的制式,同時還得誦持“偈、咒”。這些儀軌,在佛教儀式須知第三章(搭持衣具儀式)裡,都有很詳細的說明。在此,不多敘述了。

    以上所說的一切,都是有關於“袈裟”的傅統規則。佛教東來以後,由於空間的轉移、和時間的變遷,“袈裟”的原本形象,已經有些破壞!現在的“袈裟”:幅面已經縮小,質料日越浮華;著用時也只是繞身一匝、披搭肩上便是了。

    最後還須要向大家提示的一點,那就是“袈裟”的功德。——據戒壇經說:“五衣表斷貪,淨身業也。七衣表斷瞋,淨口業也。大衣田相,長多短少,表聖增凡減。並表斷痴,淨意業也。”又據悲華經說:“佛於寶藏佛前,發願成佛時,袈裟有五種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見等;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記。二者:天龍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飲食充足。四者:若眾生共相違背,念袈裟力,尋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摘自釋氏要覽)

    另據大般湼槃經說:“龍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鳥之難”。地藏十輪經說:“有一犯人,被判綁縛棄置曠野之間。頭頂袈裟指許,得免鬼魅之難”。又經雲:“有一獼猴,趁僧不在,戲著袈裟;歡喜跳躍,失足墮谷,命終得生天上。後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經說:“破舊袈裟,不堪更用,懸於曠野山林;人畜鳥獸,若有見者,得種福善”。

    “袈裟”乃佛教之標幟,是聖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豈是尋常可比?不怪清主順治皇帝贊歡它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

    臥具

    “臥具”也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釋氏要覽說:它的梵稱叫做“尼師壇”。根本毗奈耶說:它的梵稱叫做“尼師但那”。在有關的典籍裡,“義譯”有把它譯作“坐具”或“臥具”的,也有把它譯作“敷具”或“隨坐衣”的。也有簡稱做“具”的。

    “具”的量度尺碼,據禪林象器載:遇到身量高大的人,也准許向四邊酌量放大裁製。

    “具”的顏色,和袈裟同樣地須要染成壞色。所謂“壞色”,也就是“染汙色”。“具”的質料,應該使用舊布,用以破壞它的美觀。

    “具”的縫製方法,是用兩重布料復疊一起,四邊加貼布條縫製而成。據日本的無著道忠大師(禪林象器箋編著者)說:四邊貼布,可能就是為了破壞它的美觀。

    “具”的用途,究竟是做甚麼呢?唐代道宣律師認為:“具”是禮拜僧所用之具。義淨大師則說是:“具”乃坐臥所用,不宜敷地拜佛。——這兩位古德的說法,他們各有所據。

    按照律制:“具”也是比丘們所必須隨身攜帶的用具。使用時應該自己展敷、自己收起,不應假手於人。攜帶時,摺疊安置左臂袈裟之下,或放入衣囊之中。至如禮儀上的“持具、展具、起具”的姿式,使用文字不易表白,最好有人來做“示範動作”。

    道宣律師所撰戒壇圖經曾經說道:“尼師壇如塔之有基,比丘受戒,即身是五分法身之塔”。若從這裡體認,“具”還有一種神聖的意義呢!

    海青

    “海青”是中國僧團中主要的服裝之一。它的款式:腰寬袖闊,圓領方襟,比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大袍”。

    “海青”這一名詞,在辭源裡解釋它說:“吳中稱衣之廣袖者為‘海青’。按李白詩:‘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蓋言廣袖之舞,如海東青也。今亦稱僧衣曰‘海青’”。另據星雲法師所著無聲息的歌唱解釋說:“海青本是雕類的鳥名,生得俊秀文雅,常在遼東海邊飛翔,其狀類似衫之大袖。因此,把海青鳥名,借來當做大袍的名字”。

    “海青”的服式,它原是從中國漢唐時代的服式衍流而來的。在從前,無論僧俗都穿用它。不過由於世界潮流的演進,生活方式的變革,世俗大眾都早已改穿“滿服”、“西服”、以至於穿著多彩多姿的“時裝”了。

    佛教尊重古制,“出家人”生活比較保守。同時為了整肅儀容、莊嚴道風,所以“海青”雖然不是“法衣”,但是到今天都還能夠遵守穿用著。

    “海青”雖然是脫胎於漢服,但是它究竟還有一些特異之處。“海青”的衣領,是用三層布片復疊縫製而成的;這樣子叫做“三寶領”。在衣領的前面中段,還俥有五十三行藍色線條;這叫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些說詞,其實都是穿鑑附會之談。實際上,無非是為了加強衣領的耐用而已。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開的,而“海青”的袖口,卻是縫合起來。這也是僧袍和俗袍彼此不同的一點。

    “海青”縫合袖口,也有一種傅說。據說:“梁武帝的后妃郗氏,她不信奉佛教,時常想用方法誣害僧尼。有一次她命宮人做了一些豬肉包子,召請寶誌禪師師徒用齋;以便造成和尚犯戒,羞辱佛門。如果僧眾當時不吃,就會構成違逆皇后旨意之罪。寶誌禪師乃是得道高僧,早已預知其意。於是事先命令門徒,都把‘海青’袖口縫合起來,先把饅頭預藏袖筒之中。當進宮接受午宴之時,一手把包子放進空袖筒裡,一手取出饅頭來吃。這樣子才逃過了郗氏的詭計”。——這一種傅說是否屬實,還須要一番查證。

    至如“海青”的顏色,一向是以青黑色為主。只有少數名位崇高的長老——如“方丈、首座、法師……”之流,才穿著黃褐色的“海青”。

    在中國的僧團中,除了“袈裟”,“海青”算是最尊勝的僧服了。穿著“海青”,大都是在“禮誦、聽經、會賓、議事”、以及晉見長老等重要的場合。

    由於“海青”體量龐大,用布過多;而且寬鬆搖擺,動作不便,同時又非“佛制”;所以近世以來,已經有人提議改革。民國太虛大師等,就曾經倡導過新式的僧裝。不過在同時也有一些人士,抱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傅統的服式,肅穆莊嚴,不宜輕言改革。因此,在“見仁見智”的情形下,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結論。

    長衫、二衫、三衫

    “長衫”也是中國僧尼們的服裝之一。它的款式,是用“三寶領”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起來而製成的。紐扣在腋下的右襟邊沿。“長衫”的顏色,有黑色的、灰色的、和褐色的。“長衫”的長度:長及腳背的,叫做“長衫”。長僅過膝的,叫做“二衫”。長未及膝的,叫做“三衫”。

    “長衫”是僧尼們的外出服裝,從前在華中華南地區,最為流行。“二衫”是平時在寺院裡穿用的。“三衫”則是在工作時穿用的。四十年來,在臺灣的佛教界,“長衫”還有最為流行。至如“二衫”和“三衫”,則早已不見了。

    羅漢褂

    民國以來,中國民間的服式,都逐漸地趨於簡便適用了。只有僧尼們的服裝,還是那麼寬鬆長大、動作不便。因此,遂有一部份出家人,有意加以改革。太虛大師並且還設計了一種新式的長衣和短衫褲。他所設計的長衣,長度剛剛及膝。領子是用兩層布片復疊縫製的。胸前中間開啟對襟,紐扣釘在對襟的邊緣上。這種長衣,因為是太虛大師所倡導,所以當初都管它叫做“太虛褂”。不過近些年來,業已遍地改稱它為“羅漢褂”了。

    “羅漢褂”既省布料,行動又較利便。但是它的款式格調,卻不如偏襟的大長衫莊嚴雅緻。因此,穿它外出的人,仍然為數不多。

    短衫褲

    “短衫褲”:上身是短短的衣衫,下身是肥長的褲子。這種衣褲,是中國僧尼們的裡層服裝,它是穿在“長衫”裡面的。同時也當做“睡衣褲”穿用。

    “短衫”的長度,僅僅過於臀部。它的裁製式樣,完全和對襟的“羅漢褂”的上半身一樣;從前則是偏襟式的。“褲子”原本是中國民間的古式常褲,只是比較肥長而已。穿著時,必須把膝下的褲管納入僧襪之中。

    僧鞋

    因為印度地處熱帶,所以一般人都以為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期,僧尼們是不曾穿用鞋子的。其實不然,據禪林象器箋卷下列舉鴦掘摩羅經文說:“如有施主,牛死賣與屠生,轉買皮,令人做革屣,許受用著。”又據釋門歸敬儀說:“天竺國中,地多溼熱。以革為屣,制令服之。如見上尊,即令脫卻。”根據這些考證,可以知道:古印度的佛教僧尼們,是准許穿用鞋子的。

    中國的領域屬於溫寒地區,人們為了禦寒,當然是更需要穿著鞋子了。有關鞋子的著用。在日用軌範、四分律行事鈔、敕修清規、祖庭事苑等典籍裡,都曾有過一些規制。

    中國僧尼們所穿著的鞋子,大致有三種類型:一種是“芒鞋”、“芒鞋”是用草類編織而成的,所以也叫做“草鞋”。從前居住在大陸的鄉間或山林中的出家人,平時多半穿用這種鞋子。第二種是“羅漢鞋”,“羅漢鞋”是用布料做的。這種鞋子的鞋面——尖部,是用三片布條排列縫牢,鞋幫縫綴一些方孔,和“芒鞋”的式樣差不多。現在的出家人,人人都穿用這種鞋子了。據說這種鞋子是寓有教人看破一切的含意。第三種是“僧鞋”,這種“僧鞋”也是用布料做成的。這種鞋子全身無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縫起一條硬梁可以了。這種“僧鞋”的式樣,和世俗間的“便鞋”無異。

    “羅漢鞋”和“僧鞋”,其實都是“僧鞋”。“僧鞋”的顏色,有黑色的、灰色的、黃色的、褐色的、其中的黃褐兩色,在習慣上來說,似乎是被人們看得高貴了些。

    僧襪

    中國的僧尼們,於“僧鞋”之外,還穿著長筒的“僧襪”。所謂“僧襪”,實際上也就是中國的古裝襪;於今並且有人把它叫做“羅漢襪”了。“羅漢襪”的顏色,在習慣上都是以灰色為主。穿著“羅漢襪”,不但可以冬季禦寒、夏季防範蟲蛇;並且可以莊嚴威儀。

    說起“僧襪”之制,也有它的出處。四分律說:“寒聽著襪”。釋氏要覽說:“鈔雲:襪亦是衣”。又說:“釋名雲:襪,末也;在腳末也”。又五代人馬縞撰中華古今注說:“三代及周,著‘角襪’,以帶系於踝。至魏文帝,吳妃乃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既熱式電熱水器會電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