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3小小詩

    大葉黃楊幾種常見病害

    1.黃楊絹葉螟

    幼蟲吐絲連結周圍葉片、嫩枝作臨時巢穴,然後在其中取食,嚴重時將葉片吃光,造成苗木

    死亡。

    形態特徵:成蟲體翅灰白色,前翅前緣、外緣、後緣有紫褐色寬頻,前緣紫褐色帶上有兩個

    白斑,鱗毛有光澤,紫紅色閃光。幼蟲頭部黑色,胴部黃綠色,背線、亞背線及氣門上線深綠至

    墨綠色,氣門線橙黃色。

    發生規律:北方地區一年2至3代,以幼蟲在苞中結薄繭越冬,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

    防治方法:

    (1)

    人工捕殺:在成蟲產卵期,結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塊、蟲苞,集中燒燬。

    (2)

    在成蟲期利用黑光燈進行燈光誘殺。

    (3)

    幼蟲危害嚴重時,可噴施統殺1000倍液,進行防治。

    (注意:噴施時於陰天的下午4點後效果較好)。

    2.大葉黃楊尺蠖

    幼蟲群集葉片取食,將葉吃光後則啃食嫩枝皮層,導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蟲飛翔能力

    不強,具較強的趨光性。

    形態特徵:成蟲,雌成蟲翅底銀白色,具淡灰色紋,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前翅外緣有連

    續的淡灰色紋,中線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黃、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黃色,由黑斑點組成條紋9行。雄蛾腹部條紋7行。幼蟲全體黑色,前胸背板黃色,有5個近方形黑斑,氣門線及腹線較寬,為黃色。

    防治方法:

    (1)

    利用成蟲趨光性,在成蟲期進行燈光誘殺。

    (2)

    幼蟲危害期噴施統殺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

    (3)

    於產卵期剷除卵塊。冬季翻根部土壤,殺死越冬蟲蛹。

    3. 日本龜蠟介

    一年發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梢上越冬。

    形態特徵:雌成蟲,臘殼灰白或略呈肉紅色,橢圓形。雄成蟲,體深褐色或棕色,頭和胸部

    背板較深。若蟲,蠟殼卵圓至橢圓,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

    (1)

    檢疫措施防治:異地購苗時,一定要嚴格執行植物檢疫手續,防止害蟲人為

    傳播。

    (2)

    加強園林養護管理:透過養護管理,創造不適於介殼蟲生存的環境條件。實行輪栽,

    及時清園,將落葉、雜草、病蟲枝等集中燒燬,減少越冬害蟲蟲口基數,合理施肥,增強植物抗

    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風透光,改變介類生存環境,削弱其繁殖力,減少危害。

    (3)

    藥劑防治:

    蟲口密度不高時,可用軟刷蘸少量敵敵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殺。若蟲盛發期,噴施洗衣粉柴油乳劑;介殼專殺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藥一次,連噴3次。

    (4)

    保護寄生蜂等天敵。

    4.桃芽

    無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於枝梢和嫩葉背吸汁危害,

    被害葉上常有白色蠟狀的分泌物,

    易引起煤汙病發生,嚴重時枝葉變黑,影響植物生長和觀賞價值。

    防治方法:

    (1)

    保護瓢蟲、大草蛉等天敵。

    (2)

    藥劑防治:可選用蚜蟲速殺800倍液進行防治。

    5. 白粉病

    危害大葉黃楊葉片,被害植株葉片表現皺縮畸形,影響生長。白粉病多分佈於大葉黃楊的葉

    正面,少有生長在葉背面的,單個病斑圓形,白色病斑擴大相互癒合之後不規則。

    防治方法:

    (1)

    適當修剪,增強通透性。

    (2)

    於發病初期,交替噴施菌滅400倍液進行防治。

    若病發嚴重時,必須進行修剪,將病葉剪除集中燒燬,然後再噴施藥劑防治。

    6.大葉黃楊葉斑病

    危害嚴重時,造成黃楊提前落葉,形成禿枝,影響觀賞,甚至造成死亡。病害發生在新葉上,

    產生黃色小斑點後擴充套件成不規則的大斑,病斑邊緣隆起,褐色邊緣較寬。隆起的邊緣外有延伸的黃色暈圈,中心黃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佈黑色小點。

    防治方法:

    (1)

    選取健壯無病苗木栽植。

    (2)於6月上旬至7月,噴施菌滅400倍液或者使用多錳鋅600倍液倍液進行預防,降低發病率,每

    10至15天噴一次,連噴3次。

    (3)

    冬季將落葉清除集中燒燬。

    7.大葉黃楊莖腐病

    莖腐病是大葉黃楊易感染的一種主要病害,嚴重時可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條受害最嚴重,初期莖部變為褐色,葉片失綠,嫩梢下垂,葉片不脫落,後期莖部受害部位變黑,皮層皺縮,

    內皮組織腐爛,生有許多細小的黑色小菌核,隨著氣溫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發展,病菌侵入木

    質部,導致全株死亡。

    發病原因:引起大葉黃場莖腐病的病原為半知菌類真菌,該病菌平時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

    隨著氣溫的升高,土壤溫度也隨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莖部為害。尤其在高溫低窪地區,發病較

    為普遍。

    防治方法:

    (1)

    加強苗木的養護管理,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

    (2)

    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肥作為基肥,可降低苗木發病率。

    (3)

    夏季幼苗採取搭蔭棚等降溫措施,大苗可採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辦法,來破壞病菌發生的環境條件。

    (4)

    及時剪除發病枝條,集中燒燬。

    (5)

    發病苗小量

    少時,

    可用毛刷塗50倍的菌滅溶液或50倍多錳鋅於發病初期的莖幹處。

    病苗量大或發病盛期時,在苗木上普噴菌滅400倍液。兩種方法均是7天一次,連續進行3至4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敏感時期,馬杜羅視察軍隊演練,是否意著委軍隊作好了戰爭準備?